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大气的压强(3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节 大气的压强(3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7-09-07 16:04:50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MING
XIAO
KE
TANG
01知识管理
01基础题
02中档题
04拓展题
01知识梳理
01考点追踪
02复习精练
02知识对比
03实验突破
01实验报告
02实验突破
04典例点拨
01专题概述
02专题训练




第2章天气与气候
第3节大气的压强
第2课时大气压的变化及应用
1.与海拔高度的关系:海拔高度越高,大气压越小
2.大气压的应用:真空压缩袋吸尘器、离心式水泵等
3.气压与天气的关系:(1)高压区中心的空气从上往下
流动,天气晴朗,空气干燥;(2)低压区中心
的空气从下往上流动,天空多云,常形成阴
雨天气。
4.气压与液体沸点的关系:气压越大,沸点越高;气压
越小,沸点越低
1.下列现象中与大气压无关的是
(A)
A.水往低处流
B.马德堡半球实验
C.用吸管吸饮料
D.吸盘贴在光滑的墙壁上能挂东西
2.如图所示,晓明用塑料管可以把盒中的牛奶吸到嘴
里,这是由于
A.晓明对牛奶产生吸引力的
作用
B.吸管本身有吸牛奶的作用
C.大气压作用在牛奶液面上的
结果
D.牛奶压力的作用
3.用高压锅煮粥,熄灭后立即用冷水冷却,打开锅盖
后,发现粥仍在沸腾,其原因是
A.熄火后,锅内温度仍高于100℃,即使不打开锅
盖,粥也在沸腾
B.粥的流动性差,不易降温,熄火后即使不打开盖,
粥也将沸腾很长时间
C.熄火后,锅内温度仍高于100℃,冷却后锅内气压
下降,沸点也下降,所以重新沸腾
D.熄火后,锅内温度迅速降到100℃以下,但由于打
开锅盖后气压降低,所以重新沸腾
4.如图所示各种应用中,不是应用大气压强的是
(C)
出水管
抽气
叶轮
大气压
大气压
进水管
滤网
下游几闸室门上游
5.初次进入青藏高原的内地人会产生头晕、恶心、呕吐
等高原反应,是因为
(D)
A.海拔高,气压增大
B.海拔高,氧充足
C.海拔高,空气成分改变
D.气压减小,缺氧
6.茶壶盖上开一个孔的作用是
(C)
A.让热气冒出来,便于热茶冷却
B.好系绳子,防止打碎
C.让外面空气流进,不至于壶内空气压强减小使水
流不出来
D.让外面的空气流进,可保证茶水的新鲜
7.(昆明中考)在海拔2千米以内,可以近似地认为海
拔每升高12米,大气压变化1毫米汞柱。随着海拔
的升高,大气压强降低(填“降低”“不变”或“升高”)。
若海平面处的大气压为p,则海拔为h(h
2000米)处的大气压p=p-h/12。(只写解析
式,不要求带单位)(共21张PPT)

MING
XIAO
KE
TANG
01知识管理
01基础题
02中档题
04拓展题
01知识梳理
01考点追踪
02复习精练
02知识对比
03实验突破
01实验报告
02实验突破
04典例点拨
01专题概述
02专题训练




