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六组22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六组22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7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9-07 22:07: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2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读准并
( http: / / www.21cnjy.com )理解“海峡、杭州、患病、凋零、骨髓、彼岸、袭击、空旷、暂时、身躯、平安无事、突如其来、涓涓流出、骨肉同胞、血脉亲情”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联系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抓住重点词句,想象情景,在朗读中体会人物心理,感受人物的高尚品质。
3.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
【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性、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性,以及两岸医护人员的奔波劳累,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教学难点】
在朗读中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
【教具学具】
1.教具:重点语句PPT课件、课文朗读磁带、《爱的奉献》《感恩的心》歌曲磁带。
2.学具:生字卡片;有关台湾、白血病、骨髓移植、骨髓库、台湾花莲慈济医院等方面的资料。
【授课类型】精读课文
【教学方法】讲授法、诵读法、感受法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体会其在文中的表达作用;了解白血病、骨髓移植、骨髓库等背景知识。
2.掌握课文内容,复述故事情节。
3.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初步体会文中人物的高尚品质。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确立目标
方法一:(主方法)
1.板书课题,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从《搭石》中感受到了人与人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间的关爱之情,今天我们将学习另一篇关于“给予”的课文。它的名字叫——(学生齐读课题: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2.激情朗读。(指几名学生读课题,在读时有的学生强调“生命”,有的强调“跨越”,还有的强调“海峡”)
师:看来大家对这句话的体会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一,轻重缓急读得不一样,因而听来没有感情。谁愿意单独为我们读读这句话?要读出自己的理解。(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题)
3.师:你从题目中看到了什么?读懂了什么?(学生发挥想象,畅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4.师:你还想从题目中了解什么?(学生由题质疑,然后与教师一起梳理问题,确定重要的问题和必须先解决的问题。)
对学生的质疑加以梳理,引导学生将问题归类,分出主次。
5.师:除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还要学会什么?(师生共同讨论出学习目标并用笔将其记下来,以便在后面的自读过程中逐一解决)
引导学生自定学习目标,如“掌握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思想感情”等。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师:请大家带着问题和目标自读课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读准生字新词,努力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同时注意思考一个问题: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读课文并思考问题)
2.指名复述课文。(学生复述故事情节)
教师小结:把故事的大致情节说一说。
3.师:读了课文以后,你现在对题目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理解与先前有何不同?(学生通过读课文,对“生命桥”、“海峡”和“跨越”产生了一定认识,通过交流会进一步打开思路)
4.师:下面请同学们针对字词提出疑难。(学生提出疑难字词,与教师一起讨论解决)
师:这篇课文中的生字词比较多,你都会读了吗?(PPT出示生字新词,指名学生认读,然后小组读,全班齐读)
生字:峡






怀




词语:跨越
海峡
桂树
苍白
红润
移植
幸运
台湾
袭击
期待
空旷
暂停
谈何容易
平安无事
突如其来
骨肉同胞
血脉亲情
涓涓流出
师:请同学们先自由读一读。你认为哪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词语的读音需要提醒大家注意。你认为哪个字最难写,需要提醒大家。(教师指导读,重点指导难写易错字:脉、暂。)
5.师:刚才大家已经读了课文,这篇课文主要讲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一件什么事呢?(学生回答: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师板书:
台湾(青年)、李博士

大陆(小钱)
6.师介绍关于白血病和骨髓
( http: / / www.21cnjy.com )捐献的情况:白血病又称血癌,得了白血病的人几乎等于被判了死刑,唯有骨髓移植,才能挽救白血病患者的生命。我国大陆的骨髓库起步较晚,人们对骨髓的知识欠缺,意识淡薄,目前捐献志愿者的库存资料加起来还不到3万份;而台湾有目前亚洲最大的骨髓库,库存资料30多万份。(学生认真听,重要处记录下来。)
三、细读课文,体会情感
1.学习第1自然段。
师:谁来读课文第1段,并说说自己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学生主动举手读,由“阳光”、“甜丝丝的香气”体会到宁静、和谐的气氛)
2.学习第2自然段。
师:这时的小钱却静静地躺在了病床上,这是为什么呢?
