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9张PPT。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第1节 透镜1.透镜:中间________,边缘________的透镜叫做凸透镜;________、________的透镜叫做凹透镜。
2.光心:透镜上有一点,光通过它时传播方向________,这个点叫透镜的光心。
3.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凸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_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_作用。
4.焦点和焦距:用符号F表示__________,用符号f表示________。厚薄中间薄边缘厚不变会聚发散焦点焦距凸透镜和凹透镜1.(6分)如图所示的透镜:属于凸透镜的是________(填字母),它们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属于凹透镜的是________(填字母),它们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ADE中间厚,边缘薄BCF中间薄,边缘厚2.(4分)小明在家不小心打碎了一只透明玻璃酒瓶,在清扫碎片时,小明发现玻璃瓶底的形状如图所示,这个瓶底相当于一个________透镜,你做出这样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凸玻璃瓶底中间厚,边缘薄透镜对光的作用3.(6分)如图所示,小明手持凸透镜正对着太阳,下面放一张白纸,调节透镜到白纸的距离,会在白纸上得到最小最亮的光斑,在该光斑处能将火柴点燃,则该光斑所处的位置就是透镜的________,该光斑到透镜中心的距离叫________,经过________的光不改变方向。焦点焦距光心4.(4分)如图是微型手电筒所用的小灯泡,小灯泡前端的A部分相当于________,对光有________作用。凸透镜会聚5.(4分)如图是德国设计师设计的一个球形透镜太阳能系统,通过透镜聚光之后再发电。此透镜是一个( )A.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B.凸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
C.凹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D.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A6.(4分)取一个大烧杯,里面充以烟雾,倒扣在桌上,用手电筒射出一平行光,要使射入杯中的光束发散,应在杯底放置的器材是( ) A.平板玻璃
B.平面镜
C.凹透镜
D.凸透镜C7.(4分)如图甲、乙所示实线框内各放置了一个透镜,两束光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如图所示,则( )A.甲是凹透镜,乙是凸透镜
B.甲、乙都是凸透镜
C.甲是凸透镜,乙是凹透镜
D.甲、乙都是凹透镜A8.(4分)(2016·德阳)作出图中所缺的光线。9.(4分)(2016·永州)如图所示,请在图中作出两条入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的折射光线。一、选择题(3×6分=18分)
10.如图所示,某同学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将一张白纸在透镜另一侧逐渐远离透镜,看到的现象是( )
?A.白纸上有缩小的光斑(小亮点),光斑的大小不变
B.白纸上的光斑先变大,再变小
C.白纸上的光斑先变小,再变大
D.以上说法都不对C11.小明同学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他注意到让凸透镜正对太阳光,但没有仔细调节纸片与透镜的距离,在纸片上的光斑并不是最小时,就测出了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L,那么,凸透镜的实际焦距( )
A.一定小于L
B.一定大于L
C.可能等于L
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D12.(2016·莒县模拟)如图在一块玻璃砖内,一束平行光线恰好正对着玻璃内铁饼形状的空气泡射去,则光束通过空气泡( )A.仍为平行光束
B. 变为发散光束
C.变为会聚光束
D. 无法确定B二、填空题(9×2分=18分)
13.早在1 600多年前,我国学者张华就在《博物志》中说过:“削冰命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得火。”这就是冰透镜取火的典故。此时的冰透镜相当于________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_作用,艾草放在冰透镜的________处能够燃烧。
14.当小明在观察阳光通过甲、乙两副眼镜在地面上形成的光斑时,发现两副眼镜形成的光斑不同,阳光通过眼镜甲形成的光斑中间比四周亮,而阳光通过眼镜乙形成的光斑中间比四周暗,由此可以判断眼镜甲是________透镜,眼镜乙是________透镜。凸会聚焦点凸凹15.凸透镜和凹透镜都可以近似看成玻璃三棱镜和玻璃块的组合,如图所示。请你结合光路图说明平行光通过凸透镜后会聚和通过凹透镜后发散的道理:光线通过透镜两侧面发生两次________造成的。通过分析我们还可以看出这样的规律:不管什么透镜,光通过它折射后,总是向透镜较________(填“厚”或“薄”)的那边偏折;厚度越大,偏折越________,透镜的焦距越________。折射厚大小三、作图题(6分+6分=12分)
16.如图所示的方框中各有一个透镜,图中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后的传播方向,请在方框中填入适当的透镜。17.(2016·济宁)一束光经透镜折射后水平射出,小希通过作图提供了一种确定透镜位置的方案,请你按小希的作图方式,在图中的甲、乙位置各提供一种方案确定透镜的位置。四、实验探究题(12分)
18.小敏不知道实验室准备的凸透镜的焦距。小亮给他提供的解决方案是根据如图所示的设计方案图进行实验,测出焦距。你的意见:小亮的“方案”是____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的。
