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如何提高机械效率教学设计
课题 如何提高机械效率 单元 11.3 学科 物理 年级 九年级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的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过程与方法理解机械效率,会用机械效率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会测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知道机械效率总小于1,知道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和意义。情感态度价值观会利用本节知识提高机械的机械效率,应用于生活
重点 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及机械效率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
难点 同一机械的效率是可变的,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什么是功?功的两要素是什么?2、功的原理是什么? ( http: / / www.21cnjy.com )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做功的两要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力的方向通过一段距离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展示图片,启发学生深入思考
讲授新课 一、有用功与额外功1、有用功: 像滑轮组和挖掘机提升重物做的功,是我们需要的,有价值的功,叫做有用功,记作W有用。2、额外功: ( http: / / www.21cnjy.com )既无利用价值又不得不做的功,叫做额外功,记作W额外。3、总功 总功等于有用功和额外功之和。 即W总=W有用+W额外注:由于存在额外功,即W额外>0,所以总功必定大于有用功,即 W总>W有分析下列事例中的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析机械做功时的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 http: / / www.21cnjy.com )二、机械效率1、定义使用机械做功时,有用功在总功中占得比例越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越好,有用功在总功中占得比例越大,说明机械工作的效率高,我们把有用功W有与总功W总的比值叫作机械效率。2、表达式 ( http: / / www.21cnjy.com )3、理解:a:η常用百分数表示; b: η小于100%; c: η没有单位。 功率与机械效率的区别1 、功率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即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2、 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叫机械效率 3 、功率和机械效率是描述机械的两种不同性能,两者间没有必然联系。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如图进行组装滑轮组,并用它提升重物,依次记录物重、轮重、拉力、拉力通过距离、重物升高高度,并计算机械效率 ( http: / / www.21cnjy.com )机械效率的影响因素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途径 ( http: / / www.21cnjy.com )抽水机:60%-80%起重机:40%-50% 滑轮组:50%-70%提高机械的机械效率主要办法是:1、改进机械结构,使其更合理、更轻巧2、按照技术规程操作、定时保养,使机械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 有用功是对所要提起重物做的功、额外功是多余做的功1、同一滑轮组,机械效率的高低与提起的物重有关;2、当提起的重物相同时,不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滑轮重有关.1、同一滑轮组,增加所挂重物2、不同的滑轮组,尽量用简单滑轮 通过新课引导,介绍相关物理量,方便学生深入理解学会判断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通过实验现象分析归纳,得出实验结论
课堂小结 一、功的分类 有用功、额外功、总 功二、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三、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板书 11.如何提高机械效率一、有用功、额外功、总功二、机械效率1.表达式2.理解3.与功率的区别三、测量机械效率
( http: / / 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7张PPT)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沪粤版 九年级上册第十一章第3节
如何提高机械效率
教学目标
温故知新
1、什么是功?功的两要素是什么?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做功的两要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力的方向通过一段距离
2、功的原理是什么?
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教学目标
导入新课
想一想:两种机械做功情况中,哪些功是我们需要的有用功?哪些功是不需要做的额外功?
