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推荐、眼帘、删掉、规范、燥热、融洽、黄昏、客厅”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4.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培养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懂得学作文应先学做人。
【教学重点】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叶老对青少年一代的热情关怀,从叶老对《一张画像》的修改中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
【教学难点】
在阅读中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具学具】
1.教具:PPT课件、课文朗读磁带、《一张画像》原文及叶老的修改文若干份。
2.学具:生字卡片、有关叶圣陶和肖复兴的资料。
【授课类型】精读课文
【教学方法】导引法、品读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掌握生字新词,积累词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了解叶圣陶先生是怎样修改作者的作文的。
3.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体会叶圣陶先生一丝不苟的写作态度。
4.对课题的含义有一定的体会。
【教学过程】
一、熟文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同学们,我们这学期学过一篇叶圣
( http: / / www.21cnjy.com )陶先生写的课文——《爬山虎的脚》,你们还记得吗?今天咱们要学习的第26课——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正是叶圣陶先生院墙上的那片爬山虎。请大家跟我一起写课题。(师写生书空)
2.师:谁来读课题?(指名读课题,师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师:这篇课文到底写了些什么呢?请大家翻开课本第126面,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学生自由读文)
2.师:读完了吗?老师先来考考大家。谁会读?(采取多种方式读:指名读,小组读,男女生读,齐读,开火车读等)(PPT显示词语)
生字:荐、删、词、洽、昏、晖、楷
词语:
推荐
眼帘
燥热
融洽
沉郁
摇曳
堪称
楷模
莫名其妙
春风拂面
3.师:你能读懂哪个词语?(学生交流)
4.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课文主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讲了哪几件事?(学生交流:先写了叶圣陶先生给“我”修改作文的事,然后写“我”到叶老家里做客,两次具体描写了叶老家院子里满墙的爬山虎。)
三、抓住词句,交流探讨
1.师:咱们首先来看看叶老是怎样给“我”修
( http: / / www.21cnjy.com )改作文的?你是从课文中哪些句子发现的?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划出相对的语句。(学生读书勾画)
2.师:谁来交流你找到的句子?(学生交流)
PPT显示下面句子:
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
3.师: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了什么?(学生交流)
4.师:第一眼看到作文被修改成这样,作者当时的感受怎样?(学生交流:惊讶、惊奇等)
5.师:带着这种感受读读这句话。(学生读句子)
6.师:同学们,叶老还修改了哪些地方?(学生交流)(PPT显示)
题目《一张画像》改成《一幅画像》,我立刻感到用字的准确性。类似这样的修改很多,长句断成短句的地方也不少。
有一处,我记得十分清楚:“怎么你把包几何课本的书皮去掉了呢?”叶老先生改成“怎么你把几何课本的包书纸去掉了呢?”
7.师:同学们,通过学习这
( http: / / www.21cnjy.com )部分内容,我们感受到了叶圣陶先生对作文修改的认真细致,一丝不苟。叶老不仅为“我”改了作文,还在“我”的作文后面写了一则简短的评语——(学生接读:“这一篇作文写的全是具体事实事实,从具体事实中透露出对王老师的敬爱。肖复兴同学如果没有在这几件有关画画的事儿上深受感动,就不能写得这样亲切自然。”)
8.师:如果说叶老认真细致的修改令“我”叹服,让“我”受益匪浅。那么,这则短短的评语,则——(学生接读:“树立起我写作的信心。”)
9.师:同学们,我们也看到了作文中修改的地方非常多,作者是不是全部都写了出来呢?(学生交流)
10.师:是呀,面对密密麻麻的修改,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者抓住了其中最典型的几个例子,不仅写出了他看到的修改的作文情况,还写出了当时的心情和感受,这些表达方法,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11.师:同学们,在我们学习成长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过程中,也有很多难以忘怀的经历,回忆其中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观赏某一幅画,某一处风景,或者某一个场面,试着像肖复兴一样,把你观察到的,以及当时感受到的写出来,写一两段话。(学生动笔写,师巡视指导)
12.抽学生交流,师生评议,总结优点,指出不足。
四、回顾教材,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本课的生字新词,通
( http: / / www.21cnjy.com )过朗读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第一个小故事感受到了叶圣陶先生对作文修改的认真细致,一丝不苟,还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进行了一次小练笔,做到了活学活用。
【作业布置】
1.读准本课需要掌握的生字词语:“荐、删、词、洽、昏、晖、楷、并在练习本上正确书写。
2.抄写词语:
推荐、
眼帘
、燥热
、融洽、
沉郁、
摇曳
、堪称、
楷模、莫名其妙、满面春风”。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感悟叶老平易真诚的人品,感受叶老人格的伟大。
3.懂得文章为什么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题。
【教学过程】
一、抓住词句,感受融洽
1.师:叶老先生不但认真、细致地修改了我的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令我意外的是,这一年的暑假,我收到了到叶老先生家做客的邀请。像叶圣陶先生那样的大作家,没有想像中的高高在上,反而和叶老先生的交谈却十分融洽。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哪些句子能够体现融洽呢?(学生快速浏览课文)(PPT显示)
2.师:找到了吗?谁来交流?