第2章天气与气候
第3节大气的压强
第1课时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大小
大气压强的存在
概念理解: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
力的作用,大气的压强简称大气压
说明:(1)大气压存在的证明:马德堡半球实验、覆
杯实验、吸饮料、吸盘挂钩等
(2)马德堡半球实验不仅证明了大气压的存
在,而且还证明了大气压很大
2.大气压的大小
测量工具:(1)空盒气压计:携带和使用较方便
(2)水银气压计:测量比较精确。
大气压的值:1标准大气压=1.01×105帕=760毫米
汞柱,1毫米汞柱约133帕
1.我们生活在大气“海洋”的底层,承受着大气对我们
的压强—大气压。下列有关大气压强的叙述正确
的是
A.马德堡半球实验测出了大气压值
B.大气压的数值为1.01×10帕
C.大气压的大小与大气的密度有关,离地面越高的
地方,大气压也越大
D.大气压的地区差异引起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
2.小华想用空易拉罐来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下列操
作能达到目的的是
(D)
A.用手捏易拉罐,易拉罐变瘪
B.将密封易拉罐置于深水中,易拉罐变瘪
C.让易拉罐从高处下落撞击地面,易拉罐变瘪
D.用注射器抽取密封易拉罐中的空气,易拉罐变瘪
3.(成都中考)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A.火箭升空过程不断喷射高温燃气
B.坦克装有宽大的履带
C.医生推动活塞给病人注射药液
D.用吸管将杯中饮料吸入口中
4.(南宁中考)在铁桶内放少量的水,用火加热,水沸腾
之后把桶口堵住,然后浇上冷水,铁桶变扁,如图所
示,关于铁桶变扁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冷水的压力使铁桶变扁
B.大气压使铁桶变扁
C.铁桶内空气膨胀使铁桶变扁
D.铁桶变扁与压力无关
5.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不能说明大气压强存在的是
C.去壳熟鸡蛋
6.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的存
在,1标准大气压=760毫米汞柱=1.01×105帕
在同一地区,海拔500米处的大气压比海拔1000米
处的大气压要大
7.用来测定大气压的仪器叫气压计,常用的气压计有
水银气压计和空盒气压计两种第3节 大气的压强
第1课时 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大小
01  知识管理
1.大气压强的存在
概念理解: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大气的压强简称________。
说  明:(1)大气压存在的证明:马德堡半球实验、覆杯实验、吸饮料、吸盘挂钩等。
(2)马德堡半球实验不仅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而且还证明了大气压很大。
2.大气压的大小
测量工具:(1)空盒气压计:携带和使用较方便。
(2)水银气压计:测量比较精确。
大气压的值:1标准大气压=________帕=________毫米汞柱,1毫米汞柱约________帕。
02  基础题
1.我们生活在大气“海洋”的底层,承受着大气对我们的压强——大气压。下列有关大气压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马德堡半球实验测出了大气压值
B.大气压的数值为1.01×105帕
C.大气压的大小与大气的密度有关,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也越大
D.大气压的地区差异引起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
2.小华想用空易拉罐来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下列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  )
A.用手捏易拉罐,易拉罐变瘪
B.将密封易拉罐置于深水中,易拉罐变瘪
C.让易拉罐从高处下落撞击地面,易拉罐变瘪
D.用注射器抽取密封易拉罐中的空气,易拉罐变瘪
3.(成都中考)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
A.火箭升空过程不断喷射高温燃气
B.坦克装有宽大的履带
C.医生推动活塞给病人注射药液
D.用吸管将杯中饮料吸入口中
4.(南宁中考)在铁桶内放少量的水,用火加热,水沸腾之后把桶口堵住,然后浇上冷水,铁桶变扁,如图所示,关于铁桶变扁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冷水的压力使铁桶变扁
B.大气压使铁桶变扁
C.铁桶内空气膨胀使铁桶变扁
D.铁桶变扁与压力无关
5.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不能说明大气压强存在的是(  )
 
    
  
6.著名的________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1标准大气压=________毫米汞柱=________帕。在同一地区,海拔500米处的大气压比海拔1
000米处的大气压要________。
7.用来测定大气压的仪器叫________,常用的气压计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种。
03  中档题)8.如图所示,有甲、乙两支相同的试管。甲管装满水,乙管装一半水,用两张硬纸片分别盖住管口,用手轻轻地按住硬纸片,将两试管倒转过来,使管口向下,当放开按住纸片的手时,则(  )
A.甲管内的水不流出,乙管内的水流出
B.甲管内的水流出,乙管内的水不流出
C.甲、乙两管内的水都不流出
D.甲、乙两管内的水都流出
9.(衢州中考)在验证大气压存在的覆杯实验中,小柯认为:“实验中纸片不掉落完全是因为纸片被杯口的水粘住了,而与大气压无关”。下列能帮助小柯改变这种想法的实验是(  )
A.如图甲,换用不同种类的纸片做覆杯实验,纸片都不掉落
B.如图乙,覆杯实验中将杯口朝向不同方向,纸片均不掉落
C.如图丙,将一张湿纸覆盖在空杯子的杯口,倒转杯子纸片不掉落
D.如图丁,在密闭钟罩内做覆杯实验,抽出钟罩内空气的过程中纸片掉落
10.在用注射器吸药水前,先将活塞向里推,将针头插入药液内,再向外拉活塞,这样管内气压比管外气压________,________使药水进入针管。
11.一根有刻度的细玻璃管两端开口,通过橡皮塞插入装有红色溶液的玻璃瓶,制成一个简易气压计,如图所示,细玻璃管内的液柱是由于瓶内的气压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瓶外的大气压而形成的。把气压计从山下拿到山上,细玻璃管内的液柱高度会________。
12.如图所示,(a)将杯中装满水,(b)用硬纸片把杯口盖严,(c)用手按住纸片倒置过来,放手后纸片________掉下来,杯子里的水________流出来,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将杯口转到(d)、(e)所示的位置,纸片________掉下来,杯子里的水________流出来,说明大气____________。
13.图甲是一把阴阳壶,壶把上开有两孔,可同时盛装两种液体,图乙为该壶的结构示意图,使用时,若捂住甲孔,则倒出的是________液体,这是由于________的作用。
  