滑轮组提起重物
G
F
1、有用功:克服重物重力做功
即:W有=Gh
2、额外功:克服动滑轮和绳子重力做功,还有克服摩擦做的功。
教学目标
导入新课
挖掘机提起重物
1、有用功:克服重物重力做功,即:W有=Gh
2、额外功:克服抓斗和机臂重力做功,还有克服摩擦做的功。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一、有用功与额外功
1、有用功:
像滑轮组和挖掘机提升重物做的功,是我们需要的,有价值的功,叫做有用功,记作W有用。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2、额外功:
当我们使用机械做功时,就必须要克服机械自身部件的重力和摩擦力等一定量的外力,这部分对人们既无利用价值又不得不做的功,叫做额外功,记作W额外。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3、总功
总功等于有用功和额外功之和。
即W总=W有用+W额外
注:由于存在额外功,即W额外>0,所以总功必定大于有用功,即
W总>W有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事例 目的 有用功 额外功 总功
1、用桶从井中提水
2、水桶掉进井里 要把桶捞起来
3、用书包把书背上楼
分析下列事例中的有用功、额外功、总功。不考虑绳重和摩擦。
提水
捞桶
背书
G水h
G桶h
G书h
G桶h
G水h
(G包+G人)h
= W总
+
= W总
+
= W总
+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分析机械做功时的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机械
功
F
钩码
沙
F
木箱
F
木块
目的
W有用
W总
W额外
提钩码
提沙
提木箱
拉木块
G码h
G沙h
G箱h
f S木
Fs
Fs
FL
Fs
的原因
克服杠杆
重和摩擦
克服动滑轮重、桶重和摩擦
克服摩擦
fL
克服绳子和轴间摩擦
教学目标
巩固提升
二、机械效率
1、定义
使用机械做功时,有用功在总功中占得比例越大越好,有用功在总功中占得比例越大,说明机械工作的效率高,我们把有用功W有与总功W总的比值叫作机械效率。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2、表达式
机械效率=
有用功
总功
3、理解:a:η常用百分数表示且没有单位。
b: η小于100%;因为使用机械总有额外功
c: 机械的效率低不代表做功少,而是有用功占比小。
功率与机械效率的区别
1 、功率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即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 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叫机械效率
3 、功率和机械效率是描述机械的两种不同性能,两者间没有必然联系。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教学目标
巩固练习
例1:通过一动滑轮用50 牛的拉力提起重为80牛的重物,使重物提高2米。
(1)做多少有用功、总功?
(2)机械效率是多少?
F
W有用=Gh=80N×2m=160J
W总=Fs=50N×4m=200J
机械效率
绳子自由端通过的距离s=2h=2×2m=4m
解:
=80%
F
S
G
h
教学目标
巩固练习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如图进行组装滑轮组,并用它提升重物,依次记录物重、轮重、拉力、拉力通过距离、重物升高高度,并计算机械效率
教学目标
实验探究
教学目标
实验探究
内容/ 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重物所受重力/N 6 12 18
重物上升的距离/m 0.02 0.02 0.02
滑轮组做的有用功/J 0.12 0.24 0.36
拉力/N 3 5 7
绳子上升的距离/m 0.06 0.06 0.06
总功/J 0.18 0.30 0.42
机械效率 66.7﹪ 80﹪ 85.7﹪
1、同一滑轮组,机械效率的高低与提起的物重有关;
2、当提起的重物相同时,不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
滑轮重有关.
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途径
1、同一滑轮组,增加所挂重物
2、不同的滑轮组,尽量用简单滑轮
机械效率的影响因素
教学目标
实验探究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抽水机:60%-80%
起重机:40%-50%
滑轮组:50%-70%
如何提高机械的机械效率?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1、改进机械结构,使其更合理、更轻巧
2、按照技术规程操作、定时保养,使机械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
提高机械的机械效率主要办法是:
教学目标
例题讲解
如图所示,斜面高为1m,长为3m,工人用400N沿斜面方向的力将重为840N的箱子推到车上,求:
(1)在这过程中推力做的有用功;
(2)在这过程中推力做的总功;
(3)斜面的机械效率。
关于斜面机械效率的计算:
G物
F物
F拉
h
L
解:
工人匀速提升重物所用的力F物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G物
W有用=F物S物=G物h=840N×1m=840J
W总=FS=FL=400N×3m=1200J
W有用
840J
η=
W总
%=
1200J
%=70%
教学目标
例题讲解
1、判断:下面说法中是否正确.
1)物体做功越慢,机械效率越低( )
2)做总功越多,机械效率越低( )
3)做相同的有用功,额外功越少,机械效率越( )
4)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机械效率可以等于1 ( )
5)有用功在总功中占的比例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
×
×
√
×
√
教学目标
课堂练习
2、如图所示,规格完全相同的绳子绕成甲、乙两个滑轮组,分别提升重为G1和G2的两个物体,不考虑绳重及摩擦,比较它们的省力情况和机械效率 ( )
A.若G1=G2,则 F1B.若G1=G2,则 F1>F2,甲的机械效率高
C.若G1F2,甲、乙的机械效率相同
D .若G1D
甲
乙
教学目标
课堂练习
3、如图所示,滑轮组自重及摩擦不计。物体A重300N,在F=4N的拉力作用下,物体以5m/s的速度匀速运动。则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受的阻力是 N;5s内滑轮组对物体A做的功是 J;拉力F的功率为 W。
12
300
60
教学目标
课堂练习
W 有用
一、功的分类
有用功、额外功、总 功
二、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公 式: η=
W 总
× 100﹪
三、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教学目标
课堂小结
谢 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有大把优质资料?一线名师?一线教研员?赶快加入21世纪教育网名师合作团队吧!!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http://www.21cnjy.com/zhaoshang/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如何提高机械效率》练习
一、填空题
1、如图是王岩同学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物重6N,物体升高0.1m,绳子自由端拉力是2.5N,请计算该滑轮组机械效率 .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用如图所示器材做“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 http: / / www.21cnjy.com )实验,已知每个钩码的质量为m,请你回答:
(1)实验中还需要使用的测量工具是 ;
(2)该实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附字母表示)是 和 .
