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一年级上冀教版第9单元:20以内的减法 精编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数学一年级上冀教版第9单元:20以内的减法 精编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7-09-09 16:52: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九单元
20以内的减法
教材分析
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加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主要内容包括十几减几不退位减法,十几减几退位减法,连减、加减混合以及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整理。
由于任何多位数的退位减法都能分解为不同数位上的退位减法,所以,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数学计算的核心知识,也是学生形成基本计算方法的重要内容,本单元“退位减法”的内容,充分体现了本套教材“在解决问题中学习数学”的特点,全都以“情境+问题”的方式呈现,在解决简单问题中,由易到难。如,11减几,给出画图、摆花片、摆小棒多种方法,介绍“破十减”的方法,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计算。12减几,结合已知整体求部分的问题,学习“想加算减”。后面的计算都用“破十减”和“想加算减”两种方法。这两种方法是计算减法最基本的方法,也是今后学习多位数减法计算的基础,要让学生至少熟练掌握其中一种。本单元还安排了20以内退位减法表的整理。结合单元内容设计了“玩扑克,做数学”的综合实践活动。
本部分教材的编写,呈现以下特点:
延长了20以内退位减法的学习过程。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体现计算方法多样化。
突出了对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渗透了函数、统计、转化等数学思想。
教学目标
1.结合熟悉的事物和情境,在操作、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20以内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减法。
2.在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不同想法,能倾听他人的算法,了解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让学生经历探索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建议
提高20以内进位加法的口算能力,为正确、熟练应用“想加算减法”作准备。
对于20以内进位加法计算的巩固和提高,可以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以下几个层次进行。
第一,结合具体题目与直观学具,进行算理与算法的回顾。
第二,对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36道题进行随机的口算练习,并针对易错题目重点练习。
第三,填空练习,如8+□=13,5+□=11等。
第四,拆数练习,如12=10+□=9+□=□+□=......
这样的训练,不但能提高学生20以内进位加法的口算能力,为应用“想加算减法”作好准备,还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通过多种表征方式之间的相互转化,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基于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摆一摆、圈一圈、说一说、填一填等活动,进行“动作或图形表征”“口头语言特征”和“数学符号特征”之间的相互转化,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设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与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一样,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功之一。《标准(2011)》不但在评价建议中提出了都学期末每分钟能做8~10题的目标,而且将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作为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因此,教师应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并指导学生进行练习,不但要关注学生的计算是否正确、迅速,还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练习除了内容丰富外,教师还应不断变化练习的形式,如找朋友、开火车、接力赛、对口令、送信等。另外,还可以进行“听算练习”,使学生不仅能试算,而且在听到两个数相减时也能很快地说出得数。
课时安排
本单元用9课时完成教学
课题
课时
不退位减法:十几减几
1课时
退位减法
11减几
1课时
12减几
1课时
13、14减几
1课时
15、16、17、18减几
1课时
连减、加减混合
连减
1课时
加减混合
1课时
整理与复习:整理减法表
1课时
玩扑克
做数学
1课时
总计
9课时
第一课时
十几减几
教学内容
教材79~80页
会计算十几减几的不退位减法
教学提示
学生已经学习十几加几以及10以内的减法,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对十几减几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教学时充分利用情境图,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动手操作,动嘴描述,体会十几减几不退位的算法,理解知识的发展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动手操作、尝试计算的过程中,学习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会计算十几减几的不退位减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能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讲给大家听。
重点、难点
重点:会计算十几减几的不退位减法。
难点:通过操作使学生体会十几减几的不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主题图、课件、若干小木块。
学具准备:若干小木块(或小棒)。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十几减几(不退位减法)。
师:你们喜欢玩积木吗?今天我们在玩积木的同时继续学习计算十几减几的不退位减法。(板书:十几减几)
设计意图:设计学生喜欢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求新知。
师:快看,谁来了?(课件出示蓝灵鼠)蓝灵鼠也喜欢玩积木,它带来了一些积木,大家看看它是怎样摆的?(课件出示教材第一幅图)(先出示一摞10块积木,再出示3块)根据你观察到的,请你也像蓝灵鼠摆的积木那样自己摆积木。
(学生动手操作摆出积木)
师(学生操作完毕):根据你的操作,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解答?先在小组内说一说,再汇报。
(给学生充分时间小组内交流:仔细观察,说出图意,提出问题并列式解答)
生1:左边摆了10块积木,右边摆了3块积木。
生2:提出的问题是:一共摆了多少块积木?
生3:列式为:10+3=13.(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算式)
生4:1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是13,所以10+3=13.
师:你们真棒,可以从数的组成来解决十几加几的问题。蓝灵鼠现在有了13块积木,它又拿来了2块积木,现在有多少块积木?怎样列式?动手摆一摆。
(学生利用学具继续操作,拿出2块积木摆在3块上面)
生1:13里面有1个十和3个一与2个一合起来是1个十5个一,是15.
生2:13+2=15,现在有15块积木。
(学生边汇报,教师边板书算式)
(教师引导的归纳出:把单块与单块的摆在一起,再和整十的合在一起,渗透加法的计算方法,为下一步学习作准备。)
设计意图:从直观到抽象渗透加法的计算方法,为学习理解减法的计算方法打下基础。
师:蓝灵鼠现在有15块积木,它要从这里搬走3块,还剩多少块积木?请你动手试着操作一下,并列出算式,想一想怎么计算呢?
(学生动手操作,同桌或小组内交流)
生1:蓝灵鼠现在的积木数量-搬走的积木数量=还剩的积木数量,列式:15-3.(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算式)
生2:5-3=2,2+10=12,15-3=12.蓝灵鼠现在还剩12块积木。(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算式)
生2:10-3=7,7+5=12.(允许学生这样做,为下节退位减法算式方法埋下伏笔。如果学生没有这样的想法,教师不必去讲)
师:生1运用的数的组成知识计算15-3:15里面有1个十和5个一,减去3个一,是2个一;2个一和1个十合起来是12.像这种被减数15中个位5比减去3中个位3大,的减法算式,叫十几减几的不退位减法。
(同样的方法讲解12-2=10,可以补充一个12-10=2的内容进行教学,最后引导学生归纳出十几减几的一般方法(不退位),再让学生列举出几个如:15-3=12、12-2=10、12-10=2这样的例子)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大量的体验和感悟的基础上来体会计算十几减几(不退位)的一般方法。
三、巩固知新。
1.金鱼问题。(教材第79页)
指导学生读丫丫的话,了解数学信息,师生共同列出算式,让学生试着算,然后说一说自己的算法。
试一试。(教材第80页)
先让学生试着算,交流时,重点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如,16-10=6.使学生明白16中有1个十、6个一,减去1个十,还剩6个一。
设计意图:利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知识的实用性。
达标反馈。
1.填一填。
看图列式计算。
答案:
2.(1)19-5=14
(2)15-4=11
五、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计算十几减几的不退位减法。谁能说说计算时我们需要注意什么?
不要求学生描述得特别准确,只要意思对就可以。最后,师生进行概括:
1.分别观察被减数和减数的组成。
2.相同数位上的数字相减。
3.再把被减数和减数剩下的部分合在一起,就是最后的差。
设计意图:一方面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学习的数学知识点,另一方面激发学生认真听课,积极回答问题的好习惯。
六、布置作业。
1.把得数相同的算式用线连起来。

里填上>、<或=。
3.把下列算式按得数从小到大排列起来。(只填序号)

