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科版六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屋六 黄山云海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语文教科版六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屋六 黄山云海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9-07 09:25: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5张PPT。六年级 语文 上册教科版 黄山云海黄山 在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由花岗岩构成。南北长约40千米,东西宽约30千米,是中国最著名的风景区之一。预习检查1、指名朗读《黄山云海》。
2、指名认读生字和词语。字词乐园攒 绢 婀
撼 峨 妩字词乐园攒cuánzǎn攒动积攒多音字:劲jìngjìn劲旅劲头字词乐园近义词:恩赐---赏赐震撼---震动妩媚---柔媚无影无踪---销声匿迹气冲霄汉---气贯长虹惊叹不已---叹为观止字词乐园反义词:朦胧---清晰鲜活---枯干巍峨---低矮无影无踪---有迹可循瞬息万变---一成不变字词乐园词语导学:苍劲:树木苍老挺拔。
韵味:情趣;趣味。
诡谲:奇异多变。
气冲霄汉:形容大无畏的精神和气概。
婀娜多姿:形容轻盈柔美的姿态。课文详解 黄山是我国重要的风景名胜之一,其风景绮丽名闻世界,素有黄山归来不看山的说法。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并称黄山四绝,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其中一绝——云海。一、导入新课课文详解二、课文理解1、画册中和现实中的黄山美景给作者留下了哪些不同的印象? 画册中的黄山松苍劲盘曲,黄山石姿态万千;现实中的黄山奇松怪石显得朦胧、神秘,有韵味。课文详解二、课文理解2、观黄山云海,作者为什么诧异而又
惊喜?之所以诧异,是因为天空蓦然浮现出一只“金鸡”,而且栩栩如生,忽有忽无,让人感到神秘和奇怪。之所以惊喜,是因为作者以前的记忆中并没有关于云海的相关储备,今日得见真容,自然又惊又喜。课文详解二、课文理解3、文中“金鸡”的变化写出了什么?“金鸡”的变化生动地描绘了黄山云海形象之逼真,变化之迅速。课文详解二、课文理解 四个“时而”构成了排比句,加上生动形象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黄山云海的变化不定、诡谲神秘,突出了黄山云海的姿态万千、变化神速。4、文章第6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课文详解5、文章第8段是如何描绘黄山日出的?二、课文理解 按时间和景物变化的顺序,描绘了滔滔云海笼罩中的黄山日出的。课文详解6、第8段中的“跃”能换成“跳”或“升”吗?为什么?二、课文理解 不能,“跃”字形象地描绘了从苍茫云海喷薄而出的气势,烘托了黄山“云海托红日”的奇景。如果用“跳”或“升”字,显得口语化或缺乏蓬勃的活力。图解结构未到黄山来到黄山黄山云海黄山景色美如画
韵味绵绵寄深情奇


色黄山松苍劲盘曲黄山市姿态万千人


境金鸡引领高歌云海衬托红日奇松怪石朦胧烟云变换不定赋予黄山神奇概括主题 本文通过写作者在黄山看到的奇松
怪石和奇幻云海,以及云海笼罩下的日
出,抒发了作者对黄山美景由衷的赞美
之情。写法点拨 移步换景就是描写景物时,人走景移,随着观察点的变化,不断展现新画面。移步换景具体表现在本文的第二部分,由“刚上山”到“直到登上了半山寺”再到 “攀上清凉台”,这些语句交代了作者的游览顺序,体现了移步换景的特点。拓展提升奇松:针叶粗短,苍翠浓密,千姿百态。
怪石:黄山石似人似物,似鸟似兽,情态各异,形象逼真。
云海:黄山云海以美、胜、奇、幻享誉古今,一年四季皆可观。
温泉:温泉常年不息,水温常年在42摄氏度左右。 黄山四绝心灵感悟 黄山的石、云、松堪称大自然的无与伦比的杰作。伴随着作者的描述,我们无不感受到黄山的神韵,黄山的灵性,黄山的魅力。随堂练习√√1、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婀娜(ā ē) 丝绢(juān juàn)
震撼(gǎn hàn) 妩媚(wú wǔ)√√随堂练习2、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赞不( )口 惊叹不( )
( )息万变 无影无( )
( )曾相识 目之所( )及绝已瞬踪似作业1.熟读课文。 2.抄写生字和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