A.如果“方案”可行,请你对利用该“方案”测量焦距的具体操作提出一条注意事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如果“方案”不可行,请提出你的解决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若你认为“方案”可行,则选A解答,若你认为“方案”不可行,则选B解答)可行入射光与主光轴平行,光屏上的亮斑要最小最亮课件18张PPT。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________,成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像,物体和像在透镜的________(填“同侧”或“异侧”)。
2.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投影仪在屏幕成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像,物体和像在透镜的________(填“同侧”或“异侧”)。
3.放大镜就是一个________,放大镜成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像,物体和像在透镜的________(填“同侧”或“异侧”)。凸透镜倒立缩小实异侧凸透镜倒立放大实异侧凸透镜正立放大虚同侧照相机1.(6分)如图所示是照相机的成像原理图,照相机的镜头是________(填“凸透镜”或“凹透镜”)。仔细观察图中树的大小和在胶片上成的像后比较,像是_______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________(填“倒立”或“正立”)的像。
凸透镜缩小倒立2.(4分)如图所示,纸筒A的一端蒙上一层半透明纸,纸筒B的一端嵌上一个凸透镜,两纸筒套在一起组成一个模型照相机。这个模型照相机的________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________相当于照相机的底片。为了得到清晰的像,应把A端朝着________,B端朝着________。( 后两空均填“较暗的室内”或“明亮的室外”)凸透镜半透明纸较暗的室内明亮的室外投影仪3.(7分)如图所示是投影仪的结构及成像原理图。
(1)其中A是________,光线经过它会发生________射;B是________,光线经过它发生________射。
(2)投影片离镜头较近,屏幕上成的像与投影片上的物体相比是________、________的,平面镜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凸透镜折平面镜反倒立放大改变光的传播方向放大镜4.(4分)如图所示,小明用一个透镜观察书上的一个英文单词,他看到了两个字母“YS”的像。这个透镜是________透镜,这种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_作用,仔细观察发现,像是________、________的像。
凸会聚正立放大5.(4分)常见普通温度计的横截面是圆形的,而体温计的横截面近似于一个三角形,如图所示。体温计做成这种形状的主要作用是( )A.使表面粗糙,便于握紧向下甩
B.把示数刻在较平的面上,刻度更精确
C.节约材料,美观好看
D.对液柱有放大作用,便于读数D实像和虚像6.(10分)如图所示是某一同学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装置及原理图,实验现象表明实像是由________会聚而成的,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光屏承接,实像与物体分居在透镜的________;虚像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光屏承接,虚像与物体在透镜的________。实际光线能两侧不能同侧7.(5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实像和虚像都能显示在光屏上
B.实像和虚像都不能显示在光屏上
C.虚像能用眼睛看到,但不能显示在光屏上
D.实像能用眼睛看到,但不能显示在光屏上C一、选择题(6×3分=18分)
8.下列光学仪器中能成倒立、缩小实像的是( )
A.照相机 B.凸面镜
C.平面镜 D.幻灯机
9.放电影时,电影胶片上的图案经凸透镜在银幕上成的是( )
A.倒立、放大的虚像 B.正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倒立、放大的实像AD10.如图所示,把人参泡在酒中,通过酒瓶看见的是人参的放大虚像,这时的瓶和酒相当于一个( )
A.凸透镜 B.凹透镜
C.凸面镜 D.凹面镜A11.为了规范交通行为,公安部门在很多路口安装监控摄像头,如图所示,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拍照时,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
A.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
B.凸透镜,成缩小的实像
C.凹透镜,成放大的虚像
D.凹透镜,成缩小的虚像B12.物体AB通过凸透镜成像如图所示,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制造的光学仪器是( )A.照相机 B.放大镜
C.幻灯机 D.潜望镜B13.关于实像和虚像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线经过折射所成的像是实像,经过反射所成的像是虚像
B.实像是能用光屏接收到的,虚像是不能用光屏接收到的
C.虚像是影子,实像就是实际光线所成的光斑
D.凸透镜所成的像是实像,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B二、填空题(14×3分=42分)14.如图所示是一款具有摄像功能的手机,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透镜,通过镜头所成的像是________(填“实像”或“虚像”)。 实像凸15.某些手表上有一个圆滑的透明凸起,通过它看日期会觉得很清楚,这是因为这个圆滑的凸起相当于一个________,我们看到的实际上是一个________(填“放大”或“缩小”)的________(填“实像”或“虚像”)。凸透镜放大虚像16.小林在家里拿爷爷的放大镜做实验。第一次小林通过放大镜看到书上的字如图甲所示,此时他看到的是字的________像;第二次小林通过放大镜看到书上的字如图乙所示,这时他看到的是字的________像(以上两空均填“实”或“虚”)。从图甲到图乙的变化过程中,放大镜是逐渐_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书本的。与图乙所反映的成像特点相同的光学仪器有________。由上述实验小林猜想,凸透镜成不同特征的像可能与________________有关。虚实远离投影仪物体到透镜的距离17.如图甲所示是某一物体的形状,图乙是供选择的物体的像的形状(不考虑像的大小)。(1)该物体在照相机的胶片上所成的像的形状为______;
