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诗词二首微课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1 诗词二首微课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6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S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9-09 16:00:07

文档简介

(共6张PPT)
11
七律
长征
指导朗读
感悟深情
七律
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不怕
等闲
感情是激昂的
大无畏的气概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逶迤”“磅礴”之崇山高岭,但在诗人的眼里却如小小细浪以及小小的泥丸,不足挂齿也,其实质是艺术地再现了红军不屑于万般艰难险阻,视之为小事。
读出诗人心中的喜悦和豪迈,声音要拖长一些。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诗人终于发出出自肺腑的赢得长征胜利后的喜悦之情,二万五千里转战的目的地已经到达,三军大会师近在眼前,全军上下都在喜笑颜开。“


☆《七律.长征》课内阅读热点点津
微课案例
【教材】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七律、长征》
【微课目标】指导学生准确把握课内阅读考点,从阅读方法、思路和技巧上指导学生做好阅读题目,提高阅读能力。
【微课内容】
幻灯片1导入:《七律、长征》是一首重点诗,要求背诵、默写。在考试中经常以课内阅读的形式出现。无论是设题内容还是设题形式都是非常丰富的。下面从可能出现的题目内容和解题方法、思路和技巧上予以说明。
幻灯片2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
腾细浪,乌蒙
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
,大渡桥横铁索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幻灯片3、4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七律(lù)
等闲(xián)
云崖(yá)B.迤逦(yí)
铁锁(suǒ)
逶迤(yí)
C.长征(zhēnɡ)磅秤(bànɡ)磅礴(pánɡ)
D.蒙骗(ménɡ)岷山(Mín)乌蒙(ménɡ)
本题考查对于拼音的掌握情况。应该选C。A项中“律”应读lǜ;B项中“迤逦”的“迤”应读yǐ;D项中“蒙骗”的“蒙”应读mēnɡ。
幻灯片5、6
2.结合语境,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1)万水千山只等闲。等闲:___________(2)五岭逶迤腾细浪。逶迤:________________(3)三军过后尽开颜。开颜:_________________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掌握。做题时首先要认真读读词语所在的句子,结合上下文来思考词语的意思。正确的答案:(1)普通,平常。
(2)弯曲绵延的样子。
(3)欢悦。
幻灯片7、8
3.课文背诵的考查。例如:将文中“
”处补充完整。五岭
腾细浪,乌蒙
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
,大渡桥横铁索

全文要求背诵,填写空白时要清楚这里描写的具体内容,仔细回忆平时背诵的内容,将“逶迤、磅礴、暖、寒”书写准确、规范。
幻灯片9、10
4.这首诗写了哪些物象 表达了红军的什么精神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要从诗中找出描写的景物,然后结合诗歌的主旨分析红军的精神即可。正确的答案:这首诗写了“五岭”“乌蒙”“金沙水”“大渡桥”“岷山”等物象,表达了红军战胜自然险阻的豪迈精神。
幻灯片11、12
5.结尾两句“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中的“喜”、“开颜”两词表达了红军将士怎样的思想感情和精神境界
此题是对词语情感表达的考查。在这里,“喜”和“开颜”是红军将士翻越雪山后喜悦心情的体现,也是革命必胜的信心的体现。“喜”、“开颜”两词写出了红军闯过长征途中又一道难关后的喜悦心情,表现了红军将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革命必胜的信心。
小结:以上分析的题目都是我们平时考试中的热点问题,希望能引起同学们的重视。(共12张PPT)
11
七律.长征
课内阅读热点点津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
腾细浪,乌蒙
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
,大渡桥横铁索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七律lù等闲xián云崖yá
B.迤逦yí铁锁suǒ
逶迤yí
C.长征zhēnɡ磅秤bànɡ磅礴pánɡ
D.蒙骗ménɡ岷山mín乌蒙ménɡ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C
)
A.七律lù等闲xián云崖yá
B.迤逦yí铁锁suǒ
逶迤yí
C.长征zhēnɡ磅秤bànɡ磅礴pánɡ
D.蒙骗ménɡ岷山mín乌蒙ménɡ
2.结合语境,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1)万水千山只等闲。等闲:
------------
(2)五岭逶迤腾细浪。逶迤:
-----------
(3)三军过后尽开颜。开颜:
-----------
2.结合语境,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1)万水千山只等闲。等闲:普通,平常.
(2)五岭逶迤腾细浪。逶迤:弯曲绵延的样子。
(3)三军过后尽开颜。开颜欢悦。
3.课文背诵的考查。例如:将文中“
”处补充完整。
五岭
腾细浪,乌蒙
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
,大渡桥横铁索

