2017年七年级上科学同步练习第三章人类的家园——地球检测卷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年七年级上科学同步练习第三章人类的家园——地球检测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7-09-06 16:45: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检测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以下现象中,能提供“地球是球体”的最有力证据是(  )
A.海面上远去的船只船身比桅杆先消失
B.我们观察到的太阳呈球形,由此类推地球也应该是球形
C.从太空对地球进行多角度拍摄,照片上的地球都是圆的
D.航海家麦哲伦环地球航行一周,回到出发点
2.下列是有关经纬线的叙述:①所有经线一样长;②所有纬线一样长;③所有的经线都是圆;④所有的纬线都是圆;⑤纬线是与赤道垂直的线;⑥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且互相平行的线,其中正确的有(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④⑥
C.①③
D.①④
3.高原和平原的主要区别是(  )
A.相对高度小
B.海拔高度不同
C.地表起伏不同
D.相对高度大
4.板块张裂形成的地形是(  )
A.海沟、岛弧
B.海岭、海岸山脉
C.裂谷、海洋
D.巨大的褶皱山脉
5.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下列关于地球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地球是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B.地球内部结构由内到外依次是地壳、地幔和地核
C.地球表面由六大板块构成,我们居住的板块是亚欧板块
D.组成地壳的岩石按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6.下列属于风力堆积地貌的是(  )
A.河口三角洲
B.沙丘
C.渭河平原
D.裸岩荒漠
7.关于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地震是地壳岩石在地球内力的作用下,发生断裂或错位而引起震动现象;②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绝大部分的地震是会造成破坏的;③地震中破坏最严重的地点是震中;④地震发生时躲到小房间的房屋里和桌子底下是一种有效措施;⑤火山活动频繁的地区和地震频繁的地区在分布上没有相同之处。
A.①③④
B.①③⑤
C.①②④
D.②④⑤
8.如图为不同等高线地形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第8题图
A.图中①表示陡崖  
B.图中②表示山峰
C.图中③表示山谷  
D.图中④表示山脊
9.下列岩石中,都有可能找到化石的一组是(  )
A.花岗岩、玄武岩
B.石灰岩、砂岩
C.石英岩、大理岩
D.大理岩、石灰岩
10.下列现象不能证明地壳在不断变动的是(  )
A.考古学家在台湾海峡发现有古河道的痕迹
B.地中海的面积在不断缩小
C.我国西北地区的沙漠面积变大
D.采石场发现弯曲的岩层
11.下列各图反映的自然现象中,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
12.西半球中间的经度是(  )
A.90°W
B.120°W
C.70°E
D.110°W
13.已知甲的经纬度为135°E、45°N,乙的经纬度为120°E、45°N,则甲在乙的(  )
A.正东方向上
B.东北方向上
C.正西方向上
D.西北方向上
14.在下面的四幅图中,哪一幅的P点位置同时符合在东半球和南半球
(  )
15.如图中的四个地点,土层都较松散。当暴雨发生时,图中四处等高线图所表示的地形,最容易形成泥石流的是(  )
16.地震发生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躲藏在牢固的床、桌子等坚固的家具下
B.通过电梯迅速下到楼下
C.马上停止驾驶汽车,把车停到开阔处
D.远离石油、化学、煤气等易爆有毒的工厂或设施
17.下列有关火山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火山喷出的物质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
B.我国目前发现的大部分火山有活动,小部分是死火山
C.火山喷发可引起地震,污染环境
D.火山活动也可给人类带来肥沃的火山灰土及硫磺等有用矿物
18.下列是比较常用的地图,一般属于大比例尺的是(  )
①世界政区图 ②亚洲地形图 ③中国政区图 ④浙江旅游图 ⑤某镇工业布局图 ⑥某高地军事图 ⑦衢州一中校园平面图
A.①②③
B.③④⑦
C.⑤⑥⑦
D.④⑤⑦
19.如图为板块构造示意图,下列地区地壳较为稳定的是(  )
第19题图
A.甲
B.乙
C.丙
D.丁
20.向阳中学东西长180米,南北宽150米,请你在长宽为10厘米的纸上绘制一张该学校地图,下列比例尺合适的是(  )
A.1∶180
B.1∶100
C.1∶2000
D.1∶200
21.(金华中考)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下列有关地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火山和地震都是地壳变动的表现
B.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分为地壳和地幔两部分
C.地壳像“七巧板”一样拼接而成,全球由七大板块组成
D.地球上淡水资源通过水循环不断得到补充,不必节约用水
