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故 乡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时代背景,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
2.通过分析故事情节和人物描写,概括人物形象。(重点)
3.探究人物变化的根源,初步把握小说的主题。(难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关于故乡的话题,历代文人骚客唱出了几多凄婉的心声。与文人骚客不同的是,处于变革时代的思想家鲁迅先生,凭着满腔爱国热情,以其敏锐的感觉,深沉的思索,写下了《故乡》这篇小说。
二、自主预习
1.走近作者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为救国救民,一生“三易其志”,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等。他为中国革命文化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2.背景资料
1911年,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中国人民尤其是农民,境况日益恶化,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1919年12月,作者赴绍兴老家接母亲回北京,在那里耳闻目睹了离别多年的家乡破败的景象,农民生活陷入困境,人际关系冷漠、隔阂,于是以回乡见闻为题材,写下了这篇《故乡》。
3.字词积累
具体内容见《我的积累本》。
4.阅读课文,初步思考:作者写了哪三个故乡?侧重写了故乡的哪两个人物?
明确:三个故乡:回忆中的故乡;现实中的故乡;理想中的故乡。
人物:闰土、杨二嫂。
三、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
本文是以什么为线索行文的?请根据这个线索梳理本文的主要故事情节。
明确:小说以“我”在故乡的见闻感受为线索,依据这个线索可以分为“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5):描写了故乡的萧条景象和“我”见到故乡的复杂心情,并交代了“我”回故乡的目的。
第二部分(6—77):写“我”回故乡的见闻与感受。
第三部分(78—88):写“我”离开故乡时的种种感触和矛盾心情。
(二)分析人物形象
1.小说是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来表现主题的,本文的主人公是谁?
明确:闰土。
2.闰土由少年到中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从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对“我”和对生活的态度等多方面归纳。
明确:
对比
少年闰土
中年闰土
外貌
十一二岁,紫色圆脸,头戴小毡帽,颈套银项圈,红活圆实的手——健康、壮实
脸色灰黄,很深的皱纹,头戴破毡帽,身穿极薄的棉衣,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饱经风霜
动作神态
手捏钢叉,向猹尽力刺去,很高兴,说话脱口而出,滔滔不绝——活泼、机智
表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只是摇头,默默地吸烟,说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苦不堪言、麻木迟钝
对“我”的态度
只是不怕“我”,不到半日便熟识了,告诉“我”许多稀奇事,分别时躲到厨房哭着不肯出门,送“我”贝壳和很好看的鸟毛——建立了淳朴的友谊
态度恭敬,称“我”为“老爷”——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
对生活的态度
热爱生活,农村生活知识丰富——无忧无虑、快乐纯真
要一副香炉和烛台——悲苦无奈,寄希望于神灵
3.通过这些描写,可以看出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分别是怎样的形象?
明确:少年闰土是一个淳朴天真、可亲可爱、聪明勇敢、活泼开朗、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希望的“小英雄”;中年闰土却变成了深受统治阶级压迫和封建思想毒害、苦不堪言、麻木迟钝、寄希望于神佛的“木偶”。
4.杨二嫂也是作者着重刻画的人物,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的?从中可以看出杨二嫂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明确:
描写方法
二十年前的杨二嫂
二十年后的杨二嫂
外貌
擦着白粉,颧骨没有这么高,嘴唇也没有这么薄
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动作
终日坐着
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
语言
“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阿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还说不阔?吓,什么都瞒不过我。”
透过这些描写,可以看出年轻时的杨二嫂是一个年轻漂亮、安分守己的“豆腐西施”;而现在的杨二嫂却变成了老丑而瘦、尖酸刻薄、爱占便宜的“圆规”。
(三)疑难探究
1.曾经是那样充满生气的闰土,人到中年却活得这样麻木、悲惨。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明确:这样变化的原因,课文里也有提及:“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突出闰土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下,成了麻木、悲惨的“木偶”,这是表层原因。其深层原因,是封建等级制度和等级观念对民众的压抑与毒害。
2.小说塑造主要人物“闰土”和次要人物“杨二嫂”有何作用?
