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清导航2017—2018学年历史(人教)七年级历史上册习题课件: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 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3份)

文档属性

名称 四清导航2017—2018学年历史(人教)七年级历史上册习题课件: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 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3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9-09 20:12:07

文档简介

课件16张PPT。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 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一、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1.我国是世界上发现 最多的国家之一。
2.元谋人距今约 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 。元谋人能够 ,知道使用 。
二、北京人的发现
3.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西南 。
三、北京人的特征
4.北京人 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较上肢略长,能够 。
5.北京人生存于 时代,使用 ,结成 生活在一起。
6.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 ,还会长时间 。
7.周口店 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
。古人类遗址170万古人类制作工具火周口店龙骨山上肢直立行走旧石器打制石器群体火保存火种北京人遗址直立人遗址1.目前我国境内发现的距今约170万年的古人类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河姆渡人
2.媒体报道:近些年,不断有坟墓修建在古老的元谋人遗址上,元谋人遗址纪念碑已被数十坟堆“包围”。这一消息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的主要原因是( )
A.元谋县是著名的风景区
B.元谋县是我国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地方
C.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D.元谋人遗址出土了完整的人类头骨化石AC3.“1929年,我国青年考古工作者裴文中在周口店的山洞里,发掘出一个完整的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他兴奋地断定,这是远古人类的遗骨。”材料中的“远古人类”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原始居民 D.河姆渡原始居民
4.电视剧《执着的追踪》艺术地再现了追踪神秘丢失的国宝“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的故事。“北京人头盖骨化石”距今约( )
A.80万-30万年 B.70万-30万年
C.70万-20万年 D.80万-20万年BC5.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嘴部前伸,没有明显的下颚,是什么人的头部特征(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人 D.现代人
6.下列有关北京人生活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制作磨制石器
B.使用天然火烧烤食物
C.将石珠钻孔做成饰品
D.用骨针缝衣服BA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韩非子》
材料二 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还有在火中烧过的石块、兽骨和树种等。
(1)在材料一所述的险恶的环境下,北京人只能过什么样的生活?
(2)材料二证明了什么?它所证明的事实有什么意义?
(1)过群居生活。(2)证明了北京人已经学会了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 意义: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8.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是访问历史遗址。假如一个外国朋友想考察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人类的遗址,你应该告诉他去( )
A.云南元谋县 B.北京周口店
C.陕西西安市 D.浙江余姚
9.“我来自元谋,你来自周口,牵起你毛茸茸的手,爱让我们直立行走。”这是网络上颇为流行的诗句。如果要考察“来自周口”,能“直立行走”的远古人类应该去( )
A.北京市 B.陕西省
C.浙江省 D.云南省AA10.在“周口店遗址文化节”的活动现场,阿龙很想体验生活在这里的远古人类的原始生活。当主办者发给他一块兽肉让他切割时,他选择的最佳工具应该为( )
A.磨制石器 B.铁制工具 C.打制石器 D.棍棒
11.(2017·山东青岛)《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2016年第1版)中写道:“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考古发现包括: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子等。”材料说明北京人( )
①会制造石器 ②会种植粟 ③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 ④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CA12.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的原始人类,想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应该通过( )
A.神话传说
B.历史记载
C.学者推断
D.考古发掘D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大家出发了,洞里留下了少数几个上了年岁的人。从动作上,我们可以看出他们留下来,并不仅仅是为了照顾小孩,而更重要的是看管火种。
——贾兰坡《数十万年前的日日夜夜》(1)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发现于材料一中的哪处遗址(填写字母)?属于什么省?位于哪条大河流域?


(2)材料一中B、C两处遗址都在什么地方?位于哪条大河流域?


