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倔强的小红军》说课稿
我要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5课《倔强的小红军》第二课时的内容。
一、说教材
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课文主要记叙了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过草地时,一位掉队的小红军在极度饥饿、疲惫的情况下,巧妙地说服陈赓同志放弃对自己的帮助,最后牺牲在长征途中的事。作者满怀深情地赞扬小红军勇敢坚强,一心为别人着想,把困难和危险留给自己的高尚品质。
文章对人物的刻画非常细腻,主要通过人物简洁的对话和精彩的细节描写,突出人物的形象。课文围绕“说服”展开故事情节,陈赓让小红军骑上马、与他同行、收下青稞面,却一次次被小红军的充足“理由”说服。面对泥泞沼泽,面对饥饿疲劳,面对死亡威胁,小红军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别人,这些必然在学生的心灵上引起强烈的震撼。
二、说学情
四年级学生与小红军年龄相当,易于替换角色,让学生在模拟真实情景的过程中凸现个性化选择。
三﹑说教法﹑学法
本文讲述的内容距离现在比较久远,学生不太容易理解当时艰苦的生活环境和恶劣的自然条件。我通过第一课时组织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播放多媒体辅助课件等形式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引领学生进入长征过草地的真实情景,为第二课时的学习作必要的铺垫。
课文是通过人物对话和细节描写突出人物形象,通过理解人物形象,感悟人物品质,学生要完成从语言到形象,从形象到品质的两次跨越,有很大的难度。在教学中,我精心设计各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体验,在读中探究,在读中升华。让学生始终处于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主体地位。
四、说设计理念:
我充分体现新课程教学设计理念,把课堂还给学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现在我将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来对本课的教学设计加以说明。
针对课文特点,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体会重点词语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了解小红军一心为别人着想,把困难和危险留给自己的高尚品质。
3.引导学生抓住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细心体会人物的品质及所蕴含的感情。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了解小红军的高尚品质。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了解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来表现人物的特点。
教具准备:
录相
多媒体教学课件
五、说教学程序:
(一)再现情景,导入课题。
我用红军过草地的录相来导入,让学生感受到在被称为“死亡陷阱”的草地上行军会有着怎样的艰难?再让学生们试想一下,如果我们长时间行走在这样的草地上,又会面临哪些困难和危险?
让学生感受到我们会面临的种种困难后,带领学生来认识一位和我们年龄相仿的小红军,他在面对饥饿与死亡的威胁时,却一次又一次地拒绝了别人的帮助,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情读课题。通过这样的情景再现,必将激发学生强烈的阅读愿望。
(二)朗读课文,自主学习。
首先让学生用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也可以让他们小组集体朗读,要求学生边读边划出描写小红军外貌的句子。通过对这些句子的朗读,让学生感受到这是一个很瘦弱、很疲惫而且又冷又饿的小红军。
再让学生默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哪些句子或者词语可以感受到行军途中的艰难?找出这些句子后,通过朗读,让学生来想像对于一个只有十一二岁的孩子,长时间在这样的草地上行军,跟成年人相比,又会有怎样的艰难和危险?让学生融入角色,说说如果我就是这个小红军,此时,我最希望得到什么,最想做什么?
