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哈姆莱特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哈姆莱特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9-07 23:39: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9张PPT。哈姆莱特——(英)莎士比亚 活着,还是去死,这真是一个值得思虑的问题。——哈姆雷特 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恩格斯William Shakespeare 在西方世界,一般人家必备的两本书,一本是《圣经》,一本就是《莎士比亚全集》。1984年选举世界10名伟大作家,莎士比亚(1564—1616年)名列第一。这些都说明莎士比亚是有史以来最负盛名的作家。他被誉为“奥林匹亚山上的宙斯”,他的戏剧已被公认为是不可企及的典范。难怪英国有了这句谚语。虽然这话有浓厚的殖民色彩,但莎士比亚的重要性也可见一斑。 宁可不要 100个印度,
也不能没有莎士比亚。——英国谚语莎士比亚故乡莎士比亚美丽的故乡——英国伦敦感知作者 1564年4月23日出生,默默无闻。1616年4月23日去世,举世闻名。在整整52年的生涯中,他为世人留下了37个剧本,一卷14行诗和两部叙事长诗。 他的剧本至今还在世界各地演出。在他生日的那天,每年都有许多国家在上演他的剧本纪念他。马克思称他是“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艺术大师 。四大悲剧:
《哈姆雷特》《奥赛罗》
《李尔王》《麦克白》
四大喜剧:
《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
《皆大欢喜》《无事生非》William Shakespeare历史剧:《亨利四世》(上下)《亨利五世》
《亨利六世》(上中下)《理查二世》
《理查三世》《约翰王》
传奇剧:《辛白林》《冬天的故事》《暴风雨》William Shakespeare莎翁悲剧的特点:
①必须以英雄人物的死亡而结束。主人公虽然死了,令人心痛,但他为之奋斗的理想却胜利了,使人感到前途光明。悲剧主人公之死给人以悲壮感,而不是单纯的悲哀、悲观。
②悲剧的主人公必须是贵族。
③悲剧人物的行动必须出自他们本人的意志和内心,即悲剧人物之所以走向不幸的结局,不能归咎于客观原因,而应由自己负责。经典爱情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戏剧创作最高成就《哈姆莱特》二、时代背景:文艺复兴 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为特点的反封建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其思想体系是人文主义思想。这种思想以“人”为中心,反对以“神”为中心;反对神权、神性,宣扬人权、人性。其思想基础为人性论:肯定人的价值,赞美对爱情和幸福的追求,推崇知识,主张平等。代表这一时期文学最高水平的就是英国莎士比亚的戏剧。丹麦王子哈姆雷特的一段复仇的故事。回国奔丧
发现叔叔继位、母亲改嫁
遇到父亲亡魂,得知真相
装疯卖傻,迷惑敌人
排演戏中戏,确认凶手
误杀波洛涅斯,规劝母亲
大难不死,逃回丹麦
奥菲利亚溺水而死,雷欧提斯复仇
叔叔毒计密谋
哈、雷二人相约比剑
母亲误饮毒酒,哈、雷二人中毒剑
哈姆雷特杀死叔叔
大臣以军礼安葬哈姆雷特主要人物哈姆莱特:丹麦王子
霍拉旭: 哈姆莱特的朋友
波洛涅斯:御前大臣
奥菲莉亚:波洛涅斯女儿
哈姆莱特心上人
罗森格兰兹:朝臣
吉尔登斯吞:朝臣
国王: 哈姆莱特叔叔,克劳迪亚斯
王后: 哈姆雷特母亲
为了复仇,他失手杀死了恋人的 父亲;
为了复仇,他佯装疯狂失去了深爱的情人;
为了复仇,他对软弱的母亲冷言相向;
为了复仇,他忍受着失去友情的痛苦。《哈姆莱特》的情节:复仇节选剧情结构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霍拉旭 不要作声!谁来了?”)回述哈姆莱特逃回丹麦的经过。
第二部分(从“奥斯里克上”到“他们的水泡就破灭了”)哈姆莱特对奥斯里克的嘲讽。
第三部分(从“一贵族上”到结束)哈姆莱特与雷欧提斯比剑决斗,中了克劳狄斯的圈套。William Shakespeare矛盾冲突哈姆雷特叔叔
皇后雷欧提斯 波洛涅斯奥菲利亚尖锐的矛盾冲突问题:“比剑决斗”一共有多少矛盾冲突?哈姆雷特——克劳狄斯(杀父霸母之仇)哈姆雷特——雷欧提斯(杀父“害”妹之仇)William Shakespeare矛盾冲突哈姆雷特叔叔
皇后雷欧提斯 波洛涅斯奥菲利亚是个怎样的人?又忧郁既勇敢善良忧郁的王子
愁容满面 沉默寡言性格也有明朗的一面,诙谐幽默忧郁厌世、软弱迟疑、优柔寡断聪明机智,有勇有谋,敢爱敢恨William Shakespeare矛盾冲突哈姆雷特叔叔
皇后雷欧提斯 波洛涅斯奥菲利亚是个怎样的人?主要矛盾的实质是什么?又忧郁“性格冲突”既勇敢新兴资产阶级
王权、神权专制、腐败、欺诈(付出惨痛代价)(各自身份)人文主义的局限性人文主义新兴资产阶级王权、皇权专制、腐败、欺诈(付出惨痛代价)主题人文主义的局限性(各自身份)所有矛头所向人文主义 作者把这个只是单纯为父复仇的故事,改写成一部深刻反映时代面貌、具有强烈反封建意识的悲剧,通过一个古老的宫廷仇杀的故事,对以克劳狄斯为首的封建专制王朝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对王子哈姆莱特为代表的人文主义者所进行的反封建暴政的斗争,给予了热情的赞赏和深厚的同情。 主题讨 论 在你的眼中,哈姆莱特是一个怎样的人?William Shakespeare 哈姆雷特是一个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典型。? 基本特征:身穿墨黑的外套,脸色悲苦沮丧,酷爱思索而又一再延误行动的忧郁的王子。? 哈姆雷特是英国著名的剧作家莎士比来的悲剧《哈姆雷特》中的男主人公。哈姆雷特是丹麦王子,他是个有理想、好思索的人文主义者。??? 现在一般用“哈姆雷特”来比喻那些遇事犹豫不决、顾虑重重的人。 William Shakespeare合作探究2、你认为造成哈姆莱特悲剧的原因是什么? 客观上讲,首先是反动势力过于强大。其次是哈姆莱特性格中的矛盾。 哈姆莱特有美好的理想但不切实际;他受人民爱戴却又不相信群众,而是孤军奋战;他勇敢地担负起扭转乾坤的重任,却只相信自上而下的改良,而反对人民的暴动,
摆脱不了宿命论的束缚。学习质疑对于擅长悲剧创作的西方来说,《哈姆雷特》其实并不能算是一部彻头彻尾的悲剧,至少在其结局上来说,正义得到了捍卫,邪恶得到了惩戒。而“无往而不著此乐天之色彩”的中国人的《红楼梦》却是彻头彻尾的悲剧。两个不同国度,不同时代的文学形象,虽然有质的区别,但也惊人相似:哈姆雷特负载的是英雄人物的命运和性格悲剧,贾宝玉则负载了封建大家族没落的悲剧。透过哈姆雷特、贾宝玉,我们看见了什么?鲁迅先生说:
悲剧就是将有价值的
东西毁灭给人看,
懂得欣赏悲剧美的人
才能在精神上站立起来!“放弃时间的人,时间
也放弃他”。“智慧里没有书籍,就
好象鸟儿没有翅膀。”年轻人,你听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