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警惕大自然的报复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16警惕大自然的报复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9-07 09:13: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2张PPT。四年级 语文 上册教科版16、警惕大自然的报复 微生物:生物的一大类,形体微小,构造简单,繁殖迅速。 浮游生物:生后在海洋或湖泊沼泽中行动能力微弱,全靠水流支配,并且身体较小动植物。
预习检查1、指名朗读《警惕大自然的报复》。
2、指名认读生字和词语。字词乐园警 惕 减 环 逼 虾 浮
旦 亡 莺 啄 愚 蠢 欧字词乐园肴 循 涸 萎 裸 字词乐园左窄右宽的字:惕 减 浮
左高右低的字:虾
环:“王”下横变提,右边末点有力。
旦:“日”字上宽下窄,末横要长且 平直。
愚:“禺”上窄下宽,中竖直,横向上倾斜。 字词乐园近义词:报复--报仇惩罚---惩处平衡--均衡制约---约束字词乐园警惕--大意生存---死亡反义词:必然---偶然荒芜---繁华字词乐园警惕 循环 愚蠢 干涸 枯萎 善待 鸟语花香不毛之地 气象万千
无家可归字词乐园警惕:对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或错误倾向保持敏锐的感觉。
循环:回旋。比喻周而复始。
愚蠢:愚笨,愚昧无知。
干涸:指 (河道、池塘等)没有水了。
枯萎:干枯萎缩。
字词乐园善待:友善地对待;好好对待。
鸟语花香: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
不毛之地:不生长草木庄稼的荒地。形容荒凉、贫瘠。
气象万千: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
无家可归:没有家可回。指流离失所。课文详解一、导入新课 大自然五彩斑斓、美丽、富饶,不仅给我们创造了生存的环境,还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可人类却用自私和贪婪回报大自然的慷慨,遭到了大自然的报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警惕大自然的报复》。课文详解二、课文理解 (1)大自然为什么要报复我们?
(2)大自然会怎样报复我们?
1、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课文详解二、课文理解自由读文,边读边想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告诉了我们什么?
3、带着刚才的两问题再读课文,读后小组交流你现解了哪个问题?
课文详解二、课文理解  无论是谁破坏了生态平衡,都将会受到大自然无情的报复我们要善待大自然。课文详解二、课文理解合作交流 共议主题
4、让我们齐读文章第一段。(生读)
第一段写了什么? 以鸟类减少为例,引出谁破坏了生态平衡,谁就会遭到惩罚的话题。课文详解二、课文理解5、“鸟类减少,说明环境已经把鸟类逼到了难以生存的地步。”这里的环境指的是什么样的环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环境?那究竟是谁把鸟类逼到了难以生存的地步? 遭到了破坏的环境;人类破坏了;人类课文详解二、课文理解6、找出有关于生态平衡的部分读一读,可借助书上图示来了解一下什么是食物链和生态平衡。 草料,兔子和狐狸之间保持着微妙的平衡关系......课文详解二、课文理解7、 本文作者就列举了一些事例来说明“谁破坏了生态平衡,谁就会受到惩罚”。自由读2~4自然段,看看作者都列举了哪些事例?课文详解 如果人类长期捕杀黄鼠狼,就会造成鼠害成灾。二、课文理解 如果人类捕捉护林益鸟,就会破坏树林的生长。 1934年,美国东部因破坏森林、草原而遭受了黑色风暴的袭击。课文详解二、课文理解拓展升华 重视环保
8、其实在我们生活中,由于人类破坏生态平衡而造成的自然灾害还有很多,下面我们就把自己收集到的这方面资料来交流一下。(学生交流)沙尘暴、酸雨、虫灾……课文详解 二、课文理解 (1)我们不但要保护好自然界中的动物,还要保护好它们赖以生存的环
(2)我们要爱护花草树木,不能滥砍滥伐。
(3)我们要保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图解结构警惕
大自然的
报复生物群之间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食物链与生态平衡实例警示保护大自然维护生态平衡概括主题 本文以生动形象的事例,说明谁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谁就会受到大自然惩处的道理。说明大自然的规律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唤起人们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写法点拨 举例子说明是通过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本课讲到违背生态规律会受到报复时,例举了美国黑色风暴的例子,引起人们深思。使说明内容清晰,令人信服。
拓展提升 它的形成与地球温室效应、厄尔尼诺现象、森林锐减、植被破坏、物种灭绝、气候异常等因素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沙尘暴形成的原因心灵感悟 大自然不但让人尽情享受着美丽的景色,它还无私的奉献着它的全部资源,养育着全世界几十亿的人口。可人类却用自私和贪婪回报大自然的慷慨,遭到了大自然的报复。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是我们应该做的!随堂练习干涸枯萎渴死 1.根据课文,填恰当的词语。
( )的河水
( )的庄稼
( )的牛羊随堂练习2、地球是大家的好妈妈,如今她已遍体鳞伤,我们该为她做些什么?
洗碗时不要让水龙头一直开着;
把能回收利用的废物,学习中尽量
节省木杆铅笔及各种文具用品,杜
绝浪费。作业1.熟读课文。 2.抄写生字和词语。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