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秋语文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秋语文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9-07 16:16: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检测卷
时间:150分钟  满分:120分
题序



总分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27分)
1.根据注音写汉字。(2分)
(1)由于一两个零件没完成,dān(
)误了一台复杂机器的出厂时间。
(2)有的生有蜜腺,分mì(
)蜜汁,有的散发芳香,这就成为虫媒花。
(3)在阳光强烈的地方,红、橙、黄花反射了热效应大的长光波,不致引起zhuó(
)伤,有保护的作用。
(4)树木将从空气中shè(
)取的二氧化碳以葡萄糖的形式保存起来,能有效地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濒临 花卉 连琐反应 刀耕火种
B.灰尽
统筹
不言而喻
生死存亡
C.悠长
委谢
不无裨益
万紫千红
D.柑橘
关键
滥砍滥伐
生态平衡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他的这番话意味深长,触动了我的心弦,让我久久不能入睡。
B.当今世界,民族关系错综复杂,民族问题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
C.作家曹文轩荣获儿童文学最高奖——“国际安徒生奖”,消息传来,耸人听闻。
D.不同类型的厨房都可能产生大气污染物,预防餐饮油烟污染并不是小题大做。
4.下面文段中,②③两句各有一处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4分)
①语文学习既包括读写听说能力的培养,又包括精神的充实、情感的完善与人格的提升,其最终目的是要全面提高语文素养。②在这里,教科书只是给你们搭建了一种资源,一个平台。③你们不必受此局限,而应尽可能将教科书与社会生活中的语文学习资源整合起来,在更广阔的范围内运用语文、学习语文、享受语文。④这样,你们的语文水平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1)第②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这是为什么呢?
②所以,长时间盯着屏幕会使眼睛疲劳。
③因为注视屏幕的时候,屏幕的强光、闪烁、颜色和亮度会迫使眼部肌肉更加努力伸缩,以保持视线清晰。
④我们的工作、学习和娱乐越来越依赖电子设备,但是长时间盯着屏幕常常让我们感到眼睛疲劳。
⑤另外,看电子产品的时候,我们与屏幕的距离和角度也经常变化,会迫使眼睛加倍努力去聚焦。
A.④①③⑤②
B.①③⑤④②
C.③⑤①④②
D.④①③②⑤
6.下面的情境中,用语不得体的一项是(  )(2分)
学校举行书法展示活动,同学们邀请你当场挥毫,你推让不过,说:“好吧,那我只好(
A
)了。”作品完成后,你谦虚地对大家说:“写得不好,(
B
)了!”组织活动的老师奖给你一件礼物,你对老师说:“谢谢老师,这礼物我就(
C
)了。”你的书法老师应你之邀参加了这次活动,你对他说:“感谢您百忙之中(
D
)指导!”
A.献丑
B.见笑
C.笑纳
D.光临
7.古诗文默写。(6分)
(1)布衾多年冷似铁,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___________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3)____________,沉鳞竞跃。(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4)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___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
(5)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中表现农村优美风光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综合性学习。(7分)
(1)按照中国传统纪年之一的干支纪年法,2017年是丁酉鸡年。“鸡”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其独特的象征意义。汉语成语中也有许多带有“鸡”字的成语,请你写出两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求:不得重复使用本试卷中出现过的成语)(2分)
