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观察生物
第1节 生物与非生物
知识点 生物和非生物
1.下列关于生物和非生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能动,非生物不能动
B.生物能自身制造养料,而非生物不能
C.生物有生命,而非生物没有生命
D.生物对环境变化有反应,而非生物没有
2.相信你已经认识了不少生物,学会了区别生物和非生物。下列物体中,属于生物的是( )
A.智能机器人
B.变形金刚
C.溶洞中不断长高的石笋
D.石头上的青苔
3.草原上,一只老鼠发觉老鹰在上空盘旋,便紧张而迅速地钻进附近的巢穴内。老鼠的这种行为体现了生物( )
A.具有遗传变异的特性
B.对外界刺激有反应
C.能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
D.具有生长和繁殖的特性
4.生物体能从幼小的个体变成较大的成体,这是因为( )
A.生物能生长
B.生物能进行物质交换
C.生物能繁殖
D.生物对环境的反应
5.
牵牛花清晨开放,傍晚闭合,这种现象可以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生物能进行呼吸
C.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
D.生物能够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
6.下列生物现象与含羞草对刺激作出反应相似的是( )
A.植物的呼吸
B.人手被针刺后缩回
C.子女与父母长得相似
D.母鸡下蛋
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种子发芽
B.人呼吸
C.蝌蚪长出后肢
D.滴在桌上的水一会儿不见了
8.在显微镜下观察一滴河水时,发现了一些能运动的绿色小颗粒。下列哪项不能作为判断这些小颗粒是生物的依据( )
A.有细胞结构
B.能生长和繁殖
C.体小且绿色
D.能对环境的变化作出相应的反应
9.“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说明生物所具有的特征是( )
A.遗传和变异
B.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生活需要营养
D.生长和繁殖
10.生物的基本特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生物与非生物的最大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请说出元代散曲名家马致远的名曲《秋思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的生物和非生物。(附《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曲中的生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曲中的非生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 观察蜗牛
12.观察蜗牛时,在蜗牛前方3
cm处,放上蘸有酒精的棉花,我们会发现蜗牛会向远离酒精的方向爬行,这说明蜗牛具有( )
A.视觉
B.味觉
C.触觉
D.嗅觉
13.下列是小明对蜗牛生活习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蜗牛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B.蜗牛的听觉灵敏,稍有声音会立即躲起来
C.蜗牛的主食是植物的嫩叶和嫩芽
D.蜗牛利用足四处爬行觅食
14.星期天,小明在秋游的时候捉到了一只蜗牛,他想知道蜗牛的结构。在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之后,他终于有了一定的了解。
(1)请你帮助他把图A2-1-1填完整。
图A2-1-1
(2)通过实验可知,蜗牛在______________的情况下会缩进壳中,这说明壳对蜗牛具有________作用。同时也说明蜗牛对外界刺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进一步实验可知,蜗牛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感觉。
15.下列诗句中,哪一项不含有生命现象( )
A.春眠不觉晓
B.处处闻啼鸟
C.夜来风雨声
D.春风吹又生
16.2015·嘉兴在面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某个具体物体时可以轻易判断它是生物还是非生物,但生物具有多样性,因此要给生物下定义却很困难。
下面是一些同学对生物的认识,正确的是( )
A.都由细胞构成
B.都能自由运动
C.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都能繁殖后代
17.“盼望着,盼望着,春天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这句话体现了小草( )
A.需要营养
B.能生长
C.能呼吸
D.能排泄
18.下面两个表格分别列出了不同生物体内的含水量及人体组织、器官的含水量。从表中数据分析,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有________。(有多项)
生物
含水量/%
水母
97
鱼类
80~85
蛙
78
哺乳动物
65
藻类
90
高等动物
60~80
组织、器官
含水量/%
牙齿
10
骨骼
22
骨骼肌
76
心脏
79
血液
83
脑
84
A.构成生物体的成分中,水的含量最多
B.生物体内的含水量与生物的生活环境有密切的关系
C.代谢旺盛的组织、器官含水量较高
D.组织、器官的形态结构差异与水的含量多少有关
19.