明确:充分揭示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也披露了封建等级制度和等级观念的毒害是使旧中国农村经济日趋破产、广大农民生活日趋贫困、纯真人性扭曲的总根源。
四、板书设计
故 乡
鲁
迅
物是人非事事休
闰土 活泼刚强 纯朴可爱——衰落贫穷 木偶人
变化原因:(表层)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
(深层)封建礼教等级观念
杨二嫂 “豆腐西施”安分守己——像圆规 泼悍放肆
五、课外拓展
故乡是灵魂栖息的圣殿,是情感停泊的港湾。不论你展翅何方,不论你落脚何处,思乡之情总是充盈于情感,穿透于思想,在生命深处熠熠闪光,为人生旅途带来一份思念的温馨。古往今来,有无数的迁客骚人,旅途漂泊,抒发了肝肠寸断的思乡之情。请你展示两句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吧!
示例:
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3.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4.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5.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6.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
7.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我爱这土地》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分析小说的环境,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重点)
2.品味关键词句的含义和作用。(重点)
3.正确把握“我”的形象,理解“我”对故乡的情感和在小说中的作用。(难点)
4.学习运用多方对比突出主旨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故乡》展现的是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和人们精神面貌的可悲变化,这些都是通过“我”的视角来展现的。“我”在文中又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这节课我们就对此来探讨一下。
二、自主预习
1.找出文中表现“我”心情变化的语句,说一说“我”对故乡有一份怎样的感情。
明确:回故乡—急切:“冒了严寒”
见故乡—悲凉:“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忆故乡—沉重、忧愤:“阿!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
忆闰土—高兴、佩服、依依不舍:“我这儿时的记忆,忽而全都闪电似的苏生过来,似乎看到了我的美丽的故乡了。”
见杨二嫂—惊吓、困窘:“我愈加愕然了”“我知道无话可说了,便闭了口,默默的站着。”
见闰土—兴奋、惊异、悲哀:“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
离故乡—失望、气闷、悲哀、憧憬未来:“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我在朦胧中……也便成了路。”
2.“我”不愿宏儿和水生“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他们“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他们“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而希望他们有“新”的生活。“我”、闰土、别人这三类人的生活是怎样的?“新”生活又是怎样的生活?
明确:“我”:异地谋生,到处奔波,生活不安定;闰土:在生活的重压下贫困艰辛,精神萎靡而麻木;别人,如杨二嫂:因生活每况愈下而变得尖刻、泼悍和势利。“新”生活是消除了封建等级观念造成的人与人之间隔膜的生活,是自由、平等、幸福的生活。
三、合作探究
(一)环境描写
1.作者记忆中的故乡和现实中的故乡分别是一幅怎样的图景?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明确:小说中现实中的故乡与记忆中的故乡形成对比。眼前的故乡是一幅荒村图:天气是阴晦的,冷风呜呜地响,苍黄的天底下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这幅荒村图生动地显现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农村的衰败景象,也衬托了“我”的悲凉心境;而十多年前的故乡是那样美丽:“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这样描写倾注了“我”对故乡、对童年生活、对少年闰土的无比深厚的感情。故乡景物的对比,深刻地揭示了旧中国农村日益衰败的趋势,也为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的对比创造了非常适宜的环境。
2.结尾再次出现海边奇异的图画,有何用意?
明确:结尾再现了记忆中的美丽画面,这是“我”的美好希望的象征,也是对新生活的想象、憧憬。
(二)品味语言
本文语言妙用修辞,生动传神,意蕴深刻,请按要求品析。
1.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本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明确: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杨二嫂的体形之瘦,突出了其尖酸的个性特征。
2.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1)“欢喜”和“凄凉”是否矛盾?为什么?
明确:不矛盾。欢喜是因见到儿时的伙伴“迅哥儿”而感到高兴;凄凉是因想到自己贫穷,处境艰难,与“迅哥儿”不属于同一等级,不能再称兄道弟,所以感到悲伤。
(2)闰土的那一声“老爷”为什么会使“我”打了一个寒噤?
明确:闰土的一声“老爷”,表明了闰土深受封建意识的毒害,心灵世界已变得麻木,这使“我”打了一个寒噤。
(3)“可悲的厚障壁”是什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明确:“可悲的厚障壁”是一种人的观念、地位、生活环境差异所带来的精神上的隔膜。“可悲”在于这样的“障壁”是生活中近于“合理”地存在着的,而且也是精神上伦理上难以打破的。造成“厚障壁”的原因是封建秩序观念长期的强制性的压力。这样的压力使人们不得不在精神上、肉体上屈服,在封建秩序中寻找并最后苟安于既定的位置,成为麻木、机械的顺民。“厚障壁”是封建秩序的需要和必然。
3.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我”为何“非常气闷”又“非常的悲哀”?)