10+6
②19-4
③18-5
④12+2

12+5

)<(
)<(
)<(
)<(

答案:
板书设计
十几减几
10+3=13
13+2=15
1个十和3个一
13里面有1个十和3个一
合起来是13.
与2个一合起来是1个十5个一,是15.
15-3=12.
15里面有1个十和5个一,减去3个一,是2个一;2个一和1个十合起来是12.即:5-3=2,2+10=12,
教学反思
本节课结合学生已学的十加几和十几加几的不进位加法,从跟随着蓝灵鼠搭积木出发。再自己尝试按要求搭一搭,再列式解决并说一说计算方法(算理)。最后通过交流、反思等活动逐步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学生在观察中理解,在操作中感知,不仅拓宽了思路,获取了新知识,而且沟通了知识的内涵,领悟了学习方法,转变学习方式,激活学习热情,学生全员参加数学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初步感知所学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资料包
一、教学精彩片段。
(一)师:你们喜欢玩积木吗?(学生:喜欢)蓝灵鼠也非常喜欢玩积木,可是玩着玩着,它遇到了一个数学难题,想不想知道它遇到了什么数学难题,你们能不能帮它一起解决这个难题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计算十几减几的不退位减法”(板书:十几减几)
(二)“说算式”(参考教材第80页练一练第2题)
师:我们一起玩说算式的游戏,你们准备好了吗?游戏规则:选择你喜欢的小动物,先算出它手中卡片算式的得数,再尝试着说出其他得数相同的算式。
如:我喜欢的小动物是小猪,它手中卡片算式15-3=12,其他得数为12的算式:5+7、14-2、......
生1:我喜欢的小动物是小老鼠,它手中卡片算式14-3=11,其他得数为11的算式:4+7、15-4、12-1、......
生2:我喜欢的小动物是小猴子,它手中卡片算式10+2=12,其他得数为12的算式:8+4、14-2、18-6、......
......
设计意图:利用孩子们喜欢小动物的天性,一方面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另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继而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引起学生继续学习的欲望。
二、教学资源
在生活中如何解决十几减几
1.分别观察生活中算式中被减数和减数的组成。
2.相同数位上的数字相减。
3.再把被减数和减数剩下的部分合在一起,就是最后的差。
三、资料链接
(一)
减法发展法则--商理缘起
当企业经过多元化的发展,进入稳健期时,既有稳健的产业基础,又有不稳定的产业群,企业在人才、管理、资金都可能处于十分被动的局面。为了能使企业放下包袱轻松前进,快速良性发展,决策者往往在决策时为难,如同鸡肋,舍不得、放不下,影响了企业的发展速度,给企业带来巨大风险。
企业发展战略有加法、减法、乘法发展法则之分。企业经过多元化发展,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后,应当在所从事的多种行业中做减法,放弃自己不具优势的产品和经营项目,逐步收缩产业链,集中在几个市场前景较好、最具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上,以此作为支柱产业或唯一产业,从多元化退到专业化。今天,由于多元化导致企业失败的例案实在太多,所以企业一定要学会做减法。
(二)唐僧师徒摘桃子
一天,唐僧命徒弟悟空、八戒、沙僧三人去花果山摘些桃子。不久,徒弟三人摘完桃子高高兴兴回来。师父唐僧问:“你们每人各摘回多少个桃子?”
八戒憨笑着说:“师父,我来考考你。我们每人摘的一样多,我筐里的桃子不到20个,如果3个3个地数,数到最后还剩1个。你算算,我们每人摘了多少个?”聪明的小朋友,你能帮唐僧师父算出来徒弟每人各摘回多少个桃子吗?
第二课时
11减几
教学内容
教材81~82页
会计算11减几的减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提示
学生已经学习了进位加法,在日常生活中对11减几的减法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教学时充分利用情境图,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动脑思考,动嘴描述,体会计算11减几的思维方法,理解知识的发展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动手操作、交流的活动中,经历学习11减几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过程
与方法:会计算11减几的减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主动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算法,感受算法多样化。
重点、难点
重点: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地计算11减几。
难点:通过探索11减几的计算方法,进而初步感受退位减法的算法。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主题图、课件、花片(或小棒)。
学具准备:花片(或小棒)。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一定都喜欢玩具吧。你都有什么玩具?
生1:洋娃娃、小汽车......
生2:积木......
......
师:(课件出示教材81页情景图)这是一幅玩具店的图。观察图,你都看到了什么?
生1:玩具店里有小汽车。
生2:玩具店里有积木、飞机。
生3:玩具店里有洋娃娃、小皮球。
......
师:你知道玩具店里一共有几个小皮球吗?
生:玩具店里一共有11个小皮球。
师:你还看到了什么?
生1:聪聪来买皮球,他说要买3个皮球。
生2:售货员阿姨正在想:还剩几个皮球呢?
师:今天我们一起帮阿姨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吗?(生:可以)(板书:11减几)
设计意图:由学生有什么玩具的谈话引出玩具店的场景,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观察、交流从图上了解到的信息,既满足学生对玩具店有什么玩具的好奇心,又引出下面要解决的问题。
二、探求新知。
师:一共有11个皮球,聪聪买了3个。请同学们帮售货员阿姨算一算,还剩几个皮球?谁能列出算式?
生:11-3.(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
师:11-3等于几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可以画图、摆花片或用小棒摆一摆,算一算。
(要给学生充分操作的时间,教师巡视,关注学生的操作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用自己的方法计算11减几的过程。
师:谁愿意把你的做法介绍给大家?
生1:我是画图解决的。我先画11个○,划掉3个,剩下8个。所以11-3=8.
生2:我是通过摆花片解决的。我摆出11个花片,拿走3个,还剩8个。所以11-3=8.
生3:我是通过摆小棒解决的。我先数出11根,从11根中拿出3根,数一数还剩8根。所以11-3=8.
生4:我也是通过摆小棒的方法解决的。我先拿出1捆(10根)小棒和1根小棒是11根,从1捆(10根)中拿出3根,剩下7根,7根加1根是8根。所以11-3=8.
生5:因为3+8=11,所以11-3=8.
......
师: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用了这么多方法帮助售货员阿姨解决11-3的问题,阿姨真的很感谢既热心又聪明的你们。我们拿出手中的小棒一起跟着生4摆一摆,算一算。
(给学生充分时间边摆小棒,边说一说)
师:生4的方法还可以用算式分解这样表示:11分成1和10,先计算10-3=7,再算7+1=8,所以11-3=8.(教师边说边板书)
设计意图:交流个性化算法,使学生获得自主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分享他人学习的成果,学习更好的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三、巩固知新。
1.试一试(教材第82页)。
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算一算,交流的重点关注学生是否能用“破十减”的方法口算。
2.
练一练,第4题。
加法口算的变式练习,为下一课学习“想加算减”的方法作准备。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计算十几减几,引导学生大胆讨论,全班交流,体会“破十减”的一般性和简洁性,一方面提高学生计算正确率和计算能力,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对比观察、善于思考的习惯。
四、达标反馈。
1、想一想,填一填。
圈一圈,算一算。
在□中填上合适的数。
3+□=11
4+□=10
6+□=11
□+7=10
□+9=11
□+5=11
答案:
3.
3+8=11
4+6=10
6+5=11
3+7=10
2+9=11
6+5=11
五、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会计算并能正确计算11减几的减法。谁能说说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11减几的减法?
不要求学生描述得特别准确,只要意思对就可以。最后,师生进行概括:
1.我们可以画图、摆花片和摆小棒,帮助算一算。
2.一般计算11减几时,我们选择先把11分成1和10,先让10-几,再让差加1。
六、布置作业
1、算一算,填一填。
填一填。
3、看图列式计算。
答案:
3.(1)11-5=6
(2)11-7=4
(3)11-9=2
(4)11-4=7
板书设计
11减几
计算11-3
11分成1和10,先计算10-3=7,
因为3+8=11,
......
再算7+1=8,所以11-3=8。
所以11-3=8.
教学反思
教学资料包
一、教学精彩片段。
(一)师:(出示20以内的进位加法口算题)你能快速计算这些算式并正确说出得数吗?(学生抢答)(根据3+8=11,改写成11-3)你能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这个算式吗?今天我们来学习计算11减几的减法。(板书:11减几)
(二)“登游艇”(可以参考教材第82页练一练第3题)(提前给每组同学代表身上分别贴上1--9各个数字)
师:我们以“登游艇”的形式下课,好吗?游戏规则:用11减去小朋友身上的数,算对了,本组同学可以全部“上游艇(即下课)”。你们准备好了吗?
生1:11-9=2.
生2:11-8=3.
......
设计意图:以“登游艇”游戏学生练习11减几的减法,一方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另一方面巩固学生刚刚学习的“破十减”。
二、教学资源
11减几
先摆出1捆(10根)小棒和1根小棒是11根小棒。
1捆(10根)小棒去掉几根,用剩下的小棒数量+1根小棒就是11减几的差。
还可以用分解算式表示:先把11分成10和1,先算10-几。再让差+1,就是11减几的差。
三、说课设计
《11减几》说课
说教材。
(一)说内容。
《11减几》是冀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第九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
(二)教材简析。
《11减几》是学习退位减法的开始,是在掌握了不退位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学习20以内其它退位减法的基础,当然也为今后学习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本节课内容的教学在学生认知的知识系中非常重要。
(三)分析教材。
冀教版通过商店卖东西,如果你是售货员怎么拿,引出11减几,通过摆一摆使学生掌握11减几的退位减法。
(四)说教学目标。
(1)在动手操作、交流的活动中,经历学生11减几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会计算11减几的减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3)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主动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算法,感受算法的多样性。
(五)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地计算11减几。
难点:通过探索11减几的计算方法,进而初步感受退位减法的算法。
教学具。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小棒11根、圆片11个。
说学情。
本节课是学生掌握了不退位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可以通过加法推出减法,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可以掌握退位减法的方法。本节课也为今后学习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打下良好的基础。
说教学流程。
口算。
3+8=
2+9=
4+7=
6+5=
7+4=
5+6=
创设情境。
(出示一个玩具商店的场景)
师:玩具商店都有什么?你喜欢什么玩具?
(学生看图回答教师提问,说出自己的想法)
师:商店里有一盒(10个)皮球,另一盒只有1个皮球,聪聪来到了商店卖东西,他要买3个皮球。如果你是售货员,你准备怎样给他拿?
(教师让学生充当售货员,到前面展示自己的想法。各找一些学生参加)
(学生到讲台前表演,其他学生注意观察)
设计意图:设计一个学生喜爱的玩具商店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更喜欢数学,让学生直观的感受拿的方法。
建立模型。
(引出问题)
师:你知道还剩下几个皮球?应该怎样列式解答吗?
(学生列式解答并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11-3=(
))
(直观操作、感悟算法)
师:如果用花片来代表皮球,请你用10个同一颜色的花片表示10个皮球,用另一种颜色的1个花片,表示1个皮球,摆一摆。如果让你来拿,准备怎样拿?要求还剩多少个皮球,怎样列式计算?
(先在小组内动手操作,说一说想法,准备全班汇报)
(学生动手操作,交流想法)
可能会出现这样一些想法:从11个里面拿出3个,数一数还剩下8个;从10里面去掉3个剩7个,与另1个,合起来是8个;先从1里面去掉1个剩10个,再从10里面去掉2个,还剩8个。
......
(只要学生能够用一种分法计算就可以)
(引导学生汇报,多找同学说出自己是怎么做的)
教师随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11-3=8.以及分解算式:
完成摆一摆,算一算。从11个圆片里去掉5个,还剩几个?怎样列式计算?
学生动手操作,边摆边说自己的想法,并在组内进行交流,重点关注学生是否能用“破十减”的方法口算。
引导学生汇报并板书:11-5=6.
引导学生归纳11减几减法的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地交流自己的想法,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操作和计算,体验算法的多样性,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解释应用。
1.完成练一练第1、2题。
2.游戏:登游艇要求先看图,弄清楚图意,再让学生小组内完成,最后全班进行汇报交流。
11-(2、3、4、5、6、7、8、9)=
用11减去自己身上的号码,计算正确后可以顺利登上游艇。
(做游戏时,可以引导学生先观察图,他为什么上船了?其他小朋友也要上船,怎么办?你来帮帮谁?学生看图列式,在小组内交流并说明理由,然后全班汇报。)
3.(可以作为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利用自己喜欢的方法会正确计算(第3题)。
四、资料链接。
(一)
国际工人运动领袖季米特洛夫说:“要利用时间,思考一下一日做了什么,‘正号’还是‘负号’,倘若是‘+’,则进步;倘若是‘-’,就得汲取教训,采取措施。”
(二)图说11减9.
第三课时
12减几
教学内容
教材83~84页
会用“相加算减”的方法计算12减几的减法
教学提示
学生已经学习用“破十减”方法计算11减几,在日常生活中对12减几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教学时充分利用情境图,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动脑思考,动嘴描述,体会用“相加算减”的方法计算12减几的思维方法,理解知识的发展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经历分析问题、列出算式、并尝试计算12减几的过程。
过程
与方法:会用“想加算减”的方法计算12减几的减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主动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算法,初步体会加减法各数之间的关系。
重点、难点
重点:熟练地口算12减几的减法。
难点:掌握12减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主题图、课件。
学具准备:口算题卡。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你知道鸳鸯吗?能说说它们的特点吗?它们都生活在哪里?
生1:我知道鸳鸯生活在水里。
生2:我知道鸳鸯都是成双成对的在一起的。
生3:我知道公园的湖里有鸳鸯,鸳鸯是下蛋的。
......
师:本节课我们就和鸳鸯一起来继续学习新知识。(板书:12减几)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提供情节,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探求新知。
师:看来,大家对鸳鸯了解不少,我们教材第83页(课件出示教材第83页情景图)有一幅鸳鸯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一共有12只鸳鸯,水里有4只,岸上有几只看不出来。
师:求岸上有几只鸳鸯用“?”表示,这些信息我们用扩线图这样表示。(师画扩线图)观察扩线图,一共有12只鸳鸯,水里有4只,怎样计算岸上有几只鸳鸯呢?请同学们自己列出算式并计算。
(学生计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计算情况。请一名学生到前面板演:12-4)
师:谁列得算式和这位同学的不一样?
如果出现错误,进行指导。
师:谁愿意说说你打算怎样算。
(给学生充分时间交流,指着示意图描述不清的及时进行指导)
生1:从12只鸳鸯中去掉水里的4只,还剩8只,所以岸上有8只鸳鸯。
生2:4只加上8只等于12只,所以12只减去4只就等于8只。
生3:因为4+8=12,所以12减4等于8.(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
生4:从10只中减去4只还剩6只,6只加2只等于8只。(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并引导学生用分解算式表示)
......
师:同学们的想法都很好。由于水里的和岸上的鸳鸯加起来等于12,直接想到鸳鸯总数量减去水里的4只,就等于岸上的只数;如果不考虑鸳鸯,只根据4+8=12,我们得出12-4=8;......上面几种算法中,你们认为哪种算法好?为什么?
生(可能会说):根据4+8=12算出12-4=8的算法好。因为这样即使比较快。
......
设计意图:让学生亲自比较,广泛交流,体会用“想加算减”的方法计算12减几的减法简洁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达到人人参与的目的。
三、巩固知新。
1.试一试(教材第83页)。
先让学生观察两道题中减去的两个数与12有什么关系,再由学生尝试计算。交流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2.
练一练,第1题。
看图列出“一加两减”的基本练习,由学生独立完成。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画面,实际演示等方式,引导学生大胆讨论,全班交流,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认真观察、善于思考的习惯。
四、达标反馈。
1、想一想,填一填。
2、数一数,填一填。
答案:
2.
7+5=12
12-7=5
12-5=7
8+4=12
12-4=8
12-8=4
五、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正确计算12减几。谁能说说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12减几的减法?
不要求学生描述得特别准确,只要意思对就可以。最后,师生进行概括:
1.可以选择“想加算减”的方法计算12减几的减法。
2.还可以选择上节课学习的“破十减”计算12减几的减法。
六、布置作业
1、填空。
12-(
)=9
4+(
)=12
12-(
)=5