(2)中国邮政总公司发行丁酉年特种邮票,面值1.2元(如图)。新的特种邮票巧妙地将我国的传统文化与邮票设计结合起来,请结合我国的传统文化介绍一下这枚邮票,并运用至少一种修辞手法。(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一个节日,过年有“除旧”“守岁”等各种习俗。然而随着最近几年过洋节风气的盛行,过中国年的“年味”渐淡。为增加我国传统的“年味”,请你提出一些建议。(写两条即可)(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43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10分)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登百丈山三里许,右俯绝壑,左控①垂崖;叠石为磴②,十余级乃得度。山之胜盖自此始。循③磴而东,即得小涧,石梁跨于其上。皆苍藤古木,虽盛夏亭午无暑气;水皆清澈,自高淙④下,其声溅溅然。度石梁,循两崖,曲折而上,得山门⑤,小屋三间,不能容十许人。然前瞰涧水,后临石池,风来两峡间,终日不绝。
(节选自朱熹《百丈山记》)
【注】①控:连接。②磴(dèng):山道的石阶。循:顺着、沿着。④淙:形容水流动的声音。⑤山门:寺院。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下见小潭
自高淙下
B.潭中鱼可百许头
不能容十许人
C.心乐之
山之胜盖自此始
D.佁然不动
然前瞰涧水
10.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卷石/底以出
B.皆若空游/无所依
C.登百丈山/三里许
D.其声/溅溅然
11.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甲文语言凝练,用“蒙”“络”“摇”“缀”四个字就描画了树木、茎蔓的种种姿态。
B.乙文详写了百丈山上的石磴和小涧而略写了山门处的景致,这样的安排详略得当。
C.甲、乙两文都属于山水游记,都按照游览的先后顺序来描写景物,寓情于景。
D.甲文描写潭水的清澈,既有正面描写又有侧面描写;乙文则从正面描写的角度来突出涧水的清澈。
1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皆苍藤古木,虽盛夏亭午无暑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完成题目。(10分)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节选)
①花朵的红色是热情的色彩,它强烈,奔放,令人精神振奋。红紫烂漫的春天,活力充沛,生气蓬勃。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人们一边赞叹,一边不免提出疑问,寻求科学的解释。
②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不论是红花还是红叶,它们的细胞液里都含有由葡萄糖变成的花青素。当细胞液是酸性时,花青素呈红色,酸性愈强,颜色愈红。细胞液是碱性时,花青素呈蓝色,碱性较强,就成为蓝黑色,如墨菊、黑牡丹等便是。而当细胞液是中性时,则呈紫色。万紫千红,红蓝交辉,都是花青素在不同的酸碱反应中所显示出来的。
③除了红花以外,还有黄色、橙色的花。橙色与柑橘、南瓜等果实的色彩相似,而最典型的是胡萝卜,所以表现这种色彩的色素,就被称为胡萝卜素。
④至于白花,那是因为细胞液里不含色素的缘故。有些白花,例如菊花,萎谢之前微呈红色,表示它这时也含有少量的花青素了。变色的一个特殊例子是添色木芙蓉,早晨初开的时候是白色,中午变成淡红色,下午变成深红色,一日三变,愈开愈美丽。一般的花,大都初开时浓艳,后来渐渐褪色。
13.用“//”在下面的序号中把这四段文字分为两部分。(2分)
①②③④
14.概括文章第①段的大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5.第②段文字主要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说明方法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6.选文第④段画线句加点词语能否删除?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文,完成题目。(11分)
沙海中的“隐形森林”
①沙漠常常给人以“死亡之海”“生命禁区”的印象,然而真正置身其中,你会发现沙漠中植物的生存环境绝非单一,十分复杂,奇异、多样的沙漠植物颠覆了我们对生命极限的认识。
