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2张PPT。国父孙中山13课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含义 广义的辛亥革命是指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王朝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全过程
因武昌起义发生于旧历辛亥年,人们把武昌起义称为狭义的辛亥革命一、武昌起义(一)武昌起义的背景与条件
1、时代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更加严重2、社会基础: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失败3、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4、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甲午战争后登上了历史舞台5、思想基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6、组织基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7、军事基础:同盟会组织了一些列的武装起义,推动了革命高潮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中国彻底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社会矛盾尖锐。1899年列强形成共同宰割中国的局面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清末“新政”与“预备立宪”1、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严重
2、根本目的:维护统治
3、直接目的:平内乱、消外患、固皇位
4、客观影响: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为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条件(经济、阶级)
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情况资产阶级走上政治舞台——戊戌变法1898年6月,为挽救亡国灭种危机,光绪帝颁布变法令,开始了103天的戊戌变法,这是中国资产阶级走上政治舞台的初步尝试康有为梁启超光绪帝慈禧太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1、条件:新式学堂和留学教育的发展使革命知识分子队伍迅速壮大
2、武器:天赋人权 自由平等
3、中心:上海 东京
4、代表人物:章炳麟 陈天华 邹容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与政党的建立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的兴中会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1905年8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骨干在日本东京召开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同盟会的建立及意义时间: 1905年8月地点: 日本东京成员组成: 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主要领导人: 孙中山、黄兴机关刊物: 《民报》性质: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意义:标志着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三民主义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权主义:创立民国民生主义:平均地权——前提——核心——民权主义的补充探究一:为什么称同盟会为资产阶级政党,而兴中会等却只称为革命团体?因为同盟会有明确的纲领、公认的领袖和全国性的组织系统浙皖起义萍浏醴起义黄花岗起义镇南关起义
1907年12月
孙中山.黄兴有利时机:四川保路运动使武汉地区兵力空虚1911年5月,清政府发布的“铁路国有”法令,强行收回民间集资自办的粤汉、川汉铁路,引起轰轰烈烈的保路风潮(二)武昌起义的过程及影响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
1911年10月11月。成立湖北军政府
1911年10月12日,革命军占领武汉三镇
影响:武昌起义后全国先后有15个省区响应,脱离清政府,宣布独立,清政府土崩瓦解湖北军政府成立黎元洪武昌起义后全国形势图二、中华民国成立1、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1911年底,孙中山回国,被各省代表推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12年元旦,孙中山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南京,以五色旗为国旗。五色旗代表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材料:南京临时政府成员
临时总统:孙中山 外交部长:王宠惠 陆军总长:黄兴
教育总长:蔡元培 参谋本部总长:黄兴 秘书处秘书长:胡汉民
法制局长:宋教仁 印铸局长:黄复兴
(以上成员都是同盟会员,各部次长除1人外,其余都是同盟会重要骨干)
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革命政府探究二: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政策中未涉及到哪方面的改革?为什么?南京临时政府出台的政策中未触及到封建土地所有制。因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力量较弱,所以表现出妥协性与软弱性。1912年1月5日,临时政府发布了《告各友邦书》,在这一文告中,承认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各国签定的一切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负责偿还清政府所借一切外债和剩余赔款,保护列强在华的各种特权。
王宠惠原因在于取得列强的支持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春,孙中山代表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材料: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差别。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
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临时约法1、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2 、全国各民族一律平等3、关于国民权利的规定4、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5、实行责任内阁制自由平等主权在民目的: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制度性质:中国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意义: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三、辛亥革命的结局(一)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袁世凯1、南北议和
辛亥革命爆发后,清政府统治摇摇欲坠,为挽救局面,清政府被迫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主持军政。
袁世凯一边命北洋军猛攻汉口、汉阳,威逼武昌,但又停滞不前,另一边向南京临时政府提出议和。列强扶植袁世凯为他们的新代理人,一面向清政府制造非袁世凯不能收拾残局的言论,一面向南京临时政府施加军事威胁、外交孤立和经济封锁 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帝国主义的支持 革命派软弱、缺乏 实力 立宪派等的拥护 对 清:逼宫退位对革命派:迫孙让位 依托:在军队中的影响袁世凯能篡夺革命成果的原因袁世凯的自身条件:
政治手腕、军权
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
立宪派和旧官僚乘机进攻
资产阶级的妥协性和软弱性
孙中山希望争取袁世凯 原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宣统帝退位诏书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宣布退位诏书,清朝覆灭2、清朝覆灭1912年2月13日,袁世凯通电赞成共和,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一职。接着,南京临时政府推选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3、篡夺果实(二)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1、辛亥革命的性质:
中国近代史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①推翻了清朝的封建反动统治,结束了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②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③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④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⑤是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力推动力量
探究三:有人说辛亥革命胜利了,也有人说它失败了,你怎么看,为什么? 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中国社会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建立了中华民国并颁布《中华民国
临时约法》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推翻了清王朝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 君主专制政权。胜利失败教训: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行不通练一练1、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
革命政党是
A、兴中会 B、同盟会
C、光复会 D、共进会
B3、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化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其实 实际意义在于( )
A、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
B、确立了民主共和国的制度
C、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D、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C
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1)没有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2)没有解决农民土地问题,脱离人民群众,孤立无援
(3)同盟会软弱无力
(4)没有自己的革命武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