(3)试写出计算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表达式: .2·1·c·n·j·y
3、一个滑轮组经改装后提高了机械效率,用它 ( http: / / www.21cnjy.com )把同一物体匀速提升同样的高度,改进后与改进前相比较:总功 ,有用功 ,额外功 ,机械效率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从机械效率的公式可以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道,要提高机械效率,关键在于减小 功.实际使用机械时,我们可以通过合理设置机械结构、减小 、减小 等方法,来提高机械效率.2-1-c-n-j-y
二、选择题
1、下列关于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机械效率不可能达到100%
B.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械效率可能会大于100%
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一定大于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D.杠杆的机械效率一定大于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2、在下列有关机械效率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机械效率较大的,所做功少
B.机械效率较大的,所做的额外功较少
C.机械效率较大的,有用功和额外功的比值较大
D.机械效率较大的,额外功和有用功的比值较大
3、用四只完全相同的滑轮和两根相同的绳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不计绳子与滑轮的摩擦,则( )
A.两个滑轮组乙较省力,机械效率相同
B.两个滑轮组甲较省力,机械效率不同
C.甲较省力且机械效率较高
D.乙较省力且机械效率较高www-2-1-cnjy-com
4、(2017哈尔滨中考)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滑轮组机械效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弹簧测力计通常要竖直向上匀速拉动
B.测量机械效率的原理:η=(W有用/ W总)×100%
C.机械效率与动滑轮重力的大小有关
D.提高机械效率可以通过减小钩码的重力来实现
5、下列关于功、功率、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机械效率越高,做功越多,功率越大
B.机械效率越高,做功越少,功率越大
C.机械功率越大,做功越快
D.机械效率越高,做功越少,但功率不一定大
6、如图所示的装置,工人用250 ( http: / / www.21cnjy.com )N的力将重为400N的物体匀速提升2m,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
A.有用功是800J B.有用功是500J
C.机械效率为80% D.机械效率为62.5%21·cn·jy·com
7、用滑轮组提升重物,下列措施中能提高机械效率的是( )
A.增加提升的高度,增大有用功
B.增加动滑轮个数,使滑轮组更省力
C.增加被提升物体的重力,从而增大有用功
D.增大提升的速度,从而减小额外功
计算题
1、如图甲所示,小东同学在“探究动 ( http: / / www.21cnjy.com )滑轮的特点”时,先测出了动滑轮的重力.然后按图乙所示方式进行组装,在动滑轮下悬挂钩码(质量均为已知).竖直向上拉住弹簧测力计使钩码静止,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录在表格中.改变钩码的个数,重复上述步骤.比较弹簧测力计示数与钩码与动滑轮总重力的关系,可以证明使用动滑轮有省力特点.
小东按图丙组装滑轮组,继续进行了“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21*cnjy*com
钩码重/N 弹簧测力计读数/N 钩码移动的距离/m 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m 机械效率
3 1.2 0.1 0.3
(1)求出机械效率η= %.(结 ( http: / / www.21cnjy.com )果保留一位小数)
(2)保持滑轮组绕线方式不变,增加悬挂钩码的个数,其机械效率将 (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某同学在“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记录了如下实验数据:
(1)完成该实验所需的测量工具有哪些?
(2)计算该滑轮组提起钩码的绳子段数.
(3)求此时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3.(2017江苏宿迁中考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人说,同一机械的机械效率是不变的.小华设计了“探究滑轮组机械效率与所提升重物质量的关系”实验,来检验此说法是否正确.
(1)用笔画线代替绳子,在图甲中画出最省力的绳子绕法.
