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质量守恒定律
1.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最确切的是(
)
A.10
g冰受热融化成10
g水
B.参加反应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一定等于生成水的体积
C.反应物的质量等于生成物的质量
D.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B.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是氧化物
C.物质可以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
D.由于反应前后原子种类相同,所以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3.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共20克,在点燃的条件下,让它们充分反应后,生成9克水,则原混合气体中含有氢气的质量可能是(
)
A.8克
B.12克
C.11克
D.无法确定
4.Y2+2□====4XY中方框里应填写的化学式为(
)
A.X2Y2
B.X2Y
C.X3Y4
D.XY2
5.在X+2O2CO2+2H2O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的化学式为(
)
A.CH4
B.C2H5OH
C.CH3OH
D.CH3COOH
6.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是因为(
)
A.反应后物质的种类没有变化
B.反应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
C.反应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没有变化
D.反应后分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没有变化
7.图5-1形象地表示某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其中分别表示A、B、C三种不同的分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
图5-1
A.4∶1∶3
B.3∶1∶2
C.4∶1∶2
D.3∶1∶3
8.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正确理解是(
)
A.参加反应的各种物质的质量不变
B.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不变
C.化学反应前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D.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相等
9.(2005山东烟台中考,13)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M、N、X、Y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M
N
X
Y
反应前质量/g
8
11
18
10
反应后质量/g
8
33
4
2
下列能正确表示容器中化学变化的表达式是(
)
A.X+Y====M+N
B.X+Y====N
C.N====M+X+Y
D.X+Y+M====N
10.某物质发生完全燃烧反应,反应式为:CxHyOz+(x+-)O2
xCO2+H2O
若1个分子的CxHyOz与3个O2分子完全燃烧,生成了2个分子的CO2和3个分子的H2O,则x、y、z值分别为(
)
A.2,3,4
B.2,6,1
C.1,3,2
D.1,2,3
11.将A、B、C三种物质各10克,加热进行化合反应生成D(其中B是催化剂),当A已完全反应后,测得生成的D为16克。反应后的混合物中B与C的质量比为(
)
A.5∶1
B.5∶2
C.5∶3
D.4∶1
12.某人说他可以用气功将水(由氢、氧元素组成)变成石油(由碳、氢、氧元素组成)。这当然是弥天大谎。请你用化学知识来批驳此人的这一说法是伪科学:______________。
13.某功邪教组织的头目曾说,他发功能使铝发生化学反应,变成铜和金,使铝分子变成铜分子和金分子。请你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指出这种说法违反科学之处。
14.在化学反应前后,因为原子的种类____________,原子的数目____________,所以宏观表现出: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15.为使书写的化学方程式遵守____________定律,要在化学方程式两边的化学式的前面配上适当的____________,使化学方程式等号两边各种原子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都相同,这个过程叫配平。
16.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有二氧化碳和水,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石蜡的组成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元素。
17.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A2+B2====2C
中,“C”的化学式用A、B可表示____________。
18.已知A+B====C+D反应中,生成物C与D质量比为1∶3,若反应物A与B在反应中共耗2.4g,则生成C____________g。
19.已知A+2B====C+D中,将A、B两种物质各10
g混合加热,生成4
g
C和8
g
D,若A完全反应,则A与B反应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
20.在化学反应A+B====2C+D中,10
g
A物质恰好与10
g
B物质完全反应,若生成D物质8
g,则生成C物质为____________。
21.一定质量的镁和碳酸镁混合物,经高温煅烧,直到质量不再变化为止。发现反应前后总质量不变,求原混合物中镁粉的质量分数。
22.用100克KClO3和MnO2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反应前测得MnO2占混合物总质量的25%,反应一段时间后,又测得MnO2占30%。求:此时分解的KClO3的质量是多少?制得的氧气的质量是多少?
2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6
g镁和8
g氧气充分反应,可生成14
g氧化镁。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如不正确,请加以改正。
参考答案
1.
D
2.
C
3.
B
4.
B
5.
A
6.
C
7.
B
8.
D
9.
B
10.
B
11.
B
1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变,不可能把水变成含有碳元素的石油。13.(1)金属单质不是由分子构成的,而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根本不存在铝分子、铜分子、金分子。(2)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化学反应里,元素的种类不发生改变。所以,铝根本不会变成铜和金。14.没有改变 没有增减
15.质量守恒 化学计量数 种类 数目
16.
C H O
17.AB
18.
0.6
19.
5∶1
20.
12
g
21.
44%
22.反应前:MnO2的质量为:100克×25%=25克
KClO3的质量为:100克-25克=75克
反应后:混合物的质量为:25克÷30%=83.3克
生成氧气的质量为:100克-83.3克=16.7克
设已分解的KClO3的质量为x。
2KClO32KCl+3O2↑
245
96
x
16.7克
x=42.6克
答案:分解的KClO3的质量为42.6克,制得氧气16.7克。
23.
解:2Mg+O22MgO
2×2432
68
由于,所以氧气过量。
设6
g镁能与氧气反应的质量为x。
2Mg+O22MgO
48
32
6
g
x
,x=4
g
生成氧化镁的质量:6
g
+
4
g=10
g。
所以上述说法可以这样改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6
g镁和4
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后,可以生成10
g氧化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