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5 古诗三首微课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5 古诗三首微课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S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9-08 22:38:52

内容文字预览

5.古诗三首
——比喻的妙用
微课目标:通过品读古诗《望洞庭》,理解诗意,了解本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并理解比喻的妙用,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微课内容
【课件呈现】5.古诗三首
——比喻的妙用
【课件呈现】出示古诗:
望洞庭
【唐代】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课件呈现】明确目标:
这首诗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诗人飞驰想象,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下面我们先理解这首诗,再弄懂比喻的妙用。
【课件呈现】诗的译文:
湖光秋月两相和:风静浪息,月光和水色交融在一起。潭面无风镜未磨:湖面就像不用磨拭的铜镜,平滑光亮。遥望洞庭山水色:遥望洞庭,山青水绿。白银盘里一青螺:林木葱茏的洞庭山耸立在泛着白光的洞庭湖里,就像白银盘里的一只青螺。
【课件呈现】找出比喻:
从古诗的译文来看,第二句“潭面无风镜未磨”和最后两一句诗“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第二句中把湖面比作铜镜,最后一句这里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湖中的君山岛比作青螺。
【课件呈现】讨论原因:
这里为什么把洞庭湖面比作未打磨的铜镜呢?因为洞庭湖在无风的时候,湖面很平静,就像一面没有打磨的铜镜一样。这里为什么要把湖比作白银盘?为什么要把君山岛比作青螺呢?这还要联系上文,当时是日暮时分,天还没黑,但月亮已经出来了,整个天空是明亮的。没有风,湖面应该是非常平静的。月光下整个湖面就像银白色的盘子。湖中的君山岛,漂浮在水面上,岛上一片青绿色,远远望去给人的感觉和青螺的样子差不多。
从广阔的湖光月色的整体画面集中到君山一点。在皓月银辉之下,洞庭山愈显青翠,洞庭水愈显清澈,山水浑然一体,望去如同一只精美的白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
【课件呈现】修辞赏析:
诗生动地描绘出洞庭湖水宁静、祥和的朦胧美,勾画出一幅美丽的洞庭山水图。想象丰富,比喻恰当,色调淡雅,银盘与青螺互相映衬,相得益彰。诗人笔下的洞庭山水变成了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美术珍品,给人以莫大的艺术享受。比喻的妙用,体现诗人富有浪漫色彩的奇思壮采,这是很难得的。只有细心品读,才能读出这首诗的情意。
【课件呈现】朗读指导: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要注意抑扬顿挫,用高昂的语气饱满的感情来读,读出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读出诗人对洞庭湖的热爱之情,
【课件呈现】《望洞庭》两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在进行有感情朗读的同时,能感受到比喻的贴切,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共9张PPT)
5
古诗三首
——比喻的妙用
望洞庭
【唐】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诗人飞驰想象,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下面我们先理解这首诗,再弄懂比喻的妙用。
明确目标
风静浪息,月光和水色交融在一起。湖面就像不用磨拭的铜镜,平滑光亮。遥望洞庭,山青水绿。林木葱茏的洞庭山耸立在泛着白光的洞庭湖里,就像白银盘里的一只青螺。
诗的译文
“潭面无风镜未磨”“白银盘里一青螺。”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第二句中把湖面比作铜镜,最后一句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湖中的君山岛比作青螺。
找出比喻
洞庭湖在无风的时候,湖面很平静,就像一面没有打磨的铜镜。日暮时分,没有风,月光下整个湖面就像银白色的盘子。湖中的君山岛,远远望去给人的感觉和青螺的样子差不多。
讨论原因
诗人笔下的洞庭山水变成了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美术珍品,给人以莫大的艺术享受。比喻的妙用,体现诗人富有浪漫色彩的奇思壮采。
修辞赏析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朗读指导
《望洞庭》两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在进行有感情朗读的同时,能感受到比喻的贴切,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