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历史(人教)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课件: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 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2018学年历史(人教)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课件: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 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9-09 20:26:43

文档简介

课件19张PPT。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学习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历史基础知识。
2.通过看图“比较一下,大猩猩、北京人和现代人的头骨有什么区别”和“想象一下,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思考和探究“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进行比较的能力。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是人类的起源之一,周口店古人类遗址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学习重难点 重点:我国最早的人类、北京人的生活和生产状况
难点:远古居民的生存方式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在地球上,生命的存在已经有三十多亿年了。如果我们把这三十多亿年比作一天的话,那么人类的存在的历史只相当这一天之中的最后半分钟。那么,在这短短的半分钟刚开始的时候,人类是什么样的呢?
归纳导入:关于人类的起源有一些传说,像西方的“上帝造人”,我国的“女娲造人”等,无不反映了人类对自身由来的困惑。后来,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人们才终于认识到人类是生物进化的结果,远古时期的类人猿是人类共同的祖先。那么在远古时期,我国境内又有那些居民呢?让我们来共同学习“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吧!
二.学案引导,自主学习 1.自读课本。
2.结合学生用书“自主学习案” 填空题,在书中找到答案,并在书中画上记号。 三.聚焦主题,合作探究探究一:我国最早的人类
【小组讨论】
1.我国最早的人类是什么?如何得名的?生活在什么时候?
2.元谋人的生产和生活状况是怎样的呢?
3.从哪里可以推断元谋人会使用火?一、祖国境内最早的人类1、元谋人的发现: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定最早的人类。2、距今年代:云南元谋县约170万年【归纳】: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因在云南省元谋县发现而得名,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在远谋人曾经生活的地方发现了一些粗糙的石器,以及大量的炭屑和两小块烧过的骨头,表明元谋人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知道用火了。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探究二:北京人【讨论】
1.北京人与古猿相比,面部有什么特点呢?
2.结合投影《北京人用火追逐野兽》回答北京人使用哪些生产工具?过着怎样的生活?
3.北京人为什么要过群居生活呢?
4.北京人已经会使用火,他们用火干什么?有什么意义?二、北京人1、发现的地点 :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山洞里2、距今年代 70万——20万年3、特点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会劳动,已是人了。
45、北京人已使用天然火6、过群居生活【归纳】:北京人生活在距今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北京人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北京人使用敲打的石器,原始的木棒。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是由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和环境的险恶所决定的。北京人的这种群居生活,形成了早期的原始社会。北京人用火烧烤食物,驱赶野兽,还用火照明、防寒。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总结梳理整合提高
1.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我国境内三个典型具有代表性的远古居民: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距今年代、体质特征、生产、生活情况,反映了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逐步演进的过程。
2.恩格斯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要从小树立热爱劳动,服务社会的意识,努力成为祖国建设合格的人才。随堂达标案
●当堂检测反馈矫正
请完成学生用书“随堂达标案”部分。
课后评价案
●课后作业测评
学习至此:请完成学生用书“课后评价案”部分。课件30张PPT。原始的农耕生活第二课学习目标 1.了解在中华文明起源中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掌握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文化特征。
2.初步观察历史文物图,寻找图中较为明显的、主要的历史信息,提高结合已有知识,初步分析、解释图中历史信息,做出简单的或主要的历史结论的能力。
3.认识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体现出的智慧与淳朴的情感,增强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之心,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教学重点是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学习难点:河姆渡原始居民与半坡原始居民的异同。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传说,神农氏用木、石、骨制成耒耜等农具,教人们翻松土地,采来穗大实多的谷粒埋入土中,待长成结穗后收割,供人食用。他还用同样的方法,种植其他作物。后来,他播种五谷的办法,传遍各个部落,人们尊称他为神农氏。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原始农耕的国家之一。你知道我国的原始农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吗?它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归纳导入:我国的原始农耕是从约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开始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原始的农耕生活》这一课吧!二、学案引导,自主学习 1.自读课本。
