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鸟的天堂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灿烂、竹竿、白茫茫、规律、缝隙、照耀、树梢、静寂”等词语,积累文中的佳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3.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南国的美丽风光,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第2、3自然段,体会大榕树的大和勃勃生机以及鸟儿的多和欢乐。
【教学难点】
体会“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这句话的思想感情。
【教具学具】
1.教具:《百鸟朝凤》的音乐、关于大榕树的视频以及重点词句的ppt课件。
2.学具:有关“鸟的天堂”的文字资料和图片。
【授课类型】精读课文
【教学方法】诵读法、品读法、欣赏感悟法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积累优美词句。
2.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鸟的天堂”的形成有初步印象。
3.理清文章结构,自主研读课文,确立学习目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引导谈话:说起“天堂”,大家都想到了什么?(板书:天堂)
2.揭示题目:刚才大家说的都是我们人类的天堂。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去参观一下鸟儿们的天堂。用PPT展示大榕树。
师:这个鸟的天堂是什么?(板书:鸟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标出小节,画出生字、新词,在不明白的地方打上问号。
2.检查反馈:
A.谈谈你对“鸟的天堂”的认识。
B.指名读课文,随机学习生字和部分新词。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脉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思考:
A.作者到鸟的天堂去过几次?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
B.课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怎样分?为什么?
(1)自己读读、画画、想想。
(2)小组讨论,重点讨论“为什么”。
2.全班讨论
(1)第一次:“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第二次:树上变得热闹起来,到处……到处……,应接不暇……
“榕树”和“鸟”这两部分。
同学们喜欢哪个部分就读哪部分,对于特别喜欢的语句用“______”画下来,说说为什么喜欢它。
3.指名同学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4.请同学当小导游试着向游客介绍“鸟的天堂”中写“榕树”的部分或写“鸟”的部分。
四、回顾教材,课堂小结
本节课引导学生自读发现,扫除了阅读障碍;通过再读课文,理清文脉,成功的画出了“榕树”和“鸟”两个部分,为后文学了道路。
【作业布置】
1.
有感情地读一读课文。
2.教材P13页课后练习第一题。
3.抄写下列词语:
白茫茫、规律、榕树、
缝隙、照耀、应接不暇、抛掉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8和第12自然段。
2.进一步积累词句,品味语言,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方法。
3.感受大榕树的奇特景象及众鸟纷飞的幸福场景。
4.体会作者对“鸟的天堂”的赞美和留念之情。
5.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整体把握
1.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谁能汇报一下自己的收获?
A.鸟的天堂指什么?作者去过几次?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
B.课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怎样分?
2.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
大榕树
鸟
教师追问:课文哪几个段是写“大榕树”的?哪几个段是写“鸟”的?
二、精读课文,感受情趣
(一)学习写“大榕树”的部分。
1.同学们找出描写大榕树的段落,自由朗读课文,画出描写榕树样子的词句,看看课文是怎样描写大榕树的。
2.检查反馈:
(1)提问: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榕树的?榕树是什么样子的?(分学习小组讨论交流)
(2)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
远看
一簇簇
一片片
近看
不可计数
卧
(3)指名朗读第5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这段作者在远处从整体上写出了榕树的那几个方面的特点?
(4)过渡:远看大榕树。作者从整体上写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榕树的大小、颜色和形状,还交代了榕树的位置。近看大榕树,作者又是抓住了榕树的哪些部分进行描写的呢?
(5)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重点了解榕树的生长特点。
①重点读课文第8自然段,思考:最能突出榕树茂盛的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描写绿叶的?
②出示榕树的ppt课件。
利用图片让学生了解榕树的特点。
“似乎”“新的生命在颤动”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喜爱之情)
③小结写法,指导朗读,读出大榕树的静态之美。并背诵重点语句。
(二)学习写“鸟”的部分。
1.过渡:作者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是什么时候?见到什么了?作者写出了鸟的什么特点?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来?
2.重点学习描写群鸟的相关段落,体会百鸟齐飞的动态美。
(1)学生找出描写“鸟”的段落,自由朗读,画出描写鸟的特点的词句。
(2)检查反馈:
A.指名朗读描写鸟的特点的词句
B.提问:哪些句子写出了鸟多的特点?
C.教师相机板书:有的......有的......有的......
D.指导朗读,启发想象。在朗读中想象句子所描绘的情景,感受鸟之多。
3.自由读课文第12、13自然段,用一句话表达自己的感受,并想想这种感受来自于课文的什么地方?
(1)理解“我们继续拍掌......有的在扑翅膀”一句。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应接不暇”。
小结写法:侧重写鸟的动态,作者运用以静衬动,动中寓静的方法,绘声绘色地描写了百鸟欢闹的场景。
三、熟读课文,体会写法
1.自由读课文第8自然段和第12、13自然段,比较:两个部分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同学们你能尝试用静态、动态描写的方法描写一处景物吗?
四、回顾教材,课堂小结
1.通过“大榕树”和“鸟”这两个部分学习,让学生明白了“鸟”的天堂在南国大榕树那里。
2.深层次的理解了作者运用以静衬动,动中寓静的方法,并且模仿这种写法写一处景物。达到学以致用的学习目的。
【作业布置】
1.完成教材p13页课后作业第2题、第3题。
【板书设计】
3
鸟的天堂
大榕树(从整体到部分)
静态描写
鸟
(有的……有的……有的)
动态描写
【教学反思】
1.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着手培养学生看书动
( http: / / www.21cnjy.com )笔的良好习惯;然后在引导学生在读的基础上将课文分成“大榕树”和“鸟”两个部分,为后面继续学习做好了铺垫。
2.“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人的思维往往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从问题开始的。本课教学在鼓励学生质疑上不够,多半是由老师引导出问题来。再教此课要多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在阅读、质疑、解疑、生疑的过程中层层深入,确立目标,直至达成目标。
【我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