)-9=3
写出下面算式的得数。
5+6=
7+8=
3+9=
11-5=
15-8=
12-9=
11-7=
15-7=
12-3=
看图列式计算。
在○里填上>、<或=。
12-4○11-8
12-9○2+1
11-3○12-3
12-5○12-7
答案:
1.
3
8
7
12
2.
11
15
12
6
7
3
4
8
9
3.(1)12-6=6
(2)12-9=3
(3)8+4=12
12-8=4
12-4=8
(4)10+2=12
12-2=10
12-10=2
4.




板书设计
12减几
计算12-4
因为4+8=12,
从10只中减去4只还剩6只,
所以12-4=8。
6只加2只等于8只。
教学反思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想加算减”的经验,一般他们都会直接进行计算12减几。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组织了一个个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以活动激趣,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最后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学生在观察中理解,在操作中感知,不仅拓宽了思路,获取了新知识,而且沟通了知识的内涵,领悟了学习方法,转变学习方式,激活学习热情,学生全员参加数学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进一步感知所学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资料包
一、教学精彩片段。
(一)师:夏日的水里和岸上可热闹了,让我们一起去瞧一瞧!(课件出示教材第83页情景图)今天我们跟随着夏日热闹的景象一起继续学习新知识。(板书:12减几)
(二)游戏:飞机该停在哪里?(可以参考教材第84页练一练第4题)
(给每组发相应的飞机卡片和停机坪:卡片上有相对应的算式,停机坪上有相对应的得数)
师:下面我们玩一个“飞机该停在哪里”的数学游戏,游戏规则:拿有直升机的同学,你的直升机上有算式,计算出得数后,请你找到拿有相应得数的停机坪的同学,请将你的直升机停在相对应的停机坪上。
生1:12-4=8,直升机应该停在停机坪8上。(学生边说,边和拿有相对应数字停机坪的同学站在一起)
生2:12-5=7,直升机应该停在停机坪7上。(学生边说,边和拿有相对应数字停机坪的同学站在一起)
......
设计意图:“飞机该停在哪里”这样的变式练习,是学生急于想知道的,他们的注意力一下子就会集中在飞机上的算式上。一方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另一方面学生通过计算练习从而达到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
二、教学资源
用12减几描述生活中的事物
结合具体情境,分析问题。
解决“已知全部与其中的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的问题,可以“想加算减”。
三、资料链接。
(一)
模糊数学
数学不是需要精确吗?怎么会需要模糊呢?你先别着急,这里给大家讲几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1粒种子肯定不能叫一堆,2粒也不是,3粒也不是 那么多少粒种子叫一堆呢?适当的界限在哪里呢?我们能否说123456粒种子不叫一堆,而123457粒种子叫一堆呢?
再举一个例子,我们现在要从一片西瓜地里找出一个最大的西瓜,那是件很麻烦的事。必须把西瓜地里所有的西瓜都找出来,再比较一下,才知道哪个西瓜最大。西瓜越多,工作量就越大。如果按通常说的,到西瓜地里去找一个较大的西瓜,这时精确的问题就转化成模糊的问题,反而容易多了。由此可见,适当的模糊能使问题得到简化。
确实,像上面的“一粒”与“一堆”,“最大的”与“较大的”都是有区别的两个概念。但是它们的区别都是逐渐的,而不是突变的,两者之间并不存在明确的界限,换句话说,这些概念带有某种程度的模糊性。例如,我们说一个人很高或很胖,但是究竟多少厘米才算高,多少千克才算胖呢?像这里的高和胖都是很模糊的。
饭什么时候才算熟了?衣服什么样才能算洗干净?这些都是需要一门新的数学分支——模糊数学来帮助解决的问题。为此,1965年美国的祖德教授开创了对“模糊数学”的研究。现在,模糊数学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韩信走马分油
在生活中分东西的事经常发生,今天就来给小读者们讲一个韩信走马分油的故事。看你读完这个故事后,会不会得到一些启示。
从前,有两个人,一起买了10斤油,他们两个人有3个装油的篓子,三个篓子分别能装油3斤、7斤和10斤。可是,这两个人用这三个篓子倒来倒去都不能把这10斤油分成相等的2份,最后这两个人居然打了起来。当时正好赶上韩信骑着马从两个人这路过。问明白原因后,韩信骑在马上,很快就把这个问题给解决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韩信是怎么倒这些油的呢?
(1)先把所有的油都倒进10斤的油篓里。
(2)用3斤的油篓从10斤的油篓里往外倒油,把倒出的油都倒进7斤的油篓里。于是有:3+3+3=9(斤),9-7=2(斤),10-9=1(斤)。这时,10斤的油篓里还剩下1斤油,3斤的油篓里还剩下2斤油,7斤的油篓里装满了油。
(3)这时,把7斤的油篓里的油全部倒进10斤的油篓里,得到:1+7=8(斤)。再把3斤的油篓里(还剩2斤油)的油都倒进7斤的油篓里。
(4)从10斤的油篓的8斤中再倒出3斤,有8-3=5(斤),最后再把3斤油篓里的油全部倒进7斤篓里,有3+2=5(斤)。
分完了,每人恰好得到5斤油,小读者们,你们看懂了吗?
第四课时
13、14减几
教学内容
教材85~86页
能用“破十减”或“想加算减”的方法正确计算13、14
减几的减法
教学提示
学生已经学习“破十减”的方法计算11减几和“想加算减”的方法计算12减几,在日常生活中对13、14减几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教学时充分利用情境图,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动脑思考,动嘴描述,体会知识的迁移运用的思维方法,理解知识的发展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问题情境,经历自主尝试13减几的计算过程。
过程
与方法:能用“破十减”或“想加算减”的方法正确计算13、14减几的减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主动地思考并与同学进行交流,掌握口算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计算13、14减几的减法,掌握口算方法。
难点:用“破十减”或“相加算减”的方法,计算13、14减几。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主题图、课件。
学具准备:口算题卡。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
生:我们都喜欢猜谜语。
师:老师出一个小谜语,请大家猜一猜,看谁最先猜到。谜面是:
有人说我像老鹰,
我说我像大蜻蜓,
请你到我肚里坐,
立刻带你到北京。
生:这是飞机。
师:这是一群聪明的同学们,谜底就是飞机。可是能不能说一说你们是怎样想到是飞机的。
(给学生充足时间交流各自的想法)
(课件以动画形式出示教材第85页情景图)
师:今天我们就来解决一个有关飞机的问题,(板书:13、14减几)咱们一起来看一看动画课件。
(课件演示:一个飞机场上有13架飞机,有5架同时起飞了去执行任务,机场上还剩下7架飞机)
设计意图:创设一个动态的情景,让学生直观感受这个过程,使学生更加理解减法的含义,激发学生的兴趣。
探求新知。
师:从课件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吗?
(给学生充分观察情景图,对于描述不清的及时进行指导)
生1:机场上停着8架飞机,天空中飞着5架飞机,一共有多少架飞机?
生2:机场上有13架飞机,飞走了5架,还剩几架?
生3:机场上原来有13架飞机,飞走了一些去执行任务,还剩8架,飞走了几架?
师:你能分别列式解答上面3个问题吗?
(引导学生反馈汇报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8+5=13
13-5=
13-8=)
师:13-5=
这道减法题,你会计算吗?你是怎样想的?把你的想法再小组内讨论交流。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交流自己的思维过程并倾听评价别人的思考过程,互相进行研讨)
师:谁能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结果是多少?
生1:因为5+8=13,所以13-5=8.
生2:10-5=5,5+3=8,所以13-5=8.
生3:13-3=10,10-2=8,所以13-5=8.
......
(教师肯定学生的不同算法,特别是第一种方法。特别说明,当十几减5的时候,第二种方法也很简便)
师:刚才大家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出了13-5=8,你能直接口算出13-8等于多少吗?把你的想法给大家说一说。
生1:因为8+5=13,所以13-8=5.
生2:因为12-5=8,所以13-8=5.
生3:10-8=2,2+3=5,所以13-8=5.
......
(只要学生能把自己的思路说清楚,掌握一种方法或思路就可以)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原有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自己经历探索13、14减几计算方法的过程。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师:我们可以选择“相加算减”或“破十减”的方法计算13减几。通过我们对刚才图片的理解,我们列出了一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你再想一想,还有可能几架去执行任务?机场上可能还剩下几架?可以列出哪些算式?怎样计算?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反馈,然后全班汇报。只要学生思路准确说得有道理就可以。)
师:那14-8=和14-5=?又该怎样算?14还可以减几呢?
(以小组为单位,把自己的想法互相说一说并计算出来,最后把85页试一试填在书上)
设计意图:设计一个开放性地问题让学生去研究和探讨,发挥自己的积极主动性,参与13减几和14减几的算式整理过程,让学生在新学知识的基础上,自己参与知识的整理,有利于学生系统的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和水平。
三、巩固知新。
1.练一练。第1题。
“一加二减”的练习,由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重点说说是怎样算的。
2.
练一练,第2题。
(1)出示示意图,让学生观察,说说从示意图中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2)引导学生列出减法算式并计算。