②严酷的沙漠也有其温柔的一刻。早春时分,温和的阳光普照大地,冬天的积雪逐渐融化,恰到好处的春雨也送来了及时的湿润。此刻,灌木、乔木尚未萌动,而一类依靠春季冰雪融水和降雨又不能忍耐夏日高温、干旱的特殊草本植物类群,就充分利用这一时机进行有效光合积累,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里迅速完成发芽、出苗、开花、结果的生命全过程,在沙海中燃尽了绚烂夺目的生命之火,然后将自己以种子或休眠芽的形式继续隐藏在沙层,期待下一个春季。
③这类特殊的草本植物类群,被称作短命植物,在我国仅分布于新疆北部,尤其是准噶尔盆地,具有生长发育快、高光效、繁殖力强、结实率高的特殊生理功能,在准噶尔荒漠植物群落的形成与演替、涵养水土、防沙固沙及减少沙尘暴危害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短命植物株高不超过30厘米,但凭借其鲜艳的花,奇异的果,最早宣告了沙漠春天的到来,成为沙海中惊鸿一瞥的“隐形森林”。
④短命植物被认为是研究植被对气候变化响应的理想材料。气温升高和降水格局变化,将导致荒漠植物地上—地下生态过程、种间互作、水分和养分循环等地表过程发生重大改变,同时引起荒漠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物种的形态特征、生理生态过程和遗传结构乃至群落结构的多度、盖度、丰富度发生变化,或引起部分物种濒临灭绝,从而影响并决定荒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⑤作为中国短命植物的大本营,新疆准噶尔盆地现有短命植物将近200种。有专家预测,随着新疆干旱区降水量的明显增加,准噶尔盆地的短命植物物种数和重要值将逐渐增大。对荒漠生态系统中短命植物如何响应气温、降水变化的全面了解将是揭示气候与环境变化下影响荒漠生态系统稳定性维持机制的关键。
17.文章第①段以“死亡之海”“生命禁区”写起,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章第②段中加点的词“左右”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请结合第③段内容,简要概括短命植物具有哪些特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第⑤段中画线句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文,完成题目。(12分)
对一只蝴蝶的关怀
李汉荣
①初夏的一个上午,我去河边散步,看见河湾的岸边一个小男孩和小女孩神情紧张专注,好像在讨论一件重要的事情。我轻轻走近他们,才看见他们正在营救一只在水面上盘旋挣扎着的花蝴蝶。那蝴蝶也许翅膀受伤了,跌入水中又使翅膀过于沉重而无法飞行。小男孩将一枝柳条伸向水面,但柳条太短,小女孩又折了一枝柳条,解下自己的红头绳将两根柳条接起来,终于够着那只蝴蝶了,然而它仍然不配合,不知道赶快爬上这小小“生命线”。小女孩急忙摘下头上的蝴蝶形发卡,系在柳条的一端,让小男孩投向水面的蝴蝶附近,示意它:这是你的同伴来搭救你了,你不认识我们,你总该认识你的同伴吧。果然,那弱小的蝴蝶扇动几下翅膀,缓缓地挨近这一只“蝴蝶”,缓缓地爬上这只“蝴蝶”结实的翅膀,小男孩慢慢地将柳条移向岸边,蝴蝶终于上岸了,两个孩子快乐得又说又笑起来。
②我以为事情到此结束了,然而,两个孩子又商量起了这只蝴蝶今后的生活。他们小心地把蝴蝶放在阳光下的草地上正开放着的一丛野蔷薇花上,让它一边晒太阳,一边汲取花蜜。但是,他们仍觉得这种安排不到家,他们担心贪嘴的鸟啄食了这需要安静疗养的可怜蝴蝶,就采了几片树叶搭起一个简易的绿色“避难所”,将蝴蝶护在里面。他们相信,待它安静休息一些时候,伤口愈合,体力恢复,它就能重新飞舞在春天的原野上。
③今天上午我本来是不准备出门的,想待在家里读书或写作。不知道什么原因我还是出门了。多亏我走出了门,在书本之外,我读到了春天最纯洁、最生动的情节。在我小小的文字之外、在生硬的键盘之外,两个孩子和那只蝴蝶、那片水湾,组合成真正满含温情和诗意的意象。在我的思路之外,孩子们的思路才真正通向春天深处,通向万物深处,通向心灵深处。
④在回家的路上,我想了许多。首先我觉得我的善心比孩子们淡漠得多也少得多,或许我更关心的是自己的生存、利益、脸面、尊严,而对其他生命和生灵的生存处境及他(它)们所受到的伤害,并不是太关心,即使关心,也不是感同身受和倾力相助,即使关心了,也并非完全不求回报。总之,我觉得,仅就善良、纯洁这些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而言,我们不是与日俱增,而是与日俱减。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深,人性中的“水土流失”也会逐渐加剧,而流失的,恰恰是善良、纯洁这些人性的好水土,内心的河流渐渐变得混浊,泥沙俱下。细想来,这是多么可惜的事情。人性的好水土流失了,纯真情怀少了,实用理性多了,率真少了,算计多了,在这一多一少的增减过程里,人们的情感和心灵,就渐渐出现轻度或重度的“荒漠化”了。由这样荒漠化的人组成的人群和社会,岂不是大沙漠?那时不时呼啸着扑面而来、飞沙走石、遮天蔽日的,莫不是人性和人心的沙尘暴?
