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导学稿
第11章图形与变换
11.2图形的旋转(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绕某个点旋转后的图形;
2.知道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绕坐标原点旋转90°、180°、270°后坐标变化规律,并能运用该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坐标系中旋转变换规律的探究和应用过程,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重点: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绕坐标原点旋转90°、180°、270°后坐标变化规律
难点:并能运用该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温故知新】
回顾上节课所学的旋转作图的方法。
【创设情境】
在直角坐标系中,当图形绕坐标原点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90度时,它们顶点的坐标会发生什么变化?当图形绕坐标原点旋转180度时,它们的顶点的坐标会发生什么变化?利用这些有规律的变化可以解决哪些问题?【探索新知】
学习任务一:自学课本60页内容,
尝试在直角坐标系中进行旋转作图。
1.作出将线段OA绕原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0
,1800
,2700,得到点B、C、D的图形
2.完成“交流与发现”。
(1)点A为(2,1),则将点A绕原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0
,1800
,2700,得到
点B、C、D,则B
,C
,D
(2)将第一象限内一点A(a,b)绕原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0,得到的点的坐标为:
(3)将任意一点A(a,b)绕原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度,得到的点的坐标为:
3.自学例4,学会求旋转后点的坐标。
若点B的坐标为(-6,8),则点A的坐标为
预习质疑:我在学习中的疑问:(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价值)
【巩固提升】
学生先独立解决,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1)如图,已知点A的坐标为(2,1),将点A分别绕原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度、180度、270度,分别得到点B、C、D,点B、C、D的坐标分别是多少,为什么?
(2)如果点A(a,b)是第一象限内的任意一点,将点A绕原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度,得到的点的坐标是什么?
(3)如果点A(a,b)是平面坐标系内的任意一点,思考(2)中的问题,与同伴交流。
上面题目完成后,再继续探究以下两题:
(4)如果点A(a,b)是平面坐标系内的任意一点,将点A绕原点旋转180度,得到的点的坐标是什么?这两个点与坐标原点有怎样的关系?为什么?
(5)通过以下探究,你发现坐标系中点的旋转,它们的坐标有什么规律?
例4,如图,在Rt△AOB中,∠AOB=90度,OA=OB,点A的坐标为(5,3),点B在第二象限内。求点B的坐标。
加深训练:
(1)作出△AOB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度后的图形;
(2)作出△AOB绕O点旋转180度后的图形。
【课堂小结】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A的坐标为(a,b),将点A分别绕原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度、180度、270度,分别得到的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那么顺时针旋转呢?
【达标检测】
1、在下图右侧的四个三角形中,不能由△ABC经过旋转或平移得到的是(
)
A
B
C
D
2、如图,正方形ABCD旋转后能与正方形CDEF重合,G为DC中点,
那么图形所在的平面上不能作为旋转中心的点是( ).
A.A点 B.C点 C.D点 D.G点
3、画图:将△ABC绕点C按逆时针旋转900,得到△EFC,试画出△EFC的位置。八年级数学导学稿
第十一章图形与变换
11.1图形的平移(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平移的概念,并能判断生活中的平移现象。
2、掌握平移性质,并能进行有关的计算和证明。
3、通过具体的实例认识图形的平移变换,体会图形的平移现象,体能几何学习研究中的常用方法。
重点:平移的定义和性质。
难点:在探索平移性质的过程中,如何表示平移方向和平移距离。
教学过程:
【温故知新】
1、什么是全等图形,全等图形的性质有哪些?
2、平移的定义:
平移的两要素:
3、平移的性质:
4、预习疑难摘要:
【创设情境】
1、你玩过推箱子的游戏吗?那么你知道在推动箱子的时候,箱子在做什么变换?
2、你能举出生活中类似的例子吗?
【探索新知】
自主学习:自学课本48页---49页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试举出生活中平行移动的例子。并思考:平行移动的过程中,图形的现状和大小是否发生了变化?
什么叫做图形的平移?平移后图形的位置是有什么确定的?
