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雨的四季》(人教)

文档属性

名称 【教学设计】《雨的四季》(人教)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9-07 20:36: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雨的四季》
本课是写景抒情散文单元的拓展阅读篇目。写
( http: / / www.21cnjy.com )景抒情散文单元的鉴赏重点,是在整体把握散文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品味散文的语言,赏析散文的表现手法。这也是学生的阅读能力得以提高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掌握好本文,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还是有所帮助的。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作者,积累字词“粗犷,痒嗦嗦、诱惑、静谧、莅临、吝啬、咄咄逼人”;
2、体会作者笔下雨的四季不同的特点,学习写景抒情的方法;
3、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万物的美好;
4、培养学生联想想象与自主鉴赏文章与即兴表达的能力;
5、从知人论事角度出发,要简单了解刘湛秋的生平经历;然后品味抒情散文通过写景、状物来抒写作者情致和意趣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引导学生分析细节,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展开联想与想象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自主鉴赏文章与即兴表达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由作者对四季雨的不同性格的描绘,感受自然万物的美好;并明确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教学重点】
1、体会作者笔下雨的四季不同的特点,学习写景抒情的方法;
2、运用自读、诵读等方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分析细节,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展开联想与想象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自主鉴赏文章与即兴表达的能力;
2、感受自然万物的美好;并明确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熟读课文,会生字,能准确注音,排除字词障碍;
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作者刘湛秋的资料。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说说这些诗句各写的什么季节的雨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
《早春》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
《山居秋暝》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僧志南
《绝句》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苏轼
《六月二十
七日望湖楼醉书》
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周紫芝
《鹧鸪天》
雷声千嶂落,雨色万峰来。——李攀龙《广阳山道中》
楚水结冰薄,
楚云为雨微。——孟郊
《旅行》
刘湛秋(1935——),当代诗人,翻译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评论家,被誉为“抒情诗之王”。兼创作散文、报告文学、小说及编辑诗歌。著有诗集《写在早春的信笺上》、《温暖的情思》、《生命的欢乐》。
雨是文人的宠儿,对雨的情感,随文人的情感而
( http: / / www.21cnjy.com )各有不同,对雨的描写亦随作者的风格而有所不同。在刘湛秋先生笔下,抒发了怎样的情感?写出了怎样的形象,让我们一起走进《雨的四季》。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下面请大家听一段音乐并伴着
( http: / / www.21cnjy.com )它默读课文,酝酿一下情感。同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文章为什么叫“雨的四季”而不叫“四季的雨”?作者对雨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情感?并划出文中易错字和优美的词语(放音乐)。
字音学习:静谧(mì)
莅临(lì)
吝啬(lìn)(sè)干涩(sè)
咄咄逼人(duō)
粗犷(guǎng)
静谧:安静。谧:安宁、平静。
莅临:来到、来临(多指贵宾)。
吝啬:过分爱惜财物,不舍得给别人,也不舍得自己用。
淅淅沥沥:形容轻微的风声、雨声、落叶声等。
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
为什么叫“雨的四季”?
(1)更有韵律美;
(2)文章写的不单是四季的雨,更是雨中的四季美景。
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1、文章思路。
总写对雨的感受(第1段)。
描绘不同季节雨的特点(2-6段)。
最后抒发对雨的爱恋之情(第7段)。
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用着重号标出散文写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的对象,用横线标出文章的线索、文眼等,用序号标出意义段,用波浪线标出抒情或议论的文字。分别找出描写不同季节的雨的特征的文字,批注自己的阅读体会,列出不懂之处。在阅读过程中校正读音,积累词语,探究结构。
学法指导:理解文章整体结构,要注意
( http: / / www.21cnjy.com )通过文章的结构特色、文中提示思路的词语或句子加以理解。散文的一般结构方式为提出对象,对对象进行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点明意义。
理解结构要从抓线索或文眼入手。
(1)本文有怎样的行文线索?
明确:一条是以四季景物的描写为线索,一条是对雨的情感为线索。即:喜欢(美)爱恋(活力、滋润、流动)。
(2)划分段落,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①):我喜欢四季的雨。
第二部分(②~⑤):四季的雨的特征。
第三部分(⑥)四季的雨对我的影响。
(3)四季的雨的特征。
春雨的特点:美丽而娇媚——初生的喜悦;
夏雨的特点:热烈而粗犷——青春的绽放;
秋雨的特点:端庄而沉思——成熟的智慧;
冬雨的特点:自然而平静——晚景的真淳。
2、总结固趣:
作者用诗化的语言、抓住各季节雨的特征绘出如画的四季雨景,在其中融入了作者的情感。
四、精读课文,深入感悟:
1、整体感知。
结合全文,谈谈作者爱恋雨的理由是什么?