甘肃省舟曲县持续半年干旱后,2010年8月7日山区突降暴雨,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如图甲为“泥石流发生时应急逃生示意图”,如图乙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实线为等高线,虚线为泥石流路线),读图完成22-23题。
第22—23题图
22.舟曲特大泥石流发生的主要原因有(  )
①地势起伏大且坡度较陡,重力作用强 ②暴雨导致岩体崩塌、滑坡,形成大量碎屑物质 ③持续干旱是引发泥石流的根本原因 ④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是造成泥石流的直接原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3.若泥石流发生时有人位于乙图中O点,合理的逃生线路为(  )
A.①
B.②
C.③
D.④
24.关于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第24题图
A.甲图中张庄在李屯的东南方
B.甲图中河流大致流向是自西向东
C.乙图中甲点比乙点低
D.乙图中F处为峭壁
小明在经纬图上绘制了三个面积相同的阴影区甲、乙、丙,所跨经度和纬度相等(如图所示)。下列关于三个区域的实际面积及比例尺大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第25题图
A.实际面积相同,比例尺不同
B.比例尺相同,实际面积不同
C.比例尺:甲>乙>丙
D.实际面积:甲>乙>丙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50分)
26.2014年下半年,日本御岳山和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相继发生火山喷发,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
第26题图
(1)如图所示,火山一般由________、火山锥、岩浆通道三部分组成,其喷发物有气体、液体和固体。
(2)火山喷发的炽热岩浆来自地球内部________中的软流层,喷出地表后会使大地变成一片焦土。岩浆冷却后变成岩石,称为________岩。
(3)日本御岳山和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均处于亚欧板块和________板块的交界处,故两地火山活动频繁。
27.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甲村的经纬度位置__________________;
(2)甲、乙两村间的图上直线距离是4厘米,实地距离是________千米,甲村位于乙村的________方向;
(3)甲、乙、丙三村位于陡崖附近的是________;
(4)甲、乙、丙三村中海拔最低的是________,可能遭受滑坡、泥石流灾害的是________。
第27题图
读图,根据A、B两点位置,认真分析,完成填空。
 
第28题图
(1)A地处于________(填“东”或“西”)半球,B地处于________(填“南”或“北”)半球。
(2)与A所在纬线不平行的是________。
A.南回归线
B.北回归线
C.赤道
D.本初子午线
(3)某同学他的北侧是中纬度、南侧是高纬度;东侧是西半球、西侧是东半球,则他所处的经纬度是____________。
29.阅读地球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第29题图
(1)板块构造学说是在魏格纳的________假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形成的。
(2)说出图中有关数码所代表的板块名称,2是________板块,6是________板块。
(3)喜马拉雅山脉的隆起是板块1和5相互________(填“挤压”或“拉伸”)的结果。
(4)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_最集中的地带。
30.读经纬网地球仪图,回答下列问题:
第30题图
(1)根据已标出的一条经线的经度,推测图中经线⑤的度数为________。
(2)A点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经、纬度)。
31.如图为松散泥土堆置的一个山谷模型,请回答下列问题:
第31题图
(1)在坡面上方浇注水流。若沿着某条线方向浇注水流,则会形成小沟谷。若在整个坡面上随意浇注,则会沟壑纵横,坡面破碎。实验现象说明了________(填“风沙”、“水流”或“冰川”)是湿润地区地形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
(2)在坡面上洒较大的水流,将会在A处堆积泥沙。与此现象相类似的地质灾害是________。
(3)在坡面覆盖草皮或苔藓,再洒较大的水流,此时A处沉积的泥沙比没有覆盖植被时________。
(4)地形地貌的形成既可能与地球内部的地壳变动有关,也可能与风沙、流水等外力有关,下列地形地貌的形成是由于地壳变动造成的是________。
A.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流动沙丘
B.喜马拉雅山
C.长江下游三角洲
参考答案
第3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检测卷
一、1-5.CDBCB 6-10.BACBC
11-15.CDAAA 16-20.BBCBC
21-25.AABDC
二、26.(1)火山口 (2)地幔 岩浆 (3)太平洋
27.(1)118.20°E,33.37°N (2)4 西北 (3)丙
(4)甲 乙
28.(1)西 南 (2)D (3)东经160°,南纬60°
29.(1)大陆漂移 (2)太平洋 美洲 (3)挤压 (4)火山和地震
30.(1)130°E (2)70°E,60°N
31.(1)水流 (2)泥石流 (3)少 (4)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