(2)在平面镜中看到的该物体的像的形状为______;
(3)把投影仪的平面镜卸掉,让物体的像成在天花板上,这时看到的该物体的像的形状为______;
(4)用放大镜看到的该物体的像的形状为______。
?DADC课件19张PPT。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第4节 眼睛和眼镜1.眼睛好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________,在视网膜上成 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像。眼睛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是因为睫状体改变晶状体的______________。
2.近视眼患者看不清________(填“近处”或“远处”)的物体,是因为晶状体太________,折光能力太________所致。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的 ________面,应配戴________透镜矫正。
3.远视眼患者看不清________(填“近处”或“远处”)的物体,是因为晶状体太________,折光能力太________所致。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的 ________面,应配戴________透镜矫正。凸透镜倒立缩小实形状(或厚薄程度)远处厚强前凹近处薄弱后凸眼睛1.(5分)眼睛是一部高度精密的光学系统,下列围绕眼睛的讨论,错误的是( )
A.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B.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像的像距大于2倍焦距
C.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D.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像是倒立的
2.(6分)关于眼睛的调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看远处物体时,睫状体应收缩,使晶状体变得凸一些
B.看远处物体时,睫状体应放松,使晶状体变得凸一些
C.看近处物体时,睫状体应收缩,使晶状体变得凸一些
D.看近处物体时,睫状体应放松,使晶状体变得扁平一些BC近视眼、远视眼及其矫正3.(5分)如图所示是一副“近视运动眼镜”,它起到矫正近视和防止运动时脱落的作用。这种眼镜片的种类是( )
A.凸面镜 B.凹面镜
C.凸透镜 D.凹透镜D4.(6分)小丽五一与家人去旅游,如图是她戴眼镜前和戴眼镜后观察到远处帆船的情形,由此可以看出小丽视力存在的问题以及所戴眼镜的镜片类型是( )A.远视眼 凸透镜 B.近视眼 凹透镜
C.远视眼 凹透镜 D.近视眼 凸透镜戴眼镜前 戴眼镜后B5.(6分)小华为了看清书上的字,眼睛与书的距离和视力正常时相比越来越近了,说明小华( )
A.患上了近视眼,需要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B.患上了近视眼,需要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
C.患上了远视眼,需要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D.患上了远视眼,需要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B6.(4分)(2016·百色)如图所示是一种视力矫正的模型,其中透镜A是________(填“凸”或“凹”)透镜,该模型是矫正________(填“近”或“远”)视眼。凹近7.(4分)(2016·襄阳)形成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________(填“太弱”或“太强”);预防近视眼的措施之一,就是读写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应保持在________(填“10”“15”或“25”)cm 左右。 25太强8.(4分)请根据远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在如图所示的方框内画出矫正所需的透镜并完成矫正后光路图。一、选择题(5×6分=30分)9.图中某人手持的是一枚( )
A.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
B.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
C.凸透镜,可以矫正近视
D.凸透镜,可以矫正远视D10.(2016·随州)如图为正常人眼看远近不同物体时眼睛的自动调节,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这不可能是同一个人的眼
B.这说明眼睛是一个自动变焦(距)系统
C.看近处的物体晶状体应扁平一些
D.看远处的物体常常需要眯起眼睛看B11.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着眼球的运动而运动,目前使用的软质隐形眼镜是由甲醛丙烯酸羟乙酯(HEMA)制成,中心厚度只有0.05 mm。近视眼患者戴的HEMA超薄镜片的边缘厚度( )
A.小于0.05 mm B.等于0.05 mm
C.大于0.05 mm D.任意值C12.(2016·河南)如图所示是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是远视眼,应配戴凹透镜矫正
B.甲是远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较弱
