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沭县石门镇石门初级中学教师课时备课
学期总编号:
课
题
皇帝的新装
课
时
第1课时
(总1课时)
课型
精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人物形象的分析,学习表现人物的方法。2.理解童话中想象和夸张手法的艺术特点。3.培养感悟文章主旨的能力。4.认识封建统治者虚伪、愚蠢的本质,领会作者讽刺皇帝的用意。
过程与方法
以朗读为载体,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会文章的艺术特色,感悟文章的主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培养敢说真话的优秀品质。2.培养批判精神,敢于揭露生活中的丑恶现象。
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识记并积累文中的生字词。2.理清故事情节;体会文章各种精妙的描写,把握人物性格形象;体会想象和夸张在作品中所起的作用。3.联系生活,深刻理解作品寓意,培养真诚、求实、不慕虚荣的良好品质。
板书设计
教学环节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估时
导入
说起童话,大家肯定会想起丹麦著名的童话作家安徒生。小学时,大家已经学过了他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你还知道他的哪些作品呢?今天,老师介绍安徒生笔下的一位皇帝给大家认识。这位皇帝酷爱新衣服,这不,他又在换衣服了,这一次可是一件非常神奇的衣服哟,那就是——“皇帝的新装”。
3
整体感知
全文可分为哪几个部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1)引子:皇帝爱新装成癖。
第二部分(2~4)开端:骗子诱皇帝上钩,织新装。
第三部分(5~31)发展:皇帝两次派大臣及亲自去看新装并试穿新装。
第四部分(32~37)高潮及结局:皇帝穿新装游行,真相被揭穿。2.作者围绕“新装”写了哪些事情?分别用一个词语加以概括。爱(引子)——织(开端)——看、穿(发展)——游行(高潮、结局)
12
教学环节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估时
自主探究
1.第①段中哪些词语把皇帝爱穿新衣服的癖好夸张到了极点?2.皇帝为什么又派另一位“诚实”的官员去看布料?这位官员是否真的“诚实”?3.第
段中“每人都有说不出的快乐”中“快乐”都有什么含义?
10
互动探究
1.第③段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2.第⑧段和第⑩段中老大臣的心理描写有何作用?老大臣为什么要撒谎?3.第
段又一次略提百姓的议论有什么作用?4.“皇帝亲自带着他的一群最高贵的骑士来了”,怎么理解这句话?5.“可是他们什么也看不见,因为什么东西也没有”,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有什么作用?6.“皇上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肢”,这句话写出了皇帝怎样的丑态 7.“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呀!”这句话能否删掉?为什么?
11
整合提升
1.皇帝为什么一听骗子对新装的介绍就马上心动了?2.皇帝对这件美丽而神奇的新装已是垂涎欲滴了,总想去看新装织得怎样了,但又不敢亲自去看,这时作者着重描写了他的心理活动,请找出能反映皇帝当时心理活动的有关词语,说说这些心理活动说明了什么?3.这场骗局作者为什么安排一个小孩子说出真相?从中得到了什么启发?4.皇帝知道真相后为什么还要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继续游行”?5.你对皇帝知道真相后还要继续游行的这种行为是怎么看的?
9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