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2张PPT。13 朱德的扁担第一课时生字独体结构独体
结构独体结构独体结构上下结构独体结构上下
结构左右
结构上下结构第一课时队伍 会师 红军 粉碎 必须 储备 生产 赶做
山高路陡 翻山越岭 词语第一课时会师:
必须:
生产:
山高路陡:
翻山越岭:
赶做:解释几支独立行动的部队在战地会合。一定要,有时表示加强命令的语气。人们使用工具创造资料,也指生孩子。比喻道路遥远艰险。翻越不少山头,形容野外工作或旅途的辛苦。赶紧制做。第一课时写字第一课时笔画舒展写字第一课时笔画舒展写字第一课时笔画舒展写字第一课时笔画舒展写字第一课时左右紧凑1.把本课田字格内的9个生字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本上,每个字写三遍。
2.抄写下列字词并解释词义。
会师: 必须:
生产: 山高路陡:
翻山越岭: 赶做:
3.生字组新词。
井( )军( )穿( )做( )
第一课时1.朱德与战士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2.为什么他们要到山下挑粮食?
3.为什么战士们要把朱德的扁担藏起来?
4.为什么朱德在新赶制的扁担上写上了“朱德记”三个字?预习作业几支独立行动的部队在战地会合。一定要。人们使用工具创造资料。比喻道路遥远艰险。翻越不少山头。赶紧制做。水井军队穿衣做事总问题(1)本文共分几段?
(2)本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与什么地点?
(3)本故事涉及到哪些人?他们要去做什么?
(4)朱德最后在新做的扁担上写了什么?
(5)朱德在新扁担上写了这三个字以后会怎么样?第二课时3段。1928年。 井冈山。朱德和井冈山的红军战士们。 下山挑粮。“朱德记”。继续用新扁担挑粮。总概括(1)本文共分几段?
(2)本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与什么地点?
(3)本故事涉及到哪些人?他们要去做什么?
(4)朱德最后在新做的扁担上写了什么?
(5)朱德在新扁担上写了这三个字以后会怎么样?
本文主要了写了 (时间),朱德在 (地点)和战士们一起 (事情)的故事。1928年井冈山挑粮第二课时第二课时有哪些人?在干什么?朱德和井冈山的红军战士们。一起挑粮。 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队伍到井冈山,跟毛泽东同志会师了。红军在山上,山下不远处就是敌人。段落分析(1)这一段共有几句话?
(2)每句话主要说些什么?
(3)这一段的主要作用是什么?第二课时两句。 第一句说朱德与毛泽东会师;第二句说红军离敌人很近。介绍故事发生的背景。 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队伍到井冈山,跟毛泽东同志会师了。红军在山上,山下不远处就是敌人。段落总结 1928年, (人物)的队伍与毛泽东在 (地点)会师,但与敌人相处很近。朱德井冈山第二课时 红军要坚守井冈山根据地,粉碎敌人的围攻,必须储备足够的粮食。井冈山上生产粮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茅坪去挑粮。从井冈山上到茅坪,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可是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段落分析 (1)说说这一段有几句话?
(2)当时红军存在什么问题?怎么解决这一问题?
(3)挑粮的路这么难走,为什么大家都还争着去?第二课时4句。粮食不充足。 要到茅坪去挑粮。为了粉碎敌人的围攻。 红军要坚守井冈山根据地,粉碎敌人的围攻,必须储备足够的粮食。井冈山上生产粮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茅坪去挑粮。从井冈山上到茅坪,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可是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段落分析战士们为 , (目的),争着去 (活动)。坚守根据地 挑粮粉碎敌人围攻第二课时① 朱德是怎样去挑粮的,这里是什么描写?
和战士们一起去挑粮。 外貌描写与动作描写。
② 战士们为什么劝他不要去挑粮?
朱德同志很忙,再去挑粮会累坏的。
③ 战士们是怎么劝朱德同志不要再挑粮了?
先是口头劝,再是藏扁担。
⑤ 朱德为什么要在自己的扁担上写上“朱德记”三个字?
担心战士们再次把自己的扁担藏起来了。
⑥ 朱德通过赶制新扁担继续挑粮的做法使战士们怎样对待他?
越发敬爱朱德同志。
⑦ 以上这些体现了朱德同志的什么品质?
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 (人物)通过 (方法)继续挑粮,使战士们更加 (态度)他。段落总结朱德赶做扁担敬爱第二课时本文主要了写了 (时间),朱德在 (地点)和战士们一起 (事情)的故事,表现出朱德同志 、与战士们 (成语)的精神。全文总结1928年井冈山上山挑粮以身作则同甘共苦第二课时 朱德小时候挑水的故事
朱德小时候,妈妈天天忙个不停,常常累得满头大汗。
朱德下决心要帮妈妈分担。一天,天刚蒙蒙亮,朱德就起了床,悄悄地拿起扁担,担起水桶就出门挑水去了。
他到了水边,把两桶水都装得满满的。两桶水装满后,他使劲地用肩膀挑,发现自己个子太小,水桶的水太多太沉,根本就挑不起来。“怎么办呢?”朱德在心里想道,“嗯,有了!一桶挑不起来,我可以挑半桶水呀!每次只装两个半桶,多挑几次,不就好了么?”
于是他就这样来来回回地挑,终于把水缸装满了。第二课时故事1. 字形辨析。
朱( ) 井( ) 军( ) 必( )
木( ) 并( ) 穿( ) 心( )
2.人物描写。
请抄写朱德与战士们一起挑粮的句子。并仿照句子造句。
抄写:
仿写:
3.中心回顾。
本文一共 段,主要通过对朱德同志与战士们一起下山挑粮的故事的叙述,赞扬了一种高贵品质,那就是要 。第二课时作业朱德木头水井并且红军穿着必须小心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满满的一担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我穿着校服,戴着红帽,背着装满书本的书包,和同学们一起去学校。3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大家)同甘共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