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甲午战争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甲午战争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9-07 15:26: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5课
甲午战争
一、学习目标:
1、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体会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
2、简述《马关条约》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3、重难点:甲午战争;《马关条约》
二、预习导学:
1、海战与陆战:
年,日本蓄意挑起中日战争,这一年为农历甲午年,史称“
”。9月中日海军主力在
海面展开决战。
李鸿章为避战保船,令
退守山东威海卫港,日本趁机得到黄海制海权。1895年,日军分水陆两路攻占威海卫,包围了军港内的北洋海军。孤守无援丁汝昌、
等清军将领拒不投降,以死报国,日军攻陷威海卫,
全军覆没。
《马关条约》:
1895年3月,
到达日本马关。谈判中,李鸿章再三恳求减少战争赔偿,均被日本总理大臣
强硬驳回。4月,双方签订《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的内容有哪些?
瓜分危机:
日本欲独占辽东半岛,让俄国感到势力范围受到威胁,与法、德一起进行强力干涉,日本被迫统一归还辽东半岛。清政府因此多向日本支付了
万两白银。
甲午战争暴露了中国的虚弱,《马关条约》的签订又极大地刺激了列强的贪欲。俄、德、法以干涉还辽有功为名,向清政府提出建立“
”、划分势力范围的要求。列强群起效尤,瓜分危机迫在眉睫,中国陷入了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三、合作探究:
【探究问题一】
《春愁》 丘逢甲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请回答:
(1)这首诗应该写于哪一年?

(2)台湾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被割占的?割占台湾的是哪个国家?它是通过哪一条约实现其野心的?


(3)请结合以前学过的知识,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抨击“台独”。

【探究问题二】阅读材料,收获新知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全球通史》第十六章
我的新收获:
⑴材料中所说使中国人受到巨大刺激的“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指的是哪三次战争?

⑵中国人民“反入侵”的斗争有哪些?请举一例。

⑶根据材料,请你谈谈对19世纪末中国人民“反入侵”斗争的感想和看法。
(4)中国战败的原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