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
第7节 地形和地形图
知识点 地形的类型
1.相对高度一般很大,峰峦高耸,沟谷幽深的地貌类型是( )
A.高原
B.平原
C.山地
D.丘陵
2.五大地形类型中,海拔低、相对高度小的是( )
A.平原
B.盆地
C.丘陵
D.山地
3.海拔一般在200~500米,地面起伏和坡度都较缓,相对高度一般在100米以下,该地形是( )
A.高原
B.丘陵
C.平原
D.盆地
4.下列对陆地地形特征的正确描述是( )
A.地面广阔平坦的一定是平原
B.地面连绵起伏的一定是山地
C.高原和丘陵相对高度都比较大
D.盆地是周围高、中间低的地形
读图B3-7-1,回答5~6题。
图B3-7-1
5.甲地的海拔是( )
A.300
m
B.500
m
C.800
m
D.1300
m
6.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
A.800
m
B.1300
m
C.500
m
D.300
m
知识点 等高线地形图
7.对下列等高线判读正确的是( )
图B3-7-2
8.读图B3-7-3,等高线上的字母与实际地形图上的字母配对正确的是( )
图B3-7-3
A.a-f
B.b-h
C.c-g
D.d-e
9.如图B3-7-4所示是某地等高线示意图,请你判断甲、乙、丙分别表示( )
图B3-7-4
A.缓坡、陡坡、鞍部
B.缓坡、陡坡、峭壁
C.陡坡、缓坡、鞍部
D.陡坡、缓坡、峭壁
10.
如图B3-7-5为某地等值线示意图,数值关系是a>b>c>d,若a、b、c、d四条线为等高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图B3-7-5
A.甲地海拔小于乙地
B.甲地位于山谷
C.乙地可能发育形成河流
D.站在丙地不可能看到丁
知识点 地形的变化
11.有关地形变化的正确说法是( )
A.地形的变化是地球内部力量作用的结果
B.地形的变化只发生在陆地部分
C.来自地球内部的力量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D.风吹雨淋等来自地球外部的力量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不平
12.下列地形类型的形成与流水的冲刷有关的是( )
①珠江三角洲 ②雅鲁藏布大峡谷 ③冰斗谷
④流动沙丘 ⑤黄土高原破碎的地表 ⑥三峡
A.①②④
B.②④⑥
C.②⑤⑥
D.①③⑤
13.[2014·绍兴]
下列地貌形态的形成,主要是由风力侵蚀作用引起的是( )
图B3-7-6
14.下列地貌景观,属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
A.“U”形的冰川谷
B.路南石林
C.夏威夷群岛
D.戈壁、荒漠
15.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地形是( )
A.台湾海峡
B.舟山群岛
C.长江三角洲
D.四川盆地
16.人类活动对地表有益的影响有( )
①荷兰的围海造田
②亚马孙平原大量热带雨林被砍伐
③建三峡水库大坝
④撒哈拉沙漠南部平原开垦成耕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17.下面四幅等高线地形示意图,能体现“深山藏古寺”意境的是( )
图B3-7-7
18.下列关于地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平原与高原的共同特点是地面起伏大
B.山地与丘陵的共同特点是地面崎岖不平
C.盆地四周多被山地和高原环绕,中部一定是平原
D.相对高度大,且海拔较高的地形一定是高原
19.读“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回答下列问题。
图B3-7-8
(1)写出C处的地形名称:__________。
(2)试在地形图上标出山顶的位置。(用▲表示)
(3)A点和B点的海拔高度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4)一位登山运动员想要登上山顶,他可以分别从A点和B点出发,请问从哪一点出发会省力些?____________。
20.读图B3-7-9,回答下列问题。
图B3-7-9
(1)A山顶海拔高度在________m以上,A、B两地的相对高度约为________m,A、B两地中,______(填“A”或“B”)地海拔更高。
(2)C、D两地哪一处山坡较为缓和?________。
(3)村庄甲位于A山顶的什么方向?________。
(4)E表示的部位是________,F表示的部位是________。
21.读“我国东南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图B3-7-10),回答下列问题。
图B3-7-10
(1)写出图中数字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
①________,③________。
(2)河流C、D中,水能资源较丰富的是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要在图中小河上修筑一座水库大坝,建在________(填“C”“D”或“E”)处最合适。
教师详答
1.C 2.A
3.B [解析]
丘陵的地形特点是海拔一般在200~500米,地面起伏和坡度都较缓,相对高度一般在100米以下。
4.D [解析]
地面平坦的可能是高原,也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能是平原,故A错误;地面连绵起伏的可能是山地、丘陵或高原,故B错误;高原相对高度较小,但海拔较高,故C错误;盆地的特点是四周高,中部低,故D正确。
5.C
6.D [解析]
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甲的海拔-乙的海拔。
7.C 8.C 9.D 10.C 11.C 12.C
13.D
14.C [解析]
夏威夷群岛是由火山喷发的岩浆形成的,属于火山岛,是内力作用形成的。
15.C 16.D 17.D
18.B [解析]
本题是对不同陆地地形形
( http: / / www.21cnjy.com )态特征的综合考查。平原与高原的相同点是地面起伏小;盆地的主要特征是四周高、中部低,中部不一定是平原;相对高度大,且海拔较高、顶面平坦宽广的地形是高原。
19.(1)峭壁
(2)如下图所示:
(3)相等
(4)A点
[解析]
等高线重叠处是峭壁;A和B由于处在同一条等高线上,所以两者的海拔高度相同;A处等高线较B处稀疏,所以A处是缓坡,登山会比较省力。
20.(1)300 50 A
(2)C (3)东南
(4)鞍部 山谷
21.(1)鞍部 峭壁
(2)D 落差大,水流急,水量大,水能资源丰富(坡度大、水流急,水量大)
(3)E
[解析]
此题是对综合阅读
( http: / / www.21cnjy.com )等高线地形图能力的考查。根据等高线的排列规律可以判断某地的地形部位。水能与地势落差有关,而等高线密集的区域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在E处修筑水库大坝,一是蓄水量大,二是工程量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