(3)
如果只说平移的方向或平移的距离,那平移后的图形是不是唯一的?
活动一
学生利用透明板,实践操作各种平移运动。
自主体验课本第48页实验与探究所提供的活动;利用透明纸将△ABC沿直线l的方向向上平移5cm得到△A′B′C′。
改变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利用透明纸再次将△ABC进行平移。
将三角形变为其他的平面图形,再次进行平移操作。
活动二:
画出把△ABC向右平移6格后,所得到的△A′B′C′试探究以下问题:
点A、B、C平移后的对应点分别是谁?连接AA′,BB′,CC′,这三条线
段位置和长度有怎样的关系?
线段AB、BC、AC的对应线段分别是哪一条线段?它们的位置与长度有怎
样的关系?
∠A、∠B、∠C的对应角分别是哪个角?它们是否相等?
△ABC与△A′B′C′的形状、大小有什么关系?
若D为线段AB上的任意一点,那连接D点与透明纸上的D′点所得的线段DD′与以上三条线段又有怎样的关系?
6.若将平移的图形由三角形换成四边形、五边形,那么它们的对应点的连线是否也具有如上的关系?请用透明纸检验一下。
7.由以上探究你得到了平移前后的图形具有怎样的性质:
(1)
(2)
(3)
【巩固提升】
1、如图,(1)如果将线段AB沿AD方向平移到DC,那么
DC=
,
DC∥
。
(2)如果DC=A,
且
DC
∥AB
,连接AD,那么线段DC可以看做是由线段
沿
方向平移得到的。
(3)线段BC可以看做是由线段
沿
方向平移得到的。
2、所示,△ABE沿射线XY方向平移一定距离后成为△CDF。找出图中平行且相等的线段和全等的三角形。
【课堂小结】
我的收获:
我的困惑:
【达标检测】
如图所示有两个村庄A和B被一条河隔开,现要架一座桥(桥与河岸垂直),请你设计一种方案,使由A到B的路程最短。
。
A
B
E
C
F
D
X
Y
A
B
C
D
E
F八年级数学导学稿
第十一章图形与变换
11.1图形的平移(第3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具体实例识别平移、旋转、位似及其组合,并回顾它们的基本性质。
2、能够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的平移、旋转、位似等几何变换图形。
3、能够应用平移、旋转、位似的性质解决有关问题。
4、进一步体会图形变换的应用价值和丰富内涵,发展审美意识,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难点:理解并应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温故知新】
名称
定义中的要素
性质
平移
旋转
位似
【创设情境】
展示图片:观察下面的图片,你能否回忆起什么样运动称为平移、旋转、位似?它们分别具有怎样的性质?
学生组内讨论,组间交流、师生共同完善上表中要填写的内容。学生组内讨论,组间交流、师生共同完善上表中要填写的内容。
【探索新知】
利用知识树等你自已喜欢的方式对本章知识进行梳理,并在组内进行交流,看谁对本章知识掌握的好。
活动一:
已知线段AB。
(1)线段AB向右平移5cm;
(2)将线段AB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度;
(3)以O点为位似中心,1:2为位似比,作出线段AB的位似图形。
活动二:将已知线段AB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其中点O与坐标原点重合,再进行以上问题的探究。请问:你有没有其他的作图方法?(引导学生用坐标系中图形的变换规律,从而此进行复习)
【巩固提升】
1、如图已知O是坐标原点,B、C两点的坐标分别为
(3,-1),(2,1)。
(1)、以O点为位似中心,在y轴的左侧将△OBC放大到两倍,画出位似图形。
(2)、分别写出B、C两点的对应点B′、C′的坐标。
(3)、如果△OBC内部有一点M的坐标为(x,y)写出M的对应点M′的坐标。
2、在如图的正方形网格中,请在所给网格中按下列要求操作:
(1)请在网格中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使点A的坐标为(-2,4)、
B点的坐标为(-4,2);
(2)、在第二象限内的格点上画一点C与线段AB组成一个以AB为底的等腰三角形且腰长为无理数,则C点的坐标是
,
△ABC的周长是
(结果保留无理数);
(3)、画出△ABC以点C为旋转中心、旋转180度后的
△A′B′C′,连结AB′和BA′试说明四边形ABA′B′是何特殊四边形,并说明理由。
【课堂小结】
本节的主要学习内容有哪些?用到函哪些数学方法?你在小组合作中的自我评价怎样?