(3)同学之间交流计算结果,并指名读出自己的答案。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培养学生计算水平和能力,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四、达标反馈。
1、我给小朋友排座位。
看图列算式。
答案:
2.(1)13-7=6
(2)14-9=5
五、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计算13、14减几。谁能说说你是选择哪种方法计算以及是怎样计算?
不要求学生描述得特别准确,只要意思对就可以。最后,师生进行概括:
1.可以选择“破十减”计算13、14减几。
2.也可以选择“想加算减”计算13、14减几。
六、布置作业
2、你想成为灌篮高手吗?快来投篮吧!
3、把结果比5大的树叶涂上绿色。
答案:
(1)7+6=13
13-6=7
13-7=6
(2)9+5=14
14-9=5
14-5=9
板书设计
13、14减几
8+5=13
13-5=8
13-8=5
教学反思
学生已经学习用“破十减”和“想加算减”方法解决11、12减几,生活中已经积累了计算13、14减几的经验,一般他们都会进行直接判断。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组织了一个个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以活动激趣,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最后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学生在观察中理解,在操作中感知,不仅拓宽了思路,获取了新知识,而且沟通了知识的内涵,领悟了学习方法,转变学习方式,激活学习热情,学生全员参加数学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进一步感知所学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资料包
一、教学精彩片段。
(一)师:(课件出示算式:4+8=12)你知道12-8=?为什么?(生:我们可以利用“相加算减,因为4+8=12,所以12-8=4)上节课同学们掌握的真不错,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新知识。(板书:13、14减几)
(二)“登宝塔”(参考教材第86页练一练第3题)
师:(选出10名同学,每人手上一张算式卡片)我们一起玩“登宝塔”的游戏。游戏规则:手持算式卡片的同学,按得数从小到大排列。其他同学指出:xxx同学排在哪?xxx呢?
......
(可以选择几组重复做游戏)
设计意图:趣味性的综合练习题,既有计算又有数的顺序,还有关于位置的知识。以游戏的形式练习,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达到对知识巩固提高的目的。
二、教学资源
用13、14减几描述生活中的事物
1.结合具体情境,分析问题。
2.解决“已知全部与其中的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的问题,选择减法列式,计算时可以“想加算减”,也可以“破十减”。

三、资料链接。
(一)
狐狸和葡萄
葡萄架上,垂下几串成熟的葡萄。一只狐狸看见了,馋的直流口水。他想尽了各种办法去够葡萄,但是白费劲。
  
狐狸感到无望了,只好转身离开。他边走道边回过头来说:“这些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好吃。”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有些人无能为力,做不成事,却偏偏说时机还没有成熟。
(二)0和它的数字兄弟
有一天,森林里面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它们长相很特别,动物们都很奇怪,要求它们一一介绍自己。第一个走出来一个瘦子,它说:“我是1,像支铅笔细又长”。接着又走出一个:“我是2,像只小鸭水上漂”。第三个说:“我是3,像只耳朵听声音”。“我是4,像面小旗随风飘”。“我是5,像支衣钩挂衣帽”。“我是6,像棵豆芽咧嘴笑”。“我是7,像把镰刀割青草”。“我是8,像支麻花拧一道”。“我是9,像把勺子能盛饭”。“我是0,像个鸡蛋做蛋糕”。它们刚介绍完了,小鹿又问道:“你们中间随最大?随最小呢?”9站出来,很骄傲地说“我是9.我最大”。0耷拉着脑袋说“我最小”。“对,就是这个表示什么都没有的0”。9用冷淡的口气说道。9刚说完,动物们和它的数字兄弟都笑了。0更加不好意思了,动物们看到0这么没有用,都不愿意和它一起玩。它们在一起唱呀!跳呀!非常开心。
突然一只大象不小心掉进一个洞里面,洞很深,又很黑,大象在里面挣扎了很久,用了很大的力气总想爬上来,它爬呀爬呀,累得满头大汗,腿也挂破了,鲜血直流。可是,怎么也爬不上来,它只好在里面大声喊“救命呀!救命呀!”动物们听到了,就纷纷跑到洞口边,想把大象救出来。数字1到9也来帮忙了。它们组成最大的数字987654321,显示了最大的力量,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有把大象拉上来。这个时候,只听见后面有一个微弱的声音说道“我也来试试”。它们一看是0,就勉强的同意它也来帮忙。它们重新组成数字9876543210,它们的力量一下子就增大10倍。
哈哈......,一下子就把大象拉上来了。动物们都很感谢数字兄弟们,尤其是数字0.
第五课时
15、16、17、18减几
教学内容
教材87~88页
会计算15、16、17、18减几的减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提示
学生已经学习计算11、12、13和14减几,在日常生活中计算15、16、17、18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教学时充分利用情境图,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动脑思考,动嘴描述,体会运用知识迁移解决新知识的思维方法,理解知识的发展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经历自主学习15、16、17、18减几的计算过程。
过程
与方法:会计算15、16、17、18减几的减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会计算15、16、17、18减几的减法。
难点:能正确进行15、16、17、18减几的计算。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主题图、课件。
学具准备:花片或小棒。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课件出示教材第87页情景图)
师:今天我们来解决一个汽车公司买汽车的问题。(板书:15、16、17、18减几)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情景图,从情景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教师关注学生表述的是否清楚、正确)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提供情节,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探求新知。
师:计算汽车公司卖出多少辆汽车,怎样列式呢?
生:15-8=。(教师随学生口答,板书算式)
师:请同学们自己算一算这个算式,把过程写在练习本上。
(学生独立尝试,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师:刚才大家计算得很认真,谁能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结果是多少?
(学生可以直接说,也可以边摆边说)
生1:因为7+8=15,所以15-8=7.
生2:10-8=2,5+2=7,所以15-8=7.
生3:15-5=10,10-3=7,所以15-8=7.
......
(不管学生用哪种方法计算,只要正确,教师都及时给与肯定)
师: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15-7=?
(讲解过程可以仿照15-8的教学方式)
师: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出了这几道题,真了不起!现在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15-8=7,15-7=8这组算式,你们发现它们有什么联系?
(学生回答时,使学生了解,两个减数8加7等于15,所以15-7等于8;15-8等于7.如果学生前面就出现了这样的想法,教师可利用这个现实素材,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设计意图: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是多样的,引导学生善于发现简便的方法---“破十减”“想加算减”“根据其中一个减法算式,想到另一个减法算式的结果”,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
(参考教材第87页试一试几组减法算式进行对比讲解)
师:我们再看看17-8=9,17-9=8这组算式有没有这样的练习?怎样算更快呢?
(让学生进行讨论)
生1:两个减数8加9等于17,所以17-8等于9;17-9等于8.
生2:因为8+9=17,所以17-8=9,17-9=8.
师:现在你能很快地算出15-6和15-9的结果吗?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生:因为6+9=15,所以15-6=9,15-9=6.
设计意图:通过试一试几组题型的对比练习,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计算速度是否提高了,因为计算速度的快慢,可以反映学生对简便方法的掌握情况。同时关注学习能力稍差的学生对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然后汇报交流。这一教学过程要关注不同层次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让每个学生在学习中都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巩固知新。
1.练一练。第1题。
20以内减法的变式趣味练习。计算钥匙上的算式,根据得数把钥匙和锁用线连起来。
2.
练一练,第3题。
先让学生填写符号。交流时,重点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对学生的个性化做法,只要合理,就给予肯定。如,9+4○14,学生可能出现下列方法:(1)先算9+4=13,13<14,所以○中填<;(2)因为10+4=14,9<10,所以○中填<。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画面,选择简便的方法计算等方式,引导学生大胆讨论,全班交流,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认真观察、善于思考的习惯。
四、达标反馈。
1、填一填。
比较大小,在○里填上>、<或=。
看图列式计算。
4、把得数是8的苹果涂上红色。
答案:
2.>