C.乙是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矫正
D.乙是近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较弱B13.报纸上放有小明的近视眼镜、爸爸的老花眼镜、奶奶度数更深的老花眼镜及妈妈的平光镜,如图所示,则奶奶的眼镜是( )A二、填空题(6×3分=18分)
14.正常眼睛观察物体最清晰而又不易疲劳的距离叫做明视距离,约为________cm。根据近视眼的结构,近视眼的明视距离比正常眼的明视距离________(填“大”“小”或“相等”)。小2515.善于观察的小明发现,张老师上课时,观察远处的同学时要摘下眼镜,而看近处的课本时,又要戴上眼镜。这样频繁地戴上摘下眼镜非常不方便。张老师的眼睛属于________(填“近视眼”或“远视眼”)。如图所示的是一种新型眼镜,这种眼镜的镜片分上下两个区,A区厚薄均匀,B区可以矫正视力。张老师戴上这种眼镜就可以通过________(填“A区”或“B区”)看远处同学,再不需要频繁地戴上或摘下眼镜了。远视眼A区16.通常把透镜焦距的倒数叫做透镜的焦度(焦度取正数),用Φ表示,即Φ= 。平常说的镜片的度数,就是镜片的焦度乘100的值,凸透镜的度数为正值,凹透镜的度数为负值。一个凸透镜的度数为400度,则它的焦度为________m-1,焦距为________m。40.25三、实验探究题(12分)
17.如图所示,在光具座上依次放置点燃的蜡烛、装水的透明塑料袋、光屏。装水的透明塑料袋是一个水透镜,塑料袋与装有少量水的注射器相连,可通过注射器向塑料袋中加水或吸水来改变水透镜的厚度。(1)用注射器向袋中加水时,透镜变厚,折光能力变________(填“强”或“弱”);强 (2)如图所示,若光屏上刚好得到了清晰的像,当用注射器吸走袋中的一些水时,光屏上的像就变模糊了,为了使光屏上的像再变清晰,应向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光屏。如不移动光屏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可在烛焰与注水塑料袋间加一个________透镜,这相当于________视眼的成因及矫正。右凸远课件19张PPT。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第5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1.物体经过显微镜物镜成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像,目镜则相当于一个________,它可将物镜成的像进一步放大。
2.物体经过望远镜的物镜成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
3.物体对眼睛所成视角大小与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有关。倒立放大实放大镜倒立缩小实放大镜物体本身大小物体到眼睛的距离显微镜1.(6分)如图所示是一台显微镜,它有两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________(填“凸透镜”或“凹透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________,靠近物体的凸透镜叫做________。凸透镜目镜物镜2.(6分)显微镜的物镜成像特点与________成像特点一样,物距u的范围是________,目镜成像特点与________成像特点相同。(第一、三空均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投影仪f<u<2f放大镜 3.(3分)关于显微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镜有发散作用,目镜有会聚作用
B.物镜有会聚作用,目镜有发散作用
C.物镜得到放大的像,目镜再次得到放大的像
D.物镜得不到像,目镜得到物体放大的像
4.(3分)显微镜由目镜和物镜等元件构成,下列关于显微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目镜的焦距很短
B.通过目镜看到放大的实像
C.物镜的焦距很短
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之和CC望远镜5.(6分)如图所示是一种玩具望远镜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物镜和目镜都是________,物镜的成像情况与________相同,目镜成像情况与________相同。(后两空均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凸透镜照相机放大镜6.(6分)天文爱好者可以使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的物体,当被观察物体在物镜的两倍焦距以外时,物体成一个________(填“放大”或“缩小”)的________(填“实”或“虚”)像,这个像位于目镜的一倍焦距以内,物体通过目镜成一个________(填“放大”或“缩小”)的________(填“实”或“虚”)像,观察者就能看清楚远处的物体,这就是望远镜的原理。缩小实放大虚7.(3分)对于天文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望远镜看到的是景物的正立的像
B.望远镜的目镜、物镜一定都是凸透镜
C.望远镜的目镜、物镜都成实像
D.望远镜的物镜都尽量会聚更多的光
8.(4分)由两个凸透镜组成的天文望远镜,其物镜到目镜间的距离是( )
A.物镜与目镜的焦距之和
B.物镜的焦距与目镜的焦距之差
C.任意距离都可以
D.以上都有可能DA 探索宇宙9.(3分)下列关于宇宙的认识错误的是( )
A.发现木星的卫星的科学家是伽利略
B.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C.地球是太阳的行星之一
D.宇宙是由大量不同层次的星系构成的B一、选择题(6×6分=36分)
10.小明想观察植物的细胞和远处舞台上的明星,他应分别选择( )
A.望远镜和显微镜 B.显微镜和望远镜
C.放大镜和显微镜 D.望远镜和放大镜B11.(2017·新泰模拟)如图所示,关于该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的物镜和显微镜的物镜作用相同
B.它的物镜相当于放大镜,用来把像放大