【达标检测】
1、如图所示,P是正方形ABCD内一点,将△ABP绕点B顺时针方向旋转至与△CBP’重合,若PB=3,则PP’=_________。
1
2
3
2、作图,作出△ABC绕O点旋转180°后的图形。
3、已知△ABC与点0,画出△A′B′C′,使它与△ABC是位似图形,点O为位似中心,并且对应边的比为3:2
4、
楼梯的高度6米,水平宽度8米,现要在楼梯的表面铺地毯,地毯每米16元,求购买地毯至少需花多少钱。八年级数学导学稿
第十一章图形与变换
11.1图形的平移(第3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左右或上下平移与点的坐标变化规律。
2.能根据要求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画出一个简单图形平移后的位置,并写出各对应点的坐标。
重点: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图形的平移规律。
难点:在同坐标系中点的坐标变化与图形变换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学过程:
【温故知新】
图形的平移性质是什么?
平移的要素有哪些?
如何作平移图形?
【创设情境】
【探索新知】
活动三:课本52页例2根据下面的问题进行探索,并完成例题:
(1)要确定平移后的线段,只要确定
的位置,就可以画出线段了;
(2)根据前面的规律,C、D、E、F各点的坐标分别是
(3)你能先画出线段CD、EF的位置,再写出C、D、E、F各点的坐标吗?
活动四:课本53页例3根据下面的问题进行探索,并完成例题:
1、要确定△A′B′C′的位置,需要确定哪些元素?
2、点A经过怎样的平移可以得到点A′?
3、点B、点C经过同样的平移得到点B′、C′,它们的坐标分别是什么?
训练题组三:课本53页练习:1、2
【巩固提升】
1.如图,三角形ABC中任意一点P(x0,y0)经平移后对应点为P1(x0+5,y0+3),将三角形ABC作同样的平移到三角形A1B1C1。求A1、B1、C1的坐标。
2.如图
,将平行四边形ABCD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A’B’C’D’,画出平移后的图形,并指出其各个顶点的坐标。
【课堂小结】说出本节课你的收获与困惑?能解决吉普车所在的位置问题了吧!
【达标检测】
1.
将点P(-3,y)向下平移3个单位,向左平移2个单位后得到点Q(x,-1),则xy=___________
。
2.
线段CD是由线段AB平移得到的。点A(–1,4)的对应点为C(4,7),则点B(–4,–1)的对应点D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_。
3.
有相距5个单位的两点A(-
3,a),B(b,4),AB//x轴,则a=
,b=
。
4.
三角形DEF是由三角形ABC平移得到的,点A(-1,-4)的对应点为D(1,-1),则点B(1,1)的对应点E、点C(-1,4)的对应点F的坐标分别为(
)
A、(2,2),(3,4)
B、(3,4),(1,7)
C、(-2,2),(1,7)
D、(3,4),(2,-2)
(1)八年级数学导学稿
第11章图形与变换
课题11.3图形的位似(第2课时)
学习目标:
利用图形的位似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并在有关的学习和运用过程中发展自己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重点:利用位似图形的定义能判断两个图形是否是位似图形及位似图形的性质的运用
难点:位似图形的性质的运用
教学过程
【温故知新】
1.位似图形:如果两个多边形不仅相似,而且对应顶点的连线
,对应边
,像这样的两个图形叫做位似图形,这个点叫做
。
2位似图的性质:
1、位似图形一定
,位似比等于
;
2、位似图形对应点和位似中心在
;
3、任意一对对应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之比等于
或
;
4、对应线段
或者在
。
【探索新知】
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两点A(6,3),B(6,0).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把线段AB缩小.则对应点坐标为:A(
,
)B(
,
)
或A(
,
)B(
,
)。
(2)△ABC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2,3),B(2,1),C(6,2),以点O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2,将△ABC放大,则对应点坐标为:A(
,
)B(
,
)C(
)
或A(
,
)B(
,
)C(
)。
例1如图,正方形OEFG和正方形ABCD是位似形,点F的坐标为(1,1),点C的坐标为(4,2),则这两个正方形位似中心的坐标是
.