PPT出示句子:
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师:“静静地躺在病床上”这个短语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请同学们找到并画出来。
师:小钱为什么会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第2自然段,画出相关的句子。(学生默读并画出相关句子)
◆灿烂的阳光没有使他苍白的脸红润起来。
师:“苍白”是什么意思?在文中指的是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回答)
指导感情朗读。
◆这个刚满
18
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
师:“凋零”是什么意思?对“含苞的凋零的花朵”你是怎么理解的?(学生讨论、交流、回答)
师:这“含苞的凋零的花朵”与小钱又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说“小钱的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学生思考、回答)
指导感情朗读。
◆体会语言表达特色。(体会一组反义词用在一句话中的表达效果)。
PPT出示文中的两句话,并用红色在“苍白、红润;凋零、绽放”等词上标示:
灿烂的阳光没有使他苍白的脸红润起来。
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
师:请大家用心读句子,把目光聚焦于这两对红色的词语当中,谈谈你的发现。(生:这是两对反义词)
师质疑:把两个反义词放在同一个句子中是否矛盾?(学生齐读句子感受不矛盾,体会小钱病重)
◆填写反义词,提升情感。
师:多有特色的表达方式呀,让我们也来写一写,再次体会小钱白血病的严重。
PPT出示句子,学生填空并交流:
18岁,本该是他生命刚(
开始
)的时候,因为得了白血病,他的生命即将(
)。
18岁,本该是他声音最(
)的时候,因为得了白血病,他的声音变得非常的(嘶sī哑yǎ)。
18岁,本该是他动作最(
)的时候,因为得了白血病,他的动作变得(
)。
师生互读。
师:同学们,以上这些带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反义词的句子,又一次让我们感受到小钱白血病的严重。他的病那么重,以至于他什么也做不了,只能——(师引读: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组织学生讨论:怎样理解小钱的“生命就像
( http: / / www.21cnjy.com )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请同学们结合有关“白血病”和“骨髓移植”的知识,由“凋零”和“含苞”来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学生通过讨论明确:“凋零”指草木凋谢,含苞的花朵犹如小钱年轻的生命,而这年轻人如果不进行骨髓移植,就将结束短暂的生命,如同“花朵即将凋零”)
师范读:然而……终于在台湾找到了这样的人。
师:谁能告诉老师,“辗转”是什么意思?
( http: / / www.21cnjy.com )你能想象到小钱的家人和医务人员可能会到哪里寻找骨髓?结果都是怎样的?(学生想象小钱的家人和医务人员可能会到杭州、北京、新疆……满中国地找,体会“辗转”一词承载着艰辛,承载着感动,承载着希望)
3.学习第3自然段。
(1)指名小组读第3自然段。(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
(2)师:“在同一时刻”是指什么时候?(学生回答:1999年9月22日早晨7时30分)
(3)师:当小钱躺在病床上等待着骨
( http: / / www.21cnjy.com )髓移植手术的时候,在海峡彼岸的台湾花莲慈济医院,“骨髓移植专家李博士正步履匆匆地走进手术室”,怎样理解这儿的“步履匆匆”?(学生自由发言,体会此时李博士希望尽快将骨髓取出来送往大陆做手术的焦急心理)
(4)师:此时的台湾发生了什么事?(学生了解台湾此时的情况,明白此时青年和李博士都有生命危险,初步体会两人的奉献精神)
相机介绍“余震”,告诉学生7.3级的地震会带来什么样的破坏。
此时躺在医院手术台上的青年人会有什么样的危险?李博士又是怎么想的?(学生体会台湾青年和李博士的奉献精神。)
4.学习第4自然段。
师范读第4自然段,提问:发生地震后捐献骨
( http: / / www.21cnjy.com )髓的青年并不急于去了解家人的情况,是他对家人不关心吗?请大家联系上下文来体会这位台湾青年的心情。(学生通过对相关文字的品读认识到一个充满爱心的人是不会不关心家人的,只是在这个青年心里,亟待拯救的生命比了解家人情况更重要)
5.学习第5自然段。
(1)师:抽取骨髓的过程是怎样的?(学生主动举手读第5段)
(2)师:骨髓的抽取过程顺利吗?从哪
( http: / / www.21cnjy.com )里可以看出来?(学生从“脱落”、“暂停的间隔”、“一次又一次的努力”等词句来体会在这个特殊时期抽取骨髓的不易)
(3)师:怎样理解“突如其来”?从中你
( http: / / www.21cnjy.com )体会到了什么?(学生由“突如其来”想象“余震”大小的不确定性,意识到李博士和青年是冒着生命危险在取骨髓。)
6.学习第6自然段。
师:请同学们读第6段,说说从“
( http: / / www.21cnjy.com )十几个小时”、“连夜”这些词我们可以体会到什么?(学生细读第6段,体会李博士和其他医护人员为了挽救小钱的生命而不辞辛劳、无私奉献的精神)
