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给予是快乐的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从字里行间感受小男孩美好的心灵。
3.体会“给予是快乐的”这句话的含义,激发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从文中人物的言语和行为中体会小男孩的心理活动和保罗的心理感受。
【教学难点】
领悟“给予是快乐的”的内涵,懂得要从小树立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人生态度,培养高尚情操。
【教具学具】
1.教具:重点词句PPT课件、一至两篇具有相同主题的文质兼美的短文。
【授课类型】略读课文
【教学方法】诵读法、感受法、自读自悟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练习导入,引入课题
1.同学们,这节课先请大家做一个填空题的练习。(PPT出示下面的练习题)
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
)是快乐的。
(学生各自补充句子)
2.在学生补充句子的过程中教师相机揭题并板书:24
给予是快乐的
3.正音:给予jǐ
yǔ
,理解词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给予为什么会快乐呢?请同学们认真
( http: / / www.21cnjy.com )读读课文,读准字音,努力把课文读通顺,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想想。(学生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词,划出文中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
2.启发复述:这篇课文主要写谁?围绕他写了一件怎样的事情?(学生简述故事)
(一个男孩非常喜欢保罗的新车——保罗请男孩
( http: / / www.21cnjy.com )坐上自己的新车——男孩要求保罗把车开到自己家门口——男孩背出腿有残疾的弟弟来看保罗的新车——保罗请男孩及男孩的弟弟坐上自己的新车——保罗体会到“给予是快乐的”。)
三、细读课文,体会情感
1.指导学习第一部分(1~7自然段)。(学生合作学习第一部分。)
(1)请同学们找出两个表示感到意外的词。(学生默读课文,找出词语“吃惊”和“惊叹”,并了解是保罗“吃惊”,小男孩“惊叹”。)
(2)组织讨论:小男孩为何惊叹?保罗为何吃
( http: / / www.21cnjy.com )惊?(学生朗读相关语句,揣测人物心理,意识到小男孩没想到保罗的哥哥会白送给保罗一辆新汽车,因而惊叹,而保罗开始以为小男孩希望有个能给予他新车的哥哥,后来得知他是想成为有能力给予别人新车的人,这让保罗吃惊。)
(3)指导理解“不由自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先让学生弄清这个词语的本义,再结合具体语言环境来理解。(学生明确:保罗对小男孩由敬生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要带他坐车去玩玩的念头。)
2.引入第二部分(8~11自然段):让
( http: / / www.21cnjy.com )保罗吃惊的还多着呢?请大家再读下文,找出让保罗再次感到意外的地方。(学生读第二部分,明确:当小男孩提出把车开到他家门口时,保罗以为他想炫耀,结果小男孩是为了告诉弟弟他以后一定能得到一辆自己送的车,这让保罗感到意外。)
3.指导学生读有关的句子,结合上下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理解新词“炫耀”和“笑”的含义。(学生读句子,明白保罗的“笑”是对一个男孩的虚荣心的理解,谁知他的想法是错的。)
4.组织辩论:小男孩给弟弟的承诺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多么坚定,相信他一定能兑现自己的承诺。到了那时,最快乐的人会是谁?为什么?(学生在辩论中明白给予才是真正的快乐,从而概括出本文的中心。)
5.启发想象:保罗被小男孩的话深深地感动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是带着兄弟俩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他们是怎样过的?为什么这个夜晚对他们三个人来说都是难忘的?(学生想象三人看到圣诞节的夜景时各自的心情。小弟弟难忘是因为第一次这样过圣诞之夜;小男孩则为让弟弟得到一次意外的欢乐而难忘;保罗的难忘是由于体会到了“给予”所带来的欢乐。)
四、总结全文,深化情感
1.师:在生活中,你有没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给予过别人快乐,别人有没有给予过你快乐呢?那种感觉是怎样的?(学生回忆相关经历,说出真情实感,同时也认识到“给予”别人的东西是多方面的,有物质上的,更有精神方面的。)
2.指导学习资料袋:给,
( http: / / www.21cnjy.com )永远比拿愉快。这是世界著名文学家高尔基对他的孩子的教导。那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大家读资料袋。(学生自读资料袋,加深感悟。)
3.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体会到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给予的快乐,希望大家都能得到快乐,都能给予别人快乐,在快乐中健康成长。(学生树立帮助他人去获得真正的快乐的意识。)
【板书设计】
24
给予是快乐的
保罗
小男孩
一辆新车
吃惊
不是获得而是给予
又错了
不是炫耀而是关爱
【教学反思】
1.本文小男孩形象鲜明,性格饱满,他高
( http: / / www.21cnjy.com )尚的品格正是由于保罗对他的两次误解而得以凸见,因而教学过程也就围绕着这误解而展开。其间教师引导学生对人物的心理活动展开充分想象,从保罗“庸俗”的想法中感受到了小男孩高尚的思想境界。
2.整堂课基本能体现新的教学理念,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把时间和空间都还给学生,思路也很清晰。讲解课文时,首先从整体感知课文入手,先对整篇课文有个大致了解,然后围绕“这个故事中有哪些是你意想不到的事情”而展开的。在想象“这个夜晚,他们三个人在一起做了什么”这里,让学生先同桌说说再全班交流,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探究性。
阅读教学必须引导学生不断叩问文本,品味语
( http: / / www.21cnjy.com )言,与文本展开充分对话,由此产生情感共鸣。在叩问文本、品味语言的过程中培养语感,在情感陶冶的过程中培养高尚的情操,因为我们的目标在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此,要努力引导学生潜入文本,在读中感悟,在想象中感悟,在说话中感悟。比如:通过谈体会,多种形式的朗读,小男孩“不求索取而是给予、不是炫耀而是关爱弟弟”的美好心灵跃然纸上;然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参与,让他们进入角色去经历去体验“小男孩、弟弟及保罗他们是如何度过了这个难忘的夜晚的?”最后通过“找快乐”、“说快乐”的说话训练,既能使学生的语言、思维得到了发展,也能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并加深“给予是快乐的”这一体验。
【我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