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三十年前惊世一跪 三十年后一座丰碑
【学习目标】
1.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品味消息语言特点。(重点)
2.了解消息的文体特点,学习消息的写作方法。
3.正确认识历史,弄清历史责任,学会反思,培养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情感。(难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俗话说:男儿膝下有黄金,只跪苍天和母亲。作为一国总理的勃兰特为什么要下跪?
对犹太人大屠杀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著名的暴行之一。人类在文明进程中曾经以万千生命付出的惨痛代价,令我们不能不反思:如何才能让这些亡魂安息呢?
二、自主预习
1.走近作者
谭蕾: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
2.朗读课文,读准下面加点字的字音。
萧瑟(sè) 拾级(shè)
赎罪(shú)
创伤(chuāng)
凝重(níng)
载入(zǎi)
洗刷(shuā)
短暂(zàn)
浮雕(diāo)
3.理解词义。
萧瑟: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也形容冷落;凄凉。
拾级:逐步登阶。
屠杀:大批残杀。
浮雕:雕塑的一种,在平面上雕出的凸起的形象。
神圣:极其崇高而庄严;不可亵渎。
无言以对:指完全没有充分的理由和语言来反驳。
4.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说说“惊世一跪”指的哪件事,“一座丰碑”指的什么。联系国际时事,谈谈你对这件事的理解。
明确:“惊世一跪”指勃兰特出访波兰在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双膝跪地谢罪。“一座丰碑”指勃兰特因诚恳谢罪赢得了全世界的肯定,人们为此给他建了一座纪念碑。
三、合作探究
(一)分析结构
1.仔细阅读第一自然段,分析其在写作上的特点和作用。
明确:点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引出下文,巧妙地将三十年前和三十年后两个历史事件联系了起来。
2.第三自然段回顾了勃兰特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一段话,这段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这段话说清楚了勃兰特自己为什么采取下跪行动:勃兰特认为应该区分罪过与责任。让我们认识到勃兰特采取这样的行动背后的人格精神、政治家的气度。
(二)体会技巧
1.本文语言表达有什么特点?
明确:(1)语言简明、凝练。
“他默默地屈身,面色凝重,低垂着头,双膝跪在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简明、凝练的语言凸显细节,一位跪立在冰冷石阶上的德国总理的形象传遍世界各个角落,成为二战后世界上意义重大的瞬间定格。
(2)内涵丰富,余味悠长。
“施罗德说,维利·勃兰特以一种特殊的姿态表明,只有承担起历史责任,才能走向未来”,内涵深远,引人深思,一个善于反思,勇于承担责任的民族,才是有希望的民族。结尾“阳光下,纪念碑浮雕上这位领导人下跪的侧影显得凝重而神圣”余韵悠长,这位伟大的拥护和爱好和平者的形象将永远闪耀在阳光下。
2.本文重点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试举例分析。
明确:示例:细节描写。如:文中写周围人们“眼中饱含愤怒”写出幸存者对战争及纳粹德国的仇恨。写勃兰特“默默地屈身,面色凝重,低垂着头,双膝跪在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突出勃兰特下跪这一行为的难得,庄重。
(三)内容探究
1.如何理解“这一惊人之举不仅令在场的许多人感动落泪,也永远地载入了20世纪世界外交史册之中”?
明确:人们会永远记住勃兰特代表德国,为德国在“二战”中所犯罪行进行的忏悔及忏悔的勇气和真诚。这一举动也将载入史册,让人们永远铭记战争的残酷及罪恶,热爱和平。
2.这篇报道给人的启示是什么?
明确:一个善于反思,勇于承担责任的民族,才是有希望的民族。一个民族只有勇敢地承担起历史的责任,才能走向未来;战争是残酷的,要珍惜今天的和平。
四、板书设计
五、课外拓展
请介绍勃兰特其人并谈谈他去波兰下跪的背景以及意义。
明确:勃兰特(1913—1992),德国政治家,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总理。“二战”期间流亡国外,从事反法西斯斗争。1971年获诺贝尔和平奖。正如他自己所说:“我问心无愧,而且我认为把纳粹的罪过归咎于我国人民和我们这一代人是不公平的,罪过只能由希特勒等发动‘二战’的战犯去承担。”自己虽然没有罪过,但是负有责任,特别是担任联邦德国总理以后,更有代替纳粹时代的德国认罪赎罪的社会责任。由此可见勃兰特采取这样的行动背后的人格精神、政治家的气度。
担任联邦德国总理以来,勃兰特积极地实施他的“与东欧修好”的新东欧政策。这就是要与昔日的被占领国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和苏联重新建立友好关系,要为祛除战争留下的冷战铁幕,融化凝结在东欧人心底的坚冰打开局面,让联邦德国重新走向世界。
1970年8月,勃兰特先与苏联签署了关于消除边境武力的《莫斯科条约》,又马不停蹄,准备12月前往波兰,要在修好东欧的道路上,迈出更重要的一步。
勃兰特一行来到波兰的第二天,西德与波兰签订了华沙条约。勃兰特来到华沙犹太隔离区起义纪念碑前敬献花圈。勃兰特缓缓地走上石阶,面前是巨大的、中部塑有人物雕像的青石纪念碑。沉重的石块、黝黑的人形,犹如在代表千百万无辜的死难者向这里默然注目。勃兰特肃立在无声的石像前,就在他垂首致意的那个瞬间,他的双膝却弯了下去,他跪在了冰冷的石阶上!
六、教学反思
开始用“勃兰特下跪”的图片引出新课,营造情境。同时用通讯简明的语言来概括文章内容。用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文章的主要内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和合作能力。为了让学生能够理解本课的意义所在,完成重点的学习,结合对课文的理解,精心设计了合作探究的问题,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并且特别注意课外拓展,设置了链接勃兰特其人及下跪背景、意义这一环节,揭示了一个政治领袖对战争责任和历史罪过的认识,肯定其过人的政治勇气、历史责任感和人道主义精神。本课的不足之处在于问题的提示过多,限制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应该再放手一些,让学生自由、深入地学习消息。对学生历史责任感的引导涉及不多,应该结合其他领袖人物的正确做法等加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