C.它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虚像
D.它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D12.李洋在用显微镜观察上皮组织细胞时,通过调节,被观察的物体已经处在视野中央了,但像太小,观察不清楚,这时应该( )
A.使物镜远离物体,目镜位置不变
B.使物镜靠近物体,目镜远离物镜一些
C.使物镜远离物体,目镜靠近物镜一些
D.使物镜位置不变,目镜靠近物镜一些B13.如图所示,望远镜的物镜的直径比我们眼睛的瞳孔大得多,这样做的目的是( )
A.这样可以会聚更多的光,使得所成的像更明亮
B.这样它可以扩大视角,使我们看到更广阔的宇宙
C.这样做既美观又有气势
D.这样做可以使物镜焦距更长,从而使人看得更远A14.如图所示,小强同学用两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一前一后放在眼前观察远处的物体,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只放大镜对物体进行了两次放大
B.两只放大镜组合在一起相当于一台显微镜
C.两只放大镜组合在一起相当于一架望远镜
D.将两只放大镜的位置对换后,观察同一物体的大小是相同的C15.利用安置在离地面约600 km轨道上运行的“哈勃”空间望远镜来探索宇宙奥秘的意义主要在于( )
A.能摆脱地球引力束缚而进入宇宙
B.观察天体时的距离变近
C.观察地球表面的清晰度得以提高
D.观察天体时不受地球大气层的干扰D二、填空题(4×3分=12分)
16.把一滴水滴在玻璃板上,在玻璃板下面放置一个用眼睛看不清楚的小物体,这时水滴的作用就相当于一个________镜。拿一个放大镜放在水滴的上方,慢慢调节这个镜子与水滴之间的距离,你就更能看清玻璃板下的微小物体,这时它们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填“望远镜”或“显微镜”)。凸透显微镜17.如图表示一种光学仪器的原理图中,L1是物镜,L2是目镜。这种仪器是________(填“望远镜”或“显微镜”),目镜的作用相当于________(填“放大镜”或“投影仪”)。望远镜放大镜 三、实验探究题(12分)
18.小明同学为了“探究物体对眼睛视角大小的相关因素”,他通过观察不同高度的树木且不断地改变眼睛与树木的距离,如图所示,得到数据如表格所示: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有:
(1)在观察相同高度的物体时,视角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有关,________越远,视角越________;
(2)观察者的眼睛与物体距离不变时,视角的大小与____________有关,________越大,视角越________。
?距物体的距离距离小物体的高度高度大课件10张PPT。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巩固练习一、选择题
1.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当在光屏上得到烛焰倒立放大的像时,测得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为8 cm,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3 cm B.6 cm C.8 cm D.12 cmB2.(2017·黄冈模拟)小明将凸透镜紧靠如图甲所示的一幅卡通图片,然后将凸透镜逐渐远离图片的过程中,通过凸透镜观察到如图乙所示四个不同的像,则四个像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A.③②④① B.③②①④
C.②①③④ D.①②③④C3.小张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光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屏上可能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B.若图上一格表示10cm,则f可能是20cm
C.只将凸透镜向左移动,光屏上会再出现一次放大的像
D.若将蜡烛向右移动一定距离后,光屏应向左移动C4.如图所示,一正方形物体ABCD放在凸透镜左侧,其通过透镜所成的像的形状大致为( )C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正常人的眼睛相当于一架自动照相机,可以通过改变“透镜”的焦距使像落在视网膜上
B.望远镜是通过拉近像到人眼的距离来增大视角,看清物体的
C.显微镜是通过两次放大来增大视角,看清物体的
D.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厚或眼球前后方向太短形成的D二、填空题
6.如图是小阳制作的多用途手电筒,AB处是可插入胶片的小插口,CD、EF是可左右伸缩的套筒,DF处装入凸透镜。当手电筒作照明用时,调节套筒,使灯泡灯丝处于____________位置,射出平行光线;在此基础上,作幻灯机使用时,在AB处插入幻灯片,接下来应把套筒向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前方屏幕上观察到________(填“正立”或“倒立”)放大的实像。凸透镜焦点右倒立三、作图题
7.小光用放大镜观察远处一面旗帜,他看到了旗帜在镜中成如图所示的像。请在空白处画出此时那面旗帜的实际画面。要求:画出大致轮廓即可。四、实验探究题8.小雪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大小与焦距的关系”实验中,对课本的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所示。(1)他们不用蜡烛,而用由几个发光二极管做成“F”字样的发光体进行实验,你认为其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易于判断像与物的倒正关系(2)他们用三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进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在物距一定时,凸透镜的焦距越大,所成实像的像距________;根据你所学凸透镜成像规律分析,此时所成像的大小________。(均填“越大”“越小”或“不变”) 越大越大课件13张PPT。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结构图&易错盘点 照相机会聚 倒立放大虚发散光屏厚凹薄凸 幻灯机易错盘点