14.如图是某同学自制的气压计,瓶内装的是红色的水。
(1)制作时,瓶内的水________(填“要”或“不要”)装满。
(2)观察气压计时,就看细玻璃管内水柱高度的变化,当细玻璃管内水柱上升时说明大气压变________(填“大”或“小”)。
(3)该同学将气压计从1楼拿到5楼的过程中,观察到管内水柱发生了变化,记录如下表。
楼层
1
2
3
4
5
管内与瓶内液面的高度差(厘米)
5
5.3
5.7
6
6.3
从表中数据可以知道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高而________。
04  拓展题
15.小虎同学利用注射器(容积为V)、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估测大气压的值。
(1)实验时,首先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的活塞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L,则大气压的值可表示为p=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注射器筒内漏进了少量空气,则测得的大气压值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实验室有甲、乙两个注射器,活塞的横截面积分别为0.5厘米2和2厘米2,若弹簧测力计量程为10牛,实验时应选用________(填“甲”或“乙”)注射器,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节 大气的压强
第1课时 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大小
知识管理
1.大气压 2.1.01×105 760 133
基础题
1.D 2.D 3.D 4.B 5.A 6.马德堡半球 760 1.01×105 大 7.气压计
水银气压计 空盒气压计
中档题
8.A 9.D 10.小 大气压 11.大于 上升 12.不会 不会 大气有向上的压强 不会 不会 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13.乙 大气压 14.(1)不要
(2)小 (3)减小
拓展题
15.(1)排尽筒内的空气,密封注射器 (2)FL/V (3)偏小 (4)甲 拉动乙注射器所需的力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共22张PPT)

MING
XIAO
KE
TANG
01知识管理
01基础题
02中档题
04拓展题
01知识梳理
01考点追踪
02复习精练
02知识对比
03实验突破
01实验报告
02实验突破
04典例点拨
01专题概述
02专题训练




第2章天气与气候
第3节大气的压强
第3课时气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流体压强
流体:流动的液体或气体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
的地方压强大
2.气体的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应用实例及解释
窗帘飘出窗外:由于窗外风速较大,窗外空气流动速度
大,压强小,窗内空气流动速度小,压强大,
窗帘在压强差的作用下,被“压”出窗外
化油器工作原理:化油器上有一段突然变窄的管道
汽油供给部分相连,当气流经过狭窄的管道
时,由于流速变大,压强变小,与外界气体压
力形成压强差,导致汽油就从喷管喷到气流
之中,变成雾状
飞机的升力:飞机的螺旋桨高速转动时,飞机的周围就
会形成一个相对于飞机的高速气流,由于机
翼上凸下平,上方气流的速度大于下方气流
的速度,机翼下侧受到的向上的压强大于上
侧受到的向下的压强,在压强差的作用下,
飞机得到一个向上的升力
火车站台上的安全线:当火车驶过站台时,车厢周围的
气流速度增大,压强减小,如果人离火车太
近,可能会导致被“吸入”铁轨,发生危险。
喷雾器和香水瓶的工作原理:与化油器的工作原理