通过这样的角色体验,学生一定会从内心感受到小红军是特别需要帮助的,这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三)合作研读,探究人物品质。
让学生谈完自己最渴望得到什么帮助之后,我让学生来谈谈面对这些帮助,小红军会怎么做?学生可以感受到他是不会接受这些帮助的。此时引出“倔强”一词来带领学生感受小红军的高尚品质。我通过以下三个步骤来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
第一,先要求小组合作朗读课文第3-10自然段,在课文里找出能够体会到小红军“倔强”的句子。找到这些句子后,引导学生朗读,评价;再读,再评价。在反复的“读”与“评”的过程中找出描写人物神态动作的重点词句,如“小红军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微微一笑”还“把腰一挺”等,感受作者对这些细节描写的刻画如此精妙,从而也体会到小红军的机智与倔强,感悟到小红军一心为他人的美好品质。这样教学,才真正体现了学生的“读者”地位。
第二、陈庚终于被小红军说服了,我要求学生用精练的语言总结小红军说服陈庚的理由。因为这些理由很充足,所以陈庚相信了,就骑上马向前走了。可是留下小红军一个人在这荒无人烟的草地上,将会面临更大的危险,我让学生设想小红军可能会遇到什么?通过学生的设想,让学生再次融入到小红军的角色中,感受到小红军将面临的是多么大的危险。
第三、意识到陈庚离开后小红军将会面临更大的危险,接着让学生在课文中画出小红军最后结局的句子,先朗读,再谈谈自己的感受。在这里,我是这样设计的:
(1)看到小红军倒在草地上,我知道了
如果
,小红军就不会倒下。
(2)看到那烧得发黑的牛膝骨,我知道了
如果
,小红军就不会一直装着这块不能充饥的牛膝骨。
(3)看到牛膝骨上面的几个牙印,我知道了
如果
,小红军就不会在这硬邦邦的牛膝骨上留下这深深的牙印。
可是当他有这些生的希望的时候,他却放弃了,让学生来补充这是因为什么
。
此时,不仅我们明白了一切,陈庚也明白了,他知道,小红军所做的这些,只是因为:
此时,我让学生来谈谈我们想对小红军说些什么?
(四)品读,升华情感。
学生谈完感受后,让学生带着对小红军的敬意展示朗读,读读最自己感动的句子,并说明感动的感因。
我来范读这一段:“陈赓同志吃力地把小鬼抱上马背,他的手触到了小鬼的干粮袋,袋子硬邦邦的,装的什么东西呢?他掏出来一看,原来是一块烧得发黑的牛膝骨,上面还有几个牙印。陈赓同志全明白了。就在这个时候,小鬼停止了呼吸。”
通过这些朗读,学生的情感完全进入了状态。我适时引导朗读文章的最后一段,让学生体会陈庚此时的心情。他深深地自责:我怎么就轻易相信了小鬼的话呢!他万分悔恨:小兄弟是为了不连累我才拒绝帮助的,我怎么没有早点想到呢!他极其痛心:革命队伍中又失去了一位好兄弟、好战友!“陈赓啊陈庚,你怎么对得起这个小兄弟啊!”在反复品味陈赓同志的自责、悔恨中,学生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憾,对小红军高贵品质的崇敬之情得以加深。学生在演读的过程中充分地张扬个性,充分地释放情感,使读者情、作者情、人物情达到高度一致,形成本课朗读的高潮。
最后来体会每当陈庚回忆起这件事的时候,他总是很深情地谈起。让学生总结这“情”是包含了陈庚对小红军的愧疚之情、敬佩之情等等。
(五)拓展延伸。
这部分我设计了一个“说一说“和“写一写”。
让学生来说说留在我心中的小红军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再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自己会怎么做?
如: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想到小红军,我会
当我觉得生活条件很苦的时候,想到小红军,我会
当我想到父母为我受累的时候,想到小红军,我会
我让学生写一写对小红军说的话:
小红军,我敬佩你,
小红军,谢谢你,是你让我知道了
小红军,请相信我,我一定会
六、说板书
我的板书是画了一个太阳,太阳的中心写上了“倔强”一词,周围是四个字:“强”、“比”、“等”、“多”,加上引号表示这些都不是真的。再画上太阳的光芒,让学生感受到正是有着像太阳一样的队伍,才促使红军走出了草地,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取得了长征的胜利。小红军就像太阳一样,照亮了我们的内心,给我们带来了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力量!
总之,本堂课我是从新的教学理念出发,通过读、说、思、写等一系列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得到全面的、整体的发展,让他们在情感世界与文本世界里能够碰撞出更美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