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组5 古诗两首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组5 古诗两首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9-07 21:54: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
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
体会诗中描绘的景象,感悟诗的意境。
【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所蕴含的哲理,并联系生活从中获得启示。
【教具学具】
1.教具:庐山的挂图(或投影片、录像片段等)。
2.学具:预习课文,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及作品;搜集苏轼的诗词。
【授课类型】精读课文
【教学方法】讲授法、诵读法、感受法。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题西林壁》,能借助字典或联系生活实际弄清诗句的意思。
2.能用自己的话描绘诗意,感悟诗的已经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3.理解诗词中所蕴含的哲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引导谈话:我在一些旅游景点,常看到墙壁上,树木上等地方,发现很多“某某到此一游”等字样,同学们也看到过吧?
2.在公共场所,这是破坏环境的行为,事素
( http: / / www.21cnjy.com )质低下的表现。然而在古代,这可是文人墨客发表作品的一种方式。古代的酒楼、驿站以及寺院等地,会有有一处粉刷很好的墙壁,专门供文人墨客题咏留名。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就是宋代诗人苏轼留在一座寺院墙壁上的。(板书课题)
3.请同学们看注解,根据注释说说题目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理解诗意
1.
出示庐山挂图或录像带),介绍这是我国最有名气的山峰之一——庐山。提问:看到这幅图,大家对庐山有怎样的印象?
2。学生自读。(老师提出自读要求:请同学们对着注释,试着翻译诗句,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3.指导翻译,组织学生互评。
三、体会诗境,感悟道理
1.
播放配乐古诗朗读。
同学们请思考:作者是站在一个地方观察庐山的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观看结果有哪些不同?(横看
侧看
)相机板书:
横看:多座山峰
侧看:一座山峰
2.借助动作来理解:让学生张开双手,请相互从正面和侧面观察一下,看看有什么不同。
3.那我们想象一下“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画面。教师相机板书:
远处:崇山峻岭,连绵起伏
近处:一座或几座山峰
高处:大大小小的山头在云河浮现
低处:悬崖峭壁
4.你能说说庐山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怎样才能看清它的真面目呢?
5.我们可以用本课学到的知识来解决我们生活实际问题。
讨论:我们该怎样看待一个同学?是只看他的的缺点,还是看他的优点呢?(注意从不同角度去看问题。)
四、指导学习,完成背诵
1.背诵诀窍在于要多读,在读的时候,要把握好朗读的节奏。请同学们练习背诵。
2.检查背诵。(可以开展小组竞赛,组内竞赛等方式)
3.让学生抄写古诗,提醒学生注意把字写正确。
【作业布置】
1.教材P24页课后练习第一题。
【板书设计】
横看:多座山峰

侧看:一座山峰
西

远处:崇山峻岭,连绵起伏


近处:一座或几座山峰

高处:大大小小的山头在云河浮现
低处:悬崖峭壁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游山西村》,能借助字典或联系生活实际弄清诗句的意思。
2.背诵《游山西村》,并能够默写。
3.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富有哲理的诗句。
【教学过程】
一、介绍诗人,导入新课
1.师:在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南侵前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陆游被免职,带着家眷南归故乡,侥幸地逃过了那一场大劫难。但北宋王朝覆灭的耻辱,却深深地铭刻在当时每一个怀有民族自尊感的士大夫心中,写下了许多爱国诗篇。
2.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这位南宋时期著名诗人的作品《游山西村》。
板书课题,提问:山西村是什么地方?(提醒学生这不是山西省的山西村哦!)
二、熟读诗句,领会大意
1.板书诗句,安排学生自读。(可分小组读,交流字词理解。)
2.指导翻译。
师: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设身处地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行有创意的解说。
三、深入探究,破诗明理
1.播放幽雅的古曲,在幽雅的古曲中,学生朗读诗句。
2.组织讨论:从诗的前两句你能看出什么?(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句是抑,言酒不甚美;下句突然扬起,说菜之丰盛。山西村农家给客人备办了丰盛的饭食,这说明了农家的热情和朴实,表达了诗人的向往之情。)
板书:足——热情好客
3.组织讨论:古诗前两句说的是农家人的待客之道,后两句却突然转向写景,是不是有些突兀?
提示:“又一村”所指是哪村?
板书:又一村——山西村
4.哪位同学能描述一下村子的景象和村民们的生活呢?
5.启发谈话:诗中“山重水
( http: / / www.21cnjy.com )复疑无路,莲柳暗花明又一村”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独到体会,是面对困难、迷茫的另类人生体验。你能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吗?(学会正确认识和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困难)
四、指导背诵,积累诗句
1.鼓励背诵:这首诗构思奇妙,富有哲理,这么好的一首诗
当然要背下来。大家快读课文,谁会背的就举手,看谁最先背下来。
2.
播放幽雅的古曲,在幽雅的古曲中,随音乐练习背诵。
【作业布置】
1.完成教材p24第2题。
【板书设计】
农家腊酒浑,

叙事

留客足鸡豚。
(热情好客)
西
山重水复疑无路

写景
柳暗花明又一村
(景色迷人)
【教学反思】
1.《题西林壁》的字面意思较为浅显,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看看注释就能大致读懂,却不一定能理解在不同位置观看庐山所看到的不同景象,一些辅助手段如手掌、三棱镜等能有效解决学生的困惑。
2.《游山西村》由于采用了倒叙等一些写作手法,理解起来相对困难,首先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讨论来疏通诗意,再对重点诗句展开研究。
【我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