(3)材料二反映的原始居民可能是什么人?他们生活在什么时候?
A;云南省;长江流域。北京周口店;黄河流域。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2009年,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谋县政府完成了修建“东方人类祭祖台”的项目规划和选址工作。祭祖台初步设计高170米,基座呈正方形,祭祖台内部由下到上分别为祭奠层、世界珍藏馆和人类博物馆。
材料二 如图。
材料三 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的发现,是人类发展史研究的一个里程碑。为人类正确认识自己的由来和历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被学术界誉为“古人类研究史中最为动人的发现之一”。请回答:
(1)你认为材料一中在元谋县修建“东方人类祭祖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祭祖台为什么设计高为170米?
(2)观察材料二,图一是哪一古人类?结合图片,分析他的外貌有什么特点。
(3)从图二、图三中你能得出哪些信息?(1)因为在元谋县发现了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元谋人;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2)北京人。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3)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会使用火,会制作工具,以狩猎和采集植物果实为生。(4)下列是北京人制作的石器,试想象它们有什么用途?
(4)A:砍砸器,用来砍伐木材和制造狩猎用的木棒。
B:刮削器,割剥兽皮,刮削木棒。
C:尖状器,挖掘植物的根茎。(5)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北京人的发现所产生的重要意义。(5)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这一发现对于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北京人的研究,可以发现早期猿人向现代人类演进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课件15张PPT。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 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一、半坡居民的生活
1.半坡遗址在 东部半坡村一带,距今约 年。半坡人的房屋主要是 圆形房屋。
2.半坡人处于 时代,能制作出精美的 ,还制造骨器、角器等生产工具,用以开垦土地,从事 ,主要种植 ,饲养 等家畜。
3.半坡人的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最具特色的为 。
二、河姆渡人的生活
4.河姆渡遗址位于 ,距今约 年。河姆渡人的房屋主要是干栏式建筑。
陕西西安6000半地穴式新石器磨制石器农业生产粟猪和狗彩陶浙江余姚70005. 是当时这一带的主要农作物。河姆渡人农业工具以 最为典型,家畜以猪、狗和水牛为主。河姆渡人会制作 ,还有简单的乐器骨哨。河姆渡遗址出土了中国最早的 ,还懂得使用 。
三、原始农业的发展
6.在中国的一些早期遗址中,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 。黄河流域是 的最早起源地。
7. 、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 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水稻骨耜陶器和玉器象牙雕刻天然漆人工栽培稻栽培粟农作物种植磨制工具1.假如你去西安古城旅游,离你最近的原始居民遗址是( )
A.半坡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大汶口遗址
D.河姆渡遗址
2.大地湾遗址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东北的五营乡邵店村,从已经发掘的房屋遗址看,早期大多为半地穴式房屋,以圆形为主,室内有一个小火塘。这种房屋样式与选项中哪一古人类遗址相似( )
A.北京人遗址
B.河姆渡人遗址
C.半坡人遗址
D.元谋人遗址AC3.某校组织初一年级学生到中国国家博物馆
参观,小明看到右图所示的彩陶盆,想知道
这是哪类远古居民制作出来的,你能告诉他
吗(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4.距今约7 000年,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文明的代表是( )
A.北京人 B.河姆渡居民
C.半坡居民 D.元谋人
5.在我国的一些早期遗址中,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稻,它最可能位于( )
A.甘肃天水 B.浙江余姚
C.北京周口店 D.陕西西安CBB6.你认为最有可能居住在如图所示的房屋的人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7.河姆渡和半坡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农业生产的出现
B.火的使用
C.建造房屋
D.使用陶器DA8.文物与文字一样承载着历史。
右图文物反映了当时( )
A.农业初兴
B.聚族而居
C.采集狩猎
D.贫富分化
A9.“这里的房子都没有窗户,由于时间久远,房屋都看不见了,但他们建造房屋时留的柱洞、灶洞、门槛以及半地穴式的结构都还清晰可见。”王铭旅游日记中的“这里”是( )
A.北京周口店遗址 B.元谋人遗址
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
10.(2017·山东东营)某同学绘制了一幅我国原始居民生活场景的想象图,下列内容与河姆渡原始居民相符的是( )
①生活在黄河流域 ②种植水稻 ③住干栏式房子 ④挖井饮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CB11.比较法是我们学习历史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关于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相似之处是( )
①都生活在大江大河流域 ②都处于新石器时代
③会制作陶器 ④种植水稻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③④
12.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属于典型的农耕文化,根据所学知识,下面哪项不是农耕文化的特点( )
A.会建造房屋,定居生活
B.会种植庄稼,经营原始农业
C.会建造船只,海上活动兴盛
D.会饲养家畜,以备不时之需BC13.识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一是什么结构的房屋?其主人是哪一原始居民?(1)干栏式房屋;其主人是河姆渡居民。(2)图二是什么结构的房屋?其主人是哪一原始居民?
(3)你认为造成两种房屋结构不同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其主人是半坡居民。(3)因为南方和北方的自然环境和气候不同。14.“千年看西安,百年看上海。”今年五一小长假,小明开心地随爸妈去西安旅游,专门参观了中国第一座史前遗址博物馆——半坡遗址博物馆。
材料一
材料二 纽约时报广场堪称“世界的十字路口”。不久前,它以《七千年文明河姆渡》为专题,再现了7 000年前的中华原始农耕文明,几乎传播到了全世界。材料三 人类的祖先发现一些谷类可以在土地上栽种,捕获的小动物可以在家饲养。年深日久,终于进入了“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农业时代。这样,人类自己生产粮食,在农闲时候改进工具,逐渐跨入文明的大门。所以,农业是文明之母。
