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2张PPT。第21课 民主法制建设的曲折发展 人教版 必修一
讲课:刘婷婷在中南海被批斗的刘少奇共和国主席惨死于开封
毛泽东为什么要发动这场“文化大革命”呢?第21课 民主法制建设的曲折发展 一、“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一)“文革”发动的原因
一、“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一)“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原因
国际原因:
中美关系敌对;中苏关系恶化;社会主义阵营陷入混乱。国内原因:
1.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上,党内指导思想“左”倾错误的发展。
2. 毛泽东对形势的错误判断。
(认为中央出现修正主义,想通过文革把“走资派”篡夺的权力夺回来,防止资产阶级复辟的危险)
3. 林彪、江青集团利用和助长了毛泽东的错误。
4.民主法治不健全,党内个人专断,个人崇拜现象严重。
美国侵越战争的逐步升级,使中美关系处于尖锐对抗状态;//中苏关系由于意识形态上的激烈争论和苏联的霸权主义行径而日益恶化;//社会主义阵营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也因此陷于分裂。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
“左倾” :超越客观,脱离社会现实条件,陷入空想、盲动和冒险的倾向。
修正主义:是在共产主义运动中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歪曲、篡改、否定的一类资产阶级思潮和政治势力。
走资派:全称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是指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1965年11月《文汇报》发表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是“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这篇文章的发表及其导致的更加猛烈的文化批判,起初曾受到中央一线领导一定程度的抵制,这进一步加深了毛泽东对“中央出修正主义”的忧虑,使他下决心发动一场更加猛烈、广泛的反对“修正主义”的运动。经过1966年5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同年8月党的八届十一中全会,“文化大革命”开始全面地发动起来。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林彪在庆祝文化大革命
大会上发表讲话江青文革”时有一段时间,人们出门,无论说什么话,只要一开口,就必须说一句毛主席语录,然后再说要办的事。
中学生:“关心群众生活---给我拿支钢笔。”
售货员:“为人民服务---你买哪一种?”
中学生:“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多拿几支让我挑挑。”
售货员:“反对自由主义---不让挑,买哪支拿哪支。”
中学生:“我们的责任是向人民负责---你就多拿几种让我挑挑吧。”
售货员:“在路线问题上没有调和的余地---说不挑就是不能挑。” “文革” 时期 的个人崇拜 (一)“文革”发动的原因
国际原因:中美关系敌对;中苏关系恶化;社会主义阵营陷入混乱。
国内原因:
1.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上,党内指导思想“左”倾错误的发展。(当时的党是激进的)
2. 毛泽东对形势的错误判断。
(认为中央出现修正主义,想通过文革把“走资派”篡夺的权力夺回来,防止资产阶级复辟的危险)
3. 林彪、江青集团利用和助长了毛泽东的错误。
4.党内个人专断,个人崇拜现象严重,民主法治不健全。
第21课 民主法制建设的曲折发展 一、“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一)“文革”发动的原因
(二)“文革”对民主法制的践踏(二)“文革”对民主法制的践踏(1)大批党和政府的各级领导人、各界知名人士和学者,惨遭批斗、抄家和残酷的人身迫害。
(2)国家的根本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成为一纸空文,各项法律名存实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人身自由都失去了保障。
(3)1967年1月,以王洪文为首的 “造反派”组织,非法夺取了上海党政各级领导权。接着,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政领导机关都被夺权,许多地方发生武斗,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
(4) “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连续十年没有召开,人民代表已无法正常行使其权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也不能实行这是疯狂的十年,混乱的十年。
这是让人痛心疾首的十年,让人不堪回想的十年。
这是左倾思想占绝对统治地位的十年
......性质:文革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的,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的,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内乱。我们应当吸取怎样的深刻教训才能避免类似悲剧的重演?第21课 民主法制建设的曲折发展 一、“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一)“文革”发动的原因
(二)民主法制遭到破坏
(三)“文革”的结束与教训
(三)“文革”的结束和教训(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确处理阶级和阶级斗争问题。
(2)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防止个人崇拜和个人专断。
(3)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第21课 民主法制建设的曲折发展 一、“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一)“文革”发动的原因
(二)民主法制遭到破坏
(三)“文革”的结束与教训
二、法律制度走向健全
(一)法制建设方针的确定
二、法律制度走向健全(一)法制建设方针的确立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极大的权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保证人民在自己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于法律之上的特权。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平反冤假错案第21课 民主法制建设的曲折发展 一、“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一)“文革”发动的原因
(二)民主法制遭到破坏
(三)“文革”的结束与教训
二、法律制度走向健全
(一)法制建设方针的确定
(二)法律体系的形成
(二)法律体系的形成
1、1982年宪法
2、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1)背景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至1982年,中国共产党进行了一系列的思想上的拨乱反正,通过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特别是“文革”的惨痛教训,认识到民主、法制和保护人权的重要,确立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方针。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制定了1982年宪法。这部宪法是中国共产党经过错误的历史教训后对建国初期民主宪政理念和目标的回归。
——蔡定剑《宪法精解》第二版(2)内容序言
第一章??总纲
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三章??国家机构
公民与国家的关系:把公民权利和义务置于国家机构之前;新增加了公民权利内容。 第五条 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执政党与法律的关系:中共也在宪法和法律范围之内活动?? 第七十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每届任期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 第八十七条: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领导人与任期的关系:废除了领导人终身制新时期全国人大通过法律情况逐步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包括民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建国奠定了重要基础。
第21课 民主法制建设的曲折发展 一、“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一)“文革”发动的原因
(二)民主法制遭到破坏
(三)“文革”的结束与教训
二、法律制度走向健全
(一)法制建设方针的确定
(二)法律体系的形成
三、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
三、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1、重新召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2、进一步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健全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推进农村的民主制度建设。基层民主制度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过去发挥重要的历史作用,今后在国家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和对外友好活动中,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维护国家统一和团结的斗争中,将进一步发挥它的重要作用。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
1982年,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体现了国家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1984年通过,2001年修正)1998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建立村民民主自治制度。 第二条: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村民委员会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农民群众正在投票选举自己的“当家人”第21课 民主法制建设的曲折发展 一、“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1.“文革”发动的原因
2.民主法制遭到破坏
3.“文革”的结束与教训
二、法律制度走向健全
1.法制建设方针的确定
2.法律体系的形成
三、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
建国初
初建三大民主政治制度十年“文革”
民主法制遭践踏新时期
进行拨乱反正
加强全面立法
致力制度重建
扩大基层民主曲折发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