1.大风天气,我们如果迎风骑自行车,一阵大风刮过
时,会感到无法用嘴或鼻子吸气,但可以向外吐气;
当大风过去又恢复了正常的呼吸。出现以上现象的
原因是
A.与气压无关,是人缺乏锻炼
B.风大时,人体内的压强变大,使人难以吸气
C.风大时,脸前气压变大,压得人难以吸气
D.风大时,脸前气压变小,所以容易向外吐气
2.(东营中考)当火车驶过时,人站在安全线以内,即使
与火车保持一定的距离,也非常危险,以下现象不能
用解释此现象的规律解释的是
(B)
A.风沿着窗外的墙面吹过时,窗口悬挂的窗帘会飘
向窗外
B.用吸管把饮料吸进嘴里
C.大风会把不牢固的屋顶掀翻
D.护航编队各船只多采用前后行驶而非并排行驶
空气
煤气
、·9
进口
燃料头
3.如图是家用煤气灶灶头的示意图。使用时打开煤气
阀门,拧动点火装置,煤气和空气在进口处混合流向
燃然烧头被点燃,而煤气不会从进口处向空气中泄漏,
其原因是
(D)第3节 大气的压强
第2课时 大气压的变化及应用
01  知识管理
1.与海拔高度的关系:海拔高度越高,大气压________。
2.大气压的应用:真空压缩袋、吸尘器、离心式水泵等。
3.气压与天气的关系:(1)________中心的空气从上往下流动,天气晴朗,空气干燥;(2)________中心的空气从下往上流动,天空多云,常形成阴雨天气。
4.气压与液体沸点的关系:气压越大,沸点________;气压越小,沸点________。
02  基础题
1.下列现象中与大气压无关的是(  )
A.水往低处流
B.马德堡半球实验
C.用吸管吸饮料
D.吸盘贴在光滑的墙壁上能挂东西
2.如图所示,晓明用塑料管可以把盒中的牛奶吸到嘴里,这是由于(  )
A.晓明对牛奶产生吸引力的作用
B.吸管本身有吸牛奶的作用
C.大气压作用在牛奶液面上的结果
D.牛奶压力的作用
3.用高压锅煮粥,熄灭后立即用冷水冷却,打开锅盖后,发现粥仍在沸腾,其原因是(  )
A.熄火后,锅内温度仍高于100
℃,即使不打开锅盖,粥也在沸腾
B.粥的流动性差,不易降温,熄火后即使不打开盖,粥也将沸腾很长时间
C.熄火后,锅内温度仍高于100
℃,冷却后锅内气压下降,沸点也下降,所以重新沸腾
D.熄火后,锅内温度迅速降到100
℃以下,但由于打开锅盖后气压降低,所以重新沸腾
4.如图所示各种应用中,不是应用大气压强的是(  )
5.初次进入青藏高原的内地人会产生头晕、恶心、呕吐等高原反应,是因为(  )
A.海拔高,气压增大
B.海拔高,氧充足
C.海拔高,空气成分改变
D.气压减小,缺氧
6.茶壶盖上开一个孔的作用是(  )
A.让热气冒出来,便于热茶冷却B.好系绳子,防止打碎
C.让外面空气流进,不至于壶内空气压强减小使水流不出来
D.让外面的空气流进,可保证茶水的新鲜
7.(昆明中考)在海拔2千米以内,可以近似地认为海拔每升高12米,大气压变化1毫米汞柱。随着海拔的升高,大气压强________(填“降低”“不变”或“升高”)。若海平面处的大气压为p0,则海拔为h(h<2
000米)处的大气压px=________。(只写解析式,不要求带单位)
                
03  中档题
8.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大气层是这个家园的保护伞,没有它人类将无法生存。请你想象一下,假如地球周围没有了大气层,以下现象不会再发生的是(  )
A.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
B.水往低处流
C.将衣服上的灰尘抖下
D.用吸盘挂钩挂衣服
9.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喷泉实验”,关于该实验的四点说明中,正确的是(  )
①容器A里的气压大于大气压;②容器A里的气压小于大气压;③喷泉停止时,容器A中的气压等于大气压;④喷泉最后如能将水灌满A球,说明喷泉前A球内为真空
A.只有②
B.②③
C.②④
D.②③④
10.在制药时,为了从溶液中提取抗生素,可以用加热的方法使水沸腾而除去水分,但抗生素不能在超过80
℃的温度下提取,则应采用的方法是(  )
A.增加容器内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

