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郭勒大草原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锡林郭勒大草原说课稿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S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9-08 16:06: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锡林郭勒大草原》说课稿

一、说教材
《锡林郭勒大草原》是s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一篇写景的精读课文。写的是我国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大草原美丽而欢腾的景象,表现了作者赞美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宽阔胸怀。全文共有4个自然段,可以分成两部分。1——2自然段为一个部分主要写了草原的广阔与美丽。3——4自然段为第二个部分主要写了草原的欢腾。
二、说教学目标
结合本单元的训练意图和本课的内容、特点以及学生在第一课时已掌握了生字、初读了课文的基础上,我把教学目标确定为:
(一)、知识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草原神奇而美丽的景象。
(二)、技能目标:默读课文,学会抓住重点句读懂段的内容,感受草原景色的美丽。
(三)、情感目标:
感受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广阔美丽和无限生机,产生喜爱这个地方的思想感情。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段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有关词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读中展开联想,感悟作者所抒发的赞美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感情。
三、说重难点
重点:感受锡林格勒大草原的广阔美丽,充满无限生机,产生喜爱这个地方的思想感情。
  难点:能联系上下文与生活实际展开合理想象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草原神奇而美丽的景象。
四、教法和学法: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选用
“读中感悟”式的教学方式,采用创设情境法、情感朗读理解法、欣赏图片直观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带着问题一边读,一边思考。由于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朗读把大草原的美丽、神奇的感觉表达出来,并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交流和展开想象。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活情感:
导入时,我通过边让学生看图片边听歌曲,把学生带入到大草原的意境中去,激起学生的羡慕向往之情,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分块阅读,读中感悟:
1.让学生默读课文,想一想,找出最能概括草原的词语。
2.师生交流,明确课文分为两部分,一、二自然段写草原的广阔、美丽,三、四自然段写草原是个欢腾的世界。
这一环节,是教学的重点,第一部分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有感情的朗读,捕捉关键词句想象体会,读出大草原的广阔美丽。并让学生通过“读一读划一划小组互相说一说的方式完成问题。(这样也培养了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
在确定学生回答的第二个问题时可以出示幻灯片让学生通过直观的图片来帮助学生理解难的句或词语,也可以帮助学生更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结合图理解“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话故事里的宝镜一样。(引导学生说出这句是比喻句并让学生知道是把湖水比喻成宝镜)”这句话的意思比较难懂,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那湖水除了映出了太阳的七彩光芒,还可能映出什么?你可以联系上下文和结合生活实际发挥你的想象。这样的设计不仅让学生感受到草原湖水的神奇美丽,又突破了难点,发展了学生的语言。
回顾1——2自然段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知道虽然两个自然段都是写草原的广阔与美丽,但1自然段是慨括写了草原的广阔与美丽而2自然段是具体的来。
(三)学习第二部分
让学生读第三自然段
灯片出示这句:草原不仅美丽还是个欢腾的世界?可以讲一讲这句叫什么句有什么作用。
第二部分的第四自然段放手让学生自学,幻灯片出示自学要求。在这里我主要想让学生学通过自学讨论交流的方式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结合图来做练习我认为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以降低练习的难度。师听汇报后和学生一解决问题(出示第四自然段齐读),有感情的模仿朗读
六、小结
请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七、当堂作业
这节课学生是否都能完成基础知识。
板书设计
            锡林郭勒大草原
               
野草(绿)
        广阔而美丽  湖水(清)
               野花(多)
         
赞美大自然、热爱祖国
                
动物
         欢腾的世界     (欢)
                牧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