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 眼睛与光学仪器》导学案2

文档属性

名称 《3.7 眼睛与光学仪器》导学案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沪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7-09-09 10:14:21

文档简介

《3.7
眼睛与光学仪器》导学案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眼睛和照相机。
2、难点: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和矫正。
预习案
一、知识梳理
1、近视眼的同学的眼镜镜片是_________,老人家老花眼的镜片是_________。照相机利用了____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照相时,被照物体必须在照相机镜头的________以外。投影仪利用了凸透镜成_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的原理,投影仪中的平面镜的作用是________。放大镜利用了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_________像的原理,使用放大镜时,被观察物体必须放在凸透镜__________以内。
2、显微镜:具有__________作用,被用来观察细小的物体,物镜使物体成一_____像,相当于一个_________,其目镜使物体成一_________像,相当于一个_________镜。
3、望远镜:被用来观察远处的物体,有增大__________的作用,其物镜使物体成________像,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_,其目镜使物体成—像,相当于一个_________像。
二、基础自测
2、李明同学的妈妈发现李明自从上了初中以后,学习比原来更刻苦了,但也发现李明看书时眼睛与书的距离比正常情况越来越近了,请你在下列判断及矫正措施中选出正确的一项向李明同学说明(  )
A.李明同学已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B.李明同学巳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
C.李明同学已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D.李明同学已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
3、照相机胶片上所成的像相对被拍摄的物体是(  )
A.正立、缩小的虚像
B.倒立、放大的虚像
C.正立、缩小的实像
D.倒立、缩小的实像
4、把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用此透镜来观察邮票上较小的图案,则邮票到透镜的距离应(  )
A.大于10cm
B.小于10cm
C.大于20cm
D.在10cm和20cm之间
探究案
探究一
认识照相机和显微镜
1、讨论:照相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显微镜呢?
2、你知道照相机和显微镜有哪些方面的应用?
训练案
一、课中训练与检测
1、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最新数据表明,我国小学生近视眼发生率为22.78%,中学生为55.22%,近视人群的急剧低龄化和扩大趋势,令教育和医务工作者倍感担忧.下图表示来自物体的光经过远视眼或近视眼折光系统折射后的成像情况和对它进行矫正的做法,其中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的是第_____图;表示对近视眼进行矫正做法的是第_______图.
2、航空摄影人员从高空给城市拍照,若所用的照相机镜头的焦距为80mm,则胶卷与镜头的距离应_______80mm(填“大于”或“小于”),所成的像为缩小、的像.
3、小宝用焦距一定的照相机拍摄景物,若他将照相机移近被拍摄的景物,景物在底片上所成的清晰像将变_______.(选填“大”或“小”)
4、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透镜,人眼通过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时,看到的是放大的_______像(选填“虚”或“实”).
5、在使用显微镜观察装片的过程中,当调节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的部位是(  )
A.物镜
B.目镜
C.反光镜
D.镜筒
6、在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照相机成像;⑤幻灯机成像中(  )
A.成实像的是①②③
B.成虚像的是②③④
C.属于反射成像的是②
D.属于折射成像的是①③④《3.7
眼睛与光学仪器》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知道放大镜的原理;
2.知道眼睛的视觉的形成;掌握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方法;
3.知道照相机的原理。
二【定向导学·互动展示】
自研自探环节
合作探究环节
展示提升环节质疑评价环节
总结归纳环节
自学指导内容、学法、时间
互动展示内容形式、时间
展示方案内容方式、时间




