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科版六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屋三从杂货店里走出的数学家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语文教科版六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屋三从杂货店里走出的数学家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9-07 09:24: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7张PPT。六年级 语文 上册教科版从杂货店走出来的科学家
华罗庚(1910-1985)中国数学家,江苏金坛人。主要著有《堆垒素数法》《数论导引》《高等数学》《优先法评估及其补充》等。预习检查1、指名朗读《从杂货店走出来的数学
家》。
2、指名认读生字和词语。字词乐园会 屑字词乐园会kuàihuì多音字:会计 开会降xiángjiàng投降降落字词乐园近义词:扫视--- 疑惑 ---困惑费解---糊涂 聪明---聪慧独到---独特 浏览顽强----刚强质疑----怀疑举世闻名----闻名于世字词乐园反义词:疑惑 ---确信鼓励---打击承认---抵赖顽强---软弱声色俱厉--和蔼可亲理直气壮----理屈词穷趾高气扬----垂头丧气字词乐园诧异:觉得奇怪。
声色俱厉:说话的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
理直气壮:理由充分,因而说话有气势。
举世闻名;全世界都能听到其名声。形容名声极大。词语导学:课文详解谈话导入:
读题目,同学们,为什么说科学家
是从杂货店里走出来的?这个科学家是
谁啊?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解答这
些疑问吧!一、导入新课课文详解二、课文理解1、文章第3段中的“特别喜好”表明了什么? 表明了华罗庚对算术很感兴趣,为下文写他的成就做了铺垫。课文详解二、课文理解2、作者你为什么把华罗庚当年解答《孙
子算经》的难题成为奇闻? 因为这道难题难倒了许多古人和数学家,而当年华罗庚还是中学的学生,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解出这道难题,而且思路清晰,公式简便,所以称之为奇闻。课文详解二、课文理解3、如何理解文章第4段中“诧异”一词? “诧异”说明华罗庚快速、准确地说出答案,出乎老师的意料,更加突出了他的头脑灵活。课文详解二、课文理解4、文章第6段运用问句形式有什么作用? 不但使上下文连接自然,而且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课文详解二、课文理解5、怎样理解第10段中的“声色俱厉”和
第14段中的“理直气壮”? “声色俱厉”反映了老师对学生的歧视;而“理直气壮”则说明了华罗庚对自己的解题方法充满自信。通过对比,突出了华罗庚追求真理的强烈个性。课文详解二、课文理解6、“一直学习到深夜”“一骨碌爬起来
”写出了什么? 表现了华罗庚刻苦自学的精神。课文详解二、课文理解7、围绕华罗庚的自学成才,课文共讲了
哪几件事? 一是巧解数学难题;二是与老师争论数学题的解法;三是在父亲的杂货店里顽强自学;四是质疑一位著名教授的理论的文章。课文详解二、课文理解8、这四件事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华罗庚是个勤奋好学、坚持不懈的人,同时也说明一个人的成功是靠努力付出、顽强拼搏换来的。图解结构 从杂货店里走出来的科学家概括介绍自学成才的数学家执着追求
成就显著成长历程中学时解决难题职校里不被肯定杂货店刻苦学习发表文章 大学教师完成论著 闻名于世概括主题 本文通过讲述华罗庚破解难题、不被认可、苦学成才的事,表现了华罗庚在数学方面的天赋以及对学习的执着,赞扬了华罗庚顽强拼搏、勤奋好学、勇攀高峰的精神。写法点拨 首尾照应又叫首尾呼应,是指文章的开头与结尾所表达的意思相同,而并非首尾的语句完全相同,在实践中应该灵活运用。本文结构严谨,采用了首尾照应的写作手法,扣题呼应,突出文章的中心。拓展提升
《孙子算经》
《孙子算经》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数学著作。约成书于四、五世纪,也就是大约一千五百年前,作者生平和编写年不详。 “物不知数”问题是世界数学著作中首次提出的一次同余方程组解法。心灵感悟 华罗庚从早年杂货店的“小掌柜”成长为举世闻名的数学家的故事告诉我们;在知识面前人人平等,只要刻苦学习,执着追求,坚持不懈,无论你地位多么低微,终究会成才的那一天。随堂练习声色俱厉 1、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形容人说话时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 ( )
形容理由充分,因而说话有气势。
( )理直气壮随堂练习2、按要求写句子。
太阳从东方慢慢地升起来了。(改为拟人句)
太阳从东方慢慢地露出了笑脸。作业1.熟读课文。 2.抄写生字和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