【巩固提升】
1.
△ABO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1,4),B(3,2),O(0,0),
试画出将△ABO放大为△EFO,使△EFO与△ABO的相似
比为2.5∶1的图形,写出点E和点F的坐标.
2.如图,△AOB缩小后得到△COD,观察变化前后的三角
形顶点,坐标发生了什么变化,并求出其相似比和面积比.
【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收获了哪些知识?你达到了什么目标?
【达标检测】
1如图,原点O是△ABC和△A′B′C′的位似中心,
点A(1,0)与点A′(-2,0)是对应点,△ABC的面积是,则△A′B′C′的面积是________________.
例题2四边形ABCD顶点坐标分别为A(-6,6),
B(-8,2),C(-4,0),D(-2,4),画出它
的一个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1/2的
位似图形。八年级数学导学稿
第11章图形与变换
课题11.3图形的位似(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位似图形及其有关概念,知道位似图形上任意一对对应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之比等于位似比
2、利用图形的位似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并在有关的学习和运用过程中发展自己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重点:利用位似图形的定义能判断两个图形是否是位似图形及位似图形的性质的运用.
难点:
运用定义和性质进行简单的位似图形的证明和计算。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观察大屏幕有五个图形,每个图形中的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A1B1C1D1
都是相似图形。分别观察着五个图形,你发现每个图形中的两个四边形各对应点的连线有什么特征
【探索新知】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64页,掌握什么叫位似图形、位似中心、位似比?
如果两个相似图形的每组对应点所在的直线交于一点,那么这样的两个图形叫做位似图形,这个交点叫做位似中心,这时两个相似图形的相似比又叫做它们的位似比。
观察上图中的五个图形,回答下列问题:
(1)
在各图形中,位似图形的位似中心与这两个图形有什么位置关系?
(2)
在各图中,任取一对对应点,度量这两个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它们的比与位似比有什么关系?再换一对对应点试一试。
位似图形的对应点和位似中心在同一条直线上,它们到位似中心的距离之比等于相似比。
例1如图D,E分别是AB,AC上的点。
(1)如果DE∥BC,那么△ADE和△ABC位似图形吗 为什么
(2)如果△ADE和△ABC是位似图形,那么DE∥BC吗 为什么
小组讨论如何解这道题:
问题1,证位似图形的根据是什么?需要哪几个条件?
问题2:已知△ADE和△ABC是位似图形,我们根据什么又能得出什么结论?
【巩固提升】
1.如图,正五边形是由正五边形经过位
似变换得到的,若,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如图,五边形与五边形是位似图形,
点为位似中心,,则:=___________.
【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收获了哪些知识?小组讨论一下。
【达标检测】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位似图形可以通过平移而相互得到
位似图形的对应边平行且相等
位似图形的位似中心不只有一个
位似中心到对应点的距离之比都相等
2.
如图,与是位似图形,
且位似比是,若AB=2cm,
则
cm,
并在图中画出位似中心O.