2.结合学生用书“自主学习案” 填空题,在书中找到答案,并在书中画上记号。 三、聚焦主题,合作探究 【探究一】:同学们,看看教材上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什么工具、住什么样的房子、种植什么作物、还有什么原始居民没有掌握的技巧。【探究一】 半坡原始居民
同学们读课文找找半坡居民的一些基本情况,然后比一比看谁找的多。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时间:距今约5000~6000年地点:陕西西安社会形态:母系氏族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发明了弓箭,从事原始农业生产和渔猎劳动。文化发展状况:能制作彩陶,上面绘有精美的图案。陶器上的刻画符号,被认为是我国早期文字的雏形。半坡圆形夹顶房屋复原图半坡人面网纹盆彩绘船形壶 彩绘船形壶
 仰韶文化半坡类型,高15.6厘米 ,长24
厘米,陕西宝鸡北首岭出土,中国社会科
学院考古研究所藏。此壶形状像船,头尾
尖尖,杯口,短颈,平肩,两肩上各有半
环耳可以系绳。在船腹处用黑彩绘有网状
纹饰,像张挂鱼网,应与当时人的渔猎生
活有关。半坡人使用的劳动工具视频返回【归纳】:从都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粮食、饲养家畜、过定居生活比较相同点,从生活地区、时间、居住的房子、饲养的家畜、种植的粮食比较不同点。【探究二】 河姆渡原始居民
同学们读课文找找河姆渡居民的一些基本情况,然后比一比看谁找的多。
河姆渡原始居民与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况有何异同 河姆渡的原始农耕时间:距今约7000年地点:浙江余姚社会形态:母系氏族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发明了弓箭,以原始农业生产为主。文化发展状况:能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表明其审美艺术已达到相当水平。河姆渡文化的骨耜河姆渡出土的骨镰河姆渡出土的鹤嘴锄河姆渡出土的稻谷河姆渡出土的骨簇河姆渡出土的猪纹长圆形钵河姆渡出土的陶猪河姆渡出土的人首塑返回【归纳】:从食物看: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主要靠采集、渔猎;而河姆渡人有了固定的食物来源,种植水稻,发展原始农业,会挖掘水井,饮水更方便。
从居住条件来看: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住在天然的洞穴里;而河姆渡人已会建造自己的房屋,而且能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房屋的结构和样式。
从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来看: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使用打制石器,山顶洞人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河姆渡人则使用磨制石器,并用耒耜耕地,而且会制造陶器、玉器和乐器。 【探究三】原始农业的发展
了解我国原始农业的发展情况。原始农业的发展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人类在长期的采集、狩猎生活中熟悉了动植物的习性,逐渐学会了栽培农作物和饲养动物。农作物的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1995年发现的玉蟾岩古稻玉蟾岩出土的稻谷●总结梳理整合提高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了解了中华文明处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而认识到其发展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增强了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之心,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随堂达标案
●当堂检测反馈矫正
请完成学生用书“随堂达标案”部分。
课后评价案
●课后作业测评
学习至此:请完成学生用书“课后评价案”部分。课件28张PPT。第三课 远古的传说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黄陵县黄帝陵简介 黄帝陵坐落在陕西省延安市南部的黄陵县,是中华民族始 祖轩辕黄帝陵墓的所在地。这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是著名 的游览胜地。   传说黄帝生于山东寿丘,逝世于河南荆山,葬在陕西桥 山。桥山位于黄陵县城东1公里。陵冢在桥山之巅桥山有沮水环 绕,群山环抱,古柏参天,有大路可通山顶直至陵前。山顶立 一石碑,名为下马石,上“文武百官至此下马”字样。古代凡 祭陵者,均须在此下马,步行至陵前,陵前有一祭亭,亭中立 一高大石碑,上有郭沫若题“黄帝陵”三个大字。祭亭后面又 有一块石碑,上书“桥山龙驭”四字。   黄帝陵冢在山顶平台的中央,陵冢高3.6米,周长48米,有 砖砌花护围。四周古柏成林,幽静深邃。历代政府对保护黄陵 古柏都很重视,宋、元、明、清都有保护黄帝陵的指示或通令。 据黄陵县志记载,桥山柏林约4平方公里,共86000余株。 学习目标 1、了解远古传说时代中华文明起源的基本情况,包括黄帝其人及他对华夏族的形成所做的贡献,尧舜禹的“禅让”和原始社会走向终结的有关史实,为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远古传说时代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华文明的演进奠定基础。
2、培养学生进行历史感知、历史想象的形象思维能力,以及初步培养学生全面、系统思考问题和追踪历史发展线索的能力。
3、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发展观。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人文初祖的传说
学习难点:正确认识尧舜禹的“禅让”的含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激情导入
同学们大家知道尧舜禹的“禅让”的故事吗?今天就让我们学习《远古的传说》这一课来了解这个故事吧!二、学案引导 自主学习 1.自读课本。
2.结合学生用书“自主学习案” 填空题,在书中找到答案,并在书中画上记号。三、聚焦主题 合作探究 【探究一】:炎黄战蚩尤
教师讲述:在四五千年前,我国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就活动着许多部落。传说中有两位著名的部落首领,那就是黄帝和炎帝。在东方有强大的蚩尤部落,在南方还有苗蛮部落。(出示部落分布图)相传蚩尤部落勇猛异常,还曾经与黄帝部落发生了一场大战。这场大战在哪里发生?炎黄战蚩尤形势示意图涿鹿之战 场面黄帝战蚩尤(画像砖)教师归纳:涿鹿之战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探究二人文初祖教师提问:黄帝和他身边的人有哪些发明?
