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敖
MING
XIAO
KE
TANG
01知识管理
01基础题
02中档题
04拓展题
01知识梳理
01考点追踪
02复习精练
02知识对比
03实验突破
01实验报告
02实验突破
04典例点拨
01专题概述
02专题训练
堂
课
校
名
第2章天气与气候
第6节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第2课时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气候变化:(1)气候变化指长时期内气候状态的变
化,通常用不同时期的温度和降水等气候要
素的统计量的差异来反映
(2)气候变化的重要标志是气温变化
2.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晌:(1)影响局部气候;(2)温室
效应;(3)城市热岛效应
3.森林对气候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
(1)森林能减轻温室效应
(2)森林有调节气候的作用
(3)森林能净化空气,减轻雾霾天气的危害
(4)森林能保持水土,防止沙尘暴天气的发生
4.温室效应
产生原因: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
危害:全球变暖,使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淹
没沿海低地和島屿,陆地面积减少。
防治措施:倡导低碳生活,节能减排(控制、减少二氧化碳
的排放);保护森林和海洋环境(不污染海洋);
植树造林;开发新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
5.城市热岛现象
形成原因:城市人口高度密集,工厂生产、交通运输及
居民生活燃料燃烧,能量消耗较多,城市绿
地面积减少,建筑物多且水体减少,空气污
染严重等
热岛现象:城市中心区气温比郊区高,风速比郊区小
城市中心区上升气流显著,温度较高、湿度
较低、雾霾增多,城市上空经常维持着一个
气温高于郊区的暖空气团
1.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季风气候,季风对我国气候的
影响很大。对此,下列所作的分析,错误的是(A)
A.冬季我国盛行西北季风,气温低,降水多
B.夏季我国盛行东南季风,气温高,降水多
C.东南季风不能到达的我国西部地区,那里一般降
水稀少,为干早和半干早地区
D.东部地区的气温年较差较小,西部地区的气温
较差较大
2.今年的1月21日至25日,受“霸王级”寒潮影响,我
国广大地区先后出现了强降温天气,大部分地区的
最低气温逼近了1月历史同期的极值。与此同时,
韩国、日本、欧洲、北美等地也遭遇极端严寒天气
气象专家认为,造成这次寒潮的原因有多种,但全球
变暖是主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最主要因素是第6节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第2课时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01 知识管理
1.气候变化:(1)气候变化指长时期内气候状态的变化,通常用不同时期的温度和降水等气候要素的统计量的差异来反映。
(2)气候变化的重要标志是________。
2.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1)影响________气候;
(2)________;(3)城市________效应。
3.森林对气候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
(1)森林能减轻温室效应。
(2)森林有调节气候的作用。
(3)森林能净化空气,减轻雾霾天气的危害。
(4)森林能保持水土,防止沙尘暴天气的发生。
4.温室效应
产生原因: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
危 害:全球变暖,使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和岛屿,陆地面积减少。
防治措施:倡导低碳生活,节能减排(控制、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保护森林和海洋环境(不污染海洋);植树造林;开发新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
5.城市热岛现象
形成原因:城市人口高度密集,工厂生产、交通运输及居民生活燃料燃烧,能量消耗较多,城市绿地面积减少,建筑物多且水体减少,空气污染严重等。
热岛现象:城市中心区气温比郊区高,风速比郊区小;城市中心区上升气流显著,温度较高、湿度较低、雾霾增多,城市上空经常维持着一个气温高于郊区的暖空气团。
02 基础题
1.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季风气候,季风对我国气候的影响很大。对此,下列所作的分析,错误的是( )
A.冬季我国盛行西北季风,气温低,降水多
B.夏季我国盛行东南季风,气温高,降水多
C.东南季风不能到达的我国西部地区,那里一般降水稀少,为干旱和半干旱地区
D.东部地区的气温年较差较小,西部地区的气温年较差较大
