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首页内容)
《伯牙绝弦》
解义炼字学文言
一、微课目标
解析“善哉,峨峨兮若泰山!”的句式并仿写句子
二、微课内容
导入:《伯牙绝弦》一文在形容伯牙的琴声时,用了“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和“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两句话来形容。这是钟子期的想法,伯牙的琴声里还有什么呢?发挥想象,解义炼字,我们也来试着用这样的句式形容一下伯牙的琴声吧!
(Ppt1内容)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解说词)先来理解一下这两句话的意思。这两句话的意思是“好啊,像高高的泰山一样!”“好啊!像浩大的江河一样!”这两句话是钟子期在听到伯牙的琴声后的想象,他把音乐带给人们的感受化作了可以看到可以摸到的事物,给人以更真实,更传神的感受。这样的句子既形容了伯牙的琴技高超,又写出了钟子期的欣赏水平同样高超。
(Ppt2内容)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善哉,
兮若
!
(解说词)理解了两句话的意思,要想仿写句子,还要看看这两句话在句式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这两句话中的“哉”和“兮”都是语气词,没有实际意思;“善哉”的意思是“好啊”,像我们现代汉语中的感叹词;“若”的意思是“好像”。这几个字在两句中都出现在相同的位置上,所以我们的仿写就可以大致概括为这样的一种形式的句式:“善哉,
兮若
!”
(Ppt3内容)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解说词)基本结构确定,就要比较剩下的词语有什么特点了。“峨峨”和“洋洋”都是形容词,也是叠词,“泰山”和“江河”是形容词,第一句中“峨峨”是用来形容“泰山”的,意思是“高高的泰山”;第二句中的“洋洋”是用来形容“江河”的,意思是“浩大的江河”。第一句写出了琴声的高亢激昂,第二句写出了琴声的灵动连绵。我们在仿写的时候选择的类似的词语。
(Ppt4内容)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解说词)当这一切都准备就绪,就需要发挥想象了。最好一边听音乐一边想象:在你的心目中,音乐里还会有什么?蓝天、白云、清风、明月……琴声还会像什么?春雨、夏虹、秋风、冬雪……最好像这样一组一组地想。然后给这些已经想好的词语添加一个叠词的形容词,按前边的句式填入就可以了。
(Ppt5内容)善哉,茫茫兮若蓝天!善哉,悠悠兮若白云!善哉,绵绵兮若清风!善哉,皎皎兮若明月!
(解说词)最后我们来一起欣赏一下吧!善哉,茫茫兮若蓝天!善哉,悠悠兮若白云!善哉,绵绵兮若春雨!善哉,皎皎兮若明月!怎么样,是不是别有一番风味呢?
古人常有“炼字”、“炼句”之说,也就是说在写文章的时候,要准确运用每一个词语。只有这样,才能把文章写得具体、生动、鲜活。通过刚才的学习,相信你一定有了很大的收获,请发挥你的聪明才智,也来形容一下伯牙的琴声吧!(Ppt首页内容)
《伯牙绝弦》
借助注释理解文言文大意
一、微课目标
借助注释理解《伯牙绝弦》的大意
二、微课内容
导入:文言文的学习对于我们小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它们毕竟离我们的时代有些久远,和现代汉语的词语、语法有很大差异,所以学习一篇文言文,首先就要结合文中的注释来理解课文的大意。
(Ppt1内容)出示电子课文图片,并把相对应的字和注释连起来。
(解说词)文中的注释是为让我们理解课文内容服务的,是对课文内容的补充。要学会看注释,用注释,要根据标注的序号找到文中相对应的字和注释,然后再理解句子的意思。
(Ppt2内容)伯牙善鼓②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擅长听琴。
(解说词)注释②告诉我们“鼓”的意思是“弹”,那么“鼓琴”就是“弹琴”;“伯牙”是指“俞伯牙”,人名;“善”的意思我们可以理解为“擅长”;“钟子期”也是一个人名;整句话的意思就是: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擅长听琴。
(Ppt3内容)伯牙鼓琴,志在高山③,钟子期曰:“善哉④,峨峨⑤兮⑥若泰山!”