五、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计算15、16、17、18减几的减法。谁能说说在生活中我们怎样快速准确地计算这些减法算式呢?
不要求学生描述得特别准确,只要意思对就可以。最后,师生进行概括:
可以选择“破十减”计算十几减几。
可以选择“想加算减”计算十几减几。
还可以选择“根据其中一个减法算式,想到另一个减法算式的结果”来计算十几减几。
六、布置作业
1、算一算。
2、连一连。
根据例子写算式。
看图列式计算。
答案:
3.
17-9=8
17-8=9
15-6=9
6+9=15(或9+6=15)
4.(1)13
9
4
13-9=4
(2)15
9
15-9=6
板书设计
15、16、17、18减几
15-8=7
15-7=8
17-8=9
17-9=8
15-6=9
15-9=6
教学反思
截止本课时,学生经历了11~18减几的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已经掌握了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并且从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中探索出了计算的简便方法,为了使学生的计算技能达到熟练,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计算能力,在练习中设计灵活多样的形式,如“开火车”游戏,“投球游戏”“登山对抗比赛”等形式,加大计算题量,训练学生口算技能。最后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学生在观察中理解,在操作中感知,不仅拓宽了思路,获取了新知识,而且沟通了知识的内涵,领悟了学习方法,转变学习方式,激活学习热情,学生全员参加数学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进一步感知所学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资料包
一、教学精彩片段。
(一)(出示11、12、13、14减几的口算题卡片)
师:我们同桌来个口算题对抗赛,你们准备好了吗?(同桌进行口算比赛)。15-6这个算式怎么计算呢?希望写课前你们能运用今天的知识计算。(板书:15、16、17、18减几)
开火车。(参考教材第88页数学游戏)
师(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排成一竖队玩“开火车”游戏):开火车啦!游戏规则:每个同学算式的第一个数字必须是前面同学算式的得数。看哪个小组做得好,接得快,算得对。
(xx小组)
生1:5+8=13.
生2:13+2=15.
生3:15-6=9.
......
设计意图:不同形式的练习,对于练习过程中,教师要作出适当的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选择简便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从而达到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
二、教学资源
用15、16、17、18减几描述生活中的事物
1.结合具体情境,分析问题。
2.解决“已知全部与其中的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的问题,选择减法列式。
3.计算时,可以选择“破十减”;可以选择“想加算减”;还可以选择“根据其中一个减法算式,想到另一个减法算式的结果”。
三、资料链接。
(一)
徒劳的寒鸦
宙斯想要为鸟类立一个王,指定一个日期,要求众鸟全都按时出席,以便选他们之中最美丽的为王。众鸟都跑到河里去梳洗打扮。寒鸦知道自己没一处漂亮,便来到河边,捡起众鸟脱落下的羽毛,小心翼翼地全插在自己身上,再用胶粘住。指定的日期到了,所有的鸟都一齐来到宙斯面前。宙斯一眼就看见花花绿绿的寒鸦,在众鸟之中显得格外漂亮,准备立他为王。众鸟十分气愤,纷纷从寒鸦身上拔下本属于自己的羽毛。于是,寒鸦身上美丽的羽毛一下全没了,又变成了一只丑陋的寒鸦了。
 
 这故事是说,借助别人的东西可以得到美的假象,但那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被剥离时,就会原形毕露。
(二)按号登船
旺旺、华华、京京来到减法湖。京京一看船票,上面写着渡口的规矩:“按号登船”。每张船票上有一个减法算式,减得的结果就是要找的船号。
三个人约好到湖心岛见面,就分别找自己的船了。
旺旺拿着“91-78”的船票,找到了他的船号是13。
京京拿着“100-66”的船票,也很快登上了34号船。
华华拿着“65-37”的船票,他很快地算出“差”是32,一口气跑到32号船边,可是船上已坐满人而且已开航了。华华急得大声喊:“喂,等等我。”
检票的“减号”看见他,说:“你的船号不是32号。”华华惊呆了,难道自己算错了?他用树枝在地上又认真地写了一个竖式:
自言自语的说:“先算个位,5减7不够减,应当从十位借1当做15来减7,得,8十位上的6被借走1剩5,5减3得2,应该得28才对。啊!我怎么一看见5减7不够减,就用7减5呢?”
华华飞快地跑上了那艘正在等他的28号船。
第六课时
连减
教学内容
教材89~90页
认识连减算式,会进行有关连减的计算
教学提示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连减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教学时充分利用情境图,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动脑思考,动嘴描述,体会连减的意义,学习连减的计算方法,理解知识的发展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看图讲故事、列式计算的过程中了解连减的意义,学习连减的计算方法。
过程
与方法:认识连减算式,会进行有关连减的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连减,会进行连减计算。
难点:会进行连减计算。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主题图、课件。
学具准备:花片或小棒。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小熊当上了邮递员,它送信可认真了,今天我们也陪小熊送信好吗?(板书:连减)
设计意图
:把学习数学与学生喜爱的讲故事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有益,激发参与的积极性。
二、探求新知---小熊送信。
师:请同学们看一段动画课件。
(课件播放第1、2幅图的内容)
师:从课件中,你了解到哪些事情?
生1:小熊是一个送信的邮递员。
生2:小熊一共要送14封信,已经送到动物学校6封信。
师:你能帮小熊算一算,还要送几封信吗?
生:14-6=8.(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板书算式)
师:大家接着看,看看又发生了什么事情?
(接着播放动画课件第3、4幅图的内容)
师:你们又了解到哪些情况?
生:小熊又送到动物医院3封信。
师:现在请再帮小熊算一算还有几封信没送呢?
生:8-3=5.(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板书算式)
设计意图:学生第一次接触两步计算的问题,所以,小熊送信一组图编上了顺序号,目的是让学生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来思考和解决问题。
师:刚才同学们帮助小熊解决了两次问题,现在,我们再完整地看一次小熊送信的动画课件。
(完整播放第1、2、3、4动画课件,最后出现四幅静态图)
师:谁能把这几幅图连起来给大家讲一个完整的故事?
(给学生充足时间根据情景图讲故事,在学生讲故事的时候,教师重点关注学生是否将图中意思表述正确、完整。如:小熊一共要送14封信,送到动物学校6封信,又送到动物医院3封信)
师:根据刚才讲得故事,你能再帮小熊算一算,最后还有几封信没送吗?试一试。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了解不同的算法,重点要看是否有学生用到了连减的算式,为下面的交流做好准备。如果有,安排最后一个交流。
设计意图:提出根据讲得故事帮小熊算一算”还有几封信没送“的问题,鼓励学生自己尝试计算。
师:谁愿意把你的算法和大家分享一下?
(学生可能出现以下计算方法)
生1:14-6=8,8-3=5.
生2:14-6-3=5.
生3:
6+3=9,14-9=5.
(如果学生的算法之中出现连减算式,教师就直接介绍连减的算式的读法。如果没有连减算式,教师要作为参与者给出。教师可以这样做:
师:我也有一种算法,同学们想知道吗?我这样想:小熊一共要送14封信,先板书14;给动物学校送了6封信,就减去6(同时板书出14-6);又给动物医院送了3封信,再减去3(完成板书14-6-3)。也就是把两个减法算式写成一个。这样的算式叫连减,读作:14减6,再减3.)
师:请同学读一读:14-6-3.
(给学生认真读算式的时间,对于读法不明确的及时进行指导)
师:同学们读得很好,你们知道怎样计算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生:先算14-6.
师:对!14-6等于几?
生:14-6等于8.(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
师:再算什么?
生:再算8-3=5.(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
师:对于没有小括号的连减算式,我们从左到右依次计算。我们一起读一读14-6-3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如果学生出现了6+3=9,14-9=5这种算法,教师要给予鼓励,要让学生讲一讲这样列式的道理。如果学生没有出现这种方法,不予介绍)
设计意图:交流学生各自的算法。首先给学生充分地时间交流不同的计算方法。在交流的基础上,使学生认识连减知识、连减算式的读法,初步了解连减的意义。
三、巩固知新。
1.练一练。第1题。
(1)出示示意图,让学生观察,说说从示意图中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或请三个同学进行表演)
(2)引导学生根据情景图内容,写出连减算式并计算结果。
(3)同学之间交流所列算式以及运算顺序结果,并指名读出自己的答案。
2.
练一练,第4题。
连减的巩固练习,由学生独立完成,重点关注学生计算连减选择的运算顺序。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画面,实际演示等方式,引导学生大胆讨论,全班交流,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认真观察、善于思考的习惯。
四、达标反馈。
1、看图列式计算。
连一连。
答案:
1.(1)12-4-3=5
(2)15-7-2=6
(3)13-5-2=6
五、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认识连减以及进行有关连减的计算。谁能说说在生活中我们用连减解决问题时需要注意事项?
不要求学生描述得特别准确,只要意思对就可以。最后,师生进行概括:
1.审清题意,从总数量先减去一部分,又减去一部分,求最后剩下的部分,可以选择连减列式。
2.计算连减算式,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先算左边起第一个减法算式的差,再利用差减去第二个减数就是连减算式的结果。
六、布置作业
1、口算。
18-5-3=
11-7-2=
10-4-5=
12-6-1=
12-8-3=
11-3-8=
19-5-4=
18-0-8=
15-7-3=
看图列式计算。
答案:
1.
10
2
1
5
1
0
10
10
5
2.(1)12-4-3=5
(2)14-2-3=9
(3)12-6-4=2
(4)10-3-1=6
板书设计
连减
14-6=8
8-3=5
14-6-3:也就是把两个减法算式写成一个。
这样的算式叫连减,读作:14减6,再减3.
计算没有小括号的连减算式,从左到右依次计算:先算14-6=8;再算8-3=5.
所以14-6-3=5.
教学反思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用连减解决问题的经验,一般他们都会进行直接判断。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组织了一个个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以活动激趣,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最后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学生在观察中理解,在操作中感知,不仅拓宽了思路,获取了新知识,而且沟通了知识的内涵,领悟了学习方法,转变学习方式,激活学习热情,学生全员参加数学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进一步感知所学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资料包
一、教学精彩片段。
(一)师:同学们,你们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
生:老师手里拿的是一封信。
师:对,这是一个朋友寄给我的信。哪个同学知道这封信是怎么送到我手中的?
生1:您的朋友投到邮筒里或送到邮局里。
生2:寄信时,不能忘了贴邮票。
生3:信们通过火车、飞机或汽车送到咱们这儿。
生4:邮递员在把信送到咱们学校。
......
师:看来大家知道不少关于邮寄信件的常识,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个小熊送信的故事,在故事里继续学习我们的数学知识。(板书:连减)
设计意图:教师手拿一封信,师生进行关于邮寄信的谈话。在学生交流邮寄信件常识的基础上,引出小熊送信的故事。
吹气球(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解决问题)
师:我们玩一个吹气球的游戏。游戏规则:每组放有14个气球(扁平的),吹哨开始吹气球,哨停,停止吹气球;共吹2次哨,第二次吹哨停止,哪组剩下的(扁平的)气球最少,哪组获胜。
(给学生合理的时间比赛吹气球,最后选择合适的运算方法列式计算出剩下的气球数量)
设计意图:在巩固练习阶段,不拘于书中的练习形式,积极开动脑筋,精心设计做游戏--吹气球,又一次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进一步使学生理解、连减的意义;并巩固和灵活运用连减解决问题。
二、教学资源
用连减描述生活中的事物
1.审清题意,从总数量先减去一部分,又减去一部分,求最后剩下的部分,可以选择连减列式。
2.计算连减算式,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先算左边起第一个减法算式的差,再利用差减去第二个减数就是连减算式的结果。
三、资料链接。
(一)
加号、减号的来历
  
