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古诗词三首(三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古诗词三首(三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9-09 16:36:38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第二单元
第5课 古诗词三首
第一课时 这首诗表达了李白什么样的情感呢? 思念家乡的情感。 是什么勾起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呢?是月亮。 月亮象征着团圆,所以诗人写的思乡诗中,常常提到月亮。但并不是所有的乡愁都是由月亮引起的。熟悉的景物、特殊的日子,都会勾起游子的思乡之情。我们再来读读这首表达思乡的诗,体会一下是什么勾起了作者的乡愁。 瓜 洲 只 隔
数 重 山 照 我 还zhōugéshùchónghuánzhǐ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你对作者有哪些了解?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怎样理解诗题《泊船瓜洲》? 诗人停船在瓜洲后,望着仅仅一江之隔的京口,不禁勾起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读一读注释,并借助工具书理解诗句的意思。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诗意:京口与瓜州分别在长江两岸, 回望钟山也只隔几座山。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诗意:春风又吹绿了长江两岸,明月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分层次理解诗意吧。 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作者的思乡之情? 隔一道长江水和数重大山,山高路远,而作者却只有“一水”“只隔”的感觉,实际距离和心理距离反差太大,正说明了诗人虽然人在途中,却心系家乡。 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作者的思乡之情? 后两句点明了诗人离乡的时间正是草长莺飞的春天,诗人的思乡情从离开家乡的时候就开始了。刚刚离开,就已经想着回来,更见其思乡的浓烈。 读古诗,知作者,
解诗句,展想象,悟诗情。 泊船瓜洲
王安石(宋)
第一、二句
瓜洲 京口 钟山
一水间 数重山
第三、四句
又绿 照我还
思乡之情谢谢观看!课件22张PPT。第二单元
第5课 古诗词三首
第三课时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秋 思
张 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读古诗,知作者,
解诗句,展想象,
悟诗情。长 相 思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诵读全词,读准生字及语句。
认读生字、新词,识记生字。
边读词,边根据注释理解意思。
同桌交流。 榆关 那畔
风一更 帐 聒 yúpàn guōgēngzhàng榆:左右结构
(榆关)(榆树)(榆叶)畔:左右结构
(耳畔)(江畔)(湖畔) 长 相 思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纳兰性德(1655—1685)清代词人。本名成德,为避太子讳改性德,字容若。他是清代大学士明珠的公子,文学成就以词为最,共存词342首,尤以小令见长,时人誉为“清代第一词人”,词集名为《纳兰词》。上阕: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山一程,水一程”的叠用,说明了身离故乡之远,行军之艰难。 “千帐灯”点明了军帐之多,此行队伍之庞大。词意:将士们跋山涉水,向山海关那边进发。夜里,将士住宿的千余座帐篷里都点起了灯。上阕: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上阕: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读了这句诗,你能想象出将士们宿营的情景吗? 在这羁旅野外的深夜,顶顶帐篷,点点灯火,也算是一个特殊的景观,足见将士之多,声势之浩大。 作者在这样一个夜晚,会想到什么呢? 会想到家乡,想到家乡的亲人,想到家的温暖。“风一更,雪一更”说明夜晚天气变得更加恶劣了。“故园”指故乡。下阕: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下阕: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词意:入夜,又是刮风,又是下雪,将士们从睡梦中醒来,再也睡不着了,不禁思念起故乡来,因为故乡温暖、宁静,没有寒风朔雪之声。 作者为什么会想到“故园”?他会想到故园的什么?想象 作者在风雪交加的寒冷的冬夜里,一个人在外远征,很自然就会想到自己的家乡,想到家中的亲人,想到家中的温暖舒适,想到和家人在一起的快乐。 在第二句中,哪个词最能表现作者的思乡之情?想象 “故园无此声”虽寥寥几个字,却把将士的内心世界袒露无遗,使思乡之意自然酣畅地流淌出来。 上阕: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下阕: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这三首诗词有什么相同之处,又有什么不同之处呢?相同点:表达的主题都是一样的,都抒发了作者对家乡深深的思恋和热爱。 这三首诗词有什么相同之处,又有什么不同之处呢?不同点:表达方法各异, 《泊船瓜洲》是写景抒情;《秋思》是叙事抒情;《长相思》是融写景和叙事于一体。 秋思
第一、二句 见秋风 意万重
第三、四句 说不尽 又开封
长相思
第一句: 山一程 水一程(叙事)
第二句: 风一更 雪一更(写景)
叙事抒情抒发思乡之情谢谢课件20张PPT。第二单元
第5课 古诗词三首
第二课时 亲爱的小朋友们,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上节课学习的诗吧!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学习古诗的方法读古诗,知作者,解诗意,
展想象,悟诗情。 秋 思
张 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预习要求1.诵读古诗,读准诗句。
2.认读生字,学记生字。
3.边读古诗,边根据注释了解诗意。 洛 阳 意万 重
行 人luòxíngchóng 氵+ 各 = 洛 秋 思
张 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写作背景:
张籍,唐代诗人,是韩愈的学生。他出身贫寒,常年过着四处奔波、漂泊异乡的生活。唐朝安史之乱时期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离家十年的诗人张籍深陷洛阳城,不知战乱中的家人的消息。一天,他在洛阳城里偶遇故人,捎信回家。在此情此景下,写下了这首诗。
洛 阳 城 里 见 秋 风,
欲 作 家 书 意 万 重。意万重:形容要表达的意思很多。
诗意:秋风乍起,客居在洛阳城的诗人想给在家乡的亲人写封信,可是要说的话太多了,一时竟不知从何说起。
复 恐 匆 匆 说 不 尽,
行 人 临 发 又 开 封。行人:指捎信的人。
开封:指把封好的信拆开。
诗意:信写好后,又担心匆匆写完的信不能把自己的意思完全表达出来,当送信的人要出发的时候,又拆开已封好的信查看。
“行人临发又开封”说明诗人想对亲人说的话太多了,信都封好了,还怕有什 么话没说,又拆开看看。 “意万重”是说诗人想要说的话太多了,一定是离家很长时间了。 这满腹的话都能写到信里吗? 不能,那得写多长的信啊!何况,“匆匆”两个字说明信写得很匆忙,也不可能把要说的话都写进去。 为什么捎信人要走时,诗人又拆开信了呢? 可能他写完了以后,记不清是不是把要说的话都写了,所以又检查一遍。 也可能是他又想起一件事,想把它补写上。 同学们体会得很好!诗人在洛阳城见秋风而思乡,写信给家人,无奈信短情长,无法尽诉,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的思念家乡、怀念亲人之情。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