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沭县石门镇石门初级中学教师课时备课
学期总编号:10
课
题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课
时
第1课时
(总1课时)
课型
精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词语积累与运用。2.了解鲁迅及其散文集《朝花夕拾》。3.学习写景的方法。4.理解过渡与对比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1.学习本文写景善于抓住景物特征,层次井然,融情入景的写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2.品味作者简练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特色,增强语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鲁迅先生从小热爱大自然、热爱自由生活、追求新鲜知识的精神。
重点难点
整体感知课文,初步了解百草园的乐园生活和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
板书设计
教学环节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估时
导入
同学们,童年是人一生中最美好的阶段。童年的时光是自由快乐的,童年的时光是幸福难忘的。然而,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告别童年,踏上带点“压力”的求学成才之路。这是人生中的一次伟大的转折。今天,我们来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课文,一起走进鲁迅的童年,探索他这一段成长的足迹,并借机重温一下我们童年的美好吧!
3
整体感知
根据题目,可以知道“我”
的活动范围在哪里?“从……到……”表明文章主要是以怎样的顺序记叙的?(师展示相关图片,激趣)
明确:空间顺序默读文本,思考:文章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各写了哪些内容?
明确:两部分。第一部分(1---9节)回忆百草园的乐园生活。第二部分(10---24节)回忆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
12
教学环节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估时
自主探究
1.三味书屋的生活与百草园的生活最大的不同是什么?2.三味书屋的生活与百草园的生活有何相同点?3.百草园与三味书屋两部分内容之间是什么关系?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0
互动探究
1.百草园里有哪些景物?(从书上划出)2.这一节写了哪几个季节的景物?(春夏秋)3.划出能准确表达事物特点的词语,并引导学生分析。4.本段写景有序,层次井然,条理分明。5.“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用“单是……”突出哪里的景物?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1
整合提升
1.文章多处运用对比,表现文章主题。2.对比手法的作用
对比是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并举出来,相互比较的一种修辞方式。对比的作用在于同时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3.再读课文中有关对寿镜吾老先生读书入神时的描写,试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写某位老师上课的神态、语言、动作。
9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