2.今年的1月21日至25日,受“霸王级”寒潮影响,我国广大地区先后出现了强降温天气,大部分地区的最低气温逼近了1月历史同期的极值。与此同时,韩国、日本、欧洲、北美等地也遭遇极端严寒天气。气象专家认为,造成这次寒潮的原因有多种,但全球变暖是主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最主要因素是( )
A.臭氧层被破坏
B.人类排放了大量的废热
C.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
D.二氧化硫排放量增加
3.读城市“热岛效应”示意图,关于“热岛效应”的影响,正确的是( )
A.减小了污染范围
B.提高了市区的温度
C.改善了郊区的空气质量
D.降低了市区污染程度
4.下面有关大气环境的内容不正确的是( )
A.《蒙特利尔议定书》是保护臭氧层的国际公约
B.城市上空的“热岛效应”有利于人和动植物的生活
C.低碳生活,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D.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可以改良局部地区的小气候
5.一些科学家测算,由于现代工业的发展,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日益增多。二氧化碳能大量吸收地面放出的热量,进而使全球气候有明显变暖的趋势。为了防止这种现象,适宜的方法有( )
①立即停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 ②积极开发使用新能源 ③植树造林,保护好现有的原始森林 ④扩大海洋面积,调节气温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6.近年来,杭州市城市建设和发展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如主城区汽车禁鸣、植树造林等。这些措施的共同点是( )
A.减少大气污染
B.缓解“热岛效应”
C.降低噪声污染
D.缓解“温室效应”
7.水是生命之源,合理地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用水的过程中,也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请你写出下列现象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
(1)夏天在房间的地面上洒点水降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城市建人工湖缓解热岛效应:____________。温室效应的引起和________的增多有关。温室效应增强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减少温室效应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3 中档题
8.由下图可知,若重庆气温为28
℃,此时峨眉山的气温大约是( )
A.28
℃
B.11
℃
C.8
℃
D.16
℃
9.漫画反映的环境问题是( )
A.全球变暖
B.水污染
C.水土流失
D.酸雨
10.西部有绵延不断的天然草地,组成了我国重要的绿色屏障,又是我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荒漠化和水土流失最为严重、沙尘暴频繁发生的地区。你认为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首先要做好( )
A.大力发展工业生产,增强经济实力,然后考虑生态环境建设
B.大力植物种草,营造山川秀美的环境,走生态经济发展之路
C.开发和利用草地,大力发展农业生产
D.鼓励农民不断发展畜牧业,大幅度提高经济收入
11.植被破坏会使洪水危害加大,为了研究植被护坡的作用,小红做了以下实验:把泥土按30°的坡度分别堆在玻璃箱的两侧,在A坡种上草皮(如图),用洒水壶以相同水量、相同速度先后对两个坡面洒水。
(1)实验过程中,小红观察到A坡汇入引水沟的水量和泥沙量少,B坡的比较多。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经常发生洪涝灾害现象,请你提出一个有效的防洪和抗洪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 拓展题
12.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表现在( )
①生活方面 ②农业生产方面 ③水利建设方面
④城市建设方面 ⑤海陆空交通方面
A.①②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13.近几年极地冰雪消融加快,北极熊等生存空间缩小,其原因是( )
A.人类大量排放温室气体
B.周边各国填海造陆
C.极地科学考察活动
D.极地矿产资源的开发
14.如图所示是上海和乌鲁木齐两个城市的气候图,回答问题:
(1)其中________图是乌鲁木齐的气候图,降水稀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上海比较,乌鲁木齐的气温季节变化有什么不同?________________。
(3)新疆地区气候资源的主要优势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课时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知识管理