易错点一:对“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理解不透
易错现象:
误认为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就是指光线经凸透镜后一定会聚于一点,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就是指光线经凹透镜后折射光线一定不能相交于一点。【例1】如图所示,画出了光线经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在图中O处应填入适当类型的透镜是( )A.凸透镜
B.凹透镜
C.凸透镜、凹透镜都有可能
D.凸透镜、凹透镜都不行【分析】折射光线相交于一点,就误认为经过的透镜是凸透镜而错选A。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是指从凹透镜出射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远离”主光轴了,不能将发散作用理解为出射光线是发散的。射向凹透镜的光线经过凹透镜以后,可能仍然是相交的,但比入射光线发散了,这说明透镜起到了发散作用,此题正是这种情况。B举一反三
1.一束光在空气中经凸透镜折射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定是平行光束
B.一定是会聚光束
C.折射光束比原来的光束会聚一些
D.一定是发散光束C易错点二:物距变化时对像的性质分析不到位
易错现象:
不能正确判断焦距及物距变化后与焦距和2倍焦距的关系。【例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缩小的像,光屏离凸透镜的距离为20 cm,当烛焰离凸透镜的距离为30 cm时,烛焰所成的像( )
A.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B.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C.是正立、放大的像
D.放大、缩小、等大的实像都有可能
【分析】不能根据像的性质判断凸透镜的焦距范围从而错选A或B。当v=20 cm时,得到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f<20 cm<2f,解得10 cm<f<20 cm。当u=30 cm时,若f=15 cm,则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若10 cm<f<15 cm,则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若15 cm<f<20 cm,则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举一反三
2.张宁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并“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蜡烛、透镜、光屏位置如图乙时,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凸透镜的焦距是40 cm
B.图乙中烛焰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像
C.照相机成像特点与图乙中所成像的特点相同
D.将蜡烛远离凸透镜,保持凸透镜、光屏位置不变,烛焰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B3.“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发现,物距等于6 cm时成正立的像,物距等于9 cm时成倒立的像,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物距等于8 cm时,成放大的实像
B.物距等于12 cm时,成放大的实像
C.物距等于16 cm时,成缩小的实像
D.物距等于18 cm时,成等大的实像B易错点三:近视眼和远视眼的视力矫正方法
易错现象:
不能真正理解近视眼与远视眼形成的原因,从而选错矫正的方法。【例3】如图所示四幅图中,分别反映近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的两幅图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分析】对近视眼,远视眼形成的原因理解不透彻而错选B或C。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过大,使本来会聚在视网膜上的像,成在了视网膜前方,②是近视眼形成过程;为使像成在视网膜上,应配戴发散透镜以矫正近视眼,④图为矫正过程。D举一反三
4.小明做“研究远视眼的矫正”实验时,他把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眼睛观察的物体。小明拿一个远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如图所示。而拿走远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 )A.将光屏适当靠近凸透镜
B.将蜡烛适当靠近凸透镜
C.同时将光屏和蜡烛适当靠近凸透镜
D.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或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D5.(多选)小丽配戴200度的远视眼镜来矫正视力,针对这一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远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
B.远视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
C.透过眼镜看小丽的眼睛,看到她的眼睛变大了
D.透过眼镜看小丽的眼睛,看到她的眼睛变小了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