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9张PPT。六年级 语文 上册教科版12 望天门山
李白(701-762)唐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有《蜀道难》《行路难》《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诗。有《李太白集》。预习检查1、指名朗读《望天门山》。
2、指名认读生字和词语。字词乐园楚江:本文指流经古楚地安徽一段的长江。词语导学:课文详解 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祖
国大好河山看不完、道不尽。有一位唐
代诗人,他游历了许多名山古川,写下
了千余首流传千古的诗歌,被人们称为
“诗仙”,又被称为“游侠”。他就是
——李白。一、导入新课课文详解二、课文理解1、如何理解“两岸青山相对出”中的“出”字? “出”字不但逼真地表现了在舟行过程中“望天门山”时天门山特有的姿态,而且寓含了舟中人的新鲜喜悦之感。课文详解二、课文理解2、“孤帆一片日边来”描绘了怎样的
情景? “孤帆一片日边来”传神地描绘出了孤帆乘风破浪、越来越靠近天门山的情景。课文详解二、课文理解3、作者从哪些方面描绘了天门山? 描绘天门山,作者展示了青山、碧水、红日等自然景物的色彩美。课文详解二、课文理解4、这首诗歌主要写了什么?赞美了什么? 这首诗描绘了长江流经天门山时的壮观景象及内心体验,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诗人乐观豪迈的情感。图解结构望天门山天门中断碧水东流清新明丽 山水相映以静制动青山相对出孤帆日边来概括主题 《望天门山》通过描写作者李白在天门山看到的美景,赞美了祖国山川的雄伟壮丽,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之情。写法点拨 借景抒情又称寓情于景,是指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拓展提升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心灵感悟 从这首诗里,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祖国,对自然的热爱以及乐观豪迈的情感。诗人笔下的山河是如此壮观,美丽,学了这几首诗,我们会更加热爱祖国的自然风光和名川大山。随堂练习 1、解释划线字的意思。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开( ) 东( )
断开向东随堂练习2、解释下列诗句的意思。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两岸的青山相对耸立,一只小船从
旭日东升的远处驶来。作业1.熟读课文。2.抄写生字和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