黄帝被称为“人文初祖”,这又是为什么呢? 黄帝为什么叫“黄”帝呢?
这在古书里是有解释的。《淮南子》一书说:“中央土也,
其帝黄帝,其佐(帮助)后土(管土的神),执绳(法)
而制四方”。这是说因为黄帝是管理四方的中央的首领,
他专管土地,而土是黄色,故名“黄帝”。
黄帝为什么又名轩辕氏呢?
根据史料记载,黄帝曾发明一种车战法,打仗的时候,
将士都站在战车上;停战休息时,将战车连接起来,围
成一圈,指挥员在中间,只留一个空当作为出入的门,
起到了保护指挥员的作用。古人把带有布幕的战车叫“轩”,
把两辆战车中间的空当叫做“辕”,因为黄帝是这种车战法
的发明者,所以后人便又把黄帝叫做轩辕氏。 二、黄帝—“人文初祖”仓颉造字传说黄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养蚕织布造船尝百草创医术制造指南车观察出天文星座建造宫室我国古史时期的衣食住行、农工矿商、
货币、文字、图画 、弓箭、音乐、医
学、药物、婚姻、丧葬、历数、阴阳
五行、伞、镜的创造发明,均始于黄
帝时代,这些都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人文初祖黄帝的文德:
黄帝的武功:轩辕黄帝,一生共历经52战。在炎帝
后期,黄帝于乱世起兵,以德号召天
下,战败炎帝于坂泉,代炎帝为天子,
后又战胜蚩尤于涿鹿之野,结束了远
古战争,统一了中华民族。后世尊称轩辕黄帝为:人文初祖中华文明时代由此产生了 【教师归纳】:黄帝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是因为传说他发明了许多跟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东西,如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挖井、发明舟车,同时他生活的时代还出现了文字、音乐、养蚕等,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所以在中国人看来,“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缔造者和中华早期文明的集大成者,在他身上凝聚着整个民族的智慧和创造,他是族群的化身”.【探究三】:尧舜禹的“禅让”尧、舜、禹他们是通过什么方法成为部落联盟领袖的? 三、尧舜禹的“禅让”尧是接
黄帝的位吗?这是哪里?由谁建立都城?阳城,禹历史常识解尧帝像尧是怎样的一个部落首领?《韩非子》载:“尧之王天
下也,冬日鹿裘,夏日布,
茅茨不翦,采椽不 ,粝粢之
食,藜藿之羹,虽监门之养
不敌于此矣。”山西临汾的尧庙说明尧生活俭朴,
克己爱民舜是怎样的一个部落首领?
《史记》载:“舜耕历山,
历山之人皆让畔;渔晋泽
,雷泽之人皆让居;陶河
滨,河滨器不苦窳。一年
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
三年成都。”说明舜宽厚待人,
以身作则谦让的品德
对周围人产生好的影响大禹治水像禹王治水  版画禹领导人民治理洪水,
与群众同甘共苦,在外
13年,三次路过家门而
不入。禹是怎样的一个人?尧舜禅位图“禅让”是怎么回事?
读教材进行说明。“禅让”的实质——
原始社会时期的
一种民主推选部落
首领导的制度。“禅让”表现为:
1、通过部落联盟会议民主推选出来;
2、首领没有特权历史故事会你还听过哪些有关
炎帝、黄帝、蚩尤
和尧舜禹的传说?炎帝黄帝蚩尤尧帝舜帝大禹夏炎黄华夏形成过程华夏民族“炎黄子孙”原始社会的终结生产发展剩余产品出现私有财产出现贫富分化氏族贵族早期奴隶主战俘、犯罪
的平民早期奴隶约前2070年,进入奴隶社会【探究四】:“议一议:远古传说与历史事实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教师总结:远古传说指的是在文字发明以前,口耳相传的神话传说,是先民们对上古洪荒时代历史的一种夸张的记述。不可否认这里有神话的成分,但不难发现这其中蕴含着某些比较可靠的历史资料。炎帝、黄帝时代的传说,不仅在《史记》中的《五帝本纪》有记载,而且已被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的考古发掘所证实。而历史事实则是指完全真实存在的客观事实。因此,远古传说固然存在着夸张和理想化的成分,但是也包含着一些真实的历史情况。我们不能把传说等同于史实,但也要学会从传说中分辨真实存在的客观事实,从而获得对历史更客观的认识。●总结梳理整合提高
1.通过本课学习我们大家知道了黄帝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和中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因此他被后世尊称为华夏之祖。
2.学习了尧舜禹的“禅让”让我们知道了他们三人的优秀品质。以及我们从中学习了一些做人的优秀品质。随堂达标案
●当堂检测反馈矫正
请完成学生用书“随堂达标案”部分。
课后评价案
●课后作业测评
学习至此:请完成学生用书“课后评价案
”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