小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树,树苗长高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底是哪个部分生长的结果,某同学对此作出假设:“小树长高是由树的下部不断生长而形成的”。由此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图A2-1-2
①在校园里选定一棵小树,在离地约1
m的B处刷上油漆,如图A2-1-2所示。
②一年后,观察、测量并分析。
(1)如果观察到AB间的距离________(填“增大”
“不变”或“缩短”)时,则证实该同学的假设是正确的。
(2)秋天到了,天气变凉了,树叶变黄了,渐渐地开始落叶了,该过程体现了生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征。
20.小明平时很爱动脑子,有一些问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引起了他的兴趣:蚯蚓有没有视觉?蚯蚓有没有嗅觉?蚯蚓的身体上有没有感光器官?为了弄清这些问题,他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先抓来3条大小不同的蚯蚓,放在一张湿纸上,然后用树叶、铅笔、红领巾分别在它们前面晃动,结果发现它们毫无反应。
实验二:找来几根葱、几块黄瓜和几块萝卜,并排放在蚯蚓前,几分钟后它们都钻到葱下面去了。
实验三:用泥巴、砖头砌了间小屋,把蚯蚓放在屋门口,结果发现它们很快朝屋里阴暗处爬去。
(1)实验一说明了蚯蚓没有________,实验二说明蚯蚓头部有____________,实验三说明蚯蚓头部有____________。
(2)小明还想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是又做了下面这个实验:他先在塑料盒内放一些干土,然后在盒的一侧加入适量的水,使盒中的土一半是干的,另一半是湿的。再在干土和湿土的分界处放10条蚯蚓,过一段时间后,分别数出干土和湿土中蚯蚓的数目。
请写出小明设计的这个实验要研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详答
1.C 2.D 3.B 4.A
5.D [解析]
清晨,阳光不强烈,牵牛花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内的水分充足,鲜艳的牵牛花就绽放了。可是,它的花冠大而薄,在受到阳光照射时,水分蒸发得快,根又来不及吸收水分,所以常常在中午以后就闭合了。这是牵牛花对外界的刺激作出的反应。
6.B 7.D 8.C
9.D [解析]
生物具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下特征:能呼吸、能生长、能繁殖后代、对外界刺激有反应、能遗传和变异、能进化。“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因为生物具有繁殖现象,不会因个体的消亡而灭绝。野火不能烧尽野草,第二年春季,野草的种子又会萌发生长,长出新的野草。因此“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生物的生长现象和繁殖现象。
10.能呼吸 能生长 能繁殖后代 对外界刺激有反应 能遗传和变异 能进化 有无生命
[解析]
生物与非生物的最大区别是有无生命,而动物与植物的最大区别是是否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11.老树、昏鸦、瘦马、断肠人 枯藤、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夕阳
12.D 13.B
14.(1)壳 眼 触角 口 腹足
(2)受到外界刺激 保护 有反应
(3)视觉 触觉 嗅觉 味觉
15.C
16.D 17.B 18.ABC
19.
(1)增大 (2)对外界刺激有反应
20.(1)视觉
嗅觉器官 感光器官
(2)蚯蚓适合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解析]
科学探究的过程主要有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等环节。在一个具体的探究背景中,要求能够灵活运用控制变量法。
(1)实验一中分别用不同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物体在蚯蚓前面晃动,蚯蚓没有反应,说明蚯蚓没有视觉。实验二中用不同气味的物体进行实验,蚯蚓能够作出反应,说明蚯蚓有嗅觉,因此可以得出蚯蚓的头部有嗅觉器官。实验三中蚯蚓很快向阴暗处爬去,说明它能感受到光线的明暗变化。
(2)根据不同环境中蚯蚓的数目可以判断出蚯蚓适应生活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