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6张PPT。教学目标1、朗读品味,感受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 2、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力和理解力,培养审美情趣;3、了解诗歌的象征意义,体会诗人的情感世界,正确认识中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进步知识分子。作者简介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鸥。浙江杭县人。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1923年秋入上海大学中文系。后加入中国左联。1932年赴法国学习,受法国象征派诗人影响。曾创办《新诗》月刊。1938年避居香港,主编《星岛日报》副刊。1941年,日本占领香港后曾被捕入狱,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1950年因病去世。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灾难的岁月》《戴望舒诗集》。《雨巷》写于1927年夏天。当时全国处于白色恐怖之中,戴望舒心中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雨巷》一诗就是他的这种心情的表现,其中交织着失望和希望、幻灭和追求的双重情调。《雨巷》运用了象征性的手法。诗中那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伤又有所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静的美感,叶圣陶先生称赞这首诗为中国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他曾因此而赢得了“雨巷诗人”的雅号。第一节: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第二节: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哀怨/彷徨;第三节:彷徨/撑着油纸伞/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赏析意象:请找出诗歌中描写姑娘的语句。第四节:静默地走近/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像梦一般地飘过;第五节:静默/走尽这雨巷;第六节: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第七节: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赏析意象:请找出诗歌中描写姑娘的语句。雨巷 油纸伞 丁 香篱墙赏析意象诗歌用了哪些意象来衬托姑娘,有什么内涵?赏析意象小巷本来就让人感到幽深,寂静,再加上蒙蒙细雨,意境充满了朦胧美。雨巷油纸伞具有复古、怀旧等特点,
给姑娘增添了一层神秘、朦胧的色彩。 油纸伞丁香开花在仲春时节,诗人们对着丁香往往伤春,说丁香是愁品。丁香花白色或紫色,颜色都不轻佻,常常赢得洁身自好的诗人的青睐。 丁香美丽 高洁 冷艳
愁怨 哀婉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美丽高洁 哀怨彷徨丁香姑娘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愁怨,忧愁,哀怨,彷徨;冷漠,凄清,又惆怅;叹息,凄婉迷茫;静默,消散赏析诗歌中“我”的形象独自、彷徨、希望、默默、彳亍、冷漠、凄清、惆怅是个怀着“希望”的,有美好理想但又孤独、迷茫的青年形象。《雨巷》是诗人伤感寂寞心灵的痛苦歌唱本诗主题: 诗人借“丁香一样的姑娘”表达一种追求美好理想的愿望,以及理想幻灭后的空虚和伤感,从而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失望,也是当时不满现实又找不到出路的知识分子共同的复杂内心世界的表露。时间:地点:情景:道具:故事:人物:丁香姑娘美丽 忧郁 哀怨 凄婉丁香先生我喜欢你彷徨中的美丽,
我铭记你遗憾时的忧伤暮春 凄婉 伤感小巷 悠长 幽深 寂静 颓圮细雨 空蒙 迷离 油纸伞 复古 怀旧 神秘我在雨巷想逢着一个丁香姑娘本诗结构:本诗鲜明地体现了戴望舒早期诗歌的创作特色。 采用了象征手法:丁香一样的姑娘
丁香姑娘的美丽高洁——美好的理想和愿望
丁香姑娘的哀怨彷徨——理想难以实现
丁香姑娘的飘然离去——理想的幻灭艺术特色布置作业1、课外阅读戴望舒的《我用残损的手掌》,运用意象分析法,领悟诗歌的意境。?
2、有感情地朗读《雨巷》,熟读成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