(1)材料一是小明在博物馆看到的部分考古文物,请你判断半坡遗址出土的这些工具的用途,并推断半坡人的生产生活情况。(1)用途:石斧进行农业生产;渔叉、渔钩用来捕鱼;纺轮用于纺织。生产生活情况:会制作并使用磨制石器,用以开垦土地,从事农业生产;捕鱼作为食物来源的补充;会从事简单的纺织、制衣。(2)依据上题可知,我们了解半坡人生产生活情况的主要依据是什么?穿越时空隧道,假如你到半坡居民的家中做客,他们最有可能用什么招待你?
(3)请你猜想材料二《七千年文明河姆渡》的专题中,将会展现哪些图片。(至少列举四个)
骨耜、稻谷、陶器、骨哨、玉器、干栏式房屋等。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有哪些?(3)骨耜、稻谷、陶器、骨哨、玉器、干栏式房屋等。(4)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2)考古发现;粟、鱼、肉等。课件13张PPT。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 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3课 远古的传说一、炎黄联盟
1.四五千年前,中国进入 时期。
2.炎黄部落与东方的蚩尤部落在 激战,打败蚩尤。 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这一部落以后逐渐形成为 ,后人尊崇 为中华民族的 。
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3.炎帝部落主要活动于 流域。炎帝教民 ,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还制作 ,发明纺织,会 ,教人们 。
4.黄帝,名 ,能建造 以避寒暑,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 ,并发明了弓箭和 。部落联盟涿鹿黄帝华夏族炎帝和黄帝人文始祖陕西渭河开垦耕种陶器煮盐通商交换轩辕宫室炼铜指南车三、尧舜禹的禅让
5.在黄帝之后, 依次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当时实行 ,即将部落首领位子传给 之人。
6.禹接受治水的重任后,采用 的方法,开凿河渠疏导洪水入海。尧、舜、禹禅让制贤德疏导1.为纪念中国历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孙中山曾写下“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的诗句。孙中山纪念的人物是( )
A.黄帝   B.炎帝 C.尧   D.大禹
2.传说在中国古代,有一场“风伯御风,雨师行雨”的战役。在这场战役中,炎黄部落联合大败蚩尤部落。该战役发生在( )
A.牧野   B.涿鹿 C.马陵   D.巨鹿
3.中华民族是由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不同民族,在长期的交流与碰撞中形成的。其中,汉民族占人口的绝大多数,它的前身是( )
A.炎黄族 B.半坡氏族
C.华夏族 D.元谋人ABC4.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力的民族,下列被尊崇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是( )
①炎帝 ②黄帝 ③尧 ④舜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2017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盛大举行,来自全国各地及海外华人华侨近万人参加典礼。下列有关黄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建造宫室、车船,制作衣裳
B.让部下仓颉创造文字
C.他是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
D.妻子嫘祖会缫丝AC6.(2017·贵州六盘水)《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其中,“选贤与能”指的是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 )
A.分封制  B.世袭制  C.禅让制  D.宗法制
7.如果拍摄一部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时期的电视连续剧,能够出现的情节是( )
A.炎帝发明指南车打败蚩尤
B.尧发明了文字
C.年老的禹经过考察让位于舜
D.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DC8.下面对古代传说与历史事实的联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远古传说完全不可信
B.我们可以完全相信远古传说
C.历史事实是在远古传说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
D.远古传说有夸张,但不少传说含有价值极高的内容D9.《百家姓》是一部记录姓氏的童蒙读物,姓氏及其附着的文化内涵是打通古今交流通道的最好载体,它以一种血缘文化的特殊形式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史。寻根问祖,追根溯源是人的天性。你认为“寻根问祖”应追溯到( )
A.元谋人 B.炎帝黄帝
C.尧舜禹 D.三皇五帝
10.丝绸文明的辉煌篇章最早使中国走向世界,使世界认识了中国。下列哪一人物与“丝绸文明”的起源有关( )
A.黄帝 B.嫘祖
C.仓颉 D.舜BB11.《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这一描写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
A.世袭制 B.禅让制 C.郡县制 D.分封制
12.禅让制度体现的选才思想是( )
A.以才德选人
B.以财产的多少选人
C.依法选人
D.以出生的身份选人
13.“娶妇山中不肯留,会朝山下万诸侯。古人辛苦今为谁,只见清淮入海流。”这首诗称赞的是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治水英雄,他是( )
A.黄帝 B.炎帝 C.禹 D.尧BAC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请你按生活年代排列出这四位部落首领的先后顺序。
(2)请你写出与黄帝同一时期的两位部落联盟首领。
(3)这些首领中与我国原始社会末期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相关的人物有哪些?这种制度叫什么?(1)黄帝、尧、舜、禹。(2)炎帝、蚩尤。(3)尧、舜、禹;禅让制。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追随鲧和大禹目睹天波……父之教训是没有河图,修筑堤坝费时又窝工,堤坝固然能阻挡洪水,然而淤塞的河道却经络不通,最佳方略是因势利导,水入大海,水患才能平……三过家门时儿子啼哭,妻子呼唤,大禹却无动于衷,历经十三载艰苦劳动,水归大海才五谷丰登……
(1)请你结合材料说一说大禹是用什么办法治水成功的?
(2)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一下他取得治水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3)他治水成功,给你哪些启示?他吸取父亲失败的教训,采用疏导的方法,开凿河渠疏导洪水入海。他与群众同甘共苦,有坚强的毅力和恒心,还有创新的思想等。告诉我们解决问题要有创新思想,不能墨守成规,要有坚强的毅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