我们在学习数学时,常常和+、-、×、÷、等运算符号打交道.这些符号形式简单、对称,表达的意思确切.
  
在五百年前,有一位德国数学家,叫魏德曼.他在横线上加了一个竖,成为“+”,他用这个符号表示增加的意思;他又在加号上去掉一个竖,成为“-”,表示减少.兄弟两个就诞生了.但是“+”和“-”正式被大家所公认,用来作为加、减运算符号,是从1541年荷兰数学家荷伊克开始的,以后逐渐普及,沿用到现在.
等号“=”的产生比“+”和“-”晚大约一百年,距今四百多年.英国学者利科尔德,觉得用两条平行而相等的直线来表示两个数相等是再合适不过的了.等号“=”由此产生.
(二)田鼠与家鼠
田鼠与家鼠是好朋友,家鼠应田鼠所约,去乡下赴宴。他一边吃着大麦与谷子,一边对田鼠说:“朋友,你知道,你这是过着蚂蚁一般的生活,我那里有很多好东西,去与我一起享受吧!”田鼠跟随家鼠来到城里,家鼠给田鼠看豆子和谷子,还有红枣、干酪、蜂蜜、果子。田鼠看得目瞪口呆,大为惊讶,称赞不已,并悲叹自己的命运。他们正要开始吃,有人打开了门,胆小的家鼠一听声响,害怕得赶紧钻进了鼠洞。当家鼠再想拿干酪时,有人又进屋里拿什么东西。他一见到有人,立刻又钻回了洞里。这时,田鼠也顾不上饥饿,颤颤惊惊地对家鼠说:“朋友,再见吧!你自己尽情地去吃,担惊受怕地享受这些好吃的东西吧。可
  怜的我还是去啃那些大麦和谷子,平平安安地去过你看不起的普通生活。”
  
这故事说明,人们宁愿过简单平稳的生活,而不愿享受那充满恐怖的欢乐生活。
第七课时
加减混合
教学内容
教材91~92页
知道加减混合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加减混合计算
教学提示
学生已经学习连减,并在日常生活中加减混合解决问题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教学时充分利用情境图,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动脑思考,动嘴描述,体会学习加减混合计算的思维方法,理解知识的发展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看图讲故事、自己试算的过程中,学习加减混合计算的方法。
过程
与方法:知道加减混合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加减混合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发现情境中的数学问题,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解答。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加减混合算式,能正确的计算。
难点:掌握加减混合计算的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主题图、课件。
学具准备:扑克牌。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我知道许多同学都爱吃面包,哪位同学说一说你爱吃什么面包,请用语言和动作描述一下面包的形状。
(给学生充分时间描述自己喜欢的面包形状)
师:面包是现在生活中一种人们常食用的方便食品,下面我们一起去看一个发生在面包店的故事。(板书:加减混合)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提供情节,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探求新知。
(以动画课件形式播放教材91页情景图)
师:看了动画课件,你能把它们编成一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吗?
(学生讲故事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是否将图中意思表述正确)
生:面包店原来有5个面包;猫妈妈端来了6个面包;小猪买走了8个面包,小熊要把剩下的都买走......
设计意图:把学习数学与学生喜爱的讲故事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有益,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师:故事讲的可真生动。谁能说一说从故事中你都了解到了哪些数学内容呢?
生1:面包店原来有5个面包。
生2:又来了6个面包。
生3:小猪买走了8个面包。
师:面包店原来有5个面包,猫妈妈又拿来6个,小猪买走了8个,剩下的小熊要买走。根据这些情况你能算出小熊买了几个买面包吗?请同学们自己试一试。
(给学生充分交流各自算法的时间,对于描述不清的及时进行指导)
师:谁能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生1:5+6=11,11-8=3.
生2:5+6-8=3.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自己认真观察情景图以及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只要学生掌握一种方法即可。
(如果学生的算法之中没有加减混合算式,教师要作为参与者给出。教师可以这样做:
师:我是这样算的,也给同学们交流一下。面包店原来有5个面包,猫妈妈又端来了6个面包,一共有5+6个面包(板书算式:5+6)小猪买走了8个面包,那就要减去8(完成算式板书:5+6-8)。也就是把一加一减两个算式合在一起,像5+6-8这样既有加又有减的算式叫加减混合。读作:5加6再减8.请同学们试着仿照着读一读。
(给学生充分时间读算式))
师:读得不错。谁能说一说5+6-8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生:先算5+6.
师:5+6等于多少?
生:5+6=11.
师:再算什么呢,又等于多少呢?
生:再算11-8=3.
师:计算像这样的加减混合时,我们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依次计算,先算5+6=11,再算11-8=3.所以5+6-8=3.
设计意图:1.给学生充分时间交流各自的算法。首先给学生充分地时间交流不同的计算方法。在交流的基础上,使学生认识加减混合算式,知道加、减混合算式的读法。初步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定义。
在师生对话的过程中完成计算过程,使学生初步了解加减混合计算的方法。
师:请大家继续观察情景图,你还发现了哪些数学问题?
生1:面包店一共有多少个面包?
生2:小猪买了面包后还剩下几个?
生3:最后面包店还剩几个面包?
生4:小猪比小熊多买几个面包?
......
(学生每提出一个问题,教师可以让其他同学解答)
设计意图:让学生继续观察情景图,根据图中反映的信息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巩固知新。
1.练一练。第1题。
(1)出示示意图,让学生观察,说说从示意图中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可口述问题,了解乘公交汽车的规则)
(2)引导学生根据图意,列出加减混合算式,并计算。
(3)同学之间交流计算方法(运算顺序),并指名读出自己的答案。
2.
练一练,第3题。
(1)加减混合的巩固练习,由学生独立完成。
(2)交流时,让学生说说计算的顺序。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画面,动手计算等方式,引导学生大胆讨论,全班交流,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认真观察、善于思考的习惯。
四、达标反馈。
1、计算。
12-4+5=
17-6-9=
15+4-9=
14-6-6=
13-4+2=
12+3-5=
解决问题。
现在一共有多少位客人?
(2)文具店有19支铅笔,上午卖了7支,下午卖了9支,还剩多少支?
答案:
13
2
10
2
11
10
3.(1)17-8+5=14
(2)19-7-9=3
五、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认识加减混合以及进行有关加减混合的计算。谁能说说在生活中我们用加减混合解决问题时需要注意事项?
不要求学生描述得特别准确,只要意思对就可以。最后,师生进行概括:
1.审清题意,从总数量先加上一部分,再减去一部分(或先减去一部分,再加上一部分)求现在的部分,可以选择加减混合列式。
2.计算加减混合算式,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先算左边起第一个算式的得数,再利用得数加上(或减去)第二个数字就是加减混合算式的结果。
六、布置作业
1、填一填,算一算。
2、你能帮小熊找到自己的家吗?
看图列式计算。
解决问题。
原来有(
)个梨,吃掉了(
)个,又买了(
)个,现在有(
)个。
(2)小合唱队有男生7人,女生9人。走了8人,合唱队还剩多少人?
答案:
3.(1)3+2-1=4
(2)3+4-2=5
4.(1)8
6
5
7
8-6+5=7
(2)7+9-8=8
板书设计
加减混合
(1)
5+6=11
11-8=3
(2)
5+6-8是把一加一减两个算式合在一起,
像5+6-8这样既有加又有减的算式叫加减混合。
读作:5加6再减8。
计算像这样的加减混合时,我们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
依次计算,先算5+6=11,再算11-8=3.所以5+6-8=3.
教学反思
学生已经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以及连减,而这些都是加减混合的基础。在新授知识的教学中同时还重视让学生进行观察、比较概况规律,掌握加减混合运算顺序,以及能正确地进行加减混合计算。最后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学生在观察中理解,在操作中感知,不仅拓宽了思路,获取了新知识,而且沟通了知识的内涵,领悟了学习方法,转变学习方式,激活学习热情,学生全员参加数学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进一步感知所学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资料包
一、教学精彩片段。
(一)(课件出示连减算式:12-3-3=
11-9-1=
16-8-3=
15-9-2=
16-7-4=
14-3-6=
12-6-5=)
师:准备口算比赛,你们准备好了吗?(学生口算连减算式,教师选择两道题目要求学生说出计算过程,其他题目快速说出答案)连减是按照什么顺序计算的?(从左到右)今天我们来学习加减混合。(板书:加减混合)
(二)扑克牌游戏。
师:我们玩一个扑克牌的游戏。游戏规则:1.挑出1~10的扑克牌。2.三个小朋友分一组。3.先每人任选一张牌,然后每人根据三张牌上的数字说算式并计算。(可以说连加、连减或加减混合算式。)哪个同学计算的正确算式多,谁获胜。
生1:我抽取的牌上数字是5.
生2:我抽取的牌上数字是4.
生3:我抽取的牌上数字是6.
每人根据三张牌上数字说算式并计算:
生1:6+5-4=7.
生2:6+4+5=15.
生3:4+6-5=5.
......
设计意图:以玩“扑克牌”游戏的形式,让学生自己用三个算式组成综合算式并计算,一方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另一方面帮助学生练习、巩固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
二、教学资源
用加减混合描述生活中的事物
1.审清题意,从总数量先加上一部分,再减去一部分(或先减去一部分,再加上一部分)求现在的部分,可以选择加减混合列式。
2.计算加减混合算式,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先算左边起第一个算式的得数,再利用得数加上(或减去)第二个数字就是加减混合算式的结果。
三、资料链接。
(一)凑十法
凑十法:是小学一年级数学口算方法之一(还有数数法等),就是在进行20以内的计算时运用的一种口算方法。
先让学生学习凑十口诀,快速凑十。
凑十口诀:
一九一九好朋友,
二八二八手拉手,
三七三七真亲密,
四六四六难分离,
五五合成一双手。
(可以加上动作,以增加一年级学生学习兴趣。)
再掌握凑十的基础上学习凑十方法;如:9+6,把6分成1和5,9和1凑成10,10+5=15,所以9+6=15.
(二)狗、公鸡和狐狸
狗与公鸡结交为朋友,他们一同赶路。到了晚上,公鸡一跃跳到树上,在树枝上栖息,狗就在下面树洞里过夜。黎明到来时,公鸡像往常一样啼叫起来。有只狐狸听见鸡叫,想要吃鸡肉,便跑来站在树下,恭敬地请鸡下来,并说:“多么美的嗓音啊!太悦耳动听了,我真想拥抱你。快下来,让我们一起唱支小夜曲吧。”鸡回答说:“请你去叫醒树洞里的那个看门守夜的,他一开门,我就可以下来。”狐狸立刻去叫门,狗突然跳了起来,把他咬住撕碎了。
  
