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古诗两首 二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6 古诗两首 二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9-07 08:52: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9张PPT。三年级 语文 上册教科版6 古诗两首示儿 陆游(1125—1210),
字务观,号放翁。汉族,
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人,南宋著名诗人。创作
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
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预习检查1、学生齐读《示儿》。
2、指名认读生字和词语。字词乐园元 州 乃 字词乐园纠正字音:
元( ) 北( )
乃( ) 翁( )yuánběinǎiwēng字词乐园 万事空 九州同
北定 家祭 乃翁课文详解一、导入新课 我国是个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诗歌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以前我们学过不少古诗。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脍炙人口的好诗——《示儿》。

课文详解二、课文理解 1、这首诗是85岁的高龄诗人陆游,即将走完她坎坷多难的人生旅途,他把什么都丢开了,唯独为一件事而死不瞑目,忧愤至极的他伤心地留下了这首诗篇与世长辞。 诗人临终遗作写的什么内容呢?课文详解二、课文理解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课文详解二、课文理解 2、对诗人的绝笔之作,同学们愿意自己读读吗? 自由读(用自己喜欢
的方式读)课文详解二、课文理解 3、同学们学习古诗只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是不够,哪位同学告诉老师还有什么学习要求? 了解诗意,体会作者在诗文中想要表达的情感。课文详解二、课文理解 4、现在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开始讨论理解诗意。 诗人在即将离开人世之际,并不感到恐惧和痛苦,唯独放心不下地是,没能看到祖国的统一,他希望自己的孩子在祖国统一的那一天,告诉他胜利的消息。课文详解二、课文理解 5、你们现在已经了解了陆游临终遗作的内容了,谁愿意告诉老师诗人临终时最悲的是什么?用原句回答。悲:但悲不见九州同。课文详解二、课文理解6、最盼的是什么?表现了什么? 盼:王师北定中原。表现了诗人
浓烈的爱国之情课文详解二、课文理解 是啊!陆游一直渴望王师北定以统一祖国,可他一年又一年的企盼,一直盼了、望了整整六十年。北方仍旧没有传来好消息,诗人只能临终作诗。他的心情是何等的悲痛何等的悲愤。爱国之情又是何等的深厚啊!此时此刻还有谁不为之感动呢?让我们一起这种感情来诵读这首诗吧!课文详解二、课文理解 7、一位怀着满腔爱国之 情的老人带着他毕生的遗憾和无限的希望离开了。可他渴望南宋统一的愿望实现了吗? 没有!历史的事实
是南宋被元兵灭了。课文详解二、课文理解 8、为什么南宋朝廷会灭亡,国家会衰败呢? 统治者只知道在宫廷里饮酒作乐,不关心百姓的疾苦;只知道苟
且偷安,不思富国强兵,这样
的王朝怎么不会灭亡呢?课文详解二、课文理解9、那么如何才能国富民强呢? 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全在于少年。只有中国少年奋发图强,我们的国家才有前途,陆游的悲剧才不会发生。让我们怀着陆游那腔爱国之心,有感情
的朗读这首诗。图解结构示儿毕生的心事——但悲不见九州同无限的希望——王师北定中原日爱国之情概括主题 《示儿》一诗是诗人临终前写给儿子的遗嘱,表达了诗人致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真挚强烈的爱国热情。写法点拨 在表现一位满怀爱国之情的老者的赤诚之心时,以“悲”和“盼”两相对照,把爱国之情表现到极致。拓展提升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心灵感悟 《示儿》这首诗中表达了一个行将去世的老人至死不忘因外族的入侵而山河破碎的祖国,从中可以感觉到这位老人在弥留之际强烈的爱国之情。随堂练习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1、用“/”划分节奏。////随堂练习2、解释加点线并写出诗意。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远: 同:本来,原来。统一。诗意: 只是为看不到祖国的统一而感到悲伤。作业1.背诵课文。 2.积累爱国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