雨给作者的生命带来活力,给感情带来滋润,给思想带来流动,使灵魂得到净化。
2、春雨图赏析。
首先,我想请一位同学朗读一下“春雨
( http: / / www.21cnjy.com )图”部分。我们才领略过朱自清笔下的春雨,一起背诵一下(学生背诵),这幅春雨图中我们感受到的是春雨:细密、轻柔的特点,(配乐,小评,一语带过)。
(1)春雨的特点:
明确:这段文字实际上写的是春雨给万物带来的变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确切的说,这应该是一幅“春雨初霁”图,因为它展现的是雨过天晴的春意盎然。展现了一副春雨给世界带来的美妙变化。
所以作者在文中有这样的句子:“只有这一场雨,才完全驱走了冬天,才使世界改变了姿容。”那么在春雨到来之前“世界的姿容”是什么样的呢?
交流结果:植物是僵硬的,颜
( http: / / www.21cnjy.com )色是昏黄的,空气是干燥的,整个世界是寂静的,然而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来了,一切都变了。所以不仅作者,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喜爱它、感谢它。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春的雨”和“雨的春”。
(2)那么,作者都描绘了哪些具体的景物?
明确:树、水珠子、水雾、小草、空气等
(3)作为一篇优美的散文,本文在写景上有许多亮点,你认为春雨图中哪些亮点?(也就是怎么写的)说出你的理由(好在哪里)。(学生思考、发言)
点悟:①
树:“树睁开特
( http: / / www.21cnjy.com )别明亮的眼睛”把树写活了,人格化了。如果把“特别明亮的”去掉,是否影响表达效果?——影响。为什么?“特别明亮的”生动形象地写出树木刚刚从寒冬中苏醒过来,树干泛出黄青、嫩叶萌发时的那种鲜活的生机。
②花:把花苞滴下来的水珠子与少女的眼泪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比,说它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使本来平淡无奇的自然现象拥有了人的神态和情感。一滴水珠尚且如此娇媚,那么那朵花呢?那个春雨浸润下的春天呢?一定是更加美艳动人吧!
③水雾:或浓或淡的水雾映射着雨后的阳光,更映射着雨后的美丽世界。
④小草:谁听过春草复苏、萌发、成长的声
( http: / / www.21cnjy.com )音?作者听到了。这沙沙声是真正热爱大自然、珍视生命、细心于生活的人用心灵听到的,这美丽的文字是作者用细腻的心写出来的。
⑤空气:空气本是无色无味的,平常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甚至让人忽视。可是在作者笔下空气却在春雨过后透出果子一样的芳甜,这正好可以和我们学过的一个句子互相诠释“清新的空气使我觉得呼吸的是香”。下面请一位同学伴着音乐再带我们走进作者营造的美妙意境,让我们共同沉浸其中吧(音乐起)。
小结:(春雨后景观图,春雨“润物无声”“
( http: / / www.21cnjy.com )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一场春雨滋润后,整个大自然都从睡眠中苏醒过来,把你的五官都调动起来,我们看到树木睁开明亮的眼睛,我们听到小草生长的沙沙声,我们嗅到空气中芳甜的气味,置身其中,人们会情不自禁地感叹:太美了!而这一切都是这一场春雨的功劳啊!在这里,作者对雨充满了喜爱之情,把春雨写得亲切可爱。这段文字我最喜欢“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你的鼻子和嘴唇。”我忍不住作个深呼吸。)多美的文字啊!透过这美的文字我们更感受到了雨的春季那美的意境。
在作者笔下没有生命的树生机盎然,没有情感的花意态娇羞,没有声音的成长沙沙作响,没有味道的空气四溢芳香。这种美源自自然,作者以细腻的笔触、秀美的文字向我们讲述着雨的春季。
3、夏雨的特点。
夏雨倾盆,丰满大地。
4、秋雨的特点。
秋雨淅沥。
5、冬雨和南国的雪。
冬雨化雪,带来蜜情。
五、思考:
1、说说每幅雨景图中最打动你的景象。用两三个词语形容一下每幅图不同的美。
2、文章没有直接描写春雨,而是写万物经雨洗淋后的情态。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文章的第三段“而夏天,就更是别有一番风情了”句中“别有一番风情”指的是哪些方面?
4、凄冷的秋雨为什么能纯净人们的灵魂呢?
5、这种“特殊的温暖”,是一种怎样的感觉?
6、文章没有直接描写春雨,而是写万物经雨洗淋后的情态。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7、凄冷的秋雨为什么能纯净人们的灵魂呢?
秋天的雨,端庄而又沉静。在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们劳累了一个春夏,收获的时节,给人安静与深思,秋雨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所以说可以纯净人的灵魂。
六、语言学习:
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
( http: / / www.21cnjy.com )泪还娇媚。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这时,整个大地是美丽的,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呼吸变得畅快,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
树“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
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效果?
