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语文第一课我上学了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第一课我上学了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9-07 17:53: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年级语文教案
课题:我上学了
授课时间:
主备人:
辅备人:
教学内容:
《我上学了》是初入校园的小学生的第一个语文学习内容,引导学生了解祖国和校园,产生对祖国、学校、老师、学习生活的热爱。同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体验语文学习的快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观察图画内容,使学生初步了解学校生活、自己的国家、民族、,感受教师的亲切,同学的友爱,语文学习的快乐。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
过程与方法:观察与演练结合,培养学生愿意与老师和同学友好交谈的态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依据画面提示,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学习、遵守纪律、团结友爱等方面的入学常规教育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了解学校生活、自己的国家、民族、,感受教师的亲切,同学的友爱,语文学习的快乐。
教学难点:,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学习、遵守纪律、团结友爱等方面的入学常规教育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解决难点办法:学生自主探究,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学情分析: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
一、活动导入,师生间增进了解1.同学们,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学校,从现在开始,你们就是小学生了。(板书:我上学了)我是你们的语文老师,我们现在上的科目是语文。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读出它的名字——语文。2.你们喜欢上学吗?今天来到学校后,你们有哪些新的发现,新的感受?3.互动活动:你们愿意认识新的老师和同学吗?请你们走到同学面前,相互握手,然后介绍自己。二、观察插图,进行爱祖国教育1.认识我国的标志性建筑,激发民族自豪感。(1)播放天安门的宣传片,学生欣赏后交流:你看到了哪些建筑物?学生指出认识的建筑物,教师出示天安门的图片及文字,引导学生认读。交流:你去过天安门吗?说一说你当时见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2)学生根据课件提示,自由交流:来到天安门,我看到__________,我想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教师小结:天安门广场是北京的心脏地带,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每天清晨
1、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读出它的名字——语文。2、说说自己的新的发现,新的感受。和同学相互握手,介绍自己。学生欣赏后交流:你看到了哪些建筑物?学生认读天安门相互交流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心里的话。
帮助小学生了解学校生活,对学校生活产生兴趣和向往,实现从幼儿到学生的角色转换。减少课堂对学生的束缚,让学生活跃起来,为交流奠定自由、轻松的情感基调。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
时分,国旗徐徐升起;每天日落时分,国旗缓缓降落,这些都是十分庄严的仪式。2.了解各个民族,进行民族团结教育。(1)学生自主观察课文插图,说一说画上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2)学生自由交流,教师相机利用图片介绍少数民族的服装、饮食、节日等。(3)互动交流:同学们,你们都是什么民族的人?请少数民族同学在台前进行自我介绍。(4)体验活动:教师播放歌曲《爱我中华》,全班同学相互拥抱。(5)过渡: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在祖国温暖的大家庭里,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身在何处,都是心连心的兄弟姐妹,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板书:我是中国人)3.引读句子,抒发爱国情感。(1)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长城和天安门举世闻名,我们骄傲,因为——我们是中国人!(2)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富强,我们有好看的衣服,有美味的食物,还有漂亮的校园,我们骄傲,因为——我们是中国人!三、课堂总结
学生自主观察课文插图,说一说画上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学生自由交流说说自己是哪个民族,有哪些风俗习惯。认真欣赏歌曲认真听老师总结,树立民族团结意识。跟读句子
对一年级小学生的情感启迪和教育不能只依靠口号,因此,本环节设计重在借助图片,借助生活体验,借助教师语言,诱发学生内心的情感。
板书设计

我上学了一、我是中国人
1、认识天安门
2、我是哪个民族
二、我是小学生
学唱《上学歌》
教学反思
一年级语文教案
课题:
我上学了
授课时间:
主备人:
辅备人:
教学内容:
引导学生初步学会正确的读写姿势,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一系列的活动中初步感受语文课堂的“语文”味,从而乐于表达,乐于诵读。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诵读、图文结合进行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浓浓的语文氛围中引导学生遵守学校纪律、树立远大理想。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一系列的活动中初步感受语文课堂的“语文”味,从而乐于表达,乐于诵读。
教学难点:在浓浓的语文氛围中引导学生遵守学校纪律、树立远大理想。
解决难点办法:反复诵读、图文结合进行学习
学情分析: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
一、复习导入新课指名说说上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二、讲解示范,进行读写养成教育1.出示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在路上看到一只小花猫,它哭得很伤心,老师就把它带来了。(出示小花猫手指玩偶,讲故事)师:小朋友,我以前和你们一样,也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可是,我读书、写字时不注意姿势,有时躺着看书,有时走路看书。写字时,身子趴在桌子上,时间一长,就成了近视眼,整天戴着眼镜,真不方便!别的小花猫能跑能跳,天天能捉到老鼠;我一跳眼镜就要掉,老鼠在我眼前跑,我也看不清,天天饿肚子。我真后悔啊!小朋友,你们可不要像我一样,要从小注意读书、写字的姿势啊!2.引导学生观察插图,看看小朋友是怎样读书、写字的。3.教师示范,学生跟着做。读书姿势:身体坐直,头放正,肩放平,再把书拿起来,眼睛离书本一尺远。写字姿势:身体坐正,书本放平,手离笔尖一寸,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边一拳。
说说自己上节课的收获认真听故事认真观察插图跟着老师做(1)“一寸”相当于老师的两个手指并拢时的宽度。对小朋友来说,差不多三个手指并拢那么宽。握笔时,把拇指和食指放在离笔尖一寸的位置上,中指抵在下面,笔杆靠在虎口的位置。另外,无名指和小指垫在中指下面。(2)眼离书本一尺。把文具盒竖起来,放在书本和你的眼睛之间量一量就可以了。(3)胸离课桌一拳。握紧左拳,拳心向下,放在桌边和前胸的中间。
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导学生体会正确的读写姿势对自身成长的重要性,知道保护视力需要正确的读写姿势。在此基础上,通过观察插图、教师的讲解示范、学生动作纠正等活动,引导学生初步学会正确的读写姿势,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
三、交流展示,进行热爱语文教育1.师:书就是知识的海洋,乐趣的天堂。你最近读了什么书?书中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回想一下。2.小组内互讲故事,然后选择一名代表在全班交流。3.教师点评,针对同学的表现相机提出要求:讲故事时要尽量把故事内容说清楚,声音要洪亮,让同学听清楚。听故事的同学要专心,听清楚故事内容,看看同学哪里讲得好,向他学习。4.推荐课外读物,激发学生和家长一起读。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按这两幅图上学生的样子去做,可以使我们初步了解读书、写字的姿势和书写的执笔方法,为今后养成良好的读书、写字习惯打好基础。
说说自己最近读了什么书?书中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回想一下。小组内互讲故事,然后选择一名代表在全班交流。向同学们推荐自己喜欢的课外读物。
学生在自由交流的过程中,容易产生互动学习的效果,教师的点评既能激发学生继续努力学习的愿望,又能促使学生成长。
板书设计

我爱学语文
(1)“一寸”相当于老师的两个手指并拢时的宽度。
(2)
眼离书本一尺。
(3)胸离课桌一拳。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