1.气温变化 2.局部 温室效应 热岛
基础题
1.A 2.C 3.B 4.B 5.D 6.C 7.(1)水蒸发吸热 (2)水的比热容大 二氧化碳 气候变暖 自然灾害增多 物种灭绝 保护现有植被,植树造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开发使用环保清洁能源等
中档题
8.B 9.A 10.B 11.(1)植被可以保持水土,增加下渗的雨水,减少泥沙流失 (2)植树造林,种树种草保护植被(或修建水库疏通河道等)
拓展题
12.D 13.A 14.(1)乙 乌鲁木齐位于西北内陆,距海遥远,湿润的夏季风难以到达,水汽较少 (2)冬季气温比上海低得多,夏季与上海差不多,气温年较差比上海大得多 (3)夏季日照时间长,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大,种出的瓜果特别甜第6节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第1课时 气候 影响气候的因素 季风
01 知识管理
1.气候
概 念:气候指某一地区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它包括天气的________状况和________状况。如:炎热的夏季、终年高温、四季如春等。
拓 展:区别天气和气候的关键:天气是指短时间的风、云、降水、温度、气压等气象要素;而气候是一个地方长期的、有规律的天气特征加以概括总结,是大气的平均状况。
2.影响气候的因素:________(纬度位置)、________、地形地貌、大气环流、洋流等。
(1)太阳辐射:其在地表分布的不均是形成气候差异的________原因。太阳辐射在不同纬度的分布形成不同的________。
(2)海陆位置:夏天,内陆一般比较炎热,沿海较凉爽;沿海地区降水一般比内陆地区更________。
(3)地形:在对流层,地面高度每上升1
000米,气温下降约________;山地迎风坡往往形成较多的________。
3.季风
概 念:季风指在大范围区域,冬、夏季盛行,风向相反或近于相反的风。
亚洲季风:冬季,亚欧大陆气温________,太平洋气温________,风从中国大陆吹向太平洋;夏季,亚欧大陆气温________,太平洋气温________,风从太平洋吹向中国大陆。中国东部的季风就是这样形成的。世界上季风区域分布很广,其中以季风最强盛,范围最广。
拓 展:气候通常以冷、暖、干、湿这些特征来衡量,如用“全年高温多雨”来描述“热带雨林气候”。
02 基础题
1.(大庆中考)下列成语中,描述气候的是( )
A.风云变幻
B.沧海桑田
C.四季如春
D.雨过天晴
2.下列关于季风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东南季风的成因是夏季大陆气压低于海洋
B.西北季风的成因是夏季海洋气压高于陆地
C.季风的特点是风向随季节转移而显著变化
D.季风是大气环流的一个组成部分
3.(广元中考)海南岛终年如夏,黑龙江北部冬季寒冷漫长,造成这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洋流因素
4.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 )
①太阳辐射 ②地球形状 ③地球运动 ④海陆分布 ⑤地表起伏 ⑥人类活动 ⑦动物活动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②③④⑤⑥
C.①③④⑤⑥⑦
D.①②③④⑤⑥
5.我国的安徽黄山是夏季旅游避暑的胜地,主要原因是由于( )
A.纬度位置的影响
B.海陆因素的影响
C.历史文化的影响
D.地形的影响
6.青藏高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纬度位置相近,长江中下游平原是四季分明的亚热带季风气候,青藏高原是高原高山气候,是全国7月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经度位置
B.海拔高度
C.海陆位置
D.季风影响
7.要描述一个地区的气候特点,主要的要素一般包括( )
A.冷和热
B.气温和降水
C.气压和风
D.冷热、阴晴
8.我国内陆地区的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而同纬度的北京比较湿润。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经度位置不同
B.海陆位置不同
C.纬度位置不同
D.地形不同
9.有人说:“假如没有青藏高原,新疆的浩瀚沙漠将披上绿装”,支持该说法的依据是青藏高原阻挡了( )
A.北冰洋南下的水汽
B.太平洋西进的水汽
C.印度洋北上的水汽
D.大西洋东进的水汽
03 中档题
10.下列现象与其主要影响因素的组合,正确的是
( )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纬度因素
B.海南岛是我国著名的避寒胜地——海陆因素
C.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地形因素
D.“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地形因素
11.(大庆中考)读图,比较甲坡降水与乙坡降水的多少( )
A.甲坡降水多
B.乙坡降水多
C.一样多
D.无法确定