B.降低容器内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

C.缩短加热沸腾的时间
D.用微火加热使其沸腾
11.如图,A、B分别是活塞式抽水机的进水阀门和排气阀门。当活塞压下时,打开的阀门是________;当活塞提上时,打开的阀门是________,在外界________的作用下,水从进水管通过进水阀门从上方的出水口D流出。这样活塞在圆筒中上下往复运动,不断地把水抽出来。
  
12.小敏假期要外出一段时间,她担心家里盆景中的水会因蒸发而干掉,于是用了一个塑料瓶装满水倒放在盆景中,瓶口刚刚被水浸没,如图所示,这样就能使盆景中的水位保持一定的高度。其原理:当把装满水的瓶放入盆景的水中时,由于________作用在盆景中的水面上,所以水不会从瓶中流出来,此时,瓶内水上方的气压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大气压;当盆景中的水由于蒸发和盆景的吸收,水面下降瓶口露出水面时,瓶中的水就要向外流,瓶内的水产生的压强会不断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一旦瓶口再次被水淹没,瓶中的水又停止外流,这样盆景中的水就可以保持一定高度,瓶口处的压强总是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大气压。
04  拓展题
13.小刚买了一瓶果酱,可是怎么也拧不开玻璃瓶上的铁皮盖。爸爸让小刚用螺丝刀沿瓶盖的边轻轻撬了几下,再一拧瓶盖就打开了。这主要是因为(  )
A.增大瓶盖直径,减小瓶盖侧壁对瓶的摩擦力
B.瓶盖的外表面变粗糙,增大手对瓶盖的摩擦力
C.外面的空气进到瓶中,减小瓶内外气体对瓶盖的压力差
D.瓶盖与瓶口的接触面积变小,减小瓶盖侧壁对瓶的压力
14.某同学为了研究植被的垂直分布与气候的关系,考察了亚热带地区的某座海拔2
000米以下的高山。在山脚a处,他看到的是常绿阔叶林,并测得此处海拔为100米,气温为22
℃,大气压为1×105帕;往上走,他经过了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当他进入落叶阔叶矮林时,刚好在山腰中央b处;继续往上走时他看到的是高山灌木丛,过了c处后,即进入山地草甸。过了一会儿到达了山顶d处,他在此处测得大气压为8×104帕。已知在海拔2
000米内,每升高12米,大气压强降低133帕,海拔每升高1
000米,气温下降6
℃,求:
(1)这座山的海拔;
(2)山顶处气温。
第2课时 大气压的变化及应用
知识管理
1.越小 3.高压区 低压区 4.越高 越低
基础题
1.A 2.C 3.C 4.C 5.D 6.C 7.降低 p0—h/12
中档题
8.D 9.C 10.B 11.B A 大气压 12.大气压 小于 减小 等于
拓展题
13.C 14.(1)这座山的海拔h=(1×105帕-8×104帕)/133帕×12米+100米=1
905米 (2)山顶气温t=22
℃-(1
805米/1
000米)×6
℃=11.2
℃第3节 大气的压强
第3课时 气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01  知识管理
1.流体压强
流  体:流动的液体或气体。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大的地方压强________,流速小的地方压强________。
2.气体的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应用实例及解释
窗帘飘出窗外:由于窗外风速较大,窗外空气流动速度大,压强小,窗内空气流动速度小,压强大,窗帘在压强差的作用下,被“压”出窗外。
化油器工作原理:化油器上有一段突然变窄的管道与汽油供给部分相连,当气流经过狭窄的管道时,由于流速变大,压强变小,与外界气体压力形成压强差,导致汽油就从喷管喷到气流之中,变成雾状。
飞机的升力:飞机的螺旋桨高速转动时,飞机的周围就会形成一个相对于飞机的高速气流,由于机翼上凸下平,上方气流的速度大于下方气流的速度,机翼下侧受到的向上的压强大于上侧受到的向下的压强,在压强差的作用下,飞机得到一个向上的升力。
火车站台上的安全线:当火车驶过站台时,车厢周围的气流速度增大,压强减小,如果人离火车太近,可能会导致被“吸入”铁轨,发生危险。
喷雾器和香水瓶的工作原理:与化油器的工作原理一样。
02  基础题
1.大风天气,我们如果迎风骑自行车,一阵大风刮过时,会感到无法用嘴或鼻子吸气,但可以向外吐气;当大风过去又恢复了正常的呼吸。出现以上现象的原因是(  )
A.与气压无关,是人缺乏锻炼
B.风大时,人体内的压强变大,使人难以吸气
C.风大时,脸前气压变大,压得人难以吸气
D.风大时,脸前气压变小,所以容易向外吐气
2.(东营中考)当火车驶过时,人站在安全线以内,即使与火车保持一定的距离,也非常危险,以下现象不能用解释此现象的规律解释的是(  )
A.风沿着窗外的墙面吹过时,窗口悬挂的窗帘会飘向窗外
B.用吸管把饮料吸进嘴里
C.大风会把不牢固的屋顶掀翻
D.护航编队各船只多采用前后行驶而非并排行驶
3.如图是家用煤气灶灶头的示意图。使用时打开煤气阀门,拧动点火装置,煤气和空气在进口处混合流向燃烧头被点燃,而煤气不会从进口处向空气中泄漏,其原因是(  )
A.进口处煤气流速小,压强大于大气压强
B.进口处煤气流速小,压强小于大气压强
C.进口处煤气流速大,压强大于大气压强
D.进口处煤气流速大,压强小于大气压强
4.(广州中考)如图1所示,静止时U形管两液面相平,下列选项包含图2中所有合理情形的是(  )
A.乙、丁
B.甲、丙
C.乙、丙
D.甲、丁
5.如图是北美草原犬鼠洞穴的横截面示意图。它有两个出口,当风吹过隆起洞口A表面时,风速较大,吹过平坦洞口B时,风速较小,从而给洞中的犬鼠带去习习凉风。则下列有关洞内风向分析正确的是(  )
A.风总是B口吹入A口吹出
B.风总是A口吹入B口吹出
C.风总是AB口同时吹入
D.风有时从A口吹入,有时从B口吹入
6.如图B管的水位比A、C两管低,________管液体的压强最小,________管流速最大,说明液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________。
                