(成果记录·知识生成·同步演练
)
板块一:旧知链接学法指导:回顾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的相关知识,请你结合上节课的成像规律完成下列内容,图示法在教师指导下完成。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写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带领全班同学掌握这个规律:
(可以用列表格法、口诀法、图示法)板块二:凸透镜应用--放大镜、照相机学法指导1,认真阅读课本P72放大镜,仔细观察图文,在随堂笔记中写出放大镜的原理,谈谈怎样选用一个凸透镜作为放大镜。2,照相机可以正确保存和再现画面,你使用过照相机吗?你了解照相机吗?认真阅读P74-P75活动2的内容,结合图文,请你从原理、结构上写出你对照相机的认识,结合你的照相经历,说说你是怎样调节照相的大小的。板块三: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学法指导: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你了解眼睛的结构吗?现在有很多的同学用眼不卫生导致近视眼,你知道近视眼的成因和矫正吗?带着晶状体、视网膜、成像等关键词认真阅读课本P72-73内容,结合图文,自主完成下列思考题,标注疑难,准备在互动时寻求帮助。1.先认识眼睛的结构,在随堂笔记中用关键词写出产生视觉的过程。2.先仿照课本简图画出近视眼的成因,再用文字写出成因,然后谈谈近视眼用什么透镜来矫正。3.先仿照课本简图画出远视眼的成因,再用文字写出成因,然后谈谈远视眼用什么透镜来矫正。自研完毕对本节所学内容提出一个你认为很有价值的问题:

A.
两人小对子:①对子间检查自研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等级评定;交流讨论凸透镜成像规律。(
3min
)B、五人互助组:小组长主持:①先统计本组经对学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并解疑;②重点讨论:板块二:放大镜、照相机的原理;板块三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方法。(
5min
)C、十人共同体:教师给出抽签顺序,组长主持①检查本组的任务是否所有成员100%掌握,对有疑问的成员找同学帮扶,②确定本组展示方案,组长分派任务,确保有成员板书规划;有成员检查板书;带其他组员完成展示前的预演。(
5min
)
展示单元一:预设:建议用三种方法展示,先用图示法展示成像规律,再用口诀法强化规律,最后用表格法记忆。展示单元二:预设:1.用图示法展示凸透镜的原理。2.建议用商场导购员的身份讲解照相机的结构,再用情景模拟的方式谈谈照相机的使用和调节。展示单元三:预设:1.用画图的方式展示眼睛的结构,并标注出关键词。2.建议画出简图展示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和矫正;也可以用情景模拟的方式展示。展示单元四:结合三个板块的内容,尝试给出正确答案,选择题要求展示选择理由,其他选项错误点。
一:旧知链接1、表格法、口诀法、图示法二:凸透镜应用--放大镜、照相机1.放大镜原理2、照相机的原理和结构三: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1.眼睛的结构:2.近视眼的成因和矫正:3.远视眼的成因和矫正:(25分钟)对子评定等级:
板块四:知能转化学法指导:全班同学完成当堂反馈中的内容,做到安静、紧张、有序,标注疑难,准备在互动时寻求帮助。(根据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方法完成当堂反馈的2、3、4)
三、当堂反馈(7min)
1.
某同学用焦距为10㎝的凸透镜去观察书上的文字,所成的像如图1所示,则文字到凸透镜的距离为(
)
A、25㎝
B、15㎜
C、6㎝
D、12㎝
2.下列四幅图中,分别反映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的两幅图是(  )
A.①

   B.①
④    C.②

    D.②

3.如图2所示为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像光路图,图(a)为
眼,
应用
镜来矫正;图(b)为
眼,应用
镜来矫正。
4.小明的爷爷和爸爸都是老花眼,爷爷的老花眼更重一些,小明的妈妈则是近视眼.他们用的三副眼镜都放在报纸上,如图3—33所示,现在爸爸要看书,让小明把眼镜递给他,小明应该拿图__________中的那一副.
5.照集体像时, 发现有人没有进入镜头, 如不移动人的位置, 则照像机应该_______被照像的人.
(选填“靠近 ”或“远离” )
6.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所用凸透镜焦距为10cm.实验过程中,如图22所示,光屏上可得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
(选填“倒立”或“正立”),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生活中
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图中若固定凸透镜,将蜡烛移到30
cm刻线处,再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到适当位置,又可在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将蜡烛移到20
cm刻线处,再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到适当位置,又可在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生活中
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四、培辅课:(附培辅单)
疑惑告知:
效果描述:
五、反思课:
今日心得:
今日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