⑤那两个可爱的孩子,他们是这个早晨的天使。他们对一只蝴蝶的同情、对事物的爱,是真正出自善良的天性和纯洁的内心。除了爱,他们没有别的动机,爱在爱中满足了。不求回报的爱,才是大爱、真爱。不求回报的爱,也许才会获得事物本身乃至整个大自然更丰厚的回报。
(选自《读者》2016年第3期,有删改)
21.文章中小男孩和小女孩对一只蝴蝶的关怀体现在三件事上,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3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文章第①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文章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文章第④段结尾处加点的两个词语“大沙漠”“沙尘暴”的含义各是什么?请列举一个日常生活中体现“人性和人心的沙尘暴”的事例。(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50分)
25.题目:《你有属于自己的光芒》
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生活经历和感悟,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力求写出真切体验与独特感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与人名。
第四单元检测卷
1.(1)耽 (2)泌 (3)灼 (4)摄
2.D(A.琐—锁;B.尽—烬;C.委—萎)
3.C(耸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震惊。用在这里不合语境)
4.(1)把“搭建”改为“提供”。(2)把“运用语文”和“学习语文”互换位置。
5.A
6.C(“笑纳”用于请人收下自己的礼物,对象误用)
7.(1)娇儿恶卧踏里裂 (2)箫鼓追随春社近 (3)夕日欲颓 (4)皆若空游无所依 (5)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
8.(1)鹤立鸡群 闻鸡起舞或金鸡独立等(2分,有错别字不得分) (2)示例:该邮票左侧印有“丁酉年”,将中国传统干支纪年法运用到了邮票上。邮票正中则是一只昂首阔步向前飞奔的雄鸡,犹如一位向赛道终点冲刺的运动员,并运用了中国传统水墨画的笔法,将雄鸡勾勒得栩栩如生。(3)示例:①写春联贴家门增加过年喜庆气氛;②挂灯笼舞狮子放爆竹以庆贺新年;③街坊邻居之间互相道个喜拜个年;④全家逛庙会或参加社区文娱活动。
9.B(A.向下/流下;B.表示数目不确定;C.代词/的;D.……的样子/但是)
10.A(卷石底/以出)
11.B(乙文详写了小涧和山门处的景致)
12.(1)(树枝藤蔓)覆盖、缠绕、摇晃、联结,参差不齐,随风飘荡。(2)两旁都是苍青色的藤条和古老的树木,即使是盛夏的正午,也没有一点热气。
【乙译文】登上百丈山三里来路,向右边俯视,是又深又险的山沟,路的左边靠着陡峭的山崖,路面是垒起来的石磴,上了十几个台阶才过了这段险区。百丈山的胜景,从此开始了。顺着石磴往东走,遇到一条小涧,一座石桥横跨在它上面。两旁都是苍青色的藤条和古老的树木,即使是盛夏的正午,也没有一点热气。涧水全是清澈见底,从高处流下来,发出“溅溅”的声响。走过石桥,沿着两旁都是山崖的小路曲曲折折地登上去,遇到了一座寺院的大门。有三间小房子,连十来个人也容纳不下来,但是前面可以俯视涧水。大门的后面临着石池,风从两旁的山峡间吹来,整天不断。
13.①//②③④
14.赞叹红花的鲜艳美丽,并由此提出“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问题。(意对即可)
15.举例子 作比较 花儿之所以能呈现出万紫千红的色彩,都是花青素在不同的酸碱作用下的不同反应。
16.不能删除。“有些”限制“白花”,表示不是所有的白花都会变色,去掉后就变成了全部的白花都会变色,不符合事实。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7.介绍沙漠环境,引出说明对象——沙漠植物;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18.不能删去,“左右”表示估计,用在句中说明时间在两个月范围内不确定,并非是完全确定的两个月,删去后就变成了“两个月”,与实际情况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9.①生长有明显的区域性;②生长发育快、高光效、繁殖力强、结实率高;③体型小但花鲜艳、果奇异。
20.列数字,以具体准确的数字说明了新疆准噶尔盆地拥有的短命植物的数量之多,增强说明文的准确性、权威性。
21.①用柳条营救花蝴蝶 ②帮助蝴蝶晒太阳、汲取花蜜 ③搭建“避难所”保护蝴蝶
22.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作用:表现了小男孩和小女孩的机智、善良、纯真。
23.议论;作用:赞美了小男孩和小女孩的善良与纯真,揭露了美好的人性日益流失的社会现状,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24.“大沙漠”指的是丧失美好人性,自私、冷漠的人群和社会;“沙尘暴”指的是人们丧失美好人性,自私、冷漠的行为。事例:公交车上没有人给老人、孕妇让座;老人摔倒在地无人搀扶……(举一例即可)
25.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