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高山,钟子期说:“好啊,像高高的泰山一样。”
(解说词)先查阅注释③,“志在高山”意思是“心里想到高山”;注释④“哉”是语气词,表示感叹;注释⑤“峨峨”是“高”的意思;注释⑥“兮”也是语气词,相当于“啊”;“若”的意思是“好像”。整句话的意思就是“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高山,钟子期说:‘好啊,高高的像泰山一样’。”
(Ppt4内容)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⑦兮若江河!”
心里想到流水,钟子期说:“好啊,像广阔的海洋一样。”
(解说词)注释⑦“洋洋”是“广大”的意思,用来形容海洋,也可以理解为“浩大、广阔”;“志在流水”和注释③类似,意思是“心里想到流水”;“哉”和“兮”在注释④和注释⑥都有解释,整句话的意思就可以理解了:心里想到流水,钟子期说:“好啊,广阔的像海洋一样。”
(Ppt5内容)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心里所想的,钟子期一定懂得它。
(解说词)这句话在文中没有注释,联系上下文,“念”就是“想”的意思;“必”是“一定”;“得”意思是“知道、懂得”;“之”是代词,指代“伯牙所念”。整句话意思是:伯牙心里所想的,钟子期一定懂得它。
(Ppt6内容)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子期死后,伯牙说世上再也没有知音,于是摔破琴,扯断弦,终身不再弹琴。
(解说词)这句话中的“绝”字在注释①中已有解释“断绝”;“谓”意思是“说”;“乃”是“于是,就”的意思;“破琴绝弦”意思是“摔破琴,扯断弦”;“终身”是“终生”的意思;“复”的意思是“再”;“鼓”在注释②中有解释。整句话的意思是:子期死后,伯牙说世上再也没有知音了,于是摔破琴,扯断弦,终生不再弹琴。
对于文言文的理解虽然有一点难度,但只要认真思考,发挥好文中注释的作用,并联系现代汉语的意思,相信一切都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加油吧!(共7张PPT)
伯牙绝弦
——借助注释理解《伯牙绝弦》的大意
伯牙善鼓②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擅长听琴。
②鼓:弹。
原文
注释
翻译
擅长擅于
听琴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③,钟子期曰:“善哉④,峨峨⑤兮⑥若泰山!”
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高山,钟子期说:
“好啊,像高高的泰山一样。”
③志在高山:心里想到高山。
④哉:语气词,表示感叹。
⑤峨峨:高。
⑥兮:语气词,相当于“啊”。
原文
注释
翻译
好像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⑦兮若江河!”
心里想到流水,钟子期说:“好啊,
像广阔的江河一样。”
⑦洋洋:广大。
原文
注释
翻译
心里想到流水
语气词
语气词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心里所想的,钟子期一定懂得它。
原文
注释
翻译
想
一定
懂得明白
代词,指代“伯牙所念”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
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子期死后,伯牙说世上再也没有知音,于是
摔破琴,扯断弦,终生不再弹琴。
①绝:断绝。
②鼓:弹。
原文
注释
翻译
说
于是,就
摔破琴,扯断弦。
终生
再
①绝:断绝。②鼓:弹。③志在高山:心里想到高山。④哉:语气词,表示
感叹。③峨峨:高。⑥兮:语气词,相当于“啊”。⑦洋洋:广大。
伯牙绝①弦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
高山③,钟子期曰:“善哉(zo)④,峨峨⑧兮(x)⑥若泰
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⑦兮若江
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
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共6张PPT)
伯牙绝弦
——解析“善哉,峨峨兮若泰山!”的句式并仿写句子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好啊,像高高的泰山一样!
好啊,像广阔的江河一样!
语气词
语气词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善哉,
兮若
!
名词
形容词、叠词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峨峨的泰山!
洋洋的江河!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名词
形容词、叠词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蓝天、白云、清风、明月……
善哉,茫茫兮若蓝天!
善哉,悠悠兮若白云!
善哉,绵绵兮若清风!
善哉,皎皎兮若明月!
解义炼字
N
4明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