03  中档题
7.如图所示,从倒置的漏斗口用力吸气或向下吹气,乒乓球都不会掉下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吸气或吹气都减小了乒乓球上方气体的压强
B.吸气或吹气都增大了乒乓球下方气体的压强
C.吸气减小了乒乓球上方气体的压强,吹气增大了乒乓球下方气体的压强
D.吸气增大了乒乓球下方气体的压强,吹气减小了乒乓球上方气体的压强
8.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可探究机翼升力产生的原因。压强计的两端分别置于机翼模型的上、下表面附近,用鼓风机向模型左端吹气,可观察到压强计两侧液面出现高度差。则(  )
A.模型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
B.模型下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大
C.模型上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
D.模型下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小
9.有些轿车的尾部安装了导流板,如图所示。它的作用主要是在轿车高速行驶时,增加对地面的压力,提高车轮的抓地性能,则导流板横截面的形状是(  )
10.(海南中考)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主要利用“流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原理工作的是(  )
 
 A.飞行的飞艇
  B.飞行的飞机
 
 C.升空的热气球
  D.发射的火箭
11.(常州中考)为改善地铁地下车站的通风状况,小明设计了抽气管道,利用地面横风实现自动抽气。为提高抽气效果,管道上方遮雨盖的形状应设计成下列图中的(  )
12.(南宁中考)如图所示,在雨中撑伞的行人,每当大风吹来,会有伞被向上“吸”的感觉,关于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大于下方
B.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小于下方
C.伞受到的空气浮力变大
D.伞受到的空气浮力变小
04  拓展题
13.(福建中考)物理老师在实验室做“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演示实验:图甲所示的是由粗细不同的三节塑料管A、B、C连接而成的装置,三节管中分别接有三个相同传感器的探头,传感器与电脑相连。老师将抽气机与C管右端相连后开始抽气,电脑绘制出的三节管中的气体压强随时间变化的p-t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抽气过程中,三节管中的气体流速相同
B.实验室的大气压为101.0千帕
C.0~4秒,C管中的气体压强变化最大
D.图象③是A管中的气体压强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第3课时 气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知识管理
1.小 大
基础题
1.D 2.B 3.D 4.B 5.A 6.B B 越小
中档题
7.A 8.A 9.C 10.B 11.B 12.A
拓展题
1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