明确:“非常气闷”是因为故乡的人与“我”之间有了深深的隔膜;“非常的悲哀”是因为曾经充满活力的小英雄,如今成了麻木迟钝的“木偶”,以至于“我”觉得美好生活的希望十分渺茫。
4.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本句有何深刻含义?)
明确:空有希望而不去奋斗、追求,希望便“无所谓有”;有了希望并始终不渝地斗争、实践,希望便“无所谓无”。人们都向着希望之路迅跑,就会迎来新生活。
(三)走近“我”
1.“我”从“相隔二千余里”的异地,回到“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然后又和一家人离开故乡到异地去谋生。在“故乡的山水”“渐渐远离”的时候,“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我”真的对故乡不留恋吗?为什么不留恋呢?
明确:二十余年来“我”无时无刻不在思念记忆中“美丽”的故乡,且它在“我”心目中是童年,是大自然,是天真无邪的小伙伴,是一幅“神异的图画”。但是,当“我”回到故乡,却是一派荒凉衰败的景象:闰土的憔悴不堪、呆滞麻木,杨二嫂的自私、贪婪、势利、泼悍,使“我”倍感失望与悲哀。所以,“我”并非真的不留恋,“我”对故乡的感情是既失望又抱着希望的,既想离开又很留恋。
2.小说中“我”是怎样的形象?小说塑造“我”这个形象有何作用?
明确:“我”是一个同情、热爱劳动人民的具有民主进步思想倾向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形象。“我”在文中起到线索人物的作用;同时“我”同情劳动人民、渴望普天下人都过上自由、平等、幸福的生活,表达了“我”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社会的强烈愿望。
(四)对比手法
在对比中刻画人物,表现主题,是本文的独到特色。你认为这篇小说主要运用了哪些对比?这些对比有何作用?
明确:将记忆中美好的故乡与现在萧索的故乡进行对比;中年“木偶般”的闰土与少年“小英雄”闰土进行对比;现在的“圆规”似的杨二嫂与年轻时的“豆腐西施”杨二嫂进行对比;少年闰土跟“我”的友谊与中年闰土跟“我”的隔膜进行对比;“我”和闰土的关系与宏儿和水生的关系进行对比等等。通过这些对比,揭示了辛亥革命后,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下,农村日趋破败,农民生活每况愈下,纯真人性被扭曲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作者对人与人不再隔膜的“新的生活”的期盼,从而充分地表现了作品的主题。
四、板书设计
五、课外拓展
下面几则鲁迅的名言,都是对鲁迅的真实写照。唐太宗曾言“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请你将鲁迅作为自己的一面“镜子”,把自己与鲁迅进行比较,具体谈谈你“照”出了自己的哪些缺点和毛病,打算向鲁迅学习哪些精神品质,50字以上。
☆哪里有天才,我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
☆我好像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和血。
☆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无情地解剖我自己。
☆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会被生活所累。
☆伟大的心胸,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的不幸。
示例:我以前犯了错误,常常碍于面子,不想承认,老是认为反正已经过去了,谁不犯错呀,何必老跟自己较劲,根本不会深刻反省;我还怕吃苦,贪图享受,爱乱花钱,不想付出辛勤的汗水,却只想收获;我更不懂得珍惜时间,老是想把作业推到明天再做,结果第二天又想再向后推,所以作业经常写不完。因此我要学习鲁迅勇于反省、艰苦朴素、珍惜时间的精神。
六、教学反思
1.遵循作者的写作思路,走进作者心境,把握小说主题,引导学生学会阅读作品。在教学中,首先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从而感悟文章主题;然后采用探究方式,对有关问题进行研讨。这样使学生对作品的认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学习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加强作品与现实社会的链接,为作品注入时代的活力。
鲁迅作品中改造国民性的思想,不仅仅作用于小说所属的年代,而应是永久性的。在教学中注意作品与现实的链接,由作品中的“新生活”到“构建和谐社会”的内涵;由闰土“多子”的事实到优生优育的深入人心……
3.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中让学生发表个人见解,辩论、讨论穿插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