7.学习第7自然段。
(1)师:请同学们带着感情朗读最后一段。(学生有感情地齐读最后一段)
(2)师:课文学到这里,你们知道课题应该怎样读了吗?(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读出情感)
(3)师鼓励谈话:在你的心中,这是一座怎样的桥?(学生畅谈自己的体会,认识到这座桥是用爱心架起的生命桥,一定会永远屹立在两岸同胞的心中)
再次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
四、回顾教材,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本课的生字新词,通过朗
( http: / / www.21cnjy.com )读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到了海峡两岸人民难以割舍的骨肉亲情,对于课题“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有了更深的理解。
【作业布置】
1.读准本课需要掌握的生字“峡”“桂”“移”“湾”“彼”“袭”“余”“怀”“旷”“暂”“胞”“脉”,并在练习本上正确书写。
2.抄写下列词语:跨越、海峡、桂树、苍白、
( http: / / www.21cnjy.com )红润、移植、谈何容易、幸运、台湾、袭击、平安无事、期待、突如其来、空旷、暂停、骨肉同胞、血脉亲情。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文中让人感动的语句,对语句进行全面分析品味以体会情感。
2.体会文章所采用的对比的写作手法,根据文字想象情景。
3.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
【教学过程】
一、品味语言,诉说感动
1.师: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中划出让自己感到心酸、看到希望、有所触动的句子,小组交流。(学生读课文,划句子,在小组内讨论这些句子为什么让自己有那样的情感)
2.指导学生对所划语句进行全班交流,尽
( http: / / www.21cnjy.com )量让学生将每句话都提出来加以分析,之后可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该句,以加深体会。(一名学生读句子,说出感动的理由,其他学生再针对此句发言,对语句作全面分析)
3.
PPT出示学生找到的感动自己的语句,并用红色将“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标示出来:
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灿烂的阳光没有使他苍白的脸红润起来。
……
此刻,大地仍在余震中摇晃。
……
此时此刻,跑到空旷的地方才比较安全。但是,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师:同样是“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两者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情况有何不同,说明了什么?(学生讨论,明确:小钱是因为缺乏生命力,奄奄一息地躺在病床上;而台湾青年不顾自己的安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是为了抽取给小钱做手术的骨髓,反映出他的坚定沉着,他一心想着救人,早把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
二、深入体会,拓展延伸
1.师:小钱得救了,此时他的心中一定充满了感激。大家想一想,他最感激的是谁?(学生思考,讨论,认为他最感激的是为他捐献骨髓的台湾青年。)
2.师:目前骨髓移植是白血病患者康复的唯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希望,可很多人怕捐献骨髓会影响健康而拒绝捐献,这位台湾青年真是捐献骨髓的先行者啊!我们真应该感谢他!但小钱感谢他只是因为他为自己捐献了骨髓吗?(学生讨论,认识到小钱之所以感激那位青年,不仅因为他为自己捐献了骨髓,还因为他是在冒着生命危险、不顾亲人安危的情况下捐献的)
3.师:根据国际上骨髓捐助的有关规定,骨髓捐
( http: / / www.21cnjy.com )助者和受捐人在一年内是不能见面也不能知道对方的身份和姓名的,但一年以后就可以了。想象一下,一年以后的某一天小钱和那位捐骨髓的台湾青年相遇了,会是怎样的场景?(学生想象情景,或与同桌配合表演)
4.师:除了台湾青年,小钱还会感激谁?(学生纷纷说出“李博士”)
5.出示李政道博士的照片,简介他对白
( http: / / www.21cnjy.com )血病患者所做出的贡献:李政道博士是台湾的骨髓移植专家,他主持创办了台湾慈济骨髓捐献中心,救助了众多的白血病患者。他曾100多次携带着台湾同胞捐献的骨髓来到大陆,救助大陆白血病患者的生命。(学生了解李政道的相关情况)
6.师:李博士这一天做了哪些工作?(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梳理李博士从“步履匆匆地走进手术室”到“连夜为小钱做了骨髓移植手术”这期间所做的工作,体会李博士的辛苦和无私奉献。)课件出示李博士一天的工作:
10时20分,李博士从花莲飞往台北。
14时15分,由台北抵达香港后,立即飞往上海。
