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倔强的贝多芬》说课稿
说教材:
《倔强的贝多芬》选自科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四单元,是一篇主体课文,课文讲述的是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在一次音乐会上,不堪忍受贵族的侮辱而愤然离开演奏现场的故事
( http: / / www.21cnjy.com"
\t
"http: / / web.5ykj.com / san /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表现了他刚强不屈的性格和面对权贵自尊自爱的品质。本单元以“自尊自强”为主题,教学中,与作者或文章中的人物进行心灵对话,把握文章主旨,从名人及普通人身上感悟做人之道。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单元以“自尊、自强”为训练主题,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的阅读教学的要求,以及三年级学生的阅读水平,我确定了三维目标和重难点。
1.知识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会写13个生字,认读9个认字,了解“倔强、怒不可遏”等词语的意思,理解贝多芬愤然离去的原因。
2.能力目标:通过自读自悟,合作交流升华故事所要传递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知识的整合能力及感悟提炼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课文,懂得做人应该有尊严,当别人不尊重我们的时候我们要维护自己的尊严不受强势所压制,感受和理解“乐圣”贝多芬面对权贵自尊自爱的品质。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重点段落。
教学难点:感受和理解“乐圣”贝多芬面对权贵自尊自爱的品质。
三、说教法、学法:
教法:
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在教学中,我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
帮助学生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创新中将知识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中得到消化,
同时,利用多媒体参与教学,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直观的将重点语段呈现给学生,使在
学法:
学生通过多种学习方式理解课文,从中理清文章脉络,多种形式读课文,以读促讲,引导学生在读中了解、感知、体会、拓展,体会文章的情感教育,升华情感,体会作者的表达意图,渗透给学生要学会自尊、自爱、自强。
五、说教学流程:
一、开门见山,直接导入。
(播放贝多芬简介)问学生你们知道大屏幕播放的人物是谁吗?观看大屏幕了解贝多芬。
直插课题: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了解贝多芬,(教师板书课题:倔强的贝多芬),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倔强”的意思,再用“倔强”来说一句话。从而引出倔强的贝多芬。(齐读课题,强调“倔强”一词的读音。)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学生借助工具书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做到不丢字、不添字,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
2.教师大屏幕出示一些词语检查学生的读书情况。引导学生有目的的读课文,多后检查预习情况,这样帮助学生形成有目的读书的习惯。
3.学生再次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得出以下结论:
受到邀请——动情弹奏——遭到侮辱——愤然离去。
4.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表现了什么?
三、研读重点段落,理解感悟。
1.指导学生在《月光曲》中,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
(1)播放音乐《月光曲》,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从而对贝多芬表示敬仰,为理解下文中伯爵的大声喧哗和亲王的训斥职责这一无礼之举,设计了反差对比,为下文故事的发展做好铺垫。
2.利用事先设计好的练习题,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过渡:一次贝多芬应一位亲王的邀请去参加音乐会,可是那一天天气十分寒冷,还下着倾盆大雨,那你知道倾盆大雨是多在的雨的吗?那贝多芬为什么还要去?(他对艺术的热爱,对音乐的热爱。)让我们跟随贝多芬一起走进他的音乐王国,感受他的艺术魅力。让我们闭上双眼,放飞想像的翅膀,(播放课件,月光曲音乐,时而舒缓,时而激进,师朗读使学生感受到美,进入文本。
)想像着你正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缕轻纱似的薄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接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现场的观众朋友们,看了贝多芬深情的演奏,听了这么动听的音乐,此时的你是什么感受呢?再看看你身边其他的观众又是什么表现?这句话里有一个关联词语,你能找到吗?(不是……而是……)你能用它说句话吗?多么高超的艺术,不愧是乐圣贝多芬,文中的语言也是那么美,那么有意境,请再细细的品读。现场的观众朋友们,把你的声音和这美妙的音乐融合在一起,让我们再次感受一下音乐会上众人陶醉的场面吧。
4.再悟课文第4段,体会贝多芬的倔强。
(1)学生分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在文章找到对自己印象深刻的句子。
正当人们陶醉在这优美的乐曲中时,却被人无礼的打断了,是谁?“旁若无人”什么意思?旁边到底有人还是无人?你能换一个与它意思相近的词吗?
(目空一切、目中无人)“旁若无人”的伯爵目中“无”哪些人呢?
(2)小组讨论学习、汇报交流。
(3)在汇报中,教师适当指导,提出问题:贝多芬是怎样说的?课件出示贝多芬的话。“我决不能为这些蠢货演奏!”对比句子有什么不同?指导读。然后引导学生学生结合贝多芬愤然离去的画面,可是这位亲王不但不不制止那位破坏全场气愤的伯爵,反而大声训斥贝多芬。“面对这种侮辱贝多芬----”“怒不可遏!”理解下面问题:看着贝多芬离去的身影,你想对贝多芬说什么?想对那些贵族们说什么?学生在畅谈自己的见解时,自然而然的升华了情感。体会到了贝多芬在面对有权有势的贵族的无礼和侮辱时,并没有妥协,而是勇敢的站起来,用自己刚强不屈的言行来维护自己的尊严,充分体现了他自尊、自爱的性格。
(4)指导朗读。通过朗读重点句子,主语重点词语,反复品读,体会人物语气。
四、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说说,生活中遇到过不被别人尊重的事情吗?你是怎样做的?教育学生懂得做人一定要有尊严,同时捍卫自己的尊严,要和贝多芬一样的具有“自尊、自爱”的品质。才能让别人尊敬你。
师生总结,深化主题。
师生共同畅所欲言,说说本节课你的收获。在说的过程中岁一节课的知识有所回顾,使清晰的知识框架留在学生的头脑中,使学生有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六、说板书:
采用简洁的文字板书,将课文的主要内容简单的呈现出来,使学生对整体的知识有一个清晰的印象,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7.倔强的贝多芬
动情演奏
性格倔强
遭到侮辱
愤然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