3.课文背诵的考查。例如:将文中“
”处补充完整。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4.这首诗写了哪些物象 表达了红军的什么精神
4.这首诗写了哪些物象 表达了红军的什么精神
这首诗写了“五岭”“乌蒙”“金沙水”“大渡桥”“岷山”等物象,表达了红军战胜自然险阻的豪迈精神。
5.结尾两句“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中的“喜”“开颜”两词表达了红军将士怎样的思想感情和精神境界


5.结尾两句“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中的“喜”“开颜”两词表达了红军将士怎样的思想感情和精神境界


“喜”和“开颜”是红军将士翻越雪山后喜悦心情的体现,也是革命必胜的信心的体现。“喜”、“开颜”两词写出了红军闯过长征途中又一道难关后的喜悦心情,表现了红军将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革命必胜的信心。《七律.长征》指导朗读,感悟深情。
微课案例
【教材】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七律、长征》
【微课目标】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感受毛泽东和他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微课内容】
幻灯片1导入:《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之后
写的一首诗,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我们可以通过朗读,来感悟诗中的深情。
幻灯片2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幻灯片3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首联是全诗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的统领,一开场就道出红军不怕艰难,视万水千山的漫漫征途为小事一桩。在此不仅写了红军不惧自然界的困难,也暗示了围追堵截的敌军更不值一提,对于红军来说,他们只是等闲之辈,不堪一击。重读“不怕、等闲”,感情是激昂的,读出大无畏的气概来。听老师读一下。
幻灯片4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颔联、颈联四句从首联所营造的浩大的外在与内在的空间中脱颖而至,进入具象的细部勾勒,诗人从容地告诉我们到底什么是“万水千山”。重读“腾,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连继出现“五岭”“乌蒙”“金沙”“大渡桥”这一连串的地理名词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递进。所以语速也要稍微快一些。从山再到水。
幻灯片5“逶迤”“磅礴”之崇山高岭,但在诗人的眼里却如小小细浪以及小小的泥丸,不足挂齿也,其实质是艺术地再现了红军不屑于万般艰难险阻,视之为小事。金沙江水拍打温暖的悬崖,意境美妙绝伦,风景本身就如诗如画,作者在此没有正面描写巧渡金沙江的战斗,对于惊天动地的大渡桥恶战,诗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人仅用“铁索寒”三字便已使场面栩栩如生、英勇激烈了。这二句中的一“暖”一“寒”二字,含有不尽之意味,张弛奔竞,起落生姿,不露拔工而又有天然之光辉。这两个字,要重读,读出诗人心中的喜悦和豪迈,声音要拖长一些。来,听老师读。
幻灯片6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诗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人终于发出出自肺腑的赢得长征胜利后的喜悦之情,二万五千里转战的目的地已经到达,三军大会师近在眼前,全军上下都在喜笑颜开。“更喜”二字用得好,有婉转回肠之意,喜上加喜之概;“三军”用得妙,这个词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语本来就是自然带有古汉语之美,加上按前面毛主席自己的说法是指当时的红一、二、四方面军,这古意盎然的“三军”又凭添了当代汉语之美,岂不是难能可贵!所以要抓住“喜、开颜”读出自豪、读出喜悦、读出激情。听老师读一下。
小结:这是一首饱含深情的诗,值得我们细细品读。试着用刚才的方法,再来读一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