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窗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天窗说课稿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S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9-09 12:48: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天窗》说课稿
说教材。
《天窗》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s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名著之旅”的首篇精读课文。是我国现代作家茅盾笔下的一篇著名散文,描写的是乡下的孩子透过天窗看外界的情景,表达了孩子们对大自然奥秘的向往与追求。课文先写天窗的特点,接着重点讲述雨天和夜晚,孩子们透过天窗看到雨脚落跳、闪电划过、星云流动的情景以及由此展现的美丽而神奇的想象世界,最后赞美了天窗开启了孩子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课文插图描绘的是夜晚,蚊帐里的孩子探出头,仰着脸,透过天窗看星星、看云朵的情景。
课文语言朴实,没有多少雕琢,但字里行间却流露出一种童稚的真情。作者抓住孩子爱玩、爱想的特点,把天窗下的孩童世界描写得细腻而生动。
因此《天窗》是一篇很适合进行这方面培养的教材。教学中让学生感受想象的神奇,从而激发他们想象的兴趣。
二、说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理解新词;会用“ 也许 也许 也许 ”写一句话。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天窗给乡下孩子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4.在情感的渲染下,熟练朗读课文,感知遣词造句的美感。
5.了解作者对故乡天窗独特的感情,感受想象的乐趣与好处,唤起学生对名著的求知欲,为学生的阅读打开一扇窗。
三、教学重难点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唤起学生与课文的共鸣。
四、说教法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中心突破法和逆序教学法。
  1、根据本课的教学重点,采用中心突破法,引导学生抓住中心句“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感知理解词语,品味词语的准确、生动,并通过反复的朗读训练,积累好词,培养语感。
2、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采用逆序教学法,由第八自然段引入到第七自然段的学习。突破学生常规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我准备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
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是运用“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的学习方法,通过朗读课文,品词析句、展开联想等多种途径,训练语言表达、思维、朗读的能力,积累规范语言,体味作品的语言美。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茅盾故乡——江南小镇乌镇的图片,当音乐响起,教师介绍:同学们看,这就是作家茅盾爷爷的故乡,江南小镇——乌镇。那里里有涓涓长流的小河,微波起伏的河面上漂浮着美丽的乌篷船,还有那倚水而建的木板房,木板窗扇扇打开,阳光射进屋内,多美呀!茅盾爷爷的家乡每一处都是一道美丽的风景,但是当茅盾爷爷回忆往事时,最让他难忘的是那神奇的天窗。
随着课件的出示,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解,把学生带入到茅盾先生的故乡——乌镇。这一环节教师创设情境,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一个学生都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借题读文,了解天窗
1.借助课题读课文,思考:天窗是什么?乡下的房子为什么要安天窗?
2.请学生自主挑选问题汇报,给学生充分自主的学习权。能让学生更积极地进行学习。引导学生看图,帮助学生了解天窗的样子与特点,让学生对天窗的概念从抽象变具体。由此学习了课文1到3自然段的内容。
(三)探究天窗,想象乐趣。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这一环节,我将这样教学。
在理解掌握了天窗的基本功能后,我适时的提出了“小小的天窗除了能通风透光、遮风挡雨外,还有什么作用呢?”这个问题。从而引导学生学习4到8自然段。先让学生找出天窗的神奇作用是“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然后以这个句子为切入口深入阅读理解。
  在学习第一个“慰藉”
时我采用了师生共同学习的方法,设置了在什么时候?在什么情况下?当时孩子们的心情是怎么样的?来感知在这独特的时候,在这无奈、失落的心情下,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然后通过朗读第五自然段,具体感受下雨时,被关在屋里的孩子们是怎样从天窗中获得慰藉的。从而感受在小小的天窗不但给孩子们带来了慰藉,而且还激发了孩子们的丰富的想象力。
  在师生共同学习了第一个“慰藉”以后,总结学习方法。
引入到第八自然段,引导学生理解“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
  接着以逆序的方式进行第二个“慰藉”的学习。
以小组的形式让学生合作学习第二个“慰藉”。在小组学习中组长让组员完成各自的作业,完成说话练习。
通过扶放结合,既能让学生学到相应的方法,又能在小组学习中运用这些方法帮助他们自主学习,让每个学生在小组学习中都有活动和展现自我的机会,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阅读能力。
(四)回顾课文,探究问题。
有了前几个环节的铺垫,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已经逐渐深入,在此基础上,引入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学习。
思考:为什么说发明天窗的大人们是应该被感谢的?课件出示句子“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们,会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比任何他看到的更真切,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
  这是一个难点,学生理解有一定的困难,应分散难点,减缓坡度。这个环节
既是对课文前几自然段学习的回顾与检验,也是在解决课文的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五)归纳方法,学习想象。
  在理解了天窗的基本功能和它的神奇作用后,对文章主要内容的归纳也就水到渠成了。教师和学生一起探究:作者对天窗有什么特殊感情?天窗给作者带来什么?为什么题目是天窗,却用大量的文字写想象?
有了上一个环节的学习后,学生对课文已经有了比较形象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学生就能有一些个性化的发言了。
(六)总结结课,拓展练习。
  教师小结谈话,拓展练习:正因为天窗开始了矛盾爷爷最初的想象,由这样的想象激发了更多的文学灵感,从而写下了《春蚕》《林家铺子》《白杨礼赞》《雾中偶记》等许多著名的文章。课外请同学们再找机会阅读茅盾先生的其他名著,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板书设计:


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看见
想象
雨脚
闪电
星云
无穷无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