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望洞庭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5 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望洞庭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S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9-09 11:11: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四年级 语文 上册语S版 5 古诗三首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 字词乐园 下列生字你会读吗? 潭 盘 螺

磨 遥 庭
tán pánluómóyáotíng 比一比,再组词。螺( )
裸( )遥( )
摇( )田螺裸露遥远摇晃 给多音字组词。理解下列《望洞庭》中词语意思。相互。 远望 和谐,这里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 湖名,在湖南省。 相:遥望:和:洞庭:理解下列《望洞庭》中词语意思。指湖面。
铜镜,比喻洞庭湖水面。
未被磨拭过的铜镜。
形容洞庭湖。
镜:镜未磨:
潭面:白银盘:为什么把湖面比喻成未经磨拭的铜镜呢?晚间,在月光照映下,湖面迷迷蒙蒙,不是很清楚,而未经磨拭过的铜镜就是一种模糊的感觉。 课文详解课文理解
《望洞庭》:洞庭湖的湖水和秋天的月亮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和谐 。当没有一丝风的时候,就像一面未经打磨过的迷蒙铜镜。在月光的照耀下洞庭湖和江山显得苍翠欲滴,从远处望去,就好像是在白银盘盛放着一枚小小的青色的螺。
课文详解问题探究 “潭面无风镜未磨”一句中把什么比作什么? 把潭比作了镜子,是说没有风吹的水潭好像是没有经过打磨的镜子一样沉静又熠熠生辉。 “白银盘”“一青螺”分别把什么比作什么? 将平静的洞庭湖比作白玉盘,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 问题探究知识积累
你知道什么是唐诗吗? 唐代以前的古诗体是不讲究格律,也没有字数句数限制的。唐以后,由于近体诗的产生,诗人为了将古体诗与新兴的格律诗相区别,便模仿汉魏六朝古诗的写法,在某些方面加以限定,从而形成了唐代古体诗的固定模式。其结果就是把唐以前完全自由的诗体,变成一种处于格律诗与自由诗之间的半自由诗。
图解结构《望洞庭》风景诗日暮时分的景象。
夜晚湖面的平静。
湖中翠绿的君山。
白银盘子里的青螺 。 《望洞庭》,作者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把千里洞庭尽收眼底,从最有代表性的湖光山色轻轻着笔,通过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比喻,独具匠心地把洞庭美景再现纸上。 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 喻
《 望洞庭》中作者运用了比喻的写法,写出了洞庭湖的辽阔,湖水的平静,湖中君山的翠绿。拓展提升 洞庭湖,在古代曾被称为云梦、九江和重湖,位于中国湖南省北部,长江荆江河段以南,是中国第三大湖,仅次于青海湖、鄱阳湖,也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面积3968平方千米,现已分割为东洞庭湖、南洞庭湖、目平湖和七里湖等几部分,湖外有湖,湖中有山,风景迤逦,景色优美。
洞 庭 湖心灵感悟 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趣味。
随堂练习 根据古诗内容填空。 《望洞庭》是__代诗人_____ 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第一句从水光月色 的交融部分写起,表现湖面的 ________ ;第二句以 ______作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 ________;第三句写_________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 君山比作_________。 唐刘禹锡洞庭青螺开阔平静镜子随堂练习 来填修辞手法。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 )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 ) 比喻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