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把树写活了,人格化了。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树木刚刚从寒冬中苏醒过来,树干泛出黄青、嫩叶萌发的那种鲜活的生机。
七、课堂总结:
刘湛秋的散文有一种田园美,他的文字自然、亲切、优美,一事一物、一草一木、一色一声,他都能轻松道来,吸引着你跟着他的行文一走到底。
八、布置作业:
继续赏析课文,读读作者眼里的夏雨、秋雨和冬雨。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
略。
二、精读课文,深入感悟:
2、夏雨图赏析。
作者说夏雨是热烈的,春雨是“洗淋”万物,夏雨却的“浇灌”大地,你从作者对夏雨的哪些描写中可以读出夏雨的这一特点:
明确:夏天的雨没有预告,说下就
( http: / / www.21cnjy.com )下;光头浇雨,更有滋味;一切不掩饰地敞开,花朵、树叶、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暑气被吸收;雨声、蝉声、蛙鼓一起奏起了夏天雨的交响曲。
赏析:怒放、鼓
、争先恐后
3、秋雨图赏析。
秋天的雨,端庄而又沉静。
“自古逢秋悲
( http: / / www.21cnjy.com )寂寥”,在此作者一扫古人“秋风秋雨愁煞人”的哀怨与凄凉,更没有林黛玉“已觉秋窗秋不尽,哪堪秋雨助凄凉”的伤感。
秋雨图文旁问题:凄冷的秋雨为什么能“纯净”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们的灵魂呢
在人们劳累了一个春夏,收获的时节,给人安静与深思,秋雨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所以说可以纯净人的灵魂。给人们以生活的启迪:辛勤的劳动后总有收获;一分汗水一分收获;天道酬勤。
4、冬雨图赏析。
朗读冬雨图:特殊的温暖。冬雨
( http: / / www.21cnjy.com )给人以清冷和柔和的,万物经过冬天的洗涤,使人感觉到湿润、明亮与温暖,让人忘记冷冽的寒风,干涩而苦的气息,忘记了严冬。
王维的诗被评价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 http: / / www.21cnjy.com ),本文也可说是“文中有画”了,作者抓住四季雨的特征,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把四季雨人格化了。如果说春雨是一个娇媚的少女,那夏雨可就是一个泼辣的大嫂了;如果说秋雨是一个出嫁生了孩子的母亲,那冬雨可就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妇了。作者在这里表现出对自然、生命的热爱。
5、学生齐读第六自然段,思考:上文写雨多用“她”或“它”指称,为何这一段改称“你”。
使用第二人称,能够更加地抒发自己的情感
( http: / / www.21cnjy.com ),同时如同和别人对话,显得更加亲切。作者将“雨”拟人化,使之可亲可感。人称的变化使雨的形象亲切自然,作者的情感流露更真实,直接抒发对“雨”的爱恋之情。
6、读第7自然段,思考:
(1)这一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总结全文,与开头照应,结构严谨。点明并深化主旨,抒发作者对雨的爱恋之情。)
(2)能否用《四季的雨》来替换原本的篇名?原先的标题妙在何处?
《雨的四季》将雨人格化了,变得鲜活。同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也是一段历程,一段经历了春秋而逐渐丰盈完满的生命历程。因此,可以说,作者爱恋四季的雨,更是爱恋四季的生命。总结:
有人说“每个人不一定要成为诗人,但每个人可以诗意地活着”,但我要说:“没有一颗鲜活灵动的心,没有对自然、对生命的热爱,是无法进入那诗意的境界的,让我们走进大自然,拥抱大自然,用心观察自然,你会发现这个世界真的很美。”
三、体验反思:
1、一年四季的雨对作者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明确:给他的生命带来活力,给他的感情带来滋润,给他的思想带来流动。
2、“但在北方干燥的城市,我们的相逢是多么稀少!只希望日益增多的绿色,能把你请回我们的生活之中。”这几句话表达了怎样的内容?
明确:对北方少雨感到遗憾,希望日益增多的绿色能改变北方少雨的现状,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雨的喜爱。
3、本文表达了怎样的中心?
明确:作者通过形象化的描写,写出了雨的亲切可爱,寄托了作者对雨的赞美与喜爱,进而表现了作者对生命与大自然的热爱。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重点训练了通过发散性思维
( http: / / www.21cnjy.com ),展开联想与想象,自己鉴赏散文的方法。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进一步明确,课本是为我们自己以后能够独立地鉴赏文章服务的。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不必局限于固定的题目、答案,要学会自己去寻找美文,鉴赏美文。
五、布置作业:
1、课外阅读《语文读本》第三册,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其中作者写了自己在大陆、台湾听雨的不同感受;
2、课后练习:请抓住某景物特征写一段文字,200字左右。
六、板书设计:
春雨
美丽而娇媚
雨的四季夏雨
热烈而粗犷
对雨的爱恋
秋雨
端庄而沉思
对生命的追求
冬雨
自然而平静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