这故事说明,聪明的人临危不乱,巧妙而轻易地击败敌人。
第八课时
整理与复习
教学内容
教材93~94页
能把20以内的退位减法算式整理在减法表中
教学提示
学生已经学习并整理过10以内的加、减表以及20以内的加法表,。教学时充分利用情境图,让学生动脑思考,积极参加小组合作活动,理解知识的发展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经历小组合作整理、交流、讨论20以内退位减法表的过程。
过程
与方法:能把20以内的退位减法算式整理在减法表中,能发现20以内退位减法表中的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参加小组合作活动,获得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
重点、难点
重点:把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整理成减法表。
难点:观察减法表,找出规律。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主题图、课件。
学具准备:每人准备一张空白表。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一)整理减法表。
(课件出示在□里填数的题:11-□=9、□+7=11)
师:同学们,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20以内的减法,现在看大屏幕上的两道题,谁知道□里应该填几,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11-□=9,□里应该填2,因为11-2=9.
师:谁还有其他想法?
生:我想9+2=11,所以□中填2.(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11-2=9)
生:因为4+7=11,所以□-7=4的□中应该填11.(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11-7=4)
师:同学们,看这两道题11-2=9,11-7=4,谁还能说出其它11减几的算式。
(指名说出一、二道,教师板书出来)
师:除了11减几的减法,这个单元我们还学过哪些减法?
(如果学生说出具体算式,启发、引导学生说出:12减几、13减几等)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整理这些算式。(板书:整理减法表)
设计意图
:1.用课件出示在□里填数的题。鼓励学生回答,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给学生充分地表达不同想法的机会。
2.师生谈话,引导学生回忆本单元学过的20以内退位减法算式。
二、探求新知---整理减法表。
师:下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把这样十几减几的减法算式整理在你的空白表中。在整理之前,大家可以先研究一下怎样分工、合作。
(给学生充分时间整理减法表,教师巡视指导)
师:哪个组先来汇报,你们是怎样分工、合作的,结果是怎样的?
生1:我们组先分工,xx负责整理11减几和12减几的算式;xx整理13减几和14减几的算式,......再把每个人整理好的算式按顺序写在表格中。第一排写11减几,第二排写12减几,......
生2:我们组先一起讨论怎么填,因为11减几的算式最多,所以决定第一列写11减几的算式,第二列写12减几的算式,第三列是13减几的算式,......然后自己填表,最后一起交流。
生3:我们组也是先分工整理,再写在一张表上,但整理出来的结果是:第一列写11减几的算式,第二列写12减几的算式,第三列是13减几的算式,......
师:每个小组都分工明确、较快地整理好了表,你们真了不起!请同学们都按第一列写11减几的顺序把整理好的减法表填在教材第93页第1题的空白表内!
(学生填写表格,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把字写好看)
(教师投影仪展示学生整理好的减法表)
设计意图:交流各小组整理的减法表。给每组充分交流整理过程和整理减法表的机会。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个减法表,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生1:第一行都是十几减9,第二行都是十几减8,第三行都是十几减7,第四行都是十几减6,第五行都是十几减5,......
生2:第一列都是11减几,第二列都是12减几,第三列都是13减几,第四列都是14减几,......
生3:每一列中减去的数依次一个比一个少1。
生4:每一列中计算的结果一个比一个多1.
......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退位减法表,提出“发现了什么规律?”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自主写算式。
师:你们能用9、8、17这三个数写出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吗?试一试。
(学生自主写算式,教师巡视,对于思路不清的及时进行指导)
生:8+9=17
9+8=17
17-8=9
17-9=8.
师:同学们根据给出的三个数写出四个算式,做得很好!你们能自己选择喜欢的三个数并写出四个算式吗?赶快试一试吧!
(学生自己写出的三个数以及列出的算式会各不相同,只要符合要求,教师都要予以肯定)
设计意图:教师提出选择三个数,再写出四个算式的要求。鼓励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不同算式的机会。
三、巩固知新。
1.练一练。第1题。
扩线在上面的题,让学生看懂图意,再写算式。
2.
练一练,第3题。
(1)出示示意图,让学生观察,说说从示意图中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2)再提出问题。(如:唱歌的和跳舞的一共有多少人?唱歌的比跳舞的多多少人?参加活动的男生和女生共有多少人?),最后再列式解答。
(3)同学之间交流算式结果,并指名读出自己的答案。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画面,实际演示等方式,引导学生大胆讨论,全班交流,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认真观察、善于思考的习惯。
四、达标反馈。
1、在○里填上>、<或=。
11-3○7
12-4○9
13-5○8
16-9○10
15-8○8
16-7○7
14-6○9
13-4○7
12-5○6
连一连。
3、看图列式计算。
答案:
1.>