(2)如图乙所示,小华在实验中保持滑轮组不变,改变重物的
质量,通过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绳子使重物缓缓上升,测
得数据如下表(g取10N/kg):
序号 重物质量/kg 重物上升距离/cm 弹簧测力计示数/N 绳端移动距离/cm 机械效率
1 0.1 10 1. 1 20 45.5%
2 0.2 10 1.6 20 ---
3 0.3 10 2.1 20 71.4%
第2次实验中的机械效率是 ;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到,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随所提升重物质量的增大而 .21cnjy.com
《如何提高机械效率》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80%
【解析】该滑轮组机械效率:
η=×100%=×100%=×100%=×100%=80%.
故答案为:80%.www.21-cn-jy.com
2、(1)刻度尺;(2)测力计示数F;钩码个数N;(3)η=×100%.
【解析】(1)实验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是刻度尺.
( http: / / www.21cnjy.com )
滑轮组效率:η=×100%=×100%=×100%=×100%;
因此实验需要测量:测力计拉力F、钩码个数N;
(3)由(2)知,效率表达式为:η=×100%;【来源:21cnj*y.co*m】
3、减小;不变;减小;变大.
【解析】∵把同一物体匀速提升同样的高度,
∴利用滑轮组做的有用功相同,
∵η=,改装后的机械效率高,
∴改装后利用滑轮组做的总功减少,
又∵W总=W有+W额,
∴改装后利用滑轮组做的额外功减少.21教育网
4、额外;摩擦;机械自重.
【解析】在使用机械时,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在有用功一定时,减小额外功可以提高机械效率;
可以通过合理设置机械结构、减小摩擦、减小机械自重等方法,来提高机械效率.
选择题
1、A
【解析】 AB、科技无论怎么发展,机械元件之间摩擦都不能消除,机械效率不可能达到100%,更不会大于100%.所以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出处:21教育名师】
( http: / / www.21cnjy.com )故选A.
2、C
【解析】机械效率越大,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值越大,额外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值越小,从而有用功和额外功的比值越大.21·世纪*教育网
故选C.
3、A
【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图是有两段绳子在拉重物,故F=(G动+G物);
乙图有三段绳子在拉重物,故 F=(G动+G物).所以乙滑轮组更省力.
(2)因为两图的动滑轮和绳子是完全相同的,又不计绳子与滑轮的摩擦,对比分析中所述增大机械效率的方法,可知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相同.【版权所有:21教育】
D
【解析】提高机械效率可以通过增大物重即增大钩码的重力来实现
5、C
【解析】试题分析:A、机械效率是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机械效率高说明有用功占总功的份额越大,并不能说做功多,另外功率是功与时间的比值,做功多,时间不确定,功率大小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功的比值越大,做功并不一定少,功率是与机械效率无关的物理量,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C.
6、AC
【解析】有用功:W有=Gh=400N×2m=800J;
拉力F移动的距离:s=2h=2×2m=4m;
拉力F所做的总功:W总=Fs=250N×4m=1000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00%=×100%=80%.
故选AC.
7、C
【解析】A、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所以机械效率的高低与物体被提升的高度无关,故A不正确;
B、增加动滑轮个数,使滑轮组更省力,但是动滑轮越重,需要做的额外功越多,机械效率会越低,故B不正确;
C、增加提升重物重力,做的有用功会增加,这样有用功占总功的比值就会增大,即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提高,故C正确;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所以机械效率的高低与物体被提升的速度无关,故D不正确.
故选C.
计算题
1、83.3% 增大
【解析】:当按照乙图进行测量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小于钩码与动滑轮总重力,故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1)机械效率=×100%=83.3%21*cnjy*com
( http: / / www.21cnjy.com )
2、(1)刻度尺,弹簧测力计;(2)n=3;(3)约83.3%.
【解析】(1)实验中需要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拉力的大小和钩码的重、动滑轮的重,还需要用刻度尺来测量钩码提升的高度和测力计移动的距离;
(2)从数据中可以看出测力计移动距离s=0.3m,钩码提升高度h=0.1m,s=3h,所以该滑轮组提起钩码的绳子的段数为n=3段;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83.3%.
3、(3分)(1)如图 (2)62.5% (3)增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
甲
乙
甲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