叶老先生见了我,像会见大人一样同我握了握手,一下子让我觉得距离缩短不少。
3.师:是呀,我们的交谈很
( http: / / www.21cnjy.com )融洽,仿佛我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一个他的老朋友。他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含的期待,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以至不知黄昏的到来。好的,同学,你来读读吧!读出他们交谈的融洽!(多指名读)预设评价:读得十分自然!读得十分亲切!字里行间透露着融洽!
4.师:同学们,咱们一起来感受他们交谈的融洽。读吧!(学生齐读)
二、品味语言,走进内心
1.师:当作者沉浸在和叶老先生融洽交谈中时,他的眼前看到了那一墙绿绿的“爬山虎”(PPT显示)
刚进里院,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扑入眼帘。夏日的燥热仿佛一下子减去了许多,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
2.师:当作者看到这一片绿绿的爬山虎,感觉怎样?(学生交流)
3.师: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读吧!(学生朗读)
4.师:透过这美丽的爬山虎,你能体会到当时“我”的心情如何?你从哪些词句中读出来的?(学生交流)好的,带上你们的感受,读吧!(学生读句子)
5.师:“我”为什么这么高兴、激动?(学生交流:一个大作家居然要见一个中学生,还请到自己家里来,叶老真是一个平和、没有一点架子的人。)
6.师:咱们继续交流。文中还有哪里写了那片绿绿的爬山虎?(PPT显示)
落日的余晖染红窗棂,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
7.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学生齐读)这就是——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学生读课题)
8.师:读着读着,让人感受到这一墙爬山虎充满了一种生机与活力。也感受到“我”充满了信心和活力。“我”为什么也会充满信心和活力?(学生交流)
9.师:咱们通过对这两句话的品读,不光感受到了爬山虎的美丽,更让我们体会到了叶老亲切、平和的人格美。
10.师:同学们,课文最后写到:(PPT显示)
在我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难道这仅仅只是一片美丽的、生气勃勃的爬山虎?这是——(学生交流:叶老人格魅力的写照。)
11.师:现在大家知道课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为什么要用“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题了吗?(学生交流:因为叶老人的人格魅力就像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样,永远那样绿着。所以课文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题。)
12.师:当肖复兴的第一本作品集出版时,他忘不了叶老先生对他的教诲,也忘不了——(生齐读: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13.师:1988年,叶老先生永远离开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我们。1992年,时年45岁的肖复兴提笔写下这篇文章,往事历历在目,他满怀深情地写下课题——(生齐读: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14.师: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 http: / / www.21cnjy.com ),绿在他的生命中。那份情浓缩成一声深情的感激,浓缩成一份永远抹不去的回忆——(生齐读: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三、回顾教材,总结全文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肖复兴的回忆录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写了叶圣陶先生给“我”批改作文,并请“我”到他家做客,使“我”受益匪浅的成长经历,表现了叶圣陶先生对文一丝不苟,对人平易真诚,堪称楷模的文品和人品。
四、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1.师:正因为叶圣陶先生为我修改作文这件
( http: / / www.21cnjy.com )事,对我的成长影响很大,后来肖复兴发奋学习,充实做人,勤奋写作,终于成长为当代有名的作家,再出示肖复兴资料(PPT显示作者简介)
2.师:肖复兴没有忘记叶圣陶先生对他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教诲,没有忘记那片绿绿的爬山虎,“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就永远留在了记忆深处。来,让我们带着这份记忆,再一次有感情地读读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作业布置】
1.完成教材第129页课后作业第2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课文中有一些含义深刻的语句,例如“在我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让我们找出来读一读,交流一下学习的体会再抄下来。
2.完成教材129页课后作业第3题:读了课文我很受启发,我想和大家交流交流写作文和改作文方面的体会。
【板书设计】
26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修改 ―― 一丝不苟
谈话 ―― 平易近人
堪称楷模
【教学反思】
1.凭借教材,实现语文教学的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性和工具性的有机统一。作者在叙述叶老怎样修改“我”的作文时,蕴含了修改作文的方法,既具体又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水平。在教学中我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这个资源,让学生从中学习修改作文的基本方法。叶老先生修改的作文及其对作者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我也利用这些资源,不仅让学生体会如何作文,更让学生体会如何做人。
2.抓住重点,实现教学方式的自主与合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习的有机结合。
教材内容的重点非常突出:从叶老为“我”修改作文这件事中,可以领悟到如何作文,还可以体会到叶老做事的认真与平和;从“我”到叶老家做客这件事中,可以感受到叶老的亲切与质朴,也可以感受到
叶老对“我”的期待、
信心和力量。
教学时,
我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
体会深刻含义。
3.整合资源,实现教学资源的教材与多种文本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有机融合。语文学习的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所以,我根据教材内容及学
生的实际,充分运用已有的资源,如:《一张画像》的原文及修改文、学生自己的小练笔等,把语文学习从课本延伸到其他相关文本,拓展语文学习途径,在开放中丰富教学资源,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我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