12.如图为安第斯山脉南段示意图及A、B两地的气候资料图,造成A、B两地降水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地形因素
C.海陆分布
D.太阳辐射
04 拓展题
13.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季风气候特点的是( )
14.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季风气候,季风对我国气候的影响很大。对此,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冬季我国盛行西北季风,气温低,降水多
B.夏季我国盛行东南季风,气温高,降水多
C.东南季风不能到达的我国西部地区,那里一般降水稀少,为干旱和半干旱地区
D.东部地区的气温年较差较小,西部地区的气温年较差较大
15.下图是我国某地的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据图回答下面3个小题:
(1)下列对该地降水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②夏季降水少,冬季降水多;③全年降水季节差异大;④全年降水季节差异小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2)根据该地气温和降水的特征,可以推断该地可能位于我国的( )
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南方地区
D.青藏高原地区
(3)下面对该地气温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冬季严寒,夏季高温
B.终年高温
C.冬季温暖,夏季炎热
D.终年温和
16.读亚洲东部和南部1月、7月的季风图,回答问题:
1月 7月
(1)图①处的风向为________风。
(2)据图分析,东南季风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6节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第1课时 气候 影响气候的因素 季风
知识管理
1.平均 极端 2.太阳辐射 海陆分布 主要 温度带 丰富 6
℃ 地形雨
3.低 高 高 低 亚洲
基础题
1.C 2.B 3.A 4..D 5.D 6.B 7.B 8.B 9.C
中档题
10.C 11.A 12.B
拓展题
13.D 14.A 15.(1)C (2)C (3)D 16.(1)西北 (2)海洋与陆地的热力性质差异(共21张PPT)
敖
MING
XIAO
KE
TANG
01知识管理
01基础题
02中档题
04拓展题
01知识梳理
01考点追踪
02复习精练
02知识对比
03实验突破
01实验报告
02实验突破
04典例点拨
01专题概述
02专题训练
堂
课
校
名
第2章天气与气候
第6节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第1课时气候影响气候的因素季风
1.气候
概念:气候指某一地区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它包
括天气的平均状况和极端状况。如:炎热的
夏季、终年高温、四季如春等
拓展:区别天气和气候的关键:天气是指短时间的
风、云、降水、温度、气压等气象要素;而气候
是一个地方长期的、有规律的天气特征加以
概括总结,是大气的平均状况
2.影响气候的因素:太阳辐射(纬度位置)、海陆分布
地形地貌、大气环流、洋流等
(1)太阳辐射:其在地表分布的不均是形成
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太阳辐射在不同纬
度的分布形成不同的温度带
(2)海陆位置:夏天,内陆一般比较炎热,沿
海较凉爽;沿海地区降水一般比内陆地区更
(3地形:在对流层,地面高度每上升1000
米,气温下降约6℃;山地迎风坡往往形成
较多的地形雨
3.季风
概念:季风指在大范围区域,冬、夏季盛行,风向相
反或近于相反的风。
亚洲季风:冬季,亚欧大陆气温低,太平洋气温高,风从
中国大陆吹向太平洋;夏季,亚欧大陆气温
高,太平洋气温低,风从太平洋吹向中国大
陆。中国东部的季风就是这样形成的。世
界上季风区域分布很广,其中以亚洲季风最
强盛,范围最广。
拓展:气候通常以冷、暖、干、湿这些特征来衡量,
如用“仝年高温多雨”来描述“热带雨林气
候
1.(大庆中考)下列成语中,描述气候的是
A.风云变幻
B.沧海桑田
C.四季如春
D.雨过天晴
2.下列关于季风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东南季风的成因是夏季大陆气压低于海洋
B.西北季风的成因是夏季海洋气压高于陆地
C.季风的特点是风向随季节转移而显著变化
D.季风是大气环流的一个组成部分
3.(广元中考)海南岛终年如夏,黑龙江北部冬季寒冷
漫长,造成这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洋流因素
4.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
(D)
①太阳辐射②地球形状③地球运动④海陆分
布⑤地表起伏⑥人类活动⑦动物活动
A.①②③④⑤⑥⑦B.②③④⑤⑥
C.①③④⑤⑥⑦
D.①②③④⑤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