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古文二则——教学相长

文档属性

名称 22.2古文二则——教学相长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9-07 14:12: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7张PPT。教学相长YW·八年级语文上册1.了解本课作者及其代表作品。?
2.积累掌握一些文言词汇,疏通文义。
3.理解并体会本文论述的道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告诉我们一个真理:实践出真知。这条真理被历代人所认可,它出现在好多作品中,同样我们今天要学的《教学相长》也蕴含有这样的道理。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相传是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 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 》的文章选集,是一部 思想的资料汇编。又叫《 》。与《 》《 》合称“三礼”。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 ,____ ,记录 等的问答,记述 。儒仪礼儒家仪礼周礼小戴礼记 孔子和弟子修身作人的准则礼制、礼仪解释仪礼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写作于战国晚期,不仅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
《学记》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关系。文言字词1.古今异义A.虽有至道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B.不知其旨也古义:味美。
今义:意义。C.教然后知困古义:(受到)阻碍,不通。
今义:困难。D.教学相长也古义:促进。
今义:增长。2.词类活用A.弗食,不知其旨也 名词用作动词,吃
名词用作形容词,味美。B.不知其善也形容词用作名词,好,好处。教


长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课文翻译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①嘉肴 :美味的菜肴。
②旨 :味美。
③至道:最好的道理。
④善:好处。
⑤是故:因此。
⑥困:(受到)阻碍,不通。重点词语 译文:即使有美味的菜肴,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味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因此通过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通过教人才能感到(有些知识)不通。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①自反:反过来要求自己,自己反省。
②自强:自己督促自己。
③教学相长:教和学互相促进。译文:知道自己的不足,这样以后才能反过来要求自己,自己反省;感到不了解,这样以后才能自己督促自己。所以说:教和学互相促进。本文说明了什么道理? 实践出真知,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 教和学的关系 。本文论述了哪两者之间的关系? 文章是怎样论证观点的?请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类 比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引 入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教学相长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试分析本文的语言特色。 1.多使用对偶句,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文章共五句,就有三处采用对偶句。
2.有较强的逻辑性。先是以类比强调学习,要实践,接下来指出“学”和“教”的作用(知不足和知困),再由此进一步讨论其效(自反和自强),最后得出结论。文气贯通,层层递进。教学相长类比引入逐层论证弗食嘉肴,不知其旨弗学至道,不知其善学知不足,教后知困不足自反,知困自强教学能相长
实践出真知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说说 “教学相长”给我们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