16时45分,飞机在上海降落。
20时50分,李博士直奔杭州。
22时15分,李博士乘坐的救护车开进了杭州的医院。
7.师:尽管台湾和大陆之间隔着一湾海峡,
( http: / / www.21cnjy.com )还有很多人为的阻隔,但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是不会断绝的,他们用爱心架起了一座——(学生齐答: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8.师启发学生思考:除了台湾青年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李博士,小钱还会感激谁?想象一下他们为小钱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学生想象情景,描述医护人员和亲朋好友等对小钱的关爱)
9.师激情总结:正是因为有这么多人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关心和爱护,小钱才得以康复;正是因为海峡两岸这么多人的爱心,才架起了一座——(学生齐答: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三、回顾教材,总结全文
1.(播放音乐《感恩的心》)师:是啊,
( http: / / www.21cnjy.com )小钱的心中充满了感激,我们的心中也充满了感激,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用血脉亲情架设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座桥使小钱得救了。让我们怀着感恩的心,带着祝福再去读课文的最后一自然段。(学生读文)
2.(播放音乐《爱的奉献》)
( http: / / www.21cnjy.com )师:小钱的生命之花在人们的爱和奉献中重新绽放了,此时此刻,同学们一定有千言万语要诉说,就把千言万语汇成最感动的一句话,写成亲情卡,贴到“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上去吧。(学生写亲情卡)
师:能不能把你写的亲情卡念给大家听——
生:世界如果有你我的爱心,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师:太感人了!
生:我真希望台湾早日回归祖国大陆!
生:宽阔的海峡啊!阻挡不住我们之间的同胞之情!……
3.师总结:同学们,因为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爱,有了这份血脉亲情,海峡两岸才没有了距离,这生命之花才得以重新绽放。这座生命之桥跨越海峡,永远屹立在大陆同胞和台湾同胞的心中。这真是:海峡难阻骨肉情,爱心架起生命桥!(板书:海峡难阻骨肉情
爱心架起生命桥)那就让我们把这座用爱心浇灌,用血脉亲情连接的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永远地铭刻在心中吧!老师把课文改编成了一首诗,想在课结束前送给同学们!(继续播放音乐《爱的奉献》,在音乐声中老师动情诵读,将诗歌送给学生)
PPT出示诗歌: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献给海峡两岸的骨肉同胞
病床上,白血病折磨着他
即将凋零的生命之花啊
如何才能绽放
几经辗转,辗转几经
海峡彼岸投来
一缕阳光
并不灿烂,并不辉煌
对他而言
却是万丈光芒
一次又一次的余震
年轻的他,躺在床上
静静地静静地
一次又一次的努力
骨髓,涓涓流出
生命之花,随之绽放
两岸同胞啊
用爱心
架起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血脉亲情
如同生命火种
代代相传
【作业布置】
1.完成教材第108页课后作业第2题:课文讲述的事情很感人,我想和大家说说自己的感受。
2.完成教材108页课后作业第3题:我们来想象一下,如果有一天小钱和那位捐骨髓的台湾青年相遇了,他会对台湾青年说些什么。
【板书设计】
22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台湾(青年)、李博士
大陆(小钱)
血脉亲情
海峡难阻骨肉情
爱心架起生命桥
【教学反思】
1.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小钱静静地躺在病
( http: / / www.21cnjy.com )床上”这句话贯穿整个板块,整体感较强;教师在引导学生发现“灿烂的阳光没有使他苍白的脸红润起来”这句描写小钱病重的句子与前句一样带有一对反义词后,指导学生理解句子的表达特点,并设计了带有反义词的句式练习,使学生在练习中加深了对小钱病重的理解。这个动笔练习与很多老师设计的“你想对小钱说什么”相比要有价值得多,它挖掘了本文中句子的特色,让学生在环节中既得到了语境中反义词的练习,又加深了学生对小钱病重的理解。
2.本文标题“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有着丰富的含
( http: / / www.21cnjy.com )义,在教学之初,让学生就题目展开设想,确立学习目标,然后在后面的学习中逐步去完成这些目标。随着学生对课文理解深度的变化,对课题的感受也发生了变化,其间让学生多次反复地读题以体会题目内涵。在教学过程中可对重点词句质疑,让学生在思考朗读的过程中掌握了课文内容,从而更好地体会到文中人物的奉献精神。
【我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