A
B
C
D
B1
A1
C1
D1
B1
C1
D1
A
B
C
D
A1
B1
C1
D1
A
B
C
D
A
B
C
D
A1
B1
C1
D1
A
B
C
D
C1
A1
D1
B1
(1)
(2)
(3)
(4)
(5)
A
B
C
D
E八年级数学导学稿
第11章图形与变换
课题回顾与总结
学习目标:
1、通过具体实例识别平移、旋转、位似及其组合,并回顾它们的基本性质。
2能够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的平移、旋转、位似等几何变换图形。
3、能够应用平移、旋转、位似的性质解决有关问题。
4、进一步体会图形变换的应用价值和丰富内涵,发展审美意识,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平移、旋转、位似的性质及应用。
难点:平移、旋转、位似与其他知识的综合应用。
教学过程:
【温故知新】
名称
定义中的要素
性质
平移
旋转
位似
【创设情境】
展示图片:观察下面的图片,你能否回忆起什么样运动称为平移、旋转、位似?它们分别具有怎样的性质?
学生组内讨论,组间交流、师生共同完善上表中要填写的内容。
【探索新知】
活动一:
已知线段AB。
(1)线段AB向右平移5cm;
(2)将线段AB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度;
(3)以O点为位似中心,1:2为位似比,作出线段AB的位似图形。
活动二:将已知线段AB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其中点O与坐标原点重合,再进行以上问题的探究。请问:你有没有其他的作图方法?(引导学生用坐标系中图形的变换规律,从而此进行复习)
【巩固提升】
1、如图已知O是坐标原点,B、C两点的坐标分别为
(3,-1),(2,1)。
(1)、以O点为位似中心,在y轴的左侧将△OBC放大到两倍,画出位似图形。
(2)、分别写出B、C两点的对应点B′、C′的坐标。
(3)、如果△OBC内部有一点M的坐标为(x,y)写出M的对应点M′的坐标。
【课堂小结】
本节刘的主要学习内容有哪些?用致函哪些数学方法?你在小组合作中的自我评价怎样?
【达标检测】
1、如图所示,P是正方形ABCD内一点,将△ABP绕点B顺时针方向旋转至与△CBP’重合,若PB=3,则PP’=_________。
1
2
3
2、作图,作出△ABC绕O点旋转180°后的图形。
3、已知△ABC与点0,画出△A′B′C′,使它与△ABC是位似图形,点O为位似中心,并且对应边的比为3:2八年级数学导学稿
第十一章图形与变换
11.1图形的平移(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平移作图的方法。能作一个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2、理解平移的定义与性质,并能应用平移性质和平移作图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重点:对平移性质的理解与应用。
难点:在处理问题时从平移的角度思考问题。
教学过程:
【温故知新】
你能说一下平移的定义吗?平移运动的两个要素是什么?
平移前后的图形具有怎样的关系?利用这些关系你能作出平移后的图形吗?
对于平移变换,你还有哪些认识?
【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
如图所示,一块蓝色正方形板,边长18cm,上面横竖各两道红条,红条宽都是2cm,问蓝色部分面积是多少?
谁能用所学知识快速的解决这个问题?并说出你的根据?想想看?
【探索新知】
根据平移的性质,独立解决以下问题:
将线段AB向右平移3cm得到线段CD,如果AB=5cm,那么
CD=
cm.
2、将∠ABC向上平移10cm,得到∠EFG,如果∠ABC=52度,那么∠EFG=
度,BF=
。
3、将面积为30
cm2
的等腰三角形ABC向下平移20cm,得到
△MNP,则△MNP是
三角形,它的面积是
cm2
4、如图2-1-1,△ABC向右平移3cm之后得到△DEF,如果AB=4cm,AC=3cm,EC=2cm,那么CF=
,FE=
,
DE=
,DF=
,在图上A、B、C、D、E、F中中选取两点
,则连结这两点的线段与BF平行。
图2-1-1
图2-1-2
5、如图2-1-2平行四边形ABCD中的哪些边可以看作是由其他边平移得来的?平移的方向和距离是什么?如果给出了线段AB,也给出了平移的方向和平移的距离,你能作出线段AB经平移后的对应线段A B 吗?活动一:
如图,将△ABC沿AA′的方向平移,平移后顶点A平移到A’处,你能画出△ABC平移后的图形吗?
