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9-08 15:17: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7课
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
一、学习目标:
1.复述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华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2.认识八国联军的暴行给中国人民造成深重的灾难,《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向清政府进行的又一次穷凶极恶的敲诈勒索。义和团运动是中国人民又一次伟大的抗争,义和团坚决反抗外来侵略的爱国精神值得弘扬。
3.认识抗击八国联军的失败,说明在综合国力落后的形势下,落后阶级领导的采用落后观念与斗争方法的反侵略斗争是无法抵挡用强大的物质力量和先进技术武装起来的侵略者的进攻的,进一步认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增加奋发图强、振兴中华的决心,培养面向世界、与时俱进、学习先进、勇于革新的思想意识。
4.重点:八国联军的侵华暴行;《辛丑条约》。
二、预习导学:
1、义和团运动:
甲午战争以后,列强加紧侵略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在华的基督教会势力与中国民众的冲突愈演愈烈,激起了人们普遍的仇洋情绪。华北数省的贫苦民众,以反洋教为共同目标,形成了一个人数众多的民间组织——

1898年山东冠县义和拳首领
率众攻打当地教堂,揭开了
的序幕。1900年前后,在清廷的默许下,义和团打着“
”旗号,大批涌入京津地区,仅北京城内就有义和团神坛近千个,团民不下10万人,他们甚至包围了外国驻华使领馆。
2、八国联军侵华:
列强认为义和团运动威胁到他们在华利益。1900年6月
等国组成联军,悍然发动侵华战争。
义和团和清军奋起抗击八国联军的侵略。在
的战斗中,中国军民与八国联军展开血战,迫使敌人退回天津租借。在大沽口,八国联军舰队遭到大沽炮台守军的顽强阻击。在天津保卫战中,义和团和清军在

,痛击外国侵略者。
8月,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太后携光绪帝逃往西安,途中下令清军“铲除”义和团,并请求八国联军助剿。在
绞杀下,义和团运动失败。
义和团义和团是中国人民淤积多年反抗列强侵略义愤的总爆发,其英勇斗争客观上打乱了列强企图瓜分中国的步骤。
《辛丑条约》
1901年9月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的内容有哪些?
《辛丑条约》惊人的天价赔款和严重的主权沦丧,使国家和民族蒙受了巨大的灾难,中国
。从此,列强不但直接控制中国的财政,还将清政府置于他们的政治控制和武装监督之下,致使中华民族的危机进一步加深。
合作探究:
【探究问题一】
领域
内容
危害
经济
政治
军事
外交
【探究问题一】
一次次列强的入侵,一个个屈辱的跳条约,记录着近代中国的苦难岁月。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用英国商定。
材料二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材料三
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以上材料摘自《历史》(北师大版
八年级
上册)
请问答:
上述三则材料内容分别出自中国近代哪三个不平等条约?
请指出与这三个不平等条约相对应的列强侵华战争名称。
(3)请概括指出材料三内容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严重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