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樵夫,别砍那棵树
【学习目标】
1.体会“老橡树”的象征意义。(重点)
2.品味感情强烈的诗句。(重点)
3.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难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在人类日益关注自己的生存环境的今天,我们不能忘记100多年前的美国记者、诗人乔治·珀金斯·莫里斯,他的诗歌《樵夫,别砍那棵树》中的“樵夫,别砍那棵树”这句话,就被现在的环境保护主义者作为宣传环保的口号而广泛运用。最初这首诗是想表达什么情感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自主预习
1.背景介绍。
19世纪20年代,作者当过《纽约镜报》的编辑,但他最著名的还是他多愁善感的诗,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这首于1830年首次发表的诗。当时由于工业和城市的扩展取代了乡村的景象,人们便十分珍爱这首诗,它既唤起了人们对过去的怀念,又是对“进步”的一种有礼貌的抗议。甚至那些从未读过此诗的人也知道它的题目,并在环境保护主义成为政治运动之前,把它作为表明自己环境保护主义态度的简便方法。
2.读准字音。
遮蔽(zhē
bì) 参天(cān)
心弦(xián)
拯救(zhěng)
3.理解词义。
遮蔽:一物体处在另一物体的某一方位,使后者不显露。
参天:(树木等)高耸在天空中。
心弦:指受感动而起共鸣的内心。
无所事事:没有什么事可做,指闲着什么事也不干。
4.初步赏析。
作为一首抒情诗,课文中作者的感情是怎样变化的?
明确:樵夫,别砍那棵树!(一根树枝也别碰!)——平和劝说;
樵夫,别砍了!(让那棵老橡树留着!)——真诚恳求;
樵夫,离开那地方。(你的斧子别伤着它。)——严厉警告。
作者对老橡树的感情逐渐深入,对樵夫态度愈加强硬。
三、合作探究
(一)体会主旨
1.老橡树有怎样的象征意义?
明确:老橡树寄托了诗人所有美好的回忆:对先人的怀念,对手足亲情和纯真童年的向往,对往事的追忆……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愿望?
明确:作者希望唤起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和对自然的珍视。
(二)品味语言
1.樵夫,别砍那棵树!一根树枝也别碰!
明确:义正词严地呵斥“樵夫,别砍那棵树!”不许“樵夫”碰它一根树枝,“我”以那棵树的保护者自居,不允许任何人伤害它,毁灭它。
2.原谅我愚蠢的泪水,让那棵老橡树留着!
明确:作者用近乎哀求的口吻请求让那棵老橡树留下。“我”可以不顾自尊流泪乞求,可以看出“我”对老橡树的深厚感情。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在别人看来“愚蠢”的眼泪,对诗人来说是发自内心的真实感受。
3.老朋友,我的心弦紧绕着你,就像你的树皮一样与你连在一起!
明确:称老橡树为“老朋友”,时刻牵挂着老朋友的安危。这里用了一个非常生动贴切的比喻,“就像你的树皮一样与你连在一起”,谁也离不开谁。
4.当我还能伸手拯救它时,你的斧子别伤着它。
明确:表明了只要“我”还在,就要誓死保卫那棵树,与它共存亡的决心。
四、板书设计
五、课外拓展
按照例句仿写。
例:长路说:我把生命奉献给了远方,我无悔!
落叶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太阳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河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落叶说:我把身躯奉献给了大地,我无悔!太阳说:我把光热奉献给了万物,我无悔!大河说:我把身体奉献给了人类,我无悔!
六、教学反思
合作学习首先是一种理念,它应该渗透、贯彻于整个学习过程。合作学习不仅包括学生之间的合作,还包括学生和教师的合作,而小组讨论主要是学生与学生的合作。在这一环节中,要给学生留出独立思考的时间,让他们做好合作或讨论的准备。小组讨论需要展示每个学生的观点,但是还需要在观点的相互碰撞、启发的过程中生成更新的认识,也就是说小组讨论的结果不是学生观点的简单相加,而是产生比原来更为丰富和深入的认识。所以,教师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应该指导学生进行真正的对话,让学生在相互启发甚至相互质疑、论辩的过程中将思考和认识展开和深入,从而修正、发展、深化、完善自己的认识。本课教学在这方面做得不够,需要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