(1)要确定△ABC平移后的图形,只需确定
的位置,再依次连接即可;
(2)点B的对应点是如何确定的?有几种不同的方法?根据是什么?
(3)由此可以归纳平移作图的基本方法是:
【巩固提升】
活动二
独立解决教材第50页例1中的两个问题,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做法和答案,最后由各组进行展示。
巩固练习:
如图,经过平移,△ABC的顶点A移到了点D,请作出平移后的三角形。,
【课堂小结】
我的收获:
我的困惑:
【达标检测】
1.如图所示是一块电脑主板示意图,每一转角处都是直角,数据如图所示,则此主板的周长是
2.八年级数学导学稿
第11章图形与变换
图形的旋转(第1课时)
开发区初中编写
学习目标:1、通过具体实例认识旋转,了解旋转的有关概念,探究它的基本性质。
2、
能够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
3、
欣赏旋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旋转的定义,旋转基本性质的探索
难点:旋转基本性质的探索及应用。
教学过程:
【温故知新】
1、
图形的平移有哪几个要素?
2、
图形的平移有什么性质?
3、
家中的电风扇在转动时,谁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创设情境】
【探索新知】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大风车吱呀吱溜溜的转
这里的风景呀真好看
天好看
地好看
还有一群快乐的小伙伴
大风车转呀转悠悠
快乐的伙伴手牵着手
牵着你地手
牵着我地手……”伴着欢快的童声,屏幕上展现出旋转着的大风车。风车越转越慢,让学生能够看出风车旋转时的特点。
引入旋转的定义
(一)同学们,风车在旋转时,相对于叶片来看,什么发生了改变,什么没有改变?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请同学们解决实验与探究1。
1、根据课本提示进行操作。
2、动画演示,请同学们思考后讨论并回答:(1)点A、点B,线段AB,⊿AOB绕着哪个点进行了旋转?(2)点A、点B,线段AB,⊿AOB分别转到了什么位置?3、(3)点A、点B,线段AB,⊿AOB分别转动了多大角度?
(二)交流展示:
1、通过小组内讨论、小组间展示,互相点拨、质疑,得到图形的旋转及旋转中心、旋转角的概念;
2、旋转所得到的图形的位置的三要素:
(1)旋转中心
(2)旋转方向
(3)旋转角
(三)探究旋转的性质
研究“实验与探究”问题(2)(3),组织学生进行以下活动:
活动一:分别测量OA、OA′,OB、OB′的长度和∠AOB、∠A′OB′的大小,思考会有什么结论。
活动二:观察⊿AOB和⊿A′OB′的形状与大小,思考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老师进行课件演示线段AB旋转的过程,学生体会以上结论的正确性,从而得出图形的旋转的基本性质:一个图形和它经过旋转所得到的血型中,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两组对应点分别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组成的角相等。经过旋转所得到的图形与旋转前的图形全等,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活动三:思考讨论:图形的旋转与中心对称有什么关系?
观察与思考
思考并完成问题(1)(2),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画法,并阐述自己的理由,老师在巡回指导过程中,可以适度参与学生的讨论。
小组间交流,展示得出的结论。
步步进逼,得出画一个图形绕某个点旋转后的图形的基本步骤:
、选关键点(2)、关键点(可能是多个)绕中心旋转(3)、连点成图。(注意顺序)
巩固提升:
由一个学生到黑板前画一个简单的三角形,考较另一个组的同学的掌握情况。(三组同时进行)。2、由学生进行点评。老师进行指导性的总结。
课堂练习:
1.学生自行解决课本第58页练习第1、2题。2、展示互评。3、老师将巡回检查中发现的共性的问题解决掉。
【巩固提升】
1.由一个学生到黑板前画一个简单的三角形,考较另一个组的同学的掌握情况。(三组同时进行)。2、由学生进行点评。老师进行指导性的总结。
【课堂小结】
学生谈收获.
【达标检测】
在正方形ABCD中,边BC上有一点E。请将⊿ABE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度,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