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屋四:山路那头的母亲课件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语文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屋四:山路那头的母亲课件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9-07 09:00: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0张PPT。三年级 语文 上册教科版 山路那头的母亲快乐读书屋四 朱钟洋 业余作家,笔名布衣粗食,1978年10月出生在湖南省资兴市渡头乡。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毕业。现为湖南省资兴市的一名社区工作者,从事业余文学创作,《微文学》杂志编辑。先后有文章发表在《水月北湖》《名师讲作文》等。已出版文集《心如大海》。预习检查1、默读《山路那头的母亲》。
2、师生一起认读生字和词语。字词乐园毫 裹 掠 泣 哑字词乐园剥bāobō剥皮剥削多音字:近义词:依赖---依靠指望---期望反义词:忧虑---安心迅速---缓慢提悄然悄静悄悄提防提问dītíqiāoqiǎo字词乐园多音字:支撑:
无可奈何:
凛冽:
怨恨:
一模一样:
样子完全相同。支持局面使不崩溃。奈何:如何,怎么办。 指感到没有办法,只有这样了。极为寒冷,严寒刺骨。强烈不满或仇恨,也指一种愤怒的情绪。字词乐园悄然:
荒郊野外:
包裹:形容安静而无声。没有人类居住的荒山野岭,很少有人去的地方。包扎成件的包儿。字词乐园字词乐园包裹 之臣 依赖 无可奈何 凛冽 怨恨 荒郊野外 一模一样 悄然课文详解一、导入新课 你独自走过山路吗?如果让你独自走山路,你会感到害怕吗?大家想一想,一位母亲让自己出了名的胆小鬼的孩子去独自走山路,这会不会很残忍?让我们一起带着问题学习今天的课文。课文详解二、课文理解1、读了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 母亲为什么在山路那头?课文详解二、课文理解 因为母亲知道“我”胆小,担心“我”一个人走山路会遇到危险,所以她一路跟在“我”的身后。课文详解二、课文理解 2、“我”独自走山路时,是否能理解母亲的用心? 不能,“我”因为对独自走山路感到害怕,怨恨母亲的残忍。课文详解二、课文理解白天在田间地头劳作,晚上搓苞米,剥花生,操持家务,忙得很。 3、你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母亲独自支撑这个家很辛苦?课文详解二、课文理解 4、母亲真的是忙到没办法护送我回学校了吗?不是,母亲希望能够锻炼“我”的胆量,使“我”学会独自走山路。课文详解二、课文理解 5、请大家再读课文,找出文中能体现出“我”心情的句子,读一读,试着通过感情朗读表达出“我”的心理感受。课文详解二、课文理解 6、第3自然段中的景物描写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这段景物描写体现了当时的天气寒冷,“‘嘤嘤呜呜’的声音”“唱着哀歌”是对风声和山雀声音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寒冷、恐怖的氛围,这正是作者当时的心理感受,表达出了作者内心的害怕。课文详解二、课文理解 7、是什么原因使“我”“再也不用母亲送我上学了”?因为“我”明白了母亲的良苦用心,她希望我迅速成长能够独自返校,却又对胆小的“我”充满了担心,因而一路跟随“我”。这深深的母爱,使“我”不再胆小。图解结构山路那头的母亲胆小鬼独自返校,母亲跟随“我”再也不用母亲
送“我”上学了母爱深深
用心良苦母亲接送概括主题 课文通过描写母亲让胆小的“我”独自走山路返校,其实一直在“我”身后注视“我”,直到确信“我”平安返校的事,刻画出了一位为了深爱儿子,用心良苦地锻炼儿子的胆量的母亲的形象。写法点拨 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活动进行描写。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能反映人物的性格,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课文中对“我”独自走山路时的心理描写十分精彩:“我”在岔路口的犹豫,因为害怕而“怨恨母亲的残忍”,“我”开始明白“必须在天黑之前赶到学校,不要指望任何人的帮助”。通过这些心理描写,说明了“我”的胆小,以及对母亲残忍的不理解。拓展提升1.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米尔
2.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雨果
3.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和母爱有关的名言警句心灵感悟 母爱时刻与我们相随,它是我们沮丧时一个安慰的眼神;是我们恐惧时,身后相随的身影……不用对成长路上的那么多第一次感到害怕,因为母爱会一直伴我们前行!随堂练习1、在括号填上恰当的词语。( )的风 ( )的树林
( )的湿雾 ( )的水珠凛冽 茂密
厚厚 冰冷随堂练习2、请你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出名( ) 注视( )
迅速( ) 悄然( )著名 凝视
快速 寂然随堂练习3、请你用句中加粗的词语造句。我知道,我必须在天黑之前赶到学校,不要指望任何人的帮助。好吃懒做的他总是指望着别人能施舍些东西给他。随堂练习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课文共有 个自然段,读完课文后,你感受到了母亲希望“我” 。9迅速成长的良苦用心作业1.熟读课文。 2.积累生字和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