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使楚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晏子使楚说课稿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9-07 20:54: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晏子使楚》说课稿
一、说教材
《晏子使楚》是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是一篇著名的历史故事,故事主要写记叙了春秋时期齐国的晏子出使楚国时,楚王三次想侮辱晏子,晏子反驳楚王,维护了齐国的尊严的故事。课文主要内容是楚王的三次对晏子的侮辱,晏子的三次针锋相对的反驳。既维护了个人的尊严,也维护了齐国的尊严。整个故事读起来让人觉得趣味浓厚,令人回味无穷、发人深省。全文共6个自然段,可分成三个部分,第1自然段为第一部分,交代了晏子出使楚国的时代背景。第2——5自然段为第二部分,主要写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想显显楚国的威风,晏子机智回击,维护了自己和国家的尊严,迫使楚王的企图落空。第6自然段即是第三部分,写楚王连连败阵中认输了,对晏子不敢不尊重了。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阅读并背诵课文,积累文言词句,提高文言文解读能力
⑵理解晏子出使楚国,以自己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驳倒了楚王的三次侮辱;维护了自己作为一个大国使者和作为强国齐国的尊严
⑶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和简单的逻辑思维的过程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为维护国家尊严而挺身而出,举理力争的爱国情感和懂得尊重他人的道理
三、说重难点
1.重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掌握人物的个性特点,并朗读好相关的句子
2.难点:晏子反驳楚王中这些句子的逻辑性的思维结论
四、说教法
为完成教学目标,我采用采用创设情境朗读法、品词析句法、讲授与点拨相结合教学法等。
为了让学生能很好理解楚王的骄横无理和晏子机智勇敢的人物特点,我认真引导学生创设情况,引导学生细读人物的语言,从而休会人物的内心变化及个性特点。特别是认真品读理解晏子三次反驳楚王,分析理解个别的句子、词语,然后再串联起三个故事,进行总体的感悟理解,这样,能很好地引领学生去感受晏子的睿智和那种凛然正气、爱国情怀和高超的语言艺术。
五、说学法
教学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获得抽象思维品质的培养;感受当时国与国之间外交斗争的激烈舌战。对人物的对话,要让学生反复地朗读,在朗读中有所感悟和发现,让学生主动的获取知识,培养健康情感,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六、说教学设计
一、导入课文,解释课题。
揭示课题,理解课题中的“使”是什么意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初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引导补充。)
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默读课文,思考并勾画理解:
(1)楚王为什么要侮辱晏子?
默读课文可启发学生联系课文有关句子与背景,画出相关句子。楚王实际上是想借助自己国家的强势有吞并国的野心。这样对待晏子就是想侮齐国,借机好吞并齐国。
(2)合作学习,完成问题: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
分组研读三、四、五自然段,画出晏子言行的句子,引导学生找到楚王三次对晏子的侮辱,进行比较、分析,梳理,得出结论:楚王策略和情绪的变化。
第一次,就晏子身材矮小发难,让他钻狗洞子。以晏子体形弱点进行侮辱。
第二次,楚王以貌取人,加大侮辱的程度,以点带面,借机侮辱齐国。
第三次,由于前两次没有成功,楚王不再直接对晏子,而是虚拟捉盗贼事件侮辱齐国人的人品,表现出楚王得意、狂傲。
(3)共同讨论:晏子是怎样反击的?
第一次:不是直白地表示不钻洞,而是用无漏可击的推理判断让对方服输。“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我在这儿等一会儿。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先肯定两点:一是“这是狗洞”,二是“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
第二次:当楚王更明确侮辱晏子和齐国时,晏子装作为难,提出撒谎和说实话的请求,然后用贬低自己为“最不中用”的人,鞭挞楚国为最下等国家。这中间有装傻、自贬、取笑、卖弄,在嘻笑之间一步一步地把楚王引到尴尬的地步。
第三次采取将计就计的办法,以橘生淮南淮北结不同果实为例。
说出一个结论:水土不同,结果不同。再用这个事实去评价盗贼这件事,这是守中有攻:楚国是生养盗贼的国家。
2.小组讨论交流,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记下来,全班同学以一对一结对子互相帮忙。
3.全班交流。
4.楚王听了晏子的话怎样说的?又是怎样做的?楚王处处侮辱刁难晏子,但是才智过人的晏子都给他以有力的回击,使处于劣势的自己变成优势,最后给楚王以强有力的回击。
所以,不敢不尊敬晏子了。
师生讨论、交流:为什么说楚王不敢不尊敬晏子了?这说明了什么?
小结:楚王仗势欺人,想显示一下自己国家的威风,侮辱晏子,实际上是想侮辱齐国的国家,他认为齐国国家小,势单力薄,使者来了给一有力的回击,晏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给楚王以有力的回击,维护了国家的尊严。我们进一步了解了晏子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精神让我们佩服,这种精神使我们感受到了什么呢?
四、总结及拓展。
根据学生的发言情况进行适时评价,使学生对晏子的聪明才智在心灵上得到切实的体会,真心的感受妍在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民族自豪感。
五、
教师总结(根据学生的发言情况作总结)
六、作业布置:完成课后练习三、五
七、板书设计
晏子使楚
出使前
出使过程
出使结果
楚王欲辱来使
晏子巧妙应对
楚王反取病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