3.(1)5+6=11
6+5=11
11-5=6
11-6=5
(2)12-3=9
五、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整理减法表。谁能说说在整理的减法表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不要求学生描述得特别准确,只要意思对就可以。最后,师生进行概括:
1.第一列都是11减几(11-9、11-8、11-7、......);第二列都是12减几(12-9、12-8、......);......第八列是18-9。
2.第一行都是十几减9(11-9、12-9、......);第二行都是十几减8(11-8、12-8、......);......第八行是11-2.
3.每列的得数都是依次多1。
六、布置作业
1、连一连(小猴子应该降落在哪个圈里)。
看图列式计算。
3、你能用这三张卡片摆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吗?
答案:
(1)17-8=9
(2)12-6=6
(3)16-7=9
(4)15-6=9
7+9=16
9+7=16
16-7=9
16-9=7
板书设计
整理减法表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观察20以内退位减法表的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概况、综合的能力,在本次的教学中。第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低年级儿童年龄小,好奇心强,求知欲旺,容易被符号他们年龄特征的活动,如做游戏、听故事、竞赛等激起学习的兴趣。第二,在探索合作的过程中,学习知识。第三,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规律,掌握规律。第四,练习体现注重开放性,突出实践性。最后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学生在观察中理解,在操作中感知,不仅拓宽了思路,获取了新知识,而且沟通了知识的内涵,领悟了学习方法,转变学习方式,激活学习热情,学生全员参加数学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进一步感知所学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资料包
一、教学精彩片段。
师:(出示口算卡片)口算这些算式,看谁算得又快又对?(学生举手抢答)(全部答对后,贴在黑板上,并且教师随意抽一题,请同学说想法---是怎样算的)这些题都是20以内的退位减法,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整理、复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板书:整理减法表)
设计意图:通过口算说想法,唤醒学生的原认知,回忆20以内的退位减法。把口算卡片贴在黑板上,也有特别的用意,为下一环节的学习做好了铺垫工作。)
植物大战僵尸。
师:下面我们一起玩一个“植物大战僵尸”的游戏。游戏之前请注意:在计算过程中注意四点:1.看清算式中每个数字。2.看清算式中的符号。3.认真计算。4.仔细检查。游戏共需要闯二关:第一关是:寻找游戏之门的密码(计算出每道门上的所有算式的得数);第二关是寻找打败僵尸的密码(根据对应门显示的得数,写出相应的算式)。取得游戏胜利的学生,奖励植物卡片。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喜欢玩游戏的特点,一方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另一方面学生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习惯。
二、教学资源
用减法表描述生活中的事物
减数不变,被减数越大,差也越大。
被减数不变,减数越小,差越大。
三、资料链接。
(一)
儿歌
退位减,我会算。
十几减9,是几加1;
十几减8,是几加2;
十几减7,是几加3;
十几减6,是几加4;
十几减5,是几加5.
算一算。
小冬冬,笑呵呵,赶来一群大白鹅。
五只鹅儿下了水,五只鹅儿才下坡,
五只鹅儿堤下站,还有五只后面跑。
小朋友,算一算,冬冬赶来多少鹅?
第九课时
玩扑克
做数学
教学内容
教材95页
在玩扑克的游戏活动中复习20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提示
学生已经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并且对20以内的加减法整理成表,玩扑克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做的、很感兴趣的事情。教学时充分利用情境图,先让学生懂得玩的规则,然后知道学生在“玩扑克”的过程中复习20以内的加减法,不但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训练口算技能,还能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习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经历两个人摸牌、做数学、记录收获的过程。
过程
与方法: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参与玩扑克游戏,热爱生活,增长智慧。
重点、难点
重点: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
难点:明白游戏规则,在“玩扑克”的过程中,记录所有的算式并正确口算。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主题图、课件。
学具准备:同桌两人准备一副扑克牌。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师生谈话,说出一副扑克牌有什么花色,各种花色有几张等,引出玩扑克的游戏活动)
师:今天我们一块来玩扑克,谁来说说你对扑克牌有哪些了解?
生1:扑克牌有梅花、方片、红桃、黑桃四种花色。
生2:每种花色有13张牌。
生3:有一张大王、一张小王。
生4:扑克牌共有54张。
......
师:同学们对扑克牌这么熟悉,看来都会玩扑克牌。今天这节课我们用扑克牌玩一个特别的小游戏:玩扑克,做数学。(板书:玩扑克,做数学)
设计意图
:数学课上玩扑克学生会更感兴趣。交流扑克牌的基本情况,为下面的活动做准备。
探求新知---数学游戏。
课件出示游戏规则,教师请同学小声读一遍。
师:游戏之前要先看游戏规则。
(课件出示游戏规则:1.同桌两人一组,每人摸一张,根据扑克上的数,说出加、减法算式,并且计算出来。也可以把说出的算式同一个数比较,用>或<表示。2.谁的数大谁先说,一人一句。3.把你每次说出的算式记录下来。4.谁说出算式多,谁就得到扑克牌。)
设计意图:课件出示游戏规则,便于学生理解,使其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去。培养阅读、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
示范游戏规则。教师与每位学生共同示范游戏的过程并进一步谈论游戏规则。
师:下面,老师想请一位同学到前面来和老师一起给大家做个示范。
(在示范时,要提醒其他同学认真看,并特别说出大于几或小于几的例子)
师:看清楚了吗?对游戏规则还有什么建议呢?
生:如果两个人说出的算式同样多,怎么办?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同桌两人自己约定好解决的办法。若学生没有提出,教师可以作为参与者提出)
生:抽到的两个数都超过10怎么办?如:13、12.
师:大家讨论一下。
(给学生充分讨论时间,最后汇报)
生1:可以说出13>12或12<13.
生2:会计算就算出来,谁也不会,就都不要计算。
师:我看这些主意都不错,如果你们还有更好的想法,可以自己制定游戏规则。
设计意图:使学生进一步弄清楚游戏的规则和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参与意识和关注游戏规则的公平性、适应性。
同桌两人玩扑克。
师:下面。请同桌两人一组开始做游戏吧!要把自己说到的算式记录在一张纸上。
(教师要注意巡视和个别指导,也可以参与一些难度大的游戏)
师:汇报一下你们在玩的时候,遇到了什么问题?又是怎样解决的?
生:抽出超过10的数,我们两人一块算的。
师:你们能举个例子吗?
生:比如11和13.可以写成11<13、13>11、13-11=2、13+11>20、13+11=24......
(学生出现上面的情况,教师提出师生一起谈论计算过程)
设计意图:使学生经历游戏活动的过程,感受游戏中学习数学的乐趣。练习、巩固数学计算、提高口算能力。
提出继续玩的要求。
师:刚才同学们在玩扑克中学习了许多知识。下面我们继续玩,这回难度大一点,只拿出10以上的4张牌,看谁得到的牌多,把自己想到的算式写在自主小天地中。
设计意图:给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空间,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三、巩固知新---课外延伸。
提出建议,鼓励学生制定其他多种游戏规则进行扑克牌的游戏。
设计意图:将数学学习延伸到课外,使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应用数学的意识。
达标反馈。
算一算。
15-(
)=7
4+(
)=11
11-(
)=5
(
)-9=3
9+(
)=14
12-(
)=8

)+4=17-8

)-6=18-9
10-6=(
)-9

)+6=5+8
6+(
)=7+6

)-6=15-9
填一填。
15比(
)多3.

)比12少5.

)比20少5.
17比(
)少3.

)比19多1.

)比12多4.
3.在○内填运算符号,在□内填数。
7○□=13
1○□=18
18○□=9
12○□=8
10○□=15
12○□=7
14○□=14
8○□=13
答案:
1.
8
7
6
12
5
4
5
15
13
7
7
12
12
7
15
20
20
16
7+6=13
1+17=18
18-9=9
12-4=8
10+5=15
12-5=7
14+0=14(14-0=14)
8+5=13
五、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玩扑克
做数学。谁能说说在玩游戏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以及学到了什么?
不要求学生描述得特别准确,只要意思对就可以。最后,师生进行概括:
1.明白游戏规则。
2.同桌两人每人摸一张扑克牌(有一张<10)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根据扑克牌上的数,说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减法算式,并且可以说出好多比较大小的算式。
六、布置作业
1.在○里填>、<或=。
5○11-5
7○12-5
14-6○9
11-2○4
7+4○7+5
8+8○7+9
12-6○14-7
13-6○14-6
在(
)里填数。
3.判断。(□里的数对的画√,错的画×)
答案:
1.<
=



=


板书设计
玩扑克
做数学
游戏规则:1.同桌两人一组,每人摸一张,根据扑克上的数,说出加、减法算式,并且计算出来。也可以把说出的算式同一个数比较,用>或<表示。2.谁的数大谁先说,一人一句。3.把你每次说出的算式记录下来。4.谁说出算式多,谁就得到扑克牌。
教学反思
学生已经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并整理成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玩扑克的过程中复习20以内的加减法。“玩扑克,做游戏”是一个开放的活动,不论两张扑克牌是几,都可以说出很多算式。开始玩时,先让学生懂得玩的规则,然后指导学生在“玩扑克”的过程中,把自己做的题记录下来。最后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学生在观察中理解,在操作中感知,不仅拓宽了思路,获取了新知识,而且沟通了知识的内涵,领悟了学习方法,转变学习方式,激活学习热情,学生全员参加数学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进一步感知所学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资料包
一、教学精彩片段。
(一)师:(课件出示:下面谜语),聪明的同学们,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学生:扑克牌)没错,就是扑克牌。今天我们就在玩扑克牌的同时,学习我们的数学。(板书:玩扑克
做数学)
扑克牌游戏---简单的减法
师:我们用“钓鱼”游戏做简单的减法练习。游戏规则:如用一张7钓另一张牌,要想使钓到的两张牌差值为1,我们必须再钓一张6.说对算式的同学,有权利改变规则,使差值由1到2、3......9等。
(给学生充足时间玩“钓鱼”游戏)
设计意图:减法,顾名思义,是加法的逆运算。但对于孩子来说,这两种概念,却有很大的不同,并且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进行思维调整,才能从加法的运算模式中转化过来,从而理解减去的确切含义。可以在孩子喜欢“玩扑克牌”的游戏的同时,学习并巩固减法,这将使得游戏更加刺激有趣。当看看孩子们在游戏中轻松愉快的学会了减法,并能准确计算20以内的减法,教师也会很有成就感。
二、教学资源
用玩扑克
做数学描述生活中的事物
1.明白游戏规则。
2.同桌两人每人摸一张扑克牌(有一张<10)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根据扑克牌上的数,说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减法算式,并且可以说出好多比较大小的算式。
三、资料链接。
(一)
扑克牌上的数学
——教孩子如何学数学
数学是几大主科之一,数学有它严密性的要求,如何让孩子学好数学,怎样学好数学,用什么方法学好数学,又怎样适应孩子的学习心理,发掘其潜能,让孩子必须准确掌握、并且具有一定学习数学的方法,更能提高和发展学习数学能力。为此,我对孩子学习数学的方法